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喜报:又一全国荣誉!荆州区法院张艳丽获最高人民法院表彰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1-01-13 20: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为表彰先进、激励队伍,推动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近日,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对一批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张艳丽荣获“全国优秀法官”称号。

张艳丽,女,中共党员,1975年3月出生,现任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分调裁办公室负责人。参加法院工作26年来,张艳丽始终坚持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所承办的近3000件案件无一冤假错案,无一超审限结案,零违规违纪,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她长期在案件多、矛盾大、任务重的基层人民法庭从事审判工作,总结出“庭前必调、庭上再调、庭后跟进调”的“三步调”路径和“微信调、亲情调、多元调”等调解方法,案件调解撤诉结案率70%以上。她努力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与公安、妇联、司法局等单位和组织建立诉讼纠纷多元解决机制,两年来共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400余件,结案率达99%。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下沉社区参与服务保障工作,奋战在防疫一线40余天,积极为困难户和患疾病老人捐款捐物。在社区防控忙碌之余,她积极加强云庭审、云调解平台业务学习,率先在全院开展线上办案,及时调处案件23件。因工作业绩突出,她先后荣获区巾帼建功标兵、模范公仆,市青年岗位能手,省最美基层法官、优秀法官,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

心装百姓忧 善解千千结

——荆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分调裁办公室负责人张艳丽先进事迹

多少次,当事人在她面前擦干泪水,露出释怀的笑脸;

多少次,矛盾激化的原被告双方经她调解握手言和,一笑泯恩仇;

多少次,当事人向法院寄来饱含真情的感谢信,不吝对她的称赞……

调解是她解纷的利器,公正是她严守的原则,为民是她牢记的初心,她心装百姓忧,真情化解千千结,在司法为民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她叫张艳丽,是荆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分调裁办公室负责人。从事审判事业26年来,她矢志不渝忠于法律、公正司法的职业操守,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公仆情怀,赢得了当事人信任和群众赞誉,荣获全省“三八红旗手”“优秀法官”“最美基层法官”、个人一等功、荆州市“青年岗位能手”、荆州市法院系统“优秀法官”“十佳法官”等荣誉。

用心换真心,调解解纷顺民心

“法官所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法律关系,而是一个个或委屈或焦虑、急待解决矛盾纠纷的群众。”张艳丽说,法官要理顺的不仅是案情,更是民心。

基层法官面对的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稍有处理不当,就会闹翻天的当事人不少。很多时候,调解,光讲法律条例难以见效。

扎根基层法庭20多年,张艳丽练就了一身调解“硬功夫”: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就法、就理、就情地疏导双方怒气怨气,放下争执,化解矛盾。

被继承人去世后留下一间房子,因没有子女,兄妹成为了第二顺序继承人,可继子女觉得自己应有继承权,索性住在房子里不肯搬走。被继承人的兄妹将几个继子女起诉到法院,要求继承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

按照法律,被告确实没有继承权。可他们对张艳丽的法律释明很抵触,觉得法官是在帮原告说话。

张艳丽毫不气馁,继续与被告分别沟通,深入浅出地解释法律法规。同时,又与原告悉心交流被继承人生前的经历和情感。面对面细心调解,历经数月,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房子给被告,前提是每个人拿出一部分钱给原告。原告也做出了让步,房价比市值低了不少。

张艳丽的调解,不仅融入了法与理,还传递着浓浓温情——面对糖尿病并发症双目失明的当事人,她每次都为其测血糖、量血压,再慢慢说事;为了更好地了解听力障碍当事人的意图,专门请来手语老师帮助沟通。

张艳丽的调解,有时充满了忍耐,饱含着细心、精心——调解一起离婚案,当事人抵触情绪严重,常常破口大骂。面对当事人的负能量,她虽然觉得委屈,但还是默默听着,等对方骂完了、骂累了,再从同为女性的角度耐心交流,十几次交心谈心、劝解,终于,换来了对方的配合理解和道歉短信。

“每每看到离婚诉讼中和好的夫妻、继承纠纷中握手言和的兄弟姊妹、侵权案件中相互体谅的当事人、商事纠纷中权益得以实现的债权人,我都倍感欣慰,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值得的。”张艳丽说,每个矛盾纠纷能够妥善化解、每位当事人能够恢复平和,便是她最大的满足。

善用“分调裁”,公正为民加速跑

走进荆州区人民法院分调裁办公室,地方不大,人员不多,却是基层法院为民解纷的重要阵地。成立两年多来,张艳丽带领团队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400余件,结案率99%,调解率70%以上。

2018年初,荆州区人民法院积极贯彻落实“分调裁”机制改革,组建调解速裁团队,推行“简案快办”。张艳丽临危受命,挑起调解速裁“大梁”。

为胜任新工作,除了正常办案,张艳丽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相关政策规定,研究办案流程、操作细则。在院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她从如何合理调配有限司法资源、如何运用更优化的审理程序等方面着手,对民商事案件办理进行繁简分流和调解速裁流程设计。短短1个月时间,一份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改革方案出炉,获得该院党组会、审委会一致通过。

当年4月初的一天,张艳丽带领调解速裁团队“快速”办结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从立案到主持调解、当场制作民事调解书,再到当事人现场签收法律文书,仅用40分钟。

“改革前,类似的民商事案件最长审理时间可能要6个月,改革后,实现了简案快办,大大减轻群众诉累。”感受着改革带来的变化,张艳丽深知自己肩上责任更重了。

面对简案,程序从简,但调解不能从简,更要用心下功夫。

办理一起赠与合同纠纷案,赠与人是位偏瘫行动不便的失独老人,受赠人是其儿媳,因房屋过户问题诉诸法院。为了查明事实,张艳丽专门到老人生活的养老公寓进行走访,最终,调解协议上增加了一条温暖的赡养条款,受赠人应赡养老人直至其去世并办理身后事。

一起涉及130户业主与开发商的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上访不断、矛盾激烈。诉至法院后,张艳丽耐心了解每个业主的不同情况,不厌其烦与不动产登记中心联系沟通,协助业主办理房产证。深入查询、反复调解,及时遏制了这起涉众型上访事件的扩大升级。

张艳丽还不断深化工作机制创新,按照“诉调对接、多元化解”解纷理念,积极与公安、妇联、医院等建立诉讼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探索新路子。

……

从基层法庭到改革新机构,岗位变了,化解矛盾纠纷司法为民的初心,张艳丽始终未变。

心装百姓事,抗疫办案解民忧

2020年初,一场疫情防控大战在荆楚大地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社区就是战场。1月31日,张艳丽迅速到荆州区荆东社区报到,主动认领任务,此后的40余天,她一头扎进社区防控一线,为守护家园贡献力量。

张艳丽负责值守的荆东路 46 号是一个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的“三无”小区,到岗第一天,她想方设法“封闭”小区,监管人、车进出,小区唯一的出入口却被一辆外来小车挡住,导致大门无法关上。

“算了,大家进出都走这个门,抬头不见低头见,关不关不要紧。”有居民劝道。

“不行,大门不关,小区就是敞开的。组织安排我值守小区,我就得对大家安全负责!”张艳丽却执意“关上大门封闭管理”。

一番周折,张艳丽终于通过交管12123平台联系上了车主,车挪走了,小区大门终于关闭。她赶紧摆上凳子、纸笔,当起了守门员,对每一位进出小区的群众认真核实、仔细登记。

她不仅是小区守门员,她还是小区统计员、搬运员,居民说她是大家的“管家”。社区发放蔬菜,她组织其他志愿者运送、分包、上门发放;包户跟踪 5 户 11人身体健康状态,询问、记录,一日不落;小区85岁老人家里没有口罩,她立即联系上报社区,当天就为老人领到了口罩……作为第一个到社区报到的党员,张艳丽一人值守小区,一支笔、一张表、一把凳子、一个口罩就是全部装备,虽然条件简陋,但她说:“我是党员,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疫情按下“暂停键”,手上的案子却不能“停”,社区防控忙碌之余,张艳丽把所有时间用在研究案子上,时刻准备工作“重启”。

她一面摸清案件“家底”、分析研究案情,抓紧一切时间,一次次与案件当事人沟通联系,事无巨细,另一方面,她加强云庭审、云调解平台业务学习,保证案件及时顺利审理。3月一恢复上班,她率先在全院开展线上办案,及时调处案件23件。

防控审判两个战场,一种坚守,只因心中有民,初心使然。

法治路上奔行,传播司法正能量

上午开庭、主持质证调解,下午送达文书、接待当事人、处理紧急情况,晚上撰写法律文书,这是张艳丽的每一天。同事们说,办起案子来,张艳丽从来都是“节奏快”,从没见她慢下来过。

为何如此拼?只因心中有梦想——办案,不止步于案结事了,还在于传递司法正能量,让更多群众知法守法用法。

近年来,借贷、遗产继承、夫妻财产分割等涉债务、财物的民事纠纷案件越来越多。每每看到一些当事人因为不知法、不懂法,导致利益受损,张艳丽很是遗憾,“从成功调解一起借贷纠纷中,看清了作为一名基层法官的司法为民方向。”

借贷纠纷的焦点在于高额利息,原告认为应按约定给付,被告却称,当初约定有违相关规定,拒绝给付。4次上门、几十个电话,张艳丽的客观专业、诚恳耐心,终于让原告懂得并接受了其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息4倍的收益不受法律认可和保护的事实,让被告清楚认识到不履行义务将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严重后果。1个月后,双方达成调解,并签订了分期还款协议。

不久,原告因其他借贷问题,专门向张艳丽打来电话咨询相关法律。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她既感动于对方的信任,更感慨于调处一件案就能让当事人懂得法治的力量,“调解就像播种,通过法官的释理说法,把法治的种子播种在群众心中。”

多年来,为了办好案、多办案,张艳丽不知疲倦地奔行在法治路上。

案件多,许多法律文书难以送达,她都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多次上门、蹲点找到当事人;半数以上的工作日她都在开庭审理案件,经常出差,及时对申请财产保全的案件赴外地采取保全措施;所有的法律文书都不能马虎对待,法律关系复杂的判决书更是要仔细斟酌,反复修改,许多工作她都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完成。

奔行的脚步不断加快,在事业和家庭的天平上,张艳丽首先选择的是自己身为人民法官的责任,对家人、对家庭的亏欠,她总是选择待处理完工作后再来弥补。

在孩子眼中,妈妈是个大忙人。孩子上高中时,张艳丽每天都把做好的饭菜打包带到单位,孩子放学就来她办公室吃饭再去上晚自习。这样,她就可以“推迟下班时间”,在办公室多看几本卷宗、多写一点文书。

在丈夫眼里,妻子总是工作第一。丈夫在离家30多公里的乡镇供电所工作,每周末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多少次,一接到当事人电话,张艳丽就放下父子俩,留下的总是那句话:“案子的事等不得。”

在老父亲眼里,女儿是自己的骄傲。老人多次住院治疗,从未让张艳丽照料一天,“闺女,家里不缺人,你去忙吧。案子再多、事情再忙,也要时刻保持审慎、公正,一定要对得起群众。”女儿在法治路上的辛苦和坚守,这位老检察官懂得。

26年来,张艳丽就是这样坚守在法院审判工作的最前沿,于法于理公正办案,尽心尽力定分止争,动情晓理化解社会矛盾,坚守初心传播法治力量,把自己当作一块基石,让更多人通往法治之路。正是对法治梦的坚守,张艳丽的人生厚重而灿烂。

来源:新闻处

2021年第5期

总第584期

原标题:《喜报:又一全国荣誉!荆州区法院张艳丽获最高人民法院表彰》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