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祝贺丨开局“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官渡区第一中学晋升省一级一等高完中~

2021-01-13 20: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猫头鹰小助理 昆明教育

2021年1月12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云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认定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幼儿园)和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幼儿园)的通知》。官渡区第一中学被认定为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

◎校园环境篇 ◎

官渡区第一中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滇之云秀,在于官渡,乃壮志凌云,钟灵毓秀之一中也。

官渡区第一中学创建于1977年,原址在官渡区关上关兴路。2009年官渡区委区政府投资5.4亿元兴建云秀书院,同年学校搬迁至云秀路办学。2001年,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13年,学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

学校坐落在昆明广福路同宝象河交叉处,隔广福路与官渡古镇相望,与官渡区政府和云南省博物馆毗邻。

校园亭台水榭、错落有致,小桥流水、古色古香,是典型的园林式书院校园。

《云秀赋》中,有这样的描述:校舍焕然,轩宇高昂。宁静学海舟惊涛,求真书山径晨阳。广场群鸥逐白浪,羡鱼诸子思濠梁。

此情此景并非虚言,来组高精大图感受下,官渡区第一中学校园环境的古典与儒雅。

◎教师篇 ◎

云秀之师,孔孟垂范。为幸福人生奠基,传其道,倾陆海,兼国梦。

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官渡区第一中学坚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通过“粹其识,冶其德、精其业、较其劲”,打造了一支具有高度专业精神的师资队伍。引导全体教师始终坚持做关爱学生的育才者、启发学生的共建者、敬业乐群的典范,成为自我完善的终生学习者。

学校现有教职工 312人,正高级教师3人,高、中级职称教师共计221人,昆明教学名师5人,昆明市名班主任13人,市、区级名校长培养基地、名师工作室及骨干教师培养基地12个。

314人次获全国、省、市级、区级学科课堂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有30余位教师获省、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学生篇◎

云秀之子,拿云腾骧。勤实践,善创新,勇担当,富涵养。德业并重,知行合一,立天地心生民命,开往圣学万世平!

为幸福人生奠基、为成功人生准备,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两句话不仅仅是响亮的口号,更充盈着教育智慧的光芒。

官渡区第一中学聚焦学生终身发展,加强品德修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创造丰富的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高远志向,培养学生勇于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筑牢学生追求和体验幸福的根基。

到省博物馆、法院、看守所参观,组织观影活动、模拟法庭,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拉练远足野营,外出研学旅行……

成人仪式、中高考誓师大会、艺术节、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趣味活动、歌咏比赛、跨年文艺演出、经典诵读、读书活动、征文活动、编辑校刊、社团活动、开展节日纪念活动……

学校德育工作坚持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成长,构建良好校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篇◎

围绕“勇担当 富涵养 勤实践 善创新”的育人目标,官渡区第一中学有着与云秀书院文化内涵和理念相契合的四大课程体系:担当、涵养、实践及创新类课程。

着眼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聚焦“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智慧课堂”三个书院文化项目,支撑书院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除了秉持运动、健康理念的体育教育项目,向幸福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近年来,官渡区第一中学还在优课场域智慧课堂中积极发力,把备课、上课、课后三个环节形成闭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现在是“昆明市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示范校”,并正由“现代化的数字校园”向“现代化的智慧校园”转变。

四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官渡区第一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渐已形成“底蕴醇厚、特色鲜明、品质高雅的书院式学校”这一鲜明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50000余名社会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学校已成为官渡区乃至昆明市的窗口示范学校。

官渡区第一中学校长熊亚林表示,晋升云南省一级一等高完中的官渡区第一中学,将一如既往,秉承着勇于创新、务求实效的精神,乘风破浪、奋楫前行,努力打造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一所示范性、高品质完全中学。

学丰赤羽远,教兴李蹊长,

碧滇古塔交相辉,如何官渡云不秀!

原标题:《祝贺丨开局“十四五”,奋斗新征程!官渡区第一中学晋升省一级一等高完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