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划重点!区政府报告亮点都在这儿→

2021-01-14 19: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长宁区政府做了哪些事,2021年重点工作又有哪些?在区“两会”上,区政府工作报告受到了代表和委员的热议。想以最快的速度读懂这份报告吗?为你划重点→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长宁工作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完成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1

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压实压紧防控责任。第一时间成立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选派22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提供支援,发动全区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工作者、居民志愿者和机关干部共同抗疫。虹桥街道办事处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切实提高防控能力。发现并治愈全市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率先开发基于“一网统管”的疾病预防控制智能化系统和防疫专页,构建了从“舱门”到“家门”的工作闭环,实现境外回沪人员转运“零差错”。扎实做好复工复产达产。联系走访服务企业2.66万次,企业诉求解决率98.46%。出台长宁惠企政策“15条”、人才举措“10条”,推出“长宁企业贷”。

2

始终抓牢发展第一要务

区域经济呈现向好态势

全年区级税收实现正增长,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03亿元。全力以赴拓增量、稳存量。抓牢招商引资“牛鼻子”,“营商通”服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上年和当年引进企业累计完成综合税收23.35亿元。区领导对口联系重点商务楼宇,楼宇平均落地率、单位面积产税进一步提高,亿元楼30幢,其中,月亿楼2幢。千方百计扩投资、促消费。围绕“五五购物节”,打造长宁“五新五好”主题特色。第三届进博会长宁交易分团采购意向成交金额比上届增长68%。全年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实到外资7.63亿美元,同比上升4.9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70家。大力培育新产业、新经济。发布长宁在线新经济白皮书和扶持政策,成立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并吸引上海市直播电商联盟入驻。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出台大健康产业政策。推进上海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上海国际服务贸易示范基地。

3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改革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积极抢抓重大机遇。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先行研究“三个一批”任务举措。与马鞍山市、宁波市海曙区开展战略合作,成立长三角市、区企业联合会合作机制。成立虹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全区“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达到5家。持续加强制度创新。推出全国首例“一址两证”食品许可,核准全市首张“集群注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全市率先制定区级市场监管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成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单项示范创建项目。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出台新一轮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政策,引进特殊人才57名。挂牌成立虹桥国际人才港分中心,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拓展至16项。设立全市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社区服务专窗。颁发首届虹桥友谊奖。

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

共建共享更高品质生活

在全市率先全部完成旧改基地收尾工作,基本完成全区非成套房屋综合改造,全面完成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4个“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全面建成10个街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普惠性托育点实现各街镇全覆盖。精品小区建设开工116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完成29个易积水小区和3条道路积水点改造。成立全市首家加装电梯服务中心,全区累计完成立项批复及意见征询198台、竣工投入使用50台、正在施工42台。建成“早餐工程”示范点13个。有效扩大多领域公共服务供给。在全市率先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与复旦大学合作共建复旦中学,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区,同仁医院升级成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扩大疫情期间临时救助范围和力度,发放各类救助金额1.9亿元。新增租赁房源3184套、代理经租房源3381套。对口帮扶的云南红河、绿春、金平三县以及青海甘德县正式脱贫出列。

5

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

城区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国际精品城区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区称号。深入推进“两张网”建设。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网办率、全程网办率、“好差评”窗口评价等明显提升。在全市率先实现居住证办理“随时随地、随申随办”,打造随申办“长宁旗舰店”和企业专属网页。扎实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率先完成政法综治、110非警情、市场监管等市级模块建设任务,区城运中心和11个街镇(园区)城运中心全部挂牌。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与上海电气、光明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武夷路、愚园路等重点区域城市更新成效明显。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开工39公里、竣工27公里,基本实现全区主要市政道路架空线全面入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走在全市前列。苏州河长宁段11.2公里慢行步道贯通开放。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主要指标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持续深化社区治理创新。“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试点取得实效,发布全市首套分类治理居民规约,北新泾街道“AI+社区”入选上海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切实守牢城区安全底线。开展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盗窃案件破案率99.5%,99.3%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盗案必破”成为全国标杆。

6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

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成立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发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并实施动态管理。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压减幅度达20%。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结。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巡视整改任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落实落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从严管理公务员队伍,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2020年也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创新驱动、时尚活力、绿色宜居的国际精品城区建设实现新的跨越。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度转型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80.5%。贸易和航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互联网等特色产业势头强劲,电子商务年交易额占全市三分之一。五年来,我们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持主动对接、主动服务、主动改革,改革创新实现重要突破。“一照多址、一证多址”、跨区域网络市场协同监管、“验放分离、零等待”等原创性改革,以及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工作,先后4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五年来,我们着力破解“老小旧远”民生难题,持续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明显改善。非成套房屋综合改造、精品小区建设等民生实事有力推进,老年人床位拥有率排名中心城区首位。全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5.32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6岁。五年来,我们围绕人民城市根本属性,以绣花功夫加强精细化管理,城区治理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在全市率先发布全区城市更新战略,“五违四必”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架空线入地整治近三年每年完成量约占全市四分之一,成功创建全市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二、关于《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说明

根据《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关于制定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制定了《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起草的总体考虑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十四五”的总体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目标导向,以提高经济密度、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城区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重要平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加快推进城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

《纲要(草案)》明确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展望了2035年远景目标。核心要求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到2025年,城区核心功能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城区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持续提高,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届时,长宁的世界影响力将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高品质生活广泛享有,高效能治理走出新路。

《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突出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大力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的重要平台、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枢纽。培育集聚新生代互联网企业,鼓励支持各类互联网平台企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聚焦跨境电商、数字贸易、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建设更高水平贸易强区。以更大力度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二是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五型经济”,加快构建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贸易、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长宁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快做强重点特色产业,推动航空服务业向临空经济延伸,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向智能网联拓展,时尚创意产业向专业领域迈进。促进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生命健康等产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十百千万亿”发展目标。三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构筑长宁未来发展独特优势。深化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集聚更多高层次、专业化、创新型人才。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探索推进一批原创性强、含金量高、深受市场主体欢迎的改革举措。对标临港新片区、浦东新一轮改革开放等改革实践,积极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的改革路径。四是全力建设人民城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为抓手,推动各项民生服务优质均衡。以持续推进城市更新为重点,着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加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实施生态惠民工程,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以“两张网”建设为牵引,推动城区治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三、全力以赴做好“十四五”开局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各项部署,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精品城区,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建议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经济楼宇开工52.24万平方米、竣工38.16万平方米;推进精品小区建设100万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全面完成“早餐工程”等区政府实事项目和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等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

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

毫不放松抓好各项防控工作

始终绷紧常态化防控这根弦,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动态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进一步完善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管理服务机制,切实加强全流程闭环式管理。从严从细抓好重点场所、重大活动防控,压实重点机构防疫责任,分级分类做好重点人群防护。坚持人、物同防,有效阻断疫情输入链条。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落实市公共卫生“20条”,加快推进区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实施意见落地,统筹加强软、硬件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防控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市民健康公约,推广文明健康生活习惯。

2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发挥投资促进效应。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街镇综合优势和第三方市场化优势,用好产业发展、人才服务、中介奖励、租税联动等政策,发挥驻外招商服务点作用,形成强大招商合力。深化区领导对口联系重点商务楼宇工作,深度联系服务企业系,在稳存量基础上挖掘新增量。进一步激发产业新动能。做强做优“五型经济”,促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临空经济,重点围绕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努力在航空金融、飞机融资租赁、航空要素交易等产业链重点环节取得突破。智能网联,聚焦产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时尚创意,重点推动科技与时尚、文化、旅游等融合,做强服装设计、网络视听等细分领域,着力提升产业贡献度。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金融服务、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进一步扩大内需外需。大力发展新型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发挥虹桥国际贸易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3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创新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坚持“容缺、容错,扶新、扶特”,持续深化“八张改革特色牌”,在贸易投资便利、准入准营便捷、服务监管精准等方面加强探索。深化与上海海关合作。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建设。用好用足特殊人才引进政策、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进一步集聚高端创新人才。主动融入虹桥国际人才港建设,努力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首站。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主动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谋划实施一批政策措施、一批功能平台、一批重大项目。

4

聚焦城区数字化转型

打造智慧共享的数字长宁

推进经济数字化。落实与央行数研所战略合作内容,发挥上海金融科技公司带动效应,共同打造高水平金融科技功能平台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示范区。推动长宁在线新经济“10条”落地见效,提升在线新经济产业园能级,打造一批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培育集聚一批有相当能级的创新型企业。推进生活数字化。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一批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加大智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政府数据资源统一共享,提升公共服务、城区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治理数字化。加快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加强数据中台建设。拓展“一网通办”服务事项,实现更多“一件事一次办”,丰富随申办“长宁旗舰店”、企业专属网页服务内容以及“随申码”应用。注重“一网统管”实战应用,做实街镇平台功能,强化网格处置职能,持续推进“AI+一网统管”。

5

聚焦宜商宜居宜业

不断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推动第二轮城市更新行动计划“50+X”项目按期完成。着眼重点功能区,加快存量楼宇改造。关注社区生活圈,继续推进精品小区建设,探索启动里弄房屋卫生设施改造,扎实做好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继续推进市政道路架空线入地,启动新一轮美丽街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滚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绿色惠民亲民,发展社区“生境花园”。坚持低碳节能发展,推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增强文化软实力。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扩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效,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文旅融合试点。

6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

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积极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研究出台区级规划导则,组织编制街镇行动规划,深化新华、虹桥、仙霞等街道建设试点。打造家门口一站式服务“便利店”,提高社区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积极推动“早餐工程”建设,抓好“民心工程”和政府实事项目。着力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推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创建上海市特色高中,推进新华社区新建学校项目。启动光华医院迁建、同仁医院日间急诊楼建设,组织实施区第五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助餐点布局,推动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10个街镇全覆盖。切实守好民生保障底线。千方百计做好稳就业工作。健全困难家庭救助帮扶综合评估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和发展。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7

聚焦加强全周期管理

提升城区治理现代化水平

加强精细化管理。把精品精细的理念贯穿到市容市政、道路景观、绿化养护、城管执法、小区管理等各领域,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区管理,努力使城区更加安全整洁、便利舒适。持续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分类实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持续抓好“一街一品”项目,打造社区治理示范点。做实社区减负增能工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筑牢城区安全底线。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压实安全责任,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建设。持续强化社会面整体防控,聚焦入民宅盗窃、电信诈骗等领域,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8

聚焦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持续抓好理论武装。围绕建党100周年,进一步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持续加强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府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议案、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执行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猜你喜欢

大变样!长宁这个老旧小区改造得“好看又好住”!人大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为长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区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风靡长宁的“加装电梯地图”是这样“出炉”的…委员参政议政,到底说什么?记者带你现场直击

原标题:《划重点!区政府报告亮点都在这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