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旅游报》焦作文旅: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1-01-13 21: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旅游报》2021年1月5日第15版

焦作文旅: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0年年末岁尾的焦作文化和旅游高光频现。

2020年12月17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宣布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球目光齐聚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五洲同贺”点亮多城地标,“共享太极·共享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2020年12月26日—27日,在第八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上,焦作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康养旅游目的地案例”;“峡谷奇观”云台山入选“2020年度中国旅游影响力品牌案例”;

叫响“太极功夫之旅”品牌入选“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太极拳

国家的名片 世界的遗产

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2020年12月19日,以“共享太极·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活动在温县陈家沟拉开帷幕,热烈庆祝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圆满成功!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自17世纪中叶由陈王廷创编以来,传承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逐渐衍生出了杨氏、武氏、吴氏、和氏等诸多流派,现已传播到了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者近4亿人,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运动”,被誉为独具中华传统优秀文化魅力的“国家名片”。2005年,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焦作市“太极圣地”称号;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先后命名温县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2006年,国务院公布陈式太极拳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08年起,太极拳被原国家文化部推荐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太极拳的申遗工作正式启动。多年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体育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焦作市从自身实际出发,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联合陈氏、和氏、杨氏、吴氏、武氏、李氏、王其和太极拳七大社区,为太极拳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付出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做了大量极有成效的工作。

坚定文化自信 提高政治站位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的自信本质上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提升政治站位,扎实履职尽责,勇担历史使命,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制度体系,不断致力于太极拳时代化、大众化;增强太极拳创新性、开放性;努力推动太极拳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为太极拳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制度保障,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传承历史根脉 丰富太极内涵

聚焦太极拳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名人名家、历史文献、遗存遗址的发掘与研究,精心整理调查考证,收集太极拳书籍文献数百册、实物资料数千件,创新利用数字技术收录太极拳数据资源,以实物和数字信息形式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完善太极理论,提升太极内涵,将健全理论体系作为增强传承力的精髓要义,通过举办中国国际太极拳文化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组织编撰300余部理论著作,形成了一批课题研究成果,太极拳蕴含的哲学、美学、医学、兵学、技击、健身、养生等内涵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为太极拳在世界交流传播、繁荣兴盛筑牢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把活态传承作为太极拳传承的重点,扭住人才建设这个传承的关键,推动中国武术协会、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在焦作设立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点和河南省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中心,在河南理工大学、焦作师专、焦作大学等高等院校开设太极拳专业,实施太极拳著名传承人回归工程,培养了一大批太极拳名家和传人。目前,焦作全市获得太极拳武术段位的有8000多人、太极拳辅导员1万余人,常年在省外授拳的拳师近万人、在国外授拳的拳师千余人,为太极拳高质量传承保护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掀起研习热潮 扩大社会影响

焦作市大力弘扬太极拳蕴含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广泛开展群众性太极拳活动,设立“太极拳健身月”,开展太极拳“六进”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筑牢了太极拳的群众基础。目前,焦作市习练太极拳的人数超过百万。疫情期间,开通太极客户端,引导广大群众居家习练太极拳,线上点击量超过2亿人次;广泛深入开展太极理论研究,让群众“学拳明理”“研其理知其利”,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太极文化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社区家庭;因势利导,组织名人名家、医学专家、养生学者、扶贫干部等社会名流,深研太极拳助力疾病防控、促进健康养生、助推健康扶贫等理论成果,通过太极拳大师公开课、医学专家讲堂、下乡送太极拳等方式,使广大群众练习太极拳的主动性、积极性日益高涨;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精品意识,以“一赛一节”为抓手,连续举办十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全网全球推广累计曝光量达30亿人次,有效提高了太极拳在世界上的关注度、影响力和吸引力;坚持以太极体育中心为中心的场馆展馆建设,全市拥有省级展示馆、传习所等10家,为太极拳赛事举办、文化交流展示、产业孵化提供了硬件保障和一流平台,太极拳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先后与加拿大桑德贝市、韩国忠州市缔结为太极拳文化交流友好城市,赴俄罗斯、英国、希腊、波兰等国家开展宣传推介;组织开展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太极拳“一带一路”万里行等活动,全世界参演人数超1000万人次,让焦作“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品牌唱响世界,太极拳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提升。

增强人民福祉 促进社会发展

努力让广大群众在感受历史、寄情山水、接受教育、科学锻炼、享受生活中感悟太极拳的精髓和神韵,使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得以有效彰显。通过几年的努力,焦作市逐步实现了“太极拳+文化”的创新突破,促进了“太极拳+旅游”蓬勃兴起,推动了“太极拳+体育”的加快发展和“太极拳+教育”的扎实推进,使“太极拳+康养”不断提档升级,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健康需求,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使太极拳活动更加深入人心,为焦作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主持人奥利维娅·格兰奇女士敲响了木槌标志中国太极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20年12月17日,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太极拳成功通过评审,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成为河南省第一个牵头申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太极拳的成功申遗,不仅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河南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和旅游品牌,使得太极拳这一融“健身、养生、悟道”于一体,蕴含着“天人合一、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丰富内涵,被誉为“中华武术的精粹”“东方文化的瑰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一张极具影响力的国家名片。这对于推动河南“中原功夫文化”等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对于打造以“云台山、嵩山”“太极拳、少林拳”为主要内容的“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促进河南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河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步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深远的意义。

聚焦热点重点 工作亮点纷呈

——2020年焦作市文旅工作亮点展示

2020年,焦作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聚焦工作重点,创新发展亮点,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异彩纷呈,展示出良好发展势头。

亮点一

焦作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首趟郑太高铁千人游焦作旅游专列

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在河南首推“焦作山水健康行”公众责任险,为文旅行业复苏和游客保驾护航;在全省率先赴长三角地区开拓中高端市场,长三角地区游客同比增长32.06%;首次以“文艺演出+非遗展演+旅游推介”的宣传模式在全省创造经验;借助太焦高铁开通契机,策划“乘坐高铁游焦作”活动,迎来全国首个“千人高铁旅游专列”;探索建立市场营销新模式和新机制,助推旅游产业高质量转型。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接待旅游包机专列大巴团队26列次,游客人数收入进入正增长,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亮点二

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再续新篇

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暨《世界太极拳蓝皮书》首发式

编制完成了《焦作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三年工作计划》《焦作市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焦作市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发展专项规划》,锚定发展蓝图。2020年10月8日,高规格举办了“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暨《世界太极拳蓝皮书》首发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翔等150余名领导专家参会,进一步提升了焦作黄河文化研究学术水平。围绕“两山两拳”省级重大布局,依托太极拳、少林拳两大品牌,打造“中国功夫之旅”品牌;开展黄河、大运河文物资源调查,推动24个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项目纳入《河南省文物资源规划》。特别是太极拳申遗成功,向全国人民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亮点三

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成绩斐然

河南省第一部全域旅游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

焦作市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修武县、博爱县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水北调天河公园、老家莫沟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陈家沟景区创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7家景区创建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家景区创建成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公布了40个社会资源旅游访问点,形成了“漫游焦作”路线。《焦作市全旅旅游促进条例》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成为全省第一家对全域旅游进行立法的城市。

亮点四

“红色文化+旅游”业态蓬勃发展

深挖红色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了“西大井+十二会村”“西滑封+人民胜利渠渠首”等11条红色主题线路,实施“党建+旅游+红色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全域旅游”新模式,推动了红色教育的常态化、社会化。

亮点五

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后劲十足

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开幕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依托王园线“四好农村路”,规划建设焦作百里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开展“焦作—郑州—少林寺”沿线文物调查;嘉应观、陈家沟、山阳故城、大运河等保护修复项目深入实施,云台古镇、王园线生态文化廊道等项目加快推进;黄河生态与太极文化融合新区、嘉应观治黄兴水文化园等入选河南省项目库。全市在建及谋划文化和旅游项目78个,总投资1186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的荣盛·一品原乡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白鹿仓黄河文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陈家沟太极小镇等一批文化和旅游项目成功签约,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举行了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黄河文明与太极文化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举办第二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云台山汉服花朝节、电音节等,有力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疫后复苏。连续3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目的地”,叫响“太极功夫之旅”入选2020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

亮点六

文旅“品牌化”渐成体系

旅游民宿实现“品牌化”。全市新增民宿50家,其中,云台山岸上小镇民宿街区爆红全国,云上院子等4家民宿被评为全省精品民宿,云上森兮等6家民宿被评为全市精品民宿,数量、质量均在全省领先。乡村旅游实现“品牌化”。孟州市西虢镇莫沟村、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南坡村、十二会村、寨卜昌村等9个村庄获评“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云上的院子获评“河南省休闲观光园区”,温县祥云镇、沁阳市常平乡获评“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来源:中国旅游报

总监制:李建阳

监 制:刘晞暄 王 言

统 筹:杨 杰 张乙晨

主 编:王 言 责 编:王 鹏

校 审:王盈燕 编 辑:皇甫胜彬

原标题:《《中国旅游报》焦作文旅:梅花香自苦寒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