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闻鼓论津】解放初期的天津:治理大城市的“经验”与“模板”

2021-01-15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天津,这座城市从此获得了新生。天津解放不仅创造了著名的“天津方式”,为解放战争史书写了辉煌篇章,而且解放后的天津,在城市管理与改造、政策制定与实施、社会恢复与稳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使天津城市很快走出了战争带来的阴霾,社会秩序逐渐稳定,政治、经济、文化重新步入正常轨道,为中国共产党顺利接管治理大城市提供了“天津经验”与“天津模版”。而在这其中,“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则是天津经验中的关键因素与成功所在。

01

社会治理依靠人民

天津解放之初,摆在天津市人民政府面前的不仅有城市的恢复与重建,还有两大社会问题:一类是乞丐流民、烟毒、娼妓、“一贯道”以及脚行把头等旧社会遗留问题;一类则是“匪特”“反革命”等问题,这些“污泥浊水”的存在犹如毒瘤一般,腐蚀着城市的恢复与发展,也让城市呈现出一片颓废景象。

高度重视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政治优势。面对复杂的形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的天津城市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开展城市治理工作,为巩固国家新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解放初期的社会治理中,天津城市充分调动市民群众积极性和内在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因地制宜建立了城市居民委员会,提倡由人民群众自己用民主的办法组织起来,依靠自己的力量,管理好自己的事,举办为居民服务的各种福利事业,从而解决政府力所不及或照顾不到而又事关本地区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府机关深入人民群众的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成为各级政府了解民情、洞察民意和传达政策、传播精神的有效中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入群众”式的社会治理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提高了社会治理的效果,又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02

文化教育服务人民

群众文化生活是社会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社会经济、政治面貌的反映。天津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关怀下,天津的社会文化事业迎来了新生。天津原有的部分职业文艺团体得到恢复和重建,并创建了一批新的文艺团体,来自解放区和部队的文工团不仅给天津市民带来了新文艺,而且深入工厂、学校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活动,帮助群众建立了许多群众性业余文艺团体。这些新建的群众性业余文化艺术团分布在全市不同的群体、阶层之中,演唱和表演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歌曲、舞蹈,并经常参加有组织的表演活动,活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在“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引下,文艺工作者充分意识解放后的文艺工作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如何与人民群众、与工人阶级相结合,创作出人民群众,尤其是工人群体喜闻乐见的文艺,已变得非常迫切。陈荒煤同志提出“创造反映工人的文艺,很好地为工人服务”,“这就是我们天津文艺工作者最主要的、最光荣的任务。”孙犁在《谈工厂文艺》一文中也指出“进入城市,为工人的文艺,是我们头等重要的题目”。在这种思想观念引导下,天津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和上演了许多反映工人生活,激发工人生产热情,歌颂祖国的话剧、歌舞和歌曲。

同时,天津教育事业也在解放后得到较快发展,天津市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接管和改造旧教育工作,对教职员工思想进行改造,促使学校性质发生改变,为劳动人民子女提供接受教育条件。同时积极发展工农教育,开展扫盲运动,兴办工农业余教育,开办工农速成学校,快速提升了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03

城市建设造福人民

道路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天津市区在解放前夕(1948年底)共有道路411条,长275公里,占地面积245万平方米,但没有贯通东西或南北的道路干线,在整体上也不成系统。高级路面如成都道、常德道、睦南道、大理道、马场道等沥青混凝土路面均位于租界内,广大劳动人民居住地区的道路则多为土路或低等级路面,而且许多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于是“晴天三尺土,下雨满街泥”,“行路难”就成为当时天津城市道路的一个写照。

天津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城市道路的建设,一方面改造旧路,一方面有计划地修建新路。“全市新建道路工程,历年之增长比率,以1949年为基期100%,则1950年为109%,1951年为108%,1952年为137%” 到1953年12月,天津全市共有道路542条(以一个路各为一条计算)。在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天津市区新增道路面积140.59万平方米,相当于1949年以前市区道路总面积的57%。

供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解放前天津市供水有天津济安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市自来水厂两个系统,城区供水范围有限。天津解放后,天津市人民政府首先统一了水政,并对水厂和其他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和扩建,自1950年至1953年,天津自来水厂进行了第一期扩建工程,基本建成了市区主干管系统,解决了市区许多地区没有自来水的问题。1956年起,又开始进行第二期扩建工程,使水厂的进水能力又扩大一倍,使得绝大多人民群众喝上了清洁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另外,天津住房的缺乏,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天津解放后,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人住房居住紧张、生活环境恶劣等问题,1952年在中山门、王串场、唐家口等地,按照适用、经济的原则,建设了7个工人新村,共建房5万间,17万名职工和家属迁入新居。“以这样大的规模来建筑职工宿舍,这在天津建筑史上是空前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力量之源,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立业之基、奋斗之魂。天津解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政策和行动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正是充分依靠人民,全心服务人民,真诚造福人民,中国共产党战胜了一次次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也是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和前进动力的根本法宝和最大底气。

本期特邀专家 “奠基岁月”历史所课题组 任吉东(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熊亚平(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王静、王丽 (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标题:《【闻鼓论津】解放初期的天津:治理大城市的“经验”与“模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