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构筑一道安全的防线—— 陕西省疫情防控一线扫描

2021-01-15 09: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西安市华清学府城社区门口,保安正在为进入小区人员测量体温。记者 刘芊羽摄

社区(村)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记者对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落实防控措施、筑牢城乡社区疫情防控防线情况进行了采访。

“请大家戴好口罩,自觉扫码,有序进入小区。”1月14日9时许,在西安市新城区华清学府城社区,2名保安严格把守小区大门出入口,喇叭循环播放着提示语音。进入小区的人员纷纷拿出手机扫码并排队测量体温。

记者注意到,除了桌子、测温仪、二维码牌、登记册这些必备“四大件”外,小区门口还悬挂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横幅,并放置了防疫知识宣传展板,提醒居民做好预防措施。

“我们将充分发挥社区网格作用,做好重点人群管控。目前,社区划分为3个大网格,细分为14个小网格。每一个小网格由一名社区网格员、一名物业工作人员、一名楼长、一名党员共同负责管理。”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婷表示,目前社区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核查疫情联防联控平台信息,并对需要隔离人员进行追踪;为居家隔离的住户提供买菜、取快递等服务;对物业工作巡查监督,严格落实扫码、测温、卫生消杀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防控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随着春节的到来,人员陆续返乡过年,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会进一步加大,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

洋县双庙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宏告诉记者,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固定,村民之间都非常熟悉,这是农村防疫的有利之处。但村民在防疫要求依从性方面相对较弱,重视乡亲乡缘,容易聚集、走亲访友等。“春节将至,在疫情防控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张贴通俗易懂的手写标语、悬挂横幅,在村民微信群中及时发布信息和疫情资讯,还会严格执行喜事缓办、丧事简办的要求,杜绝群众聚集性活动,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在农村传播的风险。”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聚集交织的严峻态势,随着寒假及春节的来临,来陕返陕人员日渐增多,疫情传播风险不断加大。省卫健委建议:留在工作地过年,非必要不离陕,非必要不返陕。

靖边县南关社区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提倡在外务工、创业的广大父老乡亲就地过年,建议大家通过手机进行视频、语音、电话拜年,与亲朋好友过一个“网络幸福年”。

“我们社区共划分7个居民网格,总人口11031人。近3年来,每逢春节,社区平均外省返乡人员1500人次。截至1月14日,社区共收到需要返乡人员报备73人,以大学生居多。届时,社区将配合开展疫情排查隔离管控和核酸检测等相关工作,还会对独自在异乡过年的人员,留守老人、儿童进行关怀,让春节更温暖。”靖边县南关社区党支部书记闫玮说。(记者 刘芊羽)

安康市汉滨区教场社区和果园社区:织密疫情防控网

社区防疫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测量体温。记者 方敬尧摄

“您好,家里有人吗?我是教场社区的工作人员,您能开一下门吗?”1月13日,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教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芸敲开一家住户的门。她身穿白大褂,戴着蓝色口罩,手里拿着测温枪。“因为这家有人从外地回来,社区提前打电话告知了我们,我们就赶快来这里询问他最近的旅行史,包括去了哪些地方、回社区乘坐的交通工具等详细情况。”王海芸说,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社区居民都需要在社区隔离满14天,隔离期间她每天都会打电话了解居民的体温等健康信息。

王海芸工作的教场社区内有许多居民自建房,既有外来租户也有本地住户,人员组成复杂、疫情防控难度较大,有时候她一天得去好几个地方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

“近日有一对夫妻从石家庄一路自驾回来。在收到通知后我第一时间与他们联系,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去给他们测体温并询问其回安康的详细路线,督促其居家隔离14天。我们还建立了微信群向社区居民普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王海芸告诉记者,目前社区一共有20多名从外地回来的居民,社区工作人员都一一上门走访。

“在整个疫情联防联控体系中,社区居委会起到一个兜底作用,将最底层的防线牢牢守住。” 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静说,从外地回来的社区居民会将具体的行程信息先上报给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再将信息上报到安康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由指挥部来统一指挥调度。

在汉滨区新城街道果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典叶看来,网格长、小区负责人、楼栋长联防联控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是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依托。“在社区内我们借助LED屏幕、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居民宣传防疫形势及防疫要求,注意检查外地返回社区人员居家隔离情况,做好隔离居民的体温测量工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社区工作人员会及时向安康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汇报,并将有发热症状的居民送到最近的社区医院及时就诊。”李典叶说。(记者 方敬尧)

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办陈良南村:重启大喇叭 宣传无死角

“各位父老乡亲,为做好我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请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1月12日,乡村防疫大喇叭又在咸阳市秦都区渭滨街道办陈良南村上方响起。

“我们村从1月9日开始,通过大喇叭一天三遍播放疫情防控措施,同时,重启了去年设置的防疫关口,安排专人值守,外来人员进村必须进行测温扫码和登记信息,实行双保险登记。从省外低风险地区返乡的人员回村必须报备,进行14天健康观测。另外,村干部也走进住户家中,进一步宣传防疫注意事项。目前村上1200多人基本都在家中。防控任务艰巨,容不得半点马虎。”陈良南村妇联主任王瑞说。

朱超荣给记者展示“陈良南村疫情防控管理群”。记者 董渺摄

记者在陈良南村村口看到,“自觉扫码,佩戴口罩”“疫情防控,请车辆绕行”等红底黑字的告示牌分外显眼。一旁的“疫情防控排查记录表”上,详细记录着每一位入村人员的姓名、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从1月9日起,我们村的6名疫情防控员从早晨6时到晚上12时之间,轮流执勤。测温扫码、登记信息、提示进村的人必须佩戴口罩,对于西安、咸阳以外的车辆一律劝返。经过去年的疫情,大家对于疫情防控工作普遍比较配合,自我防范意识也比较强。”70岁的陈良南村疫情防控员郭光世告诉记者。

说话间,一辆陕D牌照的汽车驶过来,郭光世提起一桶消毒药水,对着车身和车轮不断地喷洒。“所有进入陈良南村的外来车辆,我们都会进行充分消毒。” 郭光世说。

“对于前一段时间返乡的村民,我们要求他们在家自行隔离,每天通过手机微信的‘陈良南村疫情防控管理群’报2次体温。”陈良南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朱超荣告诉记者,“临近春节,我们会加大防疫措施,为群众筑牢生命健康防线。”(记者 董渺 杨小玲)

汉中高铁站:智能闸机“上岗” 防控更精准

1月13日11时,汉中高铁站出站口熙熙攘攘,每天有1.2万余人要从这里进入汉中市区。李女士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乘高铁在汉中与西安之间往返。快到出站口,她放下行李,开始从包里翻身份证,又掏出手机找“陕西健康码”,等待闸机口的工作人员核验。工作人员提醒说:“注册了‘陕西健康码’后,只需在智能闸机上刷一下身份证或绿色二维码,就可快速出站。”

李女士于是用身份证在闸机上刷了一下,闸机门自动打开。“以前到出站口就是一阵慌乱,手里提着包,还要拿出身份证和手机,排队等待出站。”她说,“以后拿上身份证就可以了,太方便了!”

汉中高铁站地处汉中市汉台区辖区。为适应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智慧汉台大数据运行中心与省卫健委的大数据系统互通,在出站口加装了一套智能闸机系统,并于1月1日正式启用。它不仅方便了旅客快速出站,也极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查验压力,提升了中心城区疫情防控的精准度。

“我以前一个班要上6个小时,给旅客指导注册健康码,还要核验二维码。一天下来,口干舌燥,眼睛也难受。”现场工作人员小唐说。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和服务,一些旅客注册“陕西健康码”出现问题时,他就上前帮忙。“第一次注册时是有些麻烦,以后就方便了。旅客刷身份证就可出站,不用每次掏出手机扫二维码了。我们也可以把精力用在更需要的地方。”小唐说。

注册“陕西健康码”对年轻人而言很方便。不过在现场,有一些中老年旅客在出站口就犯了难,一些旅客在出站口长时间停留。“这个怎么扫”“帮我注册一下”“验证码看不清”“输了几次都不对”……几名旅客挤在一名工作人员跟前,询问怎么注册健康码。

“我们在出站口立了展板,并循环播放视频,引导旅客按步骤注册‘陕西健康码’。同时,我们还安排了工作人员现场服务,并设立人工通道方便特殊旅客。”汉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交通运输组副组长陈立君说,“要真正发挥出新设备的效能,有个过渡期。我们接下来要增加人员投入,更好地引导和服务旅客注册‘陕西健康码’;延长缓冲通道,更好地分流旅客和维持秩序。”

距汉中高铁站几公里之外的汉台区大数据中心,是这套智能闸机系统的“大脑”。在这里,进入汉中的旅客健康码信息进行着实时记录和分析。“有了这些数据的支撑,汉台区能更及时、更精准地进行疫情防控决策,进而提升城市整体的疫情防控水平。”智慧汉台大数据运行中心技术总监冀伟说。(记者 高振博)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守好陕西“空中门户”

1月12日13时,天寒地冻,佩戴口罩的旅客正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2航站楼前耐心有序地排队。现场的工作人员表示,从该机场出发的旅客,出示绿色健康码且通过体温检测后,才可正常通行,乘机离港。

而对于即将进入陕西的旅客,也需经过严密的防疫检测。

1月12日17时,从上海飞来的航班刚刚落地。这些即将进入陕西的旅客,将要按照相关防疫要求接受检查。记者 侯燕妮摄

当天17时,从上海飞来的9C8947航班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伴随着飞机滑行,乘务员开始有序组织乘客扫描“西安一码通”。同时,机上广播也温馨提示:持有绿码的乘客可优先下机,持黄码、红码的乘客安心等待防疫工作人员进一步核查。

目前,随着返乡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性风险持续上升。低风险地区旅客能不能坐飞机来西安?中高风险地区旅客抵达西安后如何分流?境外旅客入境西安是什么流程?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疫情联合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机场疫情联防指挥部)寻求答案。

随着春节的临近,作为“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的重要关口,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持续加大“人物同防”力度,全力保证旅客安全出行。

“国内低风险地区入陕旅客持指定绿色健康码且通过体温检测后,可正常通行。中高风险地区入陕旅客落地后,将由机场疫情联防指挥部工作人员进行分流,旅客由属地防疫指挥部工作人员点对点专车接送,并按照属地政策进行后续管控隔离。”机场疫情联防指挥部工作人员说。

当天抵达西安的李先生,经过重重检查,顺利离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检查严格一些是好事,对大家都负责,旅客出行更安心。”他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第一入境点以来,相关防疫措施始终从严从紧,切实做到“零漏控、零失控”。

国际航班落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后停靠专用机位,由海关进行流调和采样,有发热症状的旅客由工作人员点对点送至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其他旅客由专车护送至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

“如果旅客在其他口岸已隔离满14天或申报近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入陕后也要到分流中心,进行后续分流。”机场疫情联防指挥部工作人员说,在近一年的实战摸索中,他们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指挥部涉及的机场、海关、边检、公安、民航监管、空管局等16家单位,都在全力守护陕西“空中门户”。

对于公众关注的国际快件,相关部门将在检疫、进库、拆卸、分拣、交付5个环节分别进行消杀,所有工作人员按照二级标准防护,确保人、货安全。强化消杀防护,是保障一线安全的重要环节。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持续强化防护消杀,大环境每日2次,电梯、扶梯4小时1次,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卫生间2小时1次,风险航班用完即消的消杀流程,确保环境安全。

机场疫情联防指挥部工作人员建议广大旅客,出发前咨询了解并遵守目的地城市和机场的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记者 侯燕妮)

商洛市商州区第一小学:师生同力筑牢校园“防疫墙”

1月13日,是商洛市商州区小学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早上7时30分,小学五年级10班的于可颖同学就在学校门口排起了队,等待入校。

“老师要求我们要戴口罩才能进入校园。学校大门口设有热成像测温仪,经过测温仪后,体温异常的同学会暂时禁止入校。”于可颖对记者说。

7时40分,学校校门准时打开,学生们陆续进入校园。商州区第一小学校长田小龙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错峰入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7时40分入校,其余低年级的学生8时后再入校。

“我是五年级10班的班长,每天都会早点儿来班里,帮助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二次测温的记录工作。”于可颖口中的二次测温,也是学校的一项防疫工作。“在进教室前,老师们要再次确保学生体温正常,并对学生的双手进行消毒。”

“你看,那间教室门口排队的孩子们,正在等待二次测温。”在采访中,田小龙指着不远处对记者说。

循着田小龙指的方向,记者来到教学楼2层三年级9班门前。“手伸出来,再用消毒液清洁一下手,手指缝也要清洁到位……”该班班主任刘亚玲娴熟地用体温枪依次对学生进行检测,并对学生的双手进行消毒,确认大家都佩戴好了口罩,才让学生们坐进教室。

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在老师们看来,却是校园疫情防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一点儿都不能马虎。“我们的孩子年龄小,所以免疫力较弱,大家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一旦有一个人感染病毒,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体温进行复测,双手进行消毒,就是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健康、平安地学习。”刘亚玲说。

“平时在课间活动时,老师们会提醒我们不要大面积聚集,要戴好口罩,定期消毒。每周班会上,老师也会讲解疫情防控的知识,让大家学会保护自己。”于可颖说。

据了解,疫情防控以来,商州区第一小学落实落细每一项防控要求,全方位保障校园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还开展相关培训和应急演练,让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防疫观念,不断提高防范意识。

“除了学校的防疫工作,我们还通过微信群和家长及时沟通,叮嘱家长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共同筑起‘防疫墙’。”田小龙说。(记者 郭诗梦)

延安市交通系统:多措并举为出行保驾护航

乘客在延安火车站进站口扫描“陕西健康码”。记者 刘印摄

“您好,请佩戴好口罩并扫健康码。”1月13日上午,记者在延安市区乘坐一辆出租车,一上车,司机南向荣第一时间提醒。

南向荣告诉记者,从2020年12月底开始,全市出租车行业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加码,要求每辆出租车张贴“陕西健康码”,乘客扫码登记之后乘车,乘客下车后,出租车必须开窗通风后再次运营。南向荣说,公司为驾驶员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要求驾驶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每天8时和14时对出租车门把手、方向盘和座椅进行喷洒消毒,以确保车内干净卫生。

在延安市汽车南站进站口,记者看到3名工作人员正在协助进站旅客扫“陕西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无法扫码的中老年人,有专门人员引导登记身份信息。延安市汽车南站副站长齐学军表示,最近客流量明显增大,车站也及时增岗加人,确保防控举措到位。

不断加码的疫情防控,有力度也有温度。齐学军告诉记者,不久前,一位乘客进站测温体温达到37.5℃,乘客自称怕误车一路小跑到车站,可能导致体温升高。齐学军让乘客休息片刻,与此同时,要求推迟乘客搭乘班车的发车时间。10分钟后,经过多次检测,乘客体温恢复正常,顺利登车。“虽然防控措施不断加码,但我们尽最大努力保障乘客的出行权益。”齐学军说。

在延安南泥湾机场航站楼大厅内,记者看到所有工作人员统一佩戴口罩、手套,出入口等人员流动较大区域的工作人员还佩戴了防护面罩,航站楼的消毒工作也在不间断地进行。通道、电梯、座椅等旅客接触的高频区域,高峰期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擦拭消毒。所有旅客展示“陕西健康码”且体温检测正常后,方可乘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出租车司机都会主动提示乘客扫“陕西健康码”登记信息,但也有极少数司机称“无所谓”“你要想扫就扫一下”;在延安火车站,进站口虽然贴有数张大幅“陕西健康码”,但由于现场缺乏引导人员,大多数旅客扎堆扫码,造成聚集;部分网约车司机反映,对于不戴口罩的乘客,无法劝阻。(记者 刘印 陈宏江)

来源:陕西日报

健康迎双节 防疫不松劲《国家宝藏》西安碑林博物馆专场感动观众监制 | 孙文生

原标题:《构筑一道安全的防线—— 陕西省疫情防控一线扫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