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0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请你来选!

2021-01-15 15: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0年,杭州市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我们梳理了202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15项重要工作,作为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候选项目,诚邀您参与评选!

评选规则

评选方式

本次评选采用网络和微信评选方式,大家可以直接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评选页面。也可以在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回复“文明”即可参与点赞,或点开菜单栏“俱乐部”点击“精神文明建设评选”参与。

同时,你也可以登录杭州网、杭州文明网、“文明杭州”微信公众号、“政在解读”微信公众号,在相关专题上进行点赞。

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公布的15个候选项目中,请勾选10个您心目中的十件大事,然后按“提交”,多选或少选均无效。

评选时间

评选时间从2021年1月15日到1月19日截止。

最终将结合评委、专家等各方意见,评选出2020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十件大事候选项目

01

杭州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2020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水平整体提升,杭州市顺利通过中央文明办组织的全国文明城市复评,喜获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与此同时,桐庐县蝉联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建德市则首次入选县级全国文明城市。中央文明办对复查测评成绩排名靠前的33个全国文明城市(区)通报表扬,杭州市、桐庐县位列其中。2020年6月,杭州还成功承办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明办主任和73个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委及文明办负责人共计300余人参训。我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先进经验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全体参训人员的高度评价。

02

《良渚宣言》发布

2020年11月4日,首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年会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圣地——良渚召开。本届年会以“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现状问题、解决思路、发展方向,提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广泛参与遗产保护,共享保护成果。经过与会嘉宾的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就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并联合发布《良渚宣言》。《良渚宣言》主要内容:延续历史文脉、体现生态文明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重要内涵;强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国际公约和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是规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重要遵循;深化合作与交流互鉴是贯彻世界文化遗产“集体保护”理念的重要机制;公众参与是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03

数字赋能志愿服务工作 共筑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文明办以数字赋能志愿服务,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服务平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疫情防控红色堡垒,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市累计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9.5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75万小时。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平台第一时间收集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志愿服务需求,专题开展面向全市318名援鄂医疗队员、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及其家属的“八项关爱志愿服务专项行动”。疫情防控期间共通过数字平台发布、组织防控主题志愿服务669场次,线下组织关爱志愿服务7040场次,筹集防疫资金、物资13万余件。拱墅区“文明帮帮码”数字平台入驻志愿者12.5万,实现每6个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西湖区“文明大脑”综合数字平台架构得到人民日报、中新网、浙报等主流媒体宣传。

04

“无障碍电影”打造杭州范本 传递善城温度

杭州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为契机,重点培育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其中“无障碍电影”(盲人看电影)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该项目起始于2009年,江干区在各街道(乡镇)开展盲人电影周活动,杭州广播电台播音主持人雷鸣主动参与,开始试水突破盲人无法看电影的屏障。十年间,无障碍电影在杭州经历了从无到有,从 FM89杭州之声的一位主持人到集纳近20位杭州文广集团主持人的公益团队参与,并且将无障碍讲解的“杭州范本”辐射到周边的更多城市。2020年,志愿团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于9月18日重启该活动,为视障朋友陆续送去了包括《八佰》《夺冠》《天气预爆》《攀登者》《中国机长》《流浪地球》等电影。截至目前已推出25场讲解活动,创下十年来的年度场次新高。“无障碍电影”(盲人看电影)志愿服务项目被浙江省委宣传部予以肯定,并在全省范围推广。

05

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打造一道生态文明城市的新风景

由杭州日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的自然公益教育项目——“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于2018年诞生。两年多来,“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积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益活动。在杭州各大景区开辟多条公益导览线路,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自然导赏服务;在许多社区和学校开展植物挂牌、绿花园建设、绿马甲讲师团、自然课程、社区自然游戏等一系列免费公益活动。截至目前,“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已经拥有近千名绿马甲志愿者,共计开展800多场活动,直接服务34000多人次,辐射人群近10万人;杭州已有80多家学校申请或参与绿马甲活动,有10家学校荣获“绿马甲学校”的称号。“绿马甲文明公益行动”还获得了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省级银奖、市级金奖。

06

打造“最美相融·携手追梦”援建品牌

2020年,杭州创新开展“最美相融·携手追梦”文化润疆系列活动,通过“最美”的交流交往交融,进一步催生“最美”共生效应,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原来经济援疆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文化润疆工作,推动形成援疆工作新格局。“最美相融·携手追梦”文化润疆系列活动通过鼓励、引导“最美人物”发挥所长,为阿克苏提供力所能及、针对性强的帮扶,带动杭州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市民参与到援疆工作中,提供精准援疆扶贫新路径,打造独具特色的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援建品牌。活动得到人民网、中新网、新浪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浙江在线、天目新闻等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进一步擦亮杭州最美精神“金名片”。

07

“点对点”定制公交 “心连心”文明杭州

2020年,市城投集团、市公交集团陆续推出多条“点对点”定制公交,通过开辟战“疫”、复工复产“绿色通道”,向社会推出特色人文专线等一系列暖心服务,为杭城百姓构筑“心连心”美好家园,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双线作战”,坚持“两手硬” 助力“两战赢”。着力城市交通保障,开辟复工复产的“绿色通道”。共开通“西溪医院医护人员专线”等17条定制大巴、7辆战“疫”橙意暖巴、34条“高校助学专线”、372条“复工定制专线”。争当城市文明先锋,打造“重要窗口”的温情风景。6月,与市纪委监委联合打造“510路小莲清风专线”主题巴士;9月,开通“582路我帮您”助残专线;10月,构造西湖西溪“三环三线”公交网络,打造城市最强功能、最靓名片、最美窗口。

08

“莫鸣,我就喜欢你” 禁鸣喇叭成为杭州文明出行新风尚

2020年,杭州市文明办、杭州市交警局、杭州文广集团强强联手,推出《莫“鸣”我就喜欢你---行车讲文明,喇叭不乱鸣》系列活动,以多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现场动员活动等多种手段,联合各大交通相关单位、网约车平台等各类社会资源,通过《我们圆桌会》《新闻60分》《新闻联播》《今日关注》等连续报道多达40多篇,“禁鸣”的主题宣传点击量多达3千万次。借助于大力宣传的教化和杭州市民的自觉,以及杭州“城市大脑”的智慧化管理,乱鸣喇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行车讲文明,喇叭不乱鸣”成为继“礼让斑马线”之后,杭州文明出行的又一张金名片。

09

创新文化会展服务模式 展示“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

2020年,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市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中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情况下,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创新展会服务模式,4月28日至5月5日,通过互联网举办国内首个“云上动漫游戏产业交易会”,共吸引45个国家和地区1502家企业18107名专业观众关注参与,举办视频商务会议806场,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过4000万元人民币;9月29日至10月4日,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65个国家和地区,2680家中外企业机构,5886名客商展商和专业人士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动漫节的各项活动,吸引124家境内外媒体和40家新媒体共计501名记者关注报道,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累计发稿198篇,创历史新高。杭州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走出了一条“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安全、有序、精彩地举办大型文化会展”的新路,是“科学控疫情,统筹谋发展”的现实案例。

10

弘扬千鹤妇女精神,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巾帼力量

2020年,千鹤妇女精神教育基地成功创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世纪50年代初,建德市千鹤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田间地头,在全国首创男女同工同酬政策。1955年,毛泽东主席专门为此作出512字的长篇按语,使千鹤村成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近年来,建德市深挖千鹤妇女精神,组建“千鹤嫂”志愿者队伍,开设“堂前燕·千鹤讲坛”,举办“传承千鹤妇女精神 扛起巾帼使命担当”特色品牌项目擂台比武、“巾帼风采 心汇千鹤”直播宣讲等,打造集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培训、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2020年,累计接待参观人员300余批2.2万余人次,开展宣讲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81.3万人次。

11

全面提升城市价值 双西合璧精彩蝶变

2020年6月24日,首个“杭州西湖日”启动仪式上,市委、市政府正式宣布推进“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西湖西溪迈入“双西合璧”新时代。目前已实现西溪湿地“一张票通游”“一艘船通航”“一条路线通行”“一辆电瓶车通达”和双西“一路数字公交通联”,同时西溪绿堤免票开放,西溪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并在全国景区率先推出“无杆惠民智慧停车”。在亚运会前和“十四五”期间,还将加快环西溪绿道扩建、双西“三环三线”公交网络构建和“双西绿道”规划建设以及推进“宋韵留芳”“爱情诗路”“苏风流韵”“北街梦寻”“忠义传奇”“金石魅力”六大文化项目,努力将双西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文化地标,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人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12

广泛宣传抗疫先进典型,凝聚鼓舞复工复产信心

2020年,杭州市文明办积极做好疫情期间的防疫社会宣传、战疫情志愿服务组织、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挖掘展示等工作,全力服务全市疫情防控和全面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发布《致全体市民、各级文明单位和广大志愿者的倡议书》;推出H5产品《复工的正确打开方式,十项防护技能全GET》;发送疫情防控手机彩信18条,累计覆盖180万余人次;地铁电视、华数零频道高频次排播《正确咳嗽打喷嚏》《正确的洗手》等宣传片。全市各类电子屏12600余块持续投放疫情防控公益广告20万条次。推出《最美逆行者》《文明单位在行动》《最美家庭在奋战》等专栏,大力宣传疫情防控涌现的各类先进,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批示肯定。

13

杭州市总工会“春风沐浴·温暖阅读”活动

2020年,杭州市总工会、杭州市春风行动办公室联合杭州市图书馆事业基金会,共同开展“春风沐浴·温暖阅读”活动。通过发起好书捐赠、援建爱心书房和米粒图书馆、举行小候鸟读书夏令营,让书远行至需要帮助的困难家庭。2020年以来,共确定了20家“爱心书房”和30家“米粒图书馆”的选址。其中,在恩施州建设了8家、黔东南建设了5家,其余7家分布在淳安、建德、临安和桐庐等贫困山区。截至目前,共募集图书11万余册,其中送达“爱心书房”图书7万余册、“米粒图书馆”4万余册,发放配套设施建设补贴102万元,受到援建地区困难群众的欢迎和感谢。新华社等中央媒体也纷纷为此举点赞。

14

市园文局组织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活动

2020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联合杭州网、学习强国杭州平台从2020年4月至12月开展“让文物活起来”系列活动。主要包括:开展6场“文物走近你”宣讲活动,近万人参与现场活动;评选第四届杭州市“最美文物守望者”,表彰20名在文物研究等各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举办2020年讲解员职业技能竞赛,28家单位的188名选手同台竞技;举办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良渚主场活动,成立杭州世界遗产联盟,当天活动直播观看人次157万;组织7家博物馆青少年艺术创作大赛,共有300余所学校3万名学生参与。目前,这些活动成果都保存和呈现在“让文物活起来“网络宣传平台。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打造了“杭州云文博”线上文物遗产展示特色模块,汇集50余家文博单位的3000条线上资源,平台累计点击量达1785万人次。

15

富阳区推行“孝善指数”打造“善治”乡村

富阳区依托孝善文化,以渌渚镇试点,创新推行“孝善指数”治理模式,打造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善治”乡村,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试点乡镇群众参与率达到85%以上。出台“孝善指数”评价体系和“孝善九则”评价体系,通过正、反两方面指数及一票否决综合计分,评定结果每半年进行调整,已产生孝善星级家庭98户、孝善之星56位。对“孝善指数”赋予相应孝善积分,存入“孝善银行”,作为考核、推优重要依据。富阳农商银行推出“孝善贷”,无抵押、利率低,五星级家庭30万元以内贷款比原利率优惠50个基点。“孝善贷”累计放款800余万元,惠及村民1500余人。建立孝善平安工作室12个,开展孝善之星宣讲98场,常态化开展孝善志愿服务。评选四届“周雄孝心奖”,选树“身边好人”、各类“孝星”等300余人。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相关报道186篇,累计阅读量超2000万。

资料/市文明办

原标题:《2020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请你来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