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京:让和平与发展的薪火代代相传

2021-01-15 1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夏婷婷 郑格格 凤凰WEEKLY

上个世纪前半叶,人类两度经历战争浩劫。饱经战争创伤的南京在苦难中顽强屹立,生活在这儿的人们也格外珍惜和平。

“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珍贵。今天的南京,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和平城市,在新时代的坐标下,用“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口号向世界宣告——南京,因创造而美丽,因和平而兴盛。

传播和平使命

今日南京,现代化都市建设勾勒出创新名城的风姿,十里秦淮桨声灯影处处回荡着古都的魅力。很难想象,历史上这座“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曾数次遭遇灭顶之灾,历经沧桑。和平与发展因此成为这座城市永恒的诉求。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饱受创伤的南京积极发出“南京和平共识”,呼吁汇聚全球和平力量,倡导培育和平文化。南京向世界传递着共筑和平的愿景,期盼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一片和平的森林。

翻开南京的历史,和平基因早已深植于城市悠久的文化积淀中,这片土地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从未停息。

1800多年前,东吴使者从南京出发,开启了对外合作交流的探索之路;600多年前,航海家郑和从南京出发,七次远洋航行,抵达非洲东海岸,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

自2014年开始,南京每年都举办的国家公祭日活动,其影响已经超越一城一地,成为悼念遇难同胞、捍卫历史记忆、祈愿世界和平的国家行动。这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尊严的坚定立场,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2017年,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南京大学设立了中国唯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通过不断深化和平学研究,广泛开展和平文化交流,大力推广和平理念教育,把和平心声传向世界。

〓 首届南京和平论坛启动仪式

和平,不仅仅是狭义的反对战争,更是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挑战,包括保护环境、消除贫困、反对歧视等。

空气污染,一个让人恐惧和担心的名词。“南京蓝”却成为南京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名片,频频刷屏朋友圈,全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8.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7年来最好水平。这场蓝天保卫战,赋予城市一双智慧的“生态眼”:南京将占95%工业废水污染负荷的319家工业企业、6个饮用水源地、7条主要入江支流、9大片区机动车尾气、1400多家建筑工地,以及长江岸线、工业园区,全部纳入实时监控。

让水源安全、空气清新,推进高效能治理,南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的生态环境。22个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入选全国首个生态园林城市。

每天清晨和傍晚,风景如画的长江滨江风光带,到处可见锻炼休闲的人群。正在推进中的沿江两岸九大城市客厅建设为市民提供了广阔的公共空间,“人在城市诗意栖息”,从诗歌走到现实,南京已成为国际友人向往的城市之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更多的动荡、风险和不确定性,南京更加深刻认识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现实意义。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人类的健康与幸福,都必须建立在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理念基础上。

2020年9月21日,南京举行了“青年在行动”2020国际和平日活动。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青年齐聚南京,分享他们如何加强合作、传递和平理念的行动与解决方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南京市签署合作备忘录,连续三年每年共同主办南京和平论坛。

10月24日世界联合国日,举办了第一届南京和平论坛,除南京主会场外,还在中东、中亚、非洲、欧洲、南美等区域五个城市举办平行论坛。各方将进一步密切合作,共同建设和平环境、促进和平文化。来自世界各地渴望和平的人们以积极态度针对贫困、暴力、歧视、环境污染等全球化问题探索解决方案;鼓励以和平路径化解诸如社会阶层、种族、性别、代际乃至家庭的矛盾与冲突。

〓 首届南京和平论坛现场图

南京发出的强烈呐喊,得到全世界的积极回应。近年来,南京已经与95个境外城市建立了友城关系,吸引了108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京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与28个国际友城展开抗疫合作,演绎了携手战疫的生动故事;积极稳妥做好入境人员的各项服务,累计安全接纳中外旅客4.5万余人。

让和平与发展的薪火代代相传,将和平愿景融于合作共赢之中,南京走出以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一带一路”;实施全球伙伴计划,深化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力争把新时代的“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以艺术致敬和平

“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从百里秦淮到万里长江,迢迢流水涵养了1800年延绵不绝的南京文脉;从“天下文枢”到“文学之都”,古今两张文化名片,见证了南京辉煌的进步历程,也书写了南京和平发展的壮阔篇章。

近年来,南京通过开展文学、艺术、多元创新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话,让不同文化之间增进相互理解、消除隔阂,通过艺术作品向世界传输和平与发展的理念,让世界感受南京的美和友好。

2020年,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数万中国难民的辛德贝格纪念雕像在英雄家乡丹麦奥胡斯市揭幕。当日在奥胡斯马瑟里斯堡纪念公园,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亲自为雕像揭幕,以此纪念辛德贝格的义举,传递中丹两国人民的和平心声。同期,南京还与奥胡斯市档案馆联合举办了《辛德贝格:丹麦的“南京英雄”》专题展;两市还以此为契机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从和平文化到科技、经贸开展全方位合作。

用艺术致敬和平,一尊雕像背后的故事令人动容。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开始在中国南京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人惨遭杀戮。

当时,正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的辛德贝格利用外国人身份,在水泥厂周边设立难民营和难民医院,庇护并救治了数以万计中国难民,还用照片和信件记录了侵华日军暴行。当时,辛德贝格在水泥厂楼顶用颜料画了巨大的丹麦国旗,以免遭日军轰炸,是当之无愧的南京的“丹麦英雄”。

〓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出席“辛德贝格”雕像落成揭幕仪式并为雕像揭幕

在活动策划初期,如何克服意识形态差异与文化偏见,以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讲好南京和平发展故事?如何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打动丹麦民众,以艺术致敬和平之心?如何从单向“走出去”,到多方合作“走进去”,南京在丹麦辛德贝格家乡的实践探索了一条破题之路。

除外事、文旅、纪念馆等部门和机构外,南京集合清华美院、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英国伦敦大学等高校共同协作,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部机场集团、南京爱德印刷公司、南京十竹斋画院等企业深度参与,云锦、苏绣、金石传拓等领域艺术家及媒体人士、翻译家、企业家等各方力量无偿奉献、紧密配合,并与来自德国、英国、冰岛、丹麦的国际知名社会活动家、艺术家、学者,组建高效的国际工作团队,打造开放性的合作平台,实现最大联动效应。

在历时两年的雕像创作过程中,中丹两国艺术家收获了独特的合作体验。为最好地诠释出辛德贝格无疆大爱与奉献精神,双方多次互相到访,沟通交流创作想法,结合双方的文化背景与表达理念,共同创作了这一象征两国和平友好的艺术作品,以和而不同的理念促进文明共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场活动,温暖了两城人,更坚定了南京和平发展的决心。活动吸引了国际社会和丹麦民众的广泛关注,BBC、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均给予了高度正向的报道,有效传递了中国和平心声,形成了良好的国际舆论。

2020年,一系列祈愿世界和平、传递和平文化的活动在南京举行。作为2020国际和平日活动之一,“艺术致和平·青年分享会”用一场音乐、诗歌、舞蹈的跨界表演,表达和平理念,促进对话交流,上演了一次对和平的告白。7岁的南京女孩Miumiu和英国海归唱作人司徒赫伦合唱《Fly me to the moon》,开启了这场和平艺术盛会。随后,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通过诗会的形式,在诵读中表达对和平的守望。

〓 “青年在行动”2020国际和平日活动

南京在全力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非洲青年应对疫情计划,邀请创意网络城市“文学之都”成员设计海报为中国武汉加油,发起“共读经典”国际文学作品领读活动,用文学力量温暖全球人心,向世界传递命运与共的坚强信念,再次彰显了南京同舟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为世界和平贡献南京力量

一个理念凝聚一座城,一座城引领一群人。因为爱好和平的共同心愿,千千万万的和平爱好者共同守望南京。

“青年人心怀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他们是对未来最积极、最有信心的一群人。”青年占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力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深化国际团结与合作的纽带。2020南京和平论坛和国际和平日活动重点关注青年行动和实践,来自国内外不同领域的青年代表展开对话和讨论,分享交流青年实践经验,提供解决方案,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可持续和平建设贡献青年智慧。

巴基斯坦姑娘一霎是家乡唯一上过大学并读到硕士的女性。她的家乡因为边境冲突被摧毁过两次,她也曾作为难民颠沛流离。一霎深切体会到教育的价值,毕业后加入公益组织,尽力帮助更多人获得教育的机会。她认为,青年乐于实践,敢于创新,在构建世界和平中具有重要意义。她希望更多年轻人和她一起,为人类和平努力。

青年学者代表朱清,分享了自己搭建中非和平青年成长平台的经历。他认为,通过数字化的内容分享,让各种文化和声音得到关注,不仅可以帮助更多当地青年就业,也能促进跨文化交流,增加和平对话的可能性。

如何增强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踊跃加入到促进和平建设的可持续公益事业中来?巴基斯坦来华留学生李卡创建了FCTA平台,“由同情到同行”,打造了一个独特有效并且涵盖社会福利和公益项目实践的南京青年平台,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其中,对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加强对女性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高度。女性联盟联合创始人康航辉创立“我很棒”工作坊、跨行业导师对话、技能培训等项目,为职场女性创造美好未来提供平台。南京圆梦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张瑞雪则以“发光的乡村”乡村儿童关爱计划和“圆梦教室”计划案例,促进公平教育发展。

贫困引发的动荡和灾难,在人类历史上不在少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这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第一条目标,也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目标。陕西洛南县寺耳镇黄龛村大学生村官罗婵通过注册公司,发展当地食药用菌特色农产品,用三年时间帮助黄龛村顺利脱贫。

正视历史,方能走向持久和平。在推进史实国际传播方面,南京不仅记录历史上黑暗沉重的苦难,也牢牢铭记璀璨光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和平建设中,南京注重以国际友人、幸存者及其后人、国际业界专家学者、海外华人华侨的视角,讲述二战期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让“南京记忆”走进国际主流社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 “和合之音·美美与共”——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友好音乐会在日本名古屋举办

围绕国际和平日、国家公祭日等重大时间节点,南京召集国际机构、社会组织,举办国际论坛、展览、和平祈愿传递等活动,拓展国际和平交流,让全世界热爱和平、向往和平的人们都能参与其中。

此外,南京还积极开展和平价值传播,南京大学和平学教席已与德国、坦桑尼亚、日本、韩国等多国和平学研究机构合作举办研讨会,组织编纂《国际和平城市丛书》《和平学辞典》,融入国际和平学研究话语体系,向世界宣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和平才能实现发展。南京在自身崛起的同时,为加快推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凝神聚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丨夏婷婷 郑格格

原标题:《南京:让和平与发展的薪火代代相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