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诈课堂】广大学生和家长请注意,这些诈骗方式一定要防范!

2021-01-15 21: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前,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境外疫情呈暴发增长态势,境外输入和国内反弹的风险都不容低估。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们的反诈工作不能松劲,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更不能松劲。正值学生放假、春节来临,为预防宣传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率,结合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新形势,给大家做如下提醒:

01

【学生篇】

当前涉及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主要类型有:

1、网络兼职成为新一代年轻人新热点,参与网络兼职刷单被骗日益严重。特别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为了不增加父母负担,想以网络兼职刷单的形式补贴上学开销反倒被骗。大量学生加入各种微信群,散发传播不明来源的刷单广告信息也是违法行为。今年,刷单案件持续不断,发案量位居高位。

2、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币、游戏装备被骗。有些犯罪嫌疑人在游戏聊天界面、QQ群、微信群中发布低价销售游戏币、游戏账号或游戏装备等虚假信息,加为好友后,以换绑手机号/QQ号需要押金、充值金额不足、不能自动发货、解冻冻结资金为由诱骗玩家转账至指定账号,骗取钱财后迅速失联。或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时被犯罪嫌疑人以未成年人不能买卖,需要提供父母的银行卡、微信信息为由,盗刷父母微信和银行卡余额。

3、部分学生购买手机等物品超前消费,网络贷款时被犯罪嫌疑人以收取解冻费、验资费等被诈骗。或者遭遇“裸贷”(拍裸照作抵押)或“套路贷”(贷一写二)。

4、参与贩卖自己实名认证的微信号、微信公众号、QQ号、二手物品交易网站账号谋利,而这些出卖的微信号、账号被收购后,多用于网络赌博、电信网络诈骗。学生本人也会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记入违法犯罪嫌疑人库和个人征信平台影响考学、征兵、考公务员等具有特定职业要求的政审,进而影响个人前途。

5、也有学生微信号、QQ号被盗号后,被犯罪嫌疑人冒充学生本人向学生的亲戚、朋友借款,或者以学生发生交通事故、得病等为由,要学生亲戚、朋友转钱。

6、还有不法分子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以修改洗白网络贷款征信、提升信用额度等为由,进行诈骗。

7、网上购买考研究生、英语等级、职称答案被骗。

8、学生找兼职工作,培训机构以招工需要岗前培训为名,收取高额培训费,而培训费让学生以小额贷款的形式支付。

9、微信代办“免考驾照”。犯罪嫌疑人购买多个手机号码在手机上注册微信,微信昵称多是与办理驾驶证相关的名字,通过搜索功能,大批量添加好友,冒充是车管所工作人员,以不用考试、包过等名义物色受害人,嫌疑人用软件制作出报名表、体检表、科目成绩单等,盖上公章,一步一步骗取信任,让受害人把钱以微信转账的形式转到嫌疑人的微信钱包里。

10、骗子会利用QQ、微信群红包返利诈骗,组建QQ群(微信群),并把群设置禁聊,通过群内发送“红包返利规则”,然后以虚假成功返利截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添加好友,实施诈骗。

教学生们“五招”轻松防范电信诈骗:

1.“懂常识”:学生要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凡以入会、提成为名义让交钱,提供网络贷款、兼职刷单的网站广告均属非法。请不要相信虚假机构及网站上标榜的优厚回报的虚假宣传,防止犯罪分子用“钓鱼”的方式行骗。任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安全账户保护您的存款的,请一概不要相信,防止受骗。

2.“不轻信”:无论遇到“天上掉馅饼”还是“天上降灾祸”首先第一反应是不轻信。不轻信一条短信、一个来电显示、一个声音、一个画面;不轻信低投入高回报和无来由的灾祸。

3.“必核实”:不要抱有侥幸、怕麻烦心理,无论接到所谓职能部门、所谓亲友的电话或短信等,都要核实对方身份和提及事件。进行核实时,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进行核实,应拨打有关部门的办公电话,必要时到其办公地点进行核实,在没有确实弄清对方是谁的情况下,更不能盲目答应对方的要求。

4.“说出来”:不要有自以为是的念头,不要听信对方威胁以及不要告知亲友的说法。遇事要说出来,要多与亲戚、朋友诉说、商量,或者直接与相关部门说明情况,核实信息。

5.“口风紧”:有些犯罪嫌疑人能通过网络或其他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本人或亲友的电话、姓名等信息,用以强化其骗术的可信度。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保密意识,把好口风,不要轻易将本人的家庭资料、家庭情况、银行卡号及密码等向他人透露。

02

【家长篇】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从全国形势看,电信网络诈骗的发案已经接近案件警情的50%,电信网络诈骗就在我们身边,危及我们的财产安全,其中很多是学生及家长被骗。为了您的财产安全,我们要认真了解骗子们是如何进行诈骗的。

1、诈骗分子盗取或冒充教师QQ,进入学生家长群,以“加强卫生防控费”“疫苗接种费”“课后辅导书费”“专家高层次培训”“精英辅导”等为由,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发红包、微信转账或转账汇款至骗子指定的银行账户进行诈骗。

2、虚构子女、熟人出事诈骗:冒充亲朋好友,以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或通过微信、QQ等社交平台欺骗家人或朋友汇款;

3、骗子抓住家长对报班的高涨热情,冒充孩子和老师,谎称学校开设了相应的培训班,通过微信、QQ、短信等发来交培训费消息,家长为了孩子学习,不惜重金报班,全力支持,容易掉进骗子的陷阱。

4、利用银行卡消费实施诈骗:通过手机短信,称银行卡在异地刷卡消费,如有疑问,可致电某号码。在用户回电后,其同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逐步将受害人引入转账陷阱,从而达到诈骗目的;

5、中奖诈骗:称其手机号在某知名公司的摇奖活动中中奖。然后告知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服务费和银行手续费等实施诈骗;

除了上述诈骗手段之外,骗子还有许许多多的诈骗手段,那我们家长朋友要如何防止诈骗呢?

1、坚持不轻信、不透漏、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

2、加强保密意识,尽量不要在微信、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

3、不轻易透漏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更不向他人提供收到的验证码;

4、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都是骗局。

5、发现虚假网页、网络信息、不明二维码,务必做到:不轻信盲从、不理睬回复、不转账汇款!

03

【谨记九个凡是】

1、凡是兼职刷单就是诈骗;

2、凡是客服主动打电话退款的都是诈骗;

3、凡是网上贷款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4、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冻结账户的都是诈骗;

5、凡是网上交友裸聊要钱的都是诈骗;

6、凡是炒黄金、比特币,非法网站都是诈骗;

7、凡是出售出租自己或他人银行卡、电话卡、微信、QQ、抖音、快手等社交账号的行为都是犯罪;

8、凡是虚假注册公司、开通公户后出售出租的行为都是犯罪;

9、凡是为犯罪集团提供通信、洗钱、宣传等服务的行为都是犯罪;

10、协同公安机关与电信网络诈骗作斗争,发现线索后请立即举报。

来源:吴忠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原标题:《【反诈课堂】广大学生和家长请注意,这些诈骗方式一定要防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