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心声】我家的家风故事

2021-01-15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家的家风故事——

孝善为先 诚德为本

作者:麻城市革命博物馆

宣教部讲解员 黄咏红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家训、家规、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的家族文化风格,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庭都有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的家庭也有家训、家风——“孝善为先、诚德为本”,就是要孝老孝亲、为人和善、诚信处事、品德正直。百善孝为先——这是我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从小我就在父母的言行教育下耳濡目染。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我的家庭成员有十口人,我的父母生了六个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加上我们姊妹六个。爸爸那时候是村里的“超生游击队长”。父亲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他本应该有很辉煌的人生,却因为家里的老人需要照顾而放弃了升迁的机会。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父亲是在我们镇上国营食品单位工作的职员,有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可以去城里法院工作,可当时家里爷爷奶奶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母亲又刚生下我,他不能卸下家庭的重担,于是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这次机会。父亲说:“父母在,不远行,只因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在我们村里是出了名的怕父母又怕老婆,有时候母亲和奶奶有了一些口角,父亲总是两边讨好,左右为难,但最终都是他一人忍受委屈平息风波。母亲虽然脾气比较急躁,但对爷爷奶奶也是非常孝顺,爷爷奶奶身体弱,冬天都是下午就卧床休息了,母亲总是忙完农活回来接着做好晚饭,亲手端到公婆的床前。我的爷爷奶奶是比较封建的人,认为家族的血脉必须要有个男孩才能延续,所以我的父母为了爷爷奶奶的心愿,在生了五个女儿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男孩。正是因为超生,父亲在有了三妹之后就被单位开除了,父亲便和母亲一边种地一边做副食品生意,起早贪黑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虽然做生意非常忙,但家里的农活从来没让爷爷奶奶做过,家里的重活也是父母一律包揽。

那时候做生意既苦又难,爷爷总是鼓励父亲做事先做人,要有诚信,还要有高尚的品德。那时候父亲经常带着他的生意伙伴一起去山里贩猪卖猪肉,经常整车整车的往回拉,但他从来不做缺斤少两的事,他说山里的农民辛苦,做生意不能赚黑心钱。父亲在我们乡里的集市上做了20多年的生意,他为人和善并且乐于助人,乡里有的家庭比较贫穷,父亲就给他们赊账,有的赊账到现在都没有收回来,母亲埋怨他,但父亲总是一笑了之,他说:“谁都有困难的时候,乡里乡亲的帮帮也无妨!”他本着诚实做人的态度,赚得了良好的口碑,生意做得非常红火,这都是源于我的家族“诚德为本”的做人准则。

2003年,病魔相继带走了爷爷和弟弟,爷爷去世时,父亲很伤心,哭着对叔父和姑姑说:“我们再也没有爸爸了!”父亲最终没能为爷爷奶奶留下男孙,弟弟去世时父亲一言不发,我们都知道这是父母的锥心之痛,多年来一直不敢提及。我们姐妹五个虽然没有上过最好的学校,但父母尽心尽力的供养我们,把我们都培养得能够自立自强。父母没有让我们吃苦,自己却辛苦了一辈子,如今我们都已成家,父母也老了,我们更应该向父母学习,好好地孝敬他们了。我们在城里给父母置办了房子,还先后给他们买了养老保险,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他们老有所依,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

这就是我的家风故事,虽然历经风雨,也有磕磕碰碰,却充满着和谐、洋溢着温暖!有感动,更有深沉的爱!“孝善为先、诚德为本”这不仅是我的家风,也可能是很多家庭的家风。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作为麻城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我们麻城的家风,传播正能量,弘扬“忠勇孝善,创新奋进”的麻城精神,汇聚我们小家庭的力量去创造麻城这个大家庭的精彩明天!

END

原标题:《【巾帼心声】我家的家风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