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无废城市”巡礼(52)丨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

2021-01-16 21: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各省(区、市)推荐“无废城市”候选城市,并会同相关部门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我们现在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模式。

一、基本情况

徐州是农业大市,2020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530万吨,以小麦、玉米、水稻秸秆为主,其中小麦秸秆为220.7万吨,以邳州市和睢宁县秸秆产生量最大。徐州市农业种植结构和秸秆产生情况见图1、2。

图1 徐州市农业种植结构

图2 徐州市各区县秸秆产生情况分布图

2013年以前,每年夏秋两季徐州市有大量秸秆被露天焚烧或弃置在沟渠边、田边,造成空气质量及水体等污染,人民群众反响强烈,地方政府监管压力大。在秸秆还田过程中,由于破碎效果不好、普遍采用浅旋耕方式等,导致还田效果差,影响下茬作物栽种和正常生长,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农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产生抵触情绪,间接造成秸秆露天焚烧现象难以控制。秸秆收集作业时间短、占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积极性不高,导致收储运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和堵点。秸秆终端利用主要为以低值化为主的低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规模效益低。

针对以上问题,徐州市立足机械化大农业优势,统筹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探索形成了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

图3 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示意图

二、主要做法

(一)推广高留茬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1. 技术模式创新

徐州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特点是“高留茬+机械破碎+合理耕作方式+配套农艺技术”。该技术创新的核心是将低留茬收获改为高留茬收获,留茬高大约控制在22-30公分,然后用秸秆粉碎机就地粉碎并匀抛在地表,根据不同作物选择相应还田方式进行还田,具体有三种技术模式,分别是: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玉米(大豆)免耕条播技术模式、麦稻轮作小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水稻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模式。

图4 徐州市小麦收获高留茬情况

图5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免耕条播玉米(大豆)技术图

图6麦稻轮作小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图

图7 水稻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技术图

2. 政府补贴

徐州市对实施秸秆还田且达到作业标准的农户或种植大户由农机、财政部门给予25元/亩的补贴。2013-2019年徐州市获得省财政补助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资金共计72736万元,市财政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资金共计8400万元;此外还获得省财政用于支持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的补贴资金共计5153万元。

3. 实施效果

2020年徐州市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868.82万亩,其中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458.98万亩,还田率达到87.11%;水稻秸秆还田170.31万亩,还田率63.18%;玉米秸秆还田239.53万亩,还田率83%。

该项技术模式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减少粮食收获损失,每亩可减少粮食损失20公斤左右。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成本。二是提高还田质量。采用高留茬收获,大大提高秸秆破碎效果,便于旋耕作业,有效破解低留茬收获秸秆还田与土壤不能有效结合的难题,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种植和生长。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徐州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4.15 g/kg,比2008年增加了2.32 g/kg,增幅达10.6%;土壤速效钾含量由119.1mg/kg增至176.36mg/kg,增幅达48.1%。

(二)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提升秸秆收储能力

1. 市场模式创新

根据农作物秸秆的产生季节性强、疏松、运输和储存困难等特殊属性,综合考虑终端利用企业的利用规模、利用特点以及秸秆禁烧重点区域划分和对重要水体水质的保护等因素,按照就地利用、利用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徐州市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徐州市合理安排秸秆还田和秸秆离田利用范围,从空间上对秸秆收储企业进行合理布局。目前,徐州市主城区(含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经济开发区)以及铜山区重点安排秸秆还田任务,而距离终端企业较近、有离田利用需求较多的沛县、睢宁县、邳州市重点发展秸秆收储运企业。

创新市场运作模式。徐州市大力发展“合作服务”、“村企结合”、“劳务外包”等多种形式的秸秆收储服务,鼓励公司、企业、个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业化收储服务。以睢宁县官山镇为示范,探索实施了“秸秆收储企业+秸秆合作社+种植大户+低收入农户”、“秸秆利用企业+秸秆收储企业+秸秆合作社+农民秸秆经纪人”等收储运模式。培育了一批以徐州昊源生物燃料有限公司、邳州市彦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骨干收储企业,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和农户广泛参与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图8 徐州市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

2. 制度保障

为了培育秸秆收储运体系,徐州市先后研究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徐州市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及考核奖惩办法》,要求实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经纪人队伍建设”模式推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要求各县(市)、区每个乡镇(办事处)均要建成1处以上秸秆收储转运中心(面积不少于20亩),并对秸秆收集储运、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环节实行按量奖补。对新建的秸秆收储中心,县级财政从打包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购买生产设备、电力增容等。对秸秆收储运、秸秆多种形式利用环节实行按量奖补,补贴价格20-50 元/每吨。对秸秆收贮临时堆放场地和其他秸秆利用项目用地,鼓励尽量利用农村空闲土地和十边隙地 ,确需占用农地的,按照设施农用地进行管理,使用结束后及时恢复耕作条件。

3. 实施效果

徐州市在邳州市、睢宁县、新沂市、铜山区、丰县、沛县等重点县市区及秸秆产生大镇设立秸秆收储中心(面积不少于20亩),对尚未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全覆盖的行政村,至少设立一个秸秆临时集中堆放点,形成了“镇有秸秆收储中心(站、点),村、组有秸秆临时堆放点”的收储体系。目前已建成秸秆收储中心及临时收储站点1200余处,全市秸秆收储能力达150万吨,秸秆收储运体系已覆盖全市全部涉农街道办事处。

通过秸秆经纪人模式和政府补贴措施,建立起高效便捷的秸秆收储运网络,大大提高了秸秆离田利用效率,盘活了秸秆收储市场,加速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市场化,实现了环境保护、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多重共赢。

(三)培育多元利用企业,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1. 市场模式创新

徐州市结合自身农业生产和农业固体废物产生特点,依托完备的秸秆收储运体系,积极探索秸秆肥料化、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路径,形成成熟稳定的多元化市场模式。主要技术路线、代表企业及消耗秸秆量见表1。

表1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路线及代表企业

2. 技术模式创新

徐州市积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大专院校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及技术推广,先后获得《植物秸秆太阳能气化及废渣、废水收集利用装置》和农业废弃物“共燃”综合利用,以及农业废弃物制微生物絮凝剂等发明专利17个,实用新型专利15个。

在燃料化方面,徐州市为突破农村沼气事业发展面临的低温瓶颈,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多年研发试验,形成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技术模式——“马庄模式”。该技术将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技术,与太阳能热水器、日光能温室、燃气输送供给、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保等技术有机结合、优化集成而成。其核心技术成果,获江苏省、淮海经济区科技进步奖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作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农村能源典型技术模式”之一向全国推介。

3. 制度保障

项目建设过程统筹规划。2019年,徐州市政府创新性出台《关于印发

<徐州市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项目配套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徐政办发﹝2019﹞72号),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沼气站”)作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项目的功能配套设施,要求新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项目须配套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工程。该文件明确要求分为三个阶段在全市,结合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广该项技术模式,其中要求2020年底前全市新建的228个农村集中居住社区、2022年底前全市计划建设的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进行重点推广。同时,文件中还明确了该项工作的实施内容、推进步骤、保障措施等内容,明确了“沼气站”建设费用纳入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项目公益配套设置,由实施主体同步投资建设。

通过税收、补贴支持企业发展。201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提出按照实际利用秸秆数量对已建终端利用稻麦秸秆企业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秸秆初加工企业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类别价格。对农作物秸秆及其产品的运输车辆,给予农产品绿色通道待遇免收车辆通行费。对利用秸秆发电、使用固化成型燃料、加工板材等综合利用企业,根据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要求金融机构及有关部门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信贷支持。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用地优先给予支持。

4. 实施效果

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技术模式先后在徐州市多地示范推广。到2020年底,结合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市建成千户规模农村集中居住区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工程16处。多年推广实践表明,沼气集中供气马庄模式与农村集中居住区有机结合,能有效推进当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解决农民使用清洁能源的难题,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

图9 秸秆(粪污)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马庄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徐州市探索形成了与农业种植结构相适应、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相衔接、与终端产品应用市场相匹配,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秸秆多元化利用产业体系。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骨干企业达到189家。

三、取得成效

2020年全市秸秆利用量达809.3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1%。秸秆收储运体系已覆盖全市全部涉农村(街道办事处)。连续四年实现秸秆“零焚烧”,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因秸秆抛河造成的水体污染现象基本消失,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四、推广应用条件

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地区具有借鉴意义。结合徐州市秸秆治理经验,全国其他同类城市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对秸秆还田和秸秆离田给予财政补贴,统一补助标准;(2)根据农业区划和终端利用情况,因地制宜划定秸秆离田作业重点区域;(3)允许将秸秆收储中心作为农业生产的附属设施,按一般农用地进行使用;(4)对秸秆收储企业实行免税政策;(5)加大有机肥使用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6)农业废弃物和有机易腐垃圾肥料化利用企业作为资源再生企业进行管理,不归为化工类企业。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无废城市”巡礼(51)丨绍兴市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模式“无废城市”巡礼㊿丨打造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许昌模式”“无废城市”巡礼㊾丨“无废” 让农贸市场“颜值”“内涵”双在线“无废城市”巡礼㊽丨瑞金: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与红色旅游、绿色生活和农业、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无废城市”巡礼㊼丨做好“三篇文章”探索县域 “无废城市”光泽模式“无废城市”巡礼㊻丨包头:48项试点任务全面展开 30项指标已提前完成或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原标题:《“无废城市”巡礼(52)丨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