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顶云之变》│第六章 奋进顶云

2021-01-17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引题: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石板井村出落得分外美丽。走进石板井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硕果累累的茂林,一栋栋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民居和青山上吃着嫩草的牛群;顶云经验纪念碑庄严矗立,生态餐厅引人注目,村子中心的泥土晒场建起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广场,与逶迤的山岭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新农村图景,令人流连忘返。

“顶云经验”纪念碑的诞生

顶云乡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面,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公里,320国道、镇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有国土面积8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96亩,总户数6830户,总人口28477人,其中农业人口24497人,少数民族14568人。辖16个村民委员会,129个村民小组。

40多年前,顶云人冲破各种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被称之为“顶云经验”,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先河,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面旗帜。“顶云经验”是激励当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精神的宝贵财富。

“顶云经验”的产生起源于1976年至1978年,当时顶云公社有29个生产队,与全国各地一样,以“生产队大集体”的方式经营管理土地,生产落后,群众吃粮难的问题较为严重。顶云秧井、八角岩等16个生产队冒着被扣“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的风险,先后悄悄把土地“定产到组”。就是把生产队分成几个作业组:一是定出各组组长;二是定土地产量;三是定人口定劳动力;四是定耕牛和农具;五是定副业人员;六是定各组送粮人员。到了秋收,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队,粮食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两倍多。1978年春,16个生产队又将土地“包产到户”,粮食更加增产,老百姓吃上了饱饭。

1978年秋,中共贵州省委正为参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做准备,关岭县委向时任省委第一书记马力同志汇报顶云公社“定产到组”的情况,马力表示:可以试验。并要求县委赶快整理材料送交省委办公厅,作为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参考。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加“编者按”以头版头条旗帜鲜明地宣传顶云公社“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和“定产到组、行之有效”的做法。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关岭全县范围内推广“顶云经验”,一千多个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到1980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在全县基本建立。

为了纪念和弘扬“顶云经验”精神,2008年11月,在离顶云乡政府1.5公里、距县城4.5公里处的顶云乡石板井村修建“顶云经验”纪念园,占地25.5亩,一期工程投入425万元,修建了高为9.6米、宽为3米的纪念碑,碑上记录了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报道顶云公社将土地“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和“定产到组、行之有效”的做法。“顶云经验”纪念园是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精神的理想之地。

2010年,关岭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县办通字﹝2010﹞31号文件)明确“顶云经验纪念园”为全县爱国主义、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基地。2010年5月,安顺市纪委监察局将“顶云经验纪念园”作为全市廉政教育基地;贵州财经学院(现贵州财经大学)将顶云作为实践教育基地。

“顶云经验”陈列馆揭牌

“顶云经验”蕴含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成为引领各地改革砥砺前行的内生动力和精神丰碑。

2018年12月26日,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顶云经验”40周年纪念活动,“顶云经验”陈列馆在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揭牌。活动上,专家、学者围绕“顶云经验的启示”进行研讨,以新颖的观点、深刻的内涵,阐述“顶云经验”彰显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启示,对“顶云经验”和“顶云精神”进行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提升,不断赋予“顶云经验”“顶云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激发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为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新安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支持动力。

“顶云经验”陈列馆用丰富的历史文物、史料和照片完整系统地反映了顶云改革先驱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列馆的建立,充分展示了当地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学习的好场所。

作为“顶云经验”的发源地,关岭县继承和弘扬“顶云经验”,创造了关岭牛“五户联保”等新经验,不断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始终坚持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将“顶云经验”丰富提升为“顶云精神”,推动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山地旅游业和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四个轮子”一起转。

“美丽”的蜕变

当年顶云人冲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与禁锢,率先闯开“包产到户”的禁地,与安徽凤阳的小岗村一道被誉为中国土地改革的两面旗帜。如今的顶云人,在继承“顶云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外出取经,希望更进一步地将“南顶云”之称发扬光大。

从关岭老县城出发,沿着坝陵大道向西,双向6车道的大道宽阔笔直,道路两旁高楼耸立。早晨,随着早餐店、杂货铺开门营业,街面热闹起来。原来的顶云乡现已改为顶云街道,这一变化意味着顶云已踏上“同城化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无论是美丽乡村的创建、崭新城区的建设,还是干部为民谋发展、村民争相创业致富,这些发展变化无不彰显出今天的顶云人正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为鼓舞,使顶云正朝着美丽乡村的图景悄然蜕变。

“以前,这里全是农田和荒坡。”顶云新区沿街一家牛肉馆内,店主唐维一边介绍,一边忙着招呼客人。在附近的早市选购好食材后,开门、烧水、准备食材……唐维开始了新一天的营业。她说:“去年政府办公地搬到了顶云新区的海百合广场,关岭二中、民中等学校也都搬到新区,附近住的人多起来,人气上来了,餐馆生意也越来越好做啦!”

近年来,通过关岭县顶云乡党政班子的领导以及群众的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乡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当你走进顶云乡,走在水泥硬化的乡村路面,看到明亮的校舍、洁净的卫生院、畅通的人畜饮水工程,还有在全乡范围内全部实施的“农网”改造时,“欣欣向荣”这个词语会不自觉地从脑海中“蹦”出来。

为了促进当地经济的腾飞,顶云乡改变了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畜牧养殖业方面,坪寨村、二坝村等建成了养猪专业村,角寨村、上塔村等建成了养牛专业村,并形成规模化,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在种植业方面,顶云乡因地制宜,开展了茶叶、药材、西红柿、黄瓜等特色种植,同时,还引进外省企业在当地开办煤厂,实现年缴纳税金180万余元。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顶云的特色经济也发展得更加繁荣昌盛。

为了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加快顶云乡发展经济的步伐,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在省直党建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顶云乡的部分村干部以及农村致富能手得到了到四川成都大邑县新场镇桐林村、三圣乡等地取经的机会。在那里,他们学习考察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在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中,新问题层出不穷,一贯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在工作中将无所作为。”经过实地考察后,回来的干部们进行了经验总结,“四川大邑县新场镇桐林村和三圣乡等地能快速发展,除了地域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外,关键是当地的干部群众的思想能够不断地提高,在实践上能够不断创新。这些地方,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到商品农业的过程,目前已经处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期。它们以产业为基础,创造了多种经济模式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十分注重发展特色经济,在三圣乡的四个村,就分别出现了专门种植菊花、荷花、蔬菜的现象,并且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

外出考察学习的顶云人还发现,他们走过的这些村寨,不仅发展特色种植,还走上了工业强乡之路。在成都大邑县新场镇桐林村,当地通过引进一个铸造厂,就解决了村里大部分人劳动就业的问题。同时,当地农民的土地基本上都承包给企业,由工厂或企业进行集约化经营,农民除了可以得到土地补偿以外,还可以进入工厂或企业打工。这样一来,土地的使用效率就得到了提高,农民也得到了增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到顶云乡后,出外取经的人们聚在一起思考应该如何借鉴四川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举措和模式来促进顶云乡的经济发展。他们结合顶云实际,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采取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的举措,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农业产业化、增收多元化、村寨文明化、环境生态化、管理民主化的目标,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村容村貌,为顶云经济的腾飞作出新的贡献,重塑顶云的辉煌。

打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宜居城镇

“40多年前的陶家寨,吃不饱、走不好、住不好,回家只有一条几十公分宽的石子路,到处都是又老又旧的木房子。”见证寨子在40多年里的蜕变,81岁的老人陈高忠不禁感慨,“现在路通了,家家户户都有了新房子,生活也越过越好了。”

走进顶云新区石板井村陶家寨,青山绿树间,一栋栋青瓦橙墙的民居楼依山而建,一条宽敞的通村柏油路在村里蜿蜒延伸,连接着家家户户,寨子中间,文化广场、晨练器材等一应俱全。

40多年前,顶云乡农民创造了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顶云经验”;40多年后,关岭抢抓沪昆高铁关岭站建设机遇,发扬“顶云经验”精神,以高铁为发展驱动力,以文化教育为发展基础,以旅游为发展主题,启动顶云新区建设,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打造一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山环碧水,碧水串美景,美景系民情”的自然之城、生态之城、魅力之城。

“1977年,贵州顶云乡率先探索了‘定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让村民们告别‘吃糠咽菜’的苦日子。然而温饱解决了,如何让村民生活质量更好,这成了顶云干部和群众共同思考的问题。”顶云新区党工委书记廖文建说。

2013年8月,石板井村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对全村房屋进行了“穿衣戴帽”的亮化工程改造,陶家寨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在关岭县顶云新区,陶家寨的变化不是个例。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关岭县也进入高速发展期,县城人口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城市规划区范围亟待拓宽;与此同时,沪昆高铁在顶云选址设站,也为关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1年,关岭县将顶云新区纳入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并于2012年8月获批实施,新区定位为高铁带动的旅游服务中心、山城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基地及绿色低碳的生态宜居城市。

“依托顶云新区建设,我们率先对19个村民组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着力于改善村(居)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廖文建介绍,新区开发以来,顶云棚户区改造共计补偿355户,补偿综合整治改造农户共计746户,改造面积达19万平方米,总兑现支付金额达5.5个亿,惠及群众4200余人。

“因棚改的发展,顶云新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建设规模和形象初显。”廖文建表示,8年前,到顶云只有一条路;现在,到顶云有3条路;今后,顶云将有更多的“路”通往四面八方。

环境有了新变化,发展也有了新机遇。廖文建说,依托新区建设,通过就业培训、建设产业新村、扶持创业等措施,培育了建筑施工、旅游表演、家政服务等专业队伍,创办建材、养殖、白酒、中药材等小微企业,向酒店、餐饮、娱乐、旅游、医疗、教育等行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顶云新区作为连接新老城区、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和关兴公路的主要城市干道,灞陵大道的建设对顶云新区来说尤为重要。顶云新区与县城相邻,距离仅为7公里,灞陵大道建成后将实现新老城区的有机连接和融合,使关岭城市建设呈现“两轮驱动”格局。

同时,灞陵大道还承担了发展轴的关键作用,它将串联起各规划组团,以点带轴、以轴带面促进新区空间协调发展。

据了解,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顶云新区先后流转土地6000余亩,用于发展种养殖产业,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农户2370户10394人,实现产业全覆盖,并带动上千名群众务工增收。相续成立了石板井村建筑劳务协会、农家旅游协会、种养殖业合作社。建设观光农业示范产业园和栽植园林景观作物、农业观光果(竹)园、菜园、园林景观绿化种植;扶持民族特色产品农家作坊;建设旅游公厕和景观园林观光道,实施农户庭院景观改造;规划阳光温室大棚、阳光生态餐厅、农业观光园场所等项目选址;组织农户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及农家乐相关知识;改建部分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接待户,其中部分农家乐已营业;扶持农户养殖林下土鸡,已见成效。

如今的顶云街道石板井村,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嫩绿,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细致,房屋由白墙黛瓦和朱红的格子窗户组成,不仅延续了乡村的建筑风格、文脉传承,还别有民俗风情。新建成的农民文化广场,成了乡亲们娱乐、休闲的好地方,每当夜幕降临,乡亲们相约在这里跳起了广场舞。

石板井村秧井组的村民肖娴,谈起近年来顶云的变化,她的脸庞露着微笑,指着她家农家旅馆前面的广场和对面的一栋栋房子说:“以前这些地方全部是一片荒地,我主要在家务农,爱人在外打工,生活一直很困难。但现在,政策好了,旅馆开起来后,每天都会有三四个人到我家吃住,我们既能在家管护孩子老人,又可以赚钱,心里感觉很幸福。”

(本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转自:学习强国

监制:文静

原标题:《《顶云之变》│第六章 奋进顶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