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陇法案例】用耐心换和谐——康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

2021-01-17 18: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日,康县人民法院王小辉法官团队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根据调解协议,被告左某赔偿原告袁某各项损失1万元,双方握手言和。

事情追溯到2020年9月的一天,左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将在道路上行走的袁某撞倒在地。因年过花甲,加之未被及时救治,多处骨折的袁某经过了11天住院治疗,出院后生活仍无法自理,需长期看护休养。经交管部门认定,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左某负事故主要责任,但因左某家庭着实困难,他需赡养90岁的老人,膝下还有8岁和2岁的稚儿需抚养,妻子长年体弱,只能做一些轻省的活计。左某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又受制于家庭无法外出务工,只能在康县周边寻找打零工的机会。了解到左某的困境后,袁某善意的主动降低了一部分赔偿金额,但仍超出了左某的经济能力,故而赔偿迟迟未能兑现,袁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均同意法官主持调解。左某表示自己家庭困难,无力承担赔偿,希望原告方能多些体谅,降低赔偿数额。袁某表示,住院以及后续的休养,仅仅护理费就不少了,起诉要求赔偿的数额没有任何水分,也考虑到对方的困难,已进行了很大的让步。

承办法官王小辉本着为民解忧、化解矛盾的办案宗旨,仔细分析案情,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一下午的沟通劝解,打消了左某“破罐破摔”负面情绪,使左某清醒认知到困难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与借口,努力使原、被告双方放下成见与偏见。即使双方情绪较为激动,王法官也尽力安抚,有效沟通。面对极易导致矛盾激化的情况,主审法官也没有放弃调解,不厌其烦地对双方进行释法明理。为了调和双方矛盾,主审法官说哑了喉咙,双方当事人看在眼里,彼此之间对立情绪有所松动,态度也逐渐转变。最终,原、被告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化戾气为祥和。

END

监制:蒲黎生

原标题:《【陇法案例】用耐心换和谐——康县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