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文明养宠观察|宠物出行和公共安全如何平衡?

澎湃新闻记者 朱奕奕
2021-01-20 09:44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城市生活中,宠物逐渐成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宠物的管理与保护也被广泛讨论。

即日起,澎湃新闻推出“上海文明养宠观察”系列报道,就宠物的家庭繁殖与绝育、宠物出行需求与公共安全管理、是否取消城市犬与农村犬之分、无主流浪猫狗投喂还是TNR等话题,走访调查,广泛听取网友意见,厘清监管难点,为文明养宠凝聚社会共识。

狗狗在草地上奔跑,主人在身后欢笑,大多是电影中的暖心画面。而在城市的钢铁森林中,人类与动物互动的公共空间有限,如何让宠物与人和谐共处,也成为绕不开的议题。

尤其是外出活动成为“刚需”的犬类,平衡养宠人携宠外出需求和市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挑战。

根据《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携带犬只进入办公楼、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候车(机、船)室、餐饮场所、商场、宾馆等场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

而对于一些有条件开放的场所,如公园、绿地等,管理条例明确“场所的管理者可以决定其管理区域是否允许携带犬只进入”。不过,有的场所管理者未能充分理解执行法律授权的目的初衷,简单“一禁了之”,以致犬只合理活动空间被缩减。但“一放了之”也易侵犯非养犬人的公共空间,无证犬只在公共场所的出没也带来威胁。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养犬人,大家期待生活区内有开放的公共绿地。越来越多的养犬人表示,权利与义务对等,只有文明养犬才能让公众更接受一个宠物友好型城市。

2021年1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有关部门获悉,2021年或将推出“宠物码”,依据饲主是否依法规范养犬等,按照“一宠一码”赋予不同颜色,为场所管理者判断宠物是否能够进入提供参考依据,用信息化技术推动管理升级。

生活区周围缺少宠物可进的公园

从小学五年级起,小高就生活在一个与宠物犬为伴的家庭中,至今已投入工作的她有了专属自己的宠物犬,一条两岁半的约克夏。

小高饲养的约克夏 受访者供图

约克夏体型较小,对于出门活动的空间需求并不大。小高说,通常自己会带着狗狗在居住的小区内活动,或者在小区外的路上走一走。而碰上节假日想要带狗狗一起玩耍,小高说通常只能前往嘉定、松江等位于郊区的公园绿地,或者就是室内宠物乐园。

“希望能开放更多生活区周围的宠物友好型公园,我住在普陀区,周围的公园都是不能带狗狗进入的。”但同时,小高也表示,权利与义务应当对等,只有当更多的养犬人牵绳遛狗、随时处理犬只排泄物、注意看管宠物等,才会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向宠物打开大门。

家住浦东的马先生养着一只柯基,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遛狗的地方是徐汇滨江的西岸营地,那里环境好,是狗友的热门打卡点,区域划分也合理,狗狗和人都可以在那里愉快地玩耍。

“现在上海很多优质景观资源是不能让狗狗进入的,如果能开辟更多让小动物与人互动的特殊景观资源,更能体现这个城市的人文关怀。”马先生说道。

即使是宠物开放空间也应做好管理

同样是家住普陀的市民张先生,今年50岁的他2015年获得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只黑色泰迪犬。由于自己小区的绿地空间较大,通常张先生会在小区内遛狗,节假日带狗狗放风游玩。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目前去过两家宠物开放绿地,一个是位于徐汇滨江的萌宠乐园,另一个是位于松江的月湖雕塑公园。

据张先生回忆,徐汇滨江萌宠乐园是免费开放的,周末进入公园后感觉狗和人都很多,在一定区域内小型犬可以不牵绳,大型犬还是要牵绳的,犬主人都比较有素质,在给狗狗放风的同时也维护公园的秩序和整洁。松江的月湖雕塑公园是收费开放的,张先生说宠物也需买票入场,但感觉公园内的管理并未规范到付费的标准。他进入公园后,遇到大型犬未牵绳发生冲突打斗,感觉挺危险的,容易误伤路人。

张先生建议开放更多的公共空间给宠物,“因为遛狗的时候经过一些地方,人能进去,狗不能进去,就很可怜,在外面等也有风险。”他提出部分商场可以开放一些一楼的区域给宠物进入,一些餐厅也可以改建成宠物友好型餐厅,可以让人宠共享美食,但同时张先生也强调管理方和养犬人都要尽责。

月湖雕塑公园宠物入园须知 月湖雕塑公园公众号截图

记者在松江月湖雕塑公园的官方公众号获悉,宠物需凭票入园,并出示市级以上部门发放的准养许可证,并遵守《宠物入园须知》。《宠物入园须知》中明确要求,“为保障游客安全,宠物游园必须束牵引绳,并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牵领。”

然而,在大众点评网该公园的网友评论中,记者发现不少带宠物犬入园的游客,将这块公园绿地当作了可以“松懈”的场所,不少游客放松了牵引绳,任由狗狗在绿地上奔跑,尽管狗狗在钢铁城市中有了片刻的自由,但无形间已经违反了公园的管理规定。

月湖雕塑公园的养犬人评价 点评网站截图

在公共绿地,还有很多遛娃的家长,和享受新鲜空气的市民,他们的意见也应当纳入城市管理的考虑中去。和平公园、黄兴公园、共青森林公园都是陈女士带儿子可乐出游的场所,在这些公园里,陈女士都未曾见到过宠物的身影,通常只有游客。

“我不太建议这些公园向宠物开放,因为草坪上一旦有宠物排便,很难收拾干净,年轻人基本能做到及时清理,但有些老年人缺乏这样的意识。”陈女士说,小朋友经常在草地上踢球玩耍,如果草坪环境恶劣非常影响儿童的健康,同时有些犬主人不牵绳会惊吓到儿童,造成威胁。

但陈女士也建议,可以在较为平坦宽阔的区域内划一块宠物公园,在区域内做到人狗分离,并严格管理宠物公园的开放时间和行为规范,让狗狗有释放天性的空间,也避免伤人的发生。

宠物或凭“宠物码”融入城市信息化管理

如何规范主人在公共场所的养犬行为?如何让公共场所管理方知道怎样的主人才是合格可进入的?

2021年1月17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有关部门获悉,上海或将于2021年推出“宠物码”,并拓宽“宠物码”的应用场景,依据饲主是否依法规范养犬等,按照“一宠一码”赋予不同颜色,为场所管理者判断宠物是否能够进入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宠物码显示的颜色,公共绿地管理方可以对未办证及有不遵守法律规定、不文明养犬行为“前科”的饲主,禁止进入,确保饲主在公共场所内能守法、有序;对于行为规范良好的饲主,可以适当扩大其携宠出行的活动范围。

而除了便民场景的应用,这个“宠物码”还能应用在执法场景中。如果在马路上民警要核验犬只的“合法身份”,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查验。如果显示是绿码,那么确实是一个合法状态,予以放行;如果是其他状态,民警可以对犬主进行教育或者处罚。

此外,依托文明养宠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等手段,公共场所管理方可以主动向社会公布携宠出行有关政策规定、文明规范和可进出区域、时段、要求,努力营造“亲邻友好、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对禁止进入的公共场所,推动管理者更加积极自觉地监督、制止携犬进入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举报,依法处罚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郑浩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