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扶桑谈|日本医疗体系仍未适应冲击,在第三波疫情下深陷危机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房迪
2021-01-19 10:03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近期,日本国内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出现激增,1月17日,日本国内单日新增感染人数超过7000人,达到日本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的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历史新高。截至18日,日本新冠肺炎患者累计确诊人数超过33万,日本医疗体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饱受质疑的医疗能力

据1月1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国内已有19个都道府县进入了第四阶段的“爆发式感染阶段”,普通床位使用率均超过50%。其中,埼玉县、大阪府、滋贺县、兵库县、广岛县、福冈县等地的普通床位使用率已超过70%,而在全国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东京都,其普通床位和重症患者床位使用率分别达到了83%和105%,成为日本国内医疗状况最为紧迫的城市。

本月初,日本政府再度发布“紧急事态宣言”,首相菅义伟曾表示,争取在一个月内将疫情从目前的第四阶段(爆发式感染阶段)降低到第三阶段(感染激增阶段),这意味着日本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将新冠肺炎病患床位使用率降低至20%以下。而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对于已经不堪重负的日本医疗体系而言,可谓难上加难。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有关日本医疗体系承载能力的讨论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其中,日本的医疗救治能力在应对整个疫情过程中备受质疑。1月16日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居家等待就医的患者达30208人,较上一周增加了1.7倍。

医疗救治能力的三重束缚

日本医疗救治能力之所以饱受质疑,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日本政府既无权强制医疗机构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也无权要求医疗机构在短时间内增设床位。因为根据日本《医疗法》规定,医疗机构在开设时需要向日本厚生劳动省详细上报其所具备的相关科室以及病床种类和数量等内容。与此同时,医疗机构所收治的患者类型必须与其申报的诊疗资质相一致。这就意味着,不具备治疗传染病资质的医院原则上不允许收治例如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患者。

此外,即使医疗机构具备相应的诊疗资质,但如需要临时变更床位数量或床位种类,也需根据所在都道府县的总体医疗计划,主动向所在地政府提出申请。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虽然其对当地医疗机构拥有监督权,但却无法直接要求或命令当地医疗机构在其现有的医疗资质外,新增特定床位。因此,依据目前的日本《医疗法》,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这一问题上,各级政府只能要求医疗机构最大限度的给予配合。

其次,日本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根据日本的《劳动者派遣法》规定,除以正式雇用为前提的“介绍预定派遣”之外,禁止向医疗机构派遣医师、护士,以及药剂师、助产师和营养师等。与此同时,日本医院之间也没有建立常态化的医护人员派遣机制。也正因如此,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在面对人手不足的情况时,也只能通过协调其内部人员来临时应对,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一些医疗机构看似仍有空余床位,但却无力收治更多患者的情况。

为应对这一状况,日本政府在2020年6月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紧急总体支援行业(医疗部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可向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派遣传染病专家、医疗队以及医护人员,并要求对派遣的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补贴。

虽然,日本政府为增援医护人员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开通了行政绿色通道,但这一措施效果可谓杯水车薪。据日本护士协会在去年12月22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全国医疗机构中约有15%的护士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选择离职,尤其在指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离职率更超过了20%。当前,日本国内约34.2%的医院表示其护士人数严重不足,而在指定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中,有45.5%的医院反映了这一情况。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医护人员的严重流失对于已经不堪重负的日本医疗机构而言,可谓祸不单行、雪上加霜。

第三,日本民营医院无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致使救治压力集中导向了公立医院。在医疗体系中一般将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民营两类,其中公立医疗机构数量普遍要多于民营医疗机构,如中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公立医疗机构数量均占到了全国医疗机构总数的50%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政府对医疗资源的调配能力。然而,在日本的医疗体系中,8000余家医疗机构中民营医疗机构占比达到了80%,因此,在当前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急剧攀升的情况下,日本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提升。据最新调查显示,目前日本国内仅有21%的民营医疗机构同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与公立医院不同,日本政府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行政介入非常有限。一旦民营医疗机构拒绝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政府对其几乎无能为力。笔者认为,日本民营医疗机构之所以不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日本民营医院主要是规模为200个床位以下的中小型医院,其中多数医院并不具备足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专业医师,同时也没有重症监护室(ICU)等专业医疗救治队伍。因此,上述客观原因导致其没有能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二是一旦发生院内新冠肺炎集中感染事故,医院必需要进行2-3周的封闭消杀,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收入,其不仅无法正常营业,而且还要为此支付一笔巨额的消杀费用。为此,对于民营医院而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就意味着要同时承担巨大的医疗和经济风险。

当前,日本国内已经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等待入院期间因病情突变导致在家中死亡的情况。床位不足和专业医护人员不够使得日本医疗体系正在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和考验。在当前形势下,已在崩溃边缘的日本医疗体系要想得以喘息,就要看日本政府的第二次“紧急事态宣言”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及日本政府是否将继续出台更为强有力的防控措施。

(作者来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北外日本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