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浴火重生战贫困 昂首阔步奔小康——湖北人社部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1-01-18 17: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走进荆楚大地,满目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处处是脱贫攻坚的硕果。

2019年,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81万减少至5.8万,贫困发生率由14.4%下降到0.14%,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2020年,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给打赢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人社部门克服疫情影响,扎实推进人社扶贫工作,以就业扶贫为重要抓手,有效防范化解因疫因灾致贫返贫风险,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奋力答好脱贫攻坚收官之卷。

对接引东风——劳务协作稳就业

“当时通过劳务协作走出来务工,我们家才能脱贫,过上现在的生活。”电话那端,陈巍十分感慨。

陈巍是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三院村村民,由于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患有慢性病,被认定为贫困户。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陈巍和妻子郭秀英都渴望有一份工作,支撑这个7口之家。

2016年,郧西被确定为全国贫困人口劳务协作试点县,与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四市进行劳务协作。陈巍夫妻俩成为第一批由县政府劳务输出专车送到深圳美律电子有限公司务工的村民,工作至今,郭秀英从普工成长为质检员,陈巍当上了质检组长,夫妻俩的月收入达 12000多元。

建立当地富余劳动力与发达地区用工需求有效对接的劳务协作机制,精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外出务工稳定就业、持续稳定增收,湖北省人社部门迅速推广郧西劳务协作模式,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在劳务输出层面,对经有组织输出的、跨省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按每人不超过5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省内县外务工的,按每人不超过3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交通补助。劳务协作多点开花,在促进增收脱贫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然而,疫情阻挡了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脚步。陈巍还记得,当时连私家车也约不上,只能在家里发愁。

为解群众之忧,湖北省积极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天津开展两个“6+1”劳务协作行动。同时大力推进省内对县、市内对村、县内对人的“三级劳务协作”对接机制,逐村逐户核实返岗需求,精心安排“点对点、一站式”输送,优先组织贫困人员返岗务工。

“2020年3月23号,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通知我,县人社部门组织了返岗专车,我们立即报了名。”陈巍说,3天后,他和妻子登上了前往深圳的大巴车,顺利回到公司。

据统计,湖北省有53个市、州、县与东部7省市的59个市、县签订了劳务协作协议。全省共通过“6+1”劳务协作组织外出务工8124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1215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已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达204.8万人,已超过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

据恩施州人社局局长郑开廷介绍,疫情以来,通过与1517家企业对接,收集适合恩施劳动力的岗位20万余个,其中杭州为恩施农民工保留岗位9000个,并开发“爱心岗位”1000余个,恩施累计通过“点对点、一站式”向全国集中输送农民工3万余人,有力促进了恩施劳动力就业。

脱贫有门道——就近就地能就业

走进孝感市大悟县新城镇飞翔玩具制品有限公司,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53岁的熊桂芳正缝制毛绒玩具,谈起脱贫经历,她非常激动。

熊桂芳是河冲村人,丈夫李厚勤因突发脑溢血,造成左半身残疾,夫妻俩就住在易地搬迁安置房里。由于没有工作,夫妻俩当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飞翔玩具公司负责人丁辉强得知后,主动上门邀请她到厂里参观,并愿意手把手教她技能。

如今,熊桂芳带着丈夫,在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的厂区上班,她从事手工缝纫,丈夫负责剪线头、贴标签等简易工作。“一个月下来,我们俩能挣4000元。上班时间很灵活,既能陪丈夫看病,照顾家里,又能挣钱养家。”她欣慰地说。

“我们在县里有9个厂,带动周边村镇668人就业,吸纳了16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丁辉强说,作为就业扶贫车间,公司享受了人社部门提供的多项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接下来要帮助当地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大悟县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全县有106家扶贫车间,共吸纳132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月工资在1000元-2600元之间。

贫困劳动力走出家门进厂门,这种就业模式遍布于湖北省各个贫困县。据该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人社部门加强市场机制与扶贫政策的衔接,充分发挥特色种植、养殖、纺织、编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门槛低、好上手、强度低的优势,引导企业到乡到村建立厂房式、居家式、基地式、融合式扶贫车间,方便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全省有1354个扶贫车间,吸纳39877名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18136人。此外,4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公益性岗位实现安置就业。

“搬进了新房子,在家门口有事做,住在这里不比城里差!”大悟县宣化店镇北岗村51岁的陈德英就是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的典型代表。2017年一家5口搬进了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但到了新家怎么生活?家里两个孩子还未成家立业,小叔子智力残疾……陈德英一家发了愁。正在她为生活烦恼的时候,宣化店易地搬迁安置点扶贫驿站负责人陈金胜来到她家里,安排她在易地搬迁点从事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工作,每月工资750元。

聊起公益性岗位带给她的福利,陈德英说,每月公益性岗位工资足够保障她们老两口的日常开销,甚至略有结余。她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每次都清扫得很卖力。收入稳定了,夫妻俩干劲十足。老家北岗村距易地搬迁安置点不远,夫妻俩利用空余时间,挖了5亩鱼池,还套养龙虾。陈德英菜种得好,看到1000多人的易地搬迁安置点蔬菜销路好,她又在鱼池旁的荒地上开辟了两亩菜园。她算了一笔账,2019年的工资、各项补贴、种菜养鱼的收入,加在一起有近3万元。

“有事做、有钱挣、有奔头,每天都是笑呵呵。”陈德英一边扫地一边和左邻右舍说着今天的幸福日子。

大悟县宣化店镇分管脱贫攻坚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丁彩煌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3207人,贫困劳动力达6398人,公益性岗位安置了326名贫困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让他们通过双手获得稳定收入,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动力,尤其是整个人的精神头不一样了。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先后有100多名公益性岗位人员自发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在值守道路卡口、上门测量体温、搬运物资等工作中经常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成为一支家门口不可缺的公益队伍。

致富凭手艺——技能培训促就业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湖北省人社部门认真落实部省共建技能强省战略工程备忘录要求,大力宣传技能培训政策、推进“技能脱贫专项行动”,组织全省技工院校(含民办培训机构)与贫困县开展结对帮扶,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贫困家庭子女技能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2019年7月以来,该省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等人群,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2020年9月底,湖北共完成各类补贴性培训127.9万人次,其中2020年完成47.5万人次。

对于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孙家坝村的樊仕珍而言,是技能培训彻底改变了她家庭的命运。48岁的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不仅要照顾体弱多病的丈夫和80多岁的婆婆,还要帮助早逝的弟弟拉扯3个孩子。2019年,樊仕珍经过两个月的育婴培训学习,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顺利在南京就业。

育婴培训、护工培训、养蜂培训、白茶种植培训……自恩施州开展精准扶贫创业就业培训以来,这些特色实用的培训增长了贫困人员的技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过,在多次深入各贫困村调研后,恩施州就业扶贫工作人员发现不少问题,比如从事生产的高龄劳动者缺乏技能却受限于年龄不能参加培训,山大人稀的环境导致集中组织培训难度大,村里劳动力资源稀缺但参加技能培训的非贫困户较少。

针对这些问题,恩施州人社局和就业局大胆创新,优化政策,放宽年龄限制,灵活确定培训时长,为有劳动能力和培训需求的贫困村劳动者开展免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直接补贴贫困户等方式,增强了贫困人口脱贫、遏制非贫困人口返贫的内生动力。

此外,恩施州还聚焦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遴选出238名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到浙江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专项培训。目前,全州共组织开展1723人次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其中创业成功429人,带动贫困人口就业6912人。

“人社、就业部门的靠前服务意识特别强,通过培训等各种活动,我们学到很多,少走了很多弯路。”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说。作为返乡创业人员,他在恩施州创业相关政策扶持下,大力发展硒土豆、土鸡、猕猴桃、葛仙米等土特产,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万元,还带动了全县土豆种植,把乡亲们的土货推向了全国,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湖北是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正如总书记所言,“困难再大,也压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历经磨难的湖北浴火重生,昂首阔步地奔向小康。

觉得好看,点这里噢!

原标题:《浴火重生战贫困 昂首阔步奔小康——湖北人社部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