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南宁四个重点城区核酸检测结束!下阶段实施精准检测,市民出行这样做→

2021-01-18 18: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截至1月16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1月16日0至24时,全区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全区现有本土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例。本日新增密切接触者4名,其中南宁市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名,协查吉林省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名,现有394名密切接触者正在隔离医学观察。

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66例,累计治愈出院261例,死亡2例,现有在治本土确诊病例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

16日南宁市最新情况

今天(1月17日)上午9时,南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举行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会上对南宁市疫情进行了通报:2021年1月16日0-24时,南宁市无新增报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人。截至1月16日24时,南宁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56例,累计治愈出院55例。累计追踪排查到14日报告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319人。现有在治本地确诊病例1例(该病例目前在南宁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救治,病人病情稳定,生命征正常);现有密切接触者333人(包含协助外地病例的密接触者14人)。

南宁市主要防疫措施

疫情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沉着冷静应对,快速果断处置。南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迅速响应和处置,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指导下,按照“严密防、务必早、坚决快”的决策部署,迅速组织各级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疫情开展精准研判、精准指导、全面流调、全面检测,按照“三个应”(应调尽调、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原则,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实现疫情不蔓延、不扩散。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集力量全力抓防控。疫情发生后,市委先后召开多次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王小东提出“四个最”(最高度的重视、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科学的方法)的防控要求。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每天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疫情,研究对策,调集力量全力以赴抓好综合防控。

二、研判部署流调和核酸检测工作。1月15日下午,市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组召集相关城区(开发区)卫健部门及市属医疗机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核酸检测工作;1月15日晚,自治区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指导组在南宁市卫健委召开会议,对当天的防控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第二天的流调和核酸检测等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三、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共派出230多支流调队伍,仅1月16日就出动180多支流调队伍共537名流调人员,对病例、密接人员及全市境外人员隔离酒店情况全面开展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截至16日24时,共追踪排查确诊病例的三类接触人员1127人,已完成核酸检测2231人次,接触环境采样核酸检测328份,结果均为阴性。同步向区内外发送协查函3份,协查人数4人。

四、全面排查开展核酸采样检测。1月14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疫情情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本着对首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启动了对重点区域普通人群核酸检测工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根据专家科学研判,1月15日和16日两天,以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和经开区为主,并以原来确定的重点区域为圆心,逐步向外扩展,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面和检测量。为此,迅速集结了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和力量,组成精干的核酸检测采样队伍,其中1月16日划定核酸检测区域17个,全天候开展核酸采样检测。截至1月17日8时,全市累计完成核酸采样841957人,已出核酸检测报告353956人,结果均为阴性。

五、严格做好闭环转运,规范开展隔离封控。为迅速控制疫情,第一时间对虎邱村、城市便捷酒店(长虹路88号)、沃沃酒店、七坡林场、病例工作单位所在地等病例活动主要场所进行封闭管理,封控期间组织有序、管理严密、社会稳定、居民生活保障正常。持续坚持“应隔尽隔”,对排查到的密接者和密接的密接,按要求进行闭环转运和集中隔离,截至1月16日24时,已集中隔离525人。一般接触者已按规定实施居家隔离并进行管控。

自疫情发生以来,南宁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在疫情防控中,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严格自律,表现出很强的大局意识、服从意识、自律意识。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坚决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强化底线思维,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制度和措施,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围绕精准流调、精准检测、规范隔离,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下一阶段将实施精准检测

1月14-16日,按照应检尽检的要求,完成了确诊病例居住地虎邱村全员第一轮核酸检测,对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所涉及的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经开区的重点区域开展了全面核酸检测。在遵循愿检尽检原则的前提下,区、市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各类有关检测机构,对有需求的群众进行了及时检测。

从这几天的检测情况来看,群众非常配合、支持工作,大家都主动到各采样点进行采样检测。在做好人员核酸采样检测的同时,根据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所涉及的重点场所外环境、重点人员手部卫生、冷链管理场所同步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经过几天的流调溯源和排查,对确诊病例目前已确定的活动轨迹范围内的流调已基本完成。在此基础上,针对确诊病例活动过的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经开区等四个城区重点区域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也于1月17日零时结束。据统计,截至1月17日8时,南宁市累计完成核酸采样841957人,已出核酸检测报告353956人,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从追溯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上看,对确诊病例的密接者、密接的密接进行的核酸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

结合当前的流调排查、核酸检测结果,经过区市专家分析研判,将从原来的重点区域适当扩面、全面排查、全面检测的防控模式,转为巩固加重点突破的更为精准的防控策略。原来对17个重点区域的全面核酸检测工作暂告一个段落,下一阶段将在精准流调、精准排查的基础上实施精准核酸检测。下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排查工作,继续查找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空白点,查缺补漏,完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排查疫情风险;

第二,继续加大检测力度,对尚未出结果的标本争取今天之内全部完成检测。同时,按规范要求做好密接人员和密接的密接集中隔离观察管理及核酸检测工作。

第三,加快病毒基因测序工作。目前已成功建库,正在组织力量对病毒基因进行测序,争取早日出结果,为追踪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请市民配合做好防控

今天是南宁市发现确诊病例的第四天,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处在关键阶段,战“疫”仍在继续。有关部门呼吁广大市民朋友不可有丝毫的松懈,严格遵守春节期间疫情个人防护等7项“十严格”措施,配合做好各项防控举措:

一是坚持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不能放松警惕。广大市民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不扎堆、少聚集,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聚会、聚餐和娱乐活动,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入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做好测温、扫码、戴口罩等疫情防控措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用餐时,要选择安全放心原料,生熟食材分开存放,不吃生冷食物;通过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继续巩固防疫工作。

二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市民去往医院、车站、机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要佩戴口罩。注意戴口罩前用肥皂或水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戴口罩期间禁止用没洗过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或口鼻。

三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选择刷卡、扫码等非接触方式充值、购票。选择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出行时,也尽量不要使用现金支付,推荐使用手机支付功能,留下支付凭证,并记录好车牌号码,以便备查。

四是杜绝带病上班上学。因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前往医院就诊要正确佩戴口罩,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近期与发热、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尽量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五是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对生活工作环境及时清洁消毒,自己和家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腹泻、乏力、全身酸痛、味觉异常等症状,不要自行服药,不要到私人诊所就诊,而是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医。需要集中隔离观察、社区健康管理以及健康监测的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防范措施,隔离期间不能与他人接触,严禁外出。尚在隔离的小区居民如出现不适要主动告知当地社区干部和基层医务人员,配合社区干部和医生安排,尽量减少与其他人接触,保护家人和公众健康,并配合开展相关的调查。

内容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编 辑:范安民

审 核:黄良忻

欢迎投稿

lbfb001@163.com

原标题:《南宁四个重点城区核酸检测结束!下阶段实施精准检测,市民出行这样做→》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