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六大攻坚战丨沃野流金!赣州农业谱华章

2021-01-20 0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沃野流金谱华章

——我市打好六大攻坚战系列报道·现代农业篇

一块块产业基地生机勃勃,一项项农业产业规划振奋人心,一个个现代农业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座美丽乡村焕发新颜……行走在赣南大地,到处激荡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澎湃春潮。

回首2020年,我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各项现代农业攻坚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市级共调度优势特色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农村改革等现代农业攻坚战重点攻坚项目54个,项目总投资478.0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2.96亿元。截至2020年底,项目开工率100%、竣工率87.04%,已完成投资28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32.95%。

保持产业发展好势头

随着温氏集团、诸信实业等现代化养殖龙头企业落户赣南四大历史名镇之一——信丰县古陂镇,这里成为赣南最大的生猪市场。依托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该镇搭建了生猪养殖技术服务平台,完善“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实现了生猪产业“养殖—服务—销售”的一体化养殖模式,依法淘汰了50多家“小、散、乱”生猪养殖户,探索出“智能养猪”这一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方向。目前,该镇生猪产业年均产值30亿元,生猪年出栏22万头,助力信丰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在全市,像古陂镇一样如火如荼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乡镇比比皆是。这是我市2020年应对疫情影响,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的坚实底气。2020年,我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推动复工复产、保供稳价,实现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现代农业保持了高质量发展的好势头。

粮油面积产量实现“双提升”。我市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引领种植、托管服务等措施,着力推进抛荒地复种、“单改双”和机械化,全市粮食播面754.3万亩,超过省下达我市任务3.37万亩;产量258.5万吨,同比增加0.39万吨,实现“十七连丰”;启动油料作物提质扩面行动,全力扩面积、增产量、提效益,全年花生面积60.74万亩,增长18.62%,落实冬播油菜42万亩,增长386.11%。

图为于都县银坑镇年丰村富硒蔬菜基地。

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赣南蔬菜产业成为全省标杆,全市范围内推行国有企业投资建设大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菜农”组织模式,出台政策加快引进培育职业菜农,全市建成规模设施大棚蔬菜基地8.08万亩,新增露地蔬菜基地4.81万亩,分别落实年度指导任务101%、120.25%。全省蔬菜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宁都县召开,各地争相学习赣州经验;生猪复产增养成效显著,新改扩建养殖场456个,新增产能103.03万头;正在新改扩建养殖场149个,全面达产后可新增产能174万头。预计全年生猪出栏600万头、存栏39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8万头,三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生猪产能在全省率先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大力推进“赣南高山茶”品牌创建,家禽、水产、茶叶、白莲、中药材、肉牛、羊等其他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开启“农业走出去”新局面

日前,《赣州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发布,该规划以创建“世界生态硒地”为战略定位,围绕“蔬、果、油、粮、畜、禽、特”等优势产业,重点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富硒特色“菜篮子”“果盘子”,力争打造全省富硒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富硒农业产业先行示范区和富硒农业产业跨越式发展样板区,以及全球高端富硒农产品品牌集聚区,打造赣南富硒富民产业。

这是我市高质量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助力我市优质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举措,翻开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崭新一页。

一年来,为了提高我市农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我市积极培育赣南富硒农产品品牌,赣南富硒农产品品牌逐步打响,全市外包装标识“硒”企业132家,富硒产品认证100个,注册富硒产品商标85个。加强富硒土壤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圈定发展区169处、98.5万亩,对337个基地树立标识牌,打造示范基地74个。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直供基地,我市与广州市签订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平台共建协议,实现农产品安全检测结果互认,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2家(全省仅13家)。我市还建设了大湾区“菜篮子”展示交易(安圣)中心赣州市农产品运营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赣州配送分中心暨冷链物流园。

我市一批次优质农产品品牌获得“国家级”认可。赣南脐橙以品牌强度895、品牌价值678.34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第六位、水果类第一。“赣南茶油”被授牌列入中国首批农产品地域品牌,荣获2020年标杆品牌,品牌价值66.85亿元。石城白莲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江西会场的活动在我市选址并圆满举办,活动开放创新、节俭热烈、富含赣南特色,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在新闻联播、东方时空栏目等多次展播,充分展示了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走出去”的同时,我市还勤练“内功”,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动能。目前,全市农业农村“三改合一”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成效,打造100个示范点,初步形成3大类8种改革模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所有行政村已经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或者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50%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10万元目标已提前实现。全省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实现乡村面貌再提升

冬日午后,阳光正好。在上犹县社溪镇石崇村,街道干净整洁,一座座美丽庭院散发着幸福气息,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田园画卷徐徐展开。“以前家禽满地跑,随地扔垃圾,一到夏天蚊子到处飞,现在,路干净了,河道也清澈了,大家都主动把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里,村里环境变化很大。”石崇村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交口称赞。

这是我市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为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人干”“有人管”“常态化保持”“无缝化覆盖”,我市各地建立健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组建村民理事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了“砂石银行”“小V菜园”“积分兑换制”等好做法,紧紧围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房整治及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提升村庄“气质”和“颜值”取得较好成效。

图为大余县黄龙镇旱田村。

目前,全面完成4855个村点新农村建设“七改三网”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家庭无卫生厕所人口“清零”, 13775户无厕或使用旱厕户全部改厕到位,全市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9.6%,居全省第一;加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力度,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所有自然村组实现保洁全覆盖,基本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建成1275个农村污水处理点,1005个村的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含236个纳入城镇管网收集处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顺利通过国家检查和省级验收;寻乌县、全南县、崇义县获评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县,大余县、上犹县、龙南市、石城县、章贡区、安远县、定南县被列入全省第二批美丽宜居试点县。

围绕建设美丽乡村目标,我市不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度27.5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级抽查,新增耕地4280.65亩,石城县、信丰县、于都县、全南县、会昌县获全省奖励表彰。2020年度31.154万亩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水库项目和防洪保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兴国、龙南、南康等12个县(市、区)33个增减挂钩项目验收,验收面积8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6000余亩。

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

原标题:《六大攻坚战丨沃野流金!赣州农业谱华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