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关注!《黄冈日报》县市新闻版首发浠水观察

2021-01-20 18: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黄冈日报 ,作者黄冈日报全媒体

黄冈日报

权威资讯,及时发布,贴心服务!在这里,读懂黄冈!

点击上方“秀美浠水”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黄冈日报》县市新闻版来了

今日首发浠水观察

五年砥砺奋斗 建设全面小康

浠水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阅读提要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地处鄂东腹地、南临长江、北依大别山的浠水,天蓝、地绿、水碧、土净,老城改造、乡村振兴让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如今的浠水,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美好蓝图催人奋进。 经过 5 年不懈努力,浠水县全面小康实现度预计将达到 92.4%,“十三五” 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进入新发展阶段,浠水已经站在新的更高的发展起点,勾画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阔步前进。

2017年,浠水县委、县政府规划启动浠水河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该项目是集生态修复、文化旅游、民生棚改、水利防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 形象提升于一体的重大民生工程,总投资 22.93亿元。主要对浠水河清泉段 9.1公里河段实施综合整治,工程红线范围内涉及棚改户 2500户、35万平方米, 共投入征迁资金 20亿元。图为浠水“一河两岸”美景。(通讯员 徐水秋 摄)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

“十三五”时期,浠水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聚力“一心三区”,奋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县城区形象不断提升。临港新型工业区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北部生态农业区产业特色不断彰显,东部生态旅游区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全县“一心三区”竞相发展,小康浠水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实施“八大计划”“十大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15年增长24.1%、24.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7亿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410、四优特”特色农业蓬勃发展,新型工业逐步壮大,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实现新突破。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果。锚定“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坚持尽锐出战,下足绣花功夫,累计整合资金37亿元,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持续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关停整治畜禽养殖场5400余家,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强化“精准拆弹”,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5年累计完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4亿元,城镇化率提高至44.7%。坚持“改造老城、建设北城、提升全城”,突破性推进“一河两岸”、黄黄高铁和北城新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省级园林城通过初审。乡镇镇区“五个一”建设成果丰硕,打造了巴河林家咀等125个美丽乡村。

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建成全省唯一的县级杂技馆,推进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新建改建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5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三下乡”活动,农村体育设施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浠水首部电影《英雄无悔》荣获第十届屈原文艺奖。

改革开放激发新活力。浠水经济开发区成功获批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策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评审验收。承接落实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项目12个,推进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项目238个,谋划实施自主改革项目82个,有效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跨江跨河开放开发,聚集形成了国家高新区、临空经济区等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活力。

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法治政府建设成效显著,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升,行政执法质效显著提高。坚持“司法为民”,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七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深入推进《民法典》宣传落实,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深入人心。深入推进县乡综治中心建设,完善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更加浓厚。

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累计新增就业人口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左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残疾人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保障保险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振兴成效显著,交通事业成果喜人,获批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白莲、蔡河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健康浠水扎实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平安浠水建设卓有成效,信访工作创新有为,扫黑除恶纵深推进,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持续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意识形态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两个责任”严格履行,“清廉浠水”“十进十建”深入推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巡察全覆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巩固爱国统一战线,落实党管武装要求,创新开展工会工作,全面深化群团改革,凝聚起全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通讯员 林云)

浠水农业产业化

迎来“花果飘香”

“种植这个品种的软籽石榴比较讲究,必须要保证每个步骤都做好,才能让这个石榴快速成活。”1月上旬,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农学博士曹尚银向浠水县凯瑞农场负责人张华盖传授种植经验。

位于竹瓦镇宝龙村、会龙山村的凯瑞农场,经营面积达到1000亩,主要种植超软籽石榴、黄桃、樱桃、蓝莓、桑葚、翠冠梨、果冻橙等15个品种的精品水果。

近年来,浠水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初步形成了“加工有企业、生产有基地、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基本框架,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水平提高、进程加快、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产业的关键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表示。

该县以“招大、扶强、奖优”为抓手,突出农业招商引资,精心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省市级龙头企业为引领、县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3家、县级龙头企业2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

该县以推进“一心三区”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走长抓特色农业“410”工程(发展猕猴桃、葛根、特色水产、油茶4个产业各10万亩)和短抓“四特优”工程(着力发展瓜蒌、食用菌、中药材和莲藕等有基础、见效快的特色产业)的路子。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猕猴桃种植面积0.9万亩、葛根种植面积1.1万亩、特色水产面积9.3万亩、油茶种植面积7.3万亩。全县食用菌产业达到200万棒、瓜蒌产业面积达到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

该县鼓励回乡创业能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农户”等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致富。鼓励回乡创业能人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发展高技术产业项目。将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产业效益。近3年,共引进能人回乡创业创新项目400个,协议投资额275.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额77.81亿元,其中,农业项目312个,工业项目80个,服务业项目8个。(通讯员 王朝阳 张利平)

“四好农村路”

串起浠水乡村振兴经济带

“之前一直在广东那边办厂,2018年听说家门口的公路修好后,就回家建起了这个扶贫车间。产品做好后,从家门口沿着快城线,直接上麻武高速,很快就能送到周边省份客户手中。”1月17日,浠水县蔡河镇太平桥村扶贫车间、湖北景隆包装彩印有限公司负责人程胜说,“公司目前带动贫困户13户52人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据了解,快城线升级改造后,食品级包装扶贫车间、猕猴桃基地、瓜蒌基地、百合基地、光伏电站五大产业在太平桥村落户,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县清泉镇裴麻一级公路(王维 摄)

近年来,浠水县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着力补齐农村交通短板。连续四年累计安排农村公路建设资金9亿元,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4.5亿元,实施“四好农村路”2200公里、危桥改造167座,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4243公里,占比90.1%;村组通公路、村村通客车,形成了“干支配套、内畅外联、循环贯通、路美业兴”的农村公路交通格局。浠水县荣获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坚持交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不动摇,实现建成一条公路、打造一路景观、发展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美丽一处乡村,让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串起美丽公路经济带、乡村振兴经济带。”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宇说。

结合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黄冈逸道”品牌建设,该县投入1100万元,对200公里农村公路从绿化、驿站、文化景观、标志标牌等方面,进行设施再完善、内涵再丰富、品质再提升,打造了快城线等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美丽公路经济带。加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农村客运无缝链接,实现了老百姓“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

县道裴麻一线公路跨浠水河大桥(王维 摄)

放眼今日浠水,一条条农村公路如阡陌纵横乡村大地,通村达组,贯穿产业基地226个,对接专业合作社450多个、农村电商服务站510多家,吸引600多名能人回乡创业,帮助100多种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农村公路串起休闲观光旅游景点42个,让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增长。(通讯员 王敬国)

浠水补水利短板惠民生

1月18日,在浠水县巴河镇七一堤上,一台推土机和十几台大型运输车正在施工作业,对大堤进行加高加固。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提高巴河干流的防洪能力。

浠水是农业大县、水利大县,境内水利基础设施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历来是黄冈市水旱灾害防御的重点区域。“十三五”以来,该县共规划实施了10大类33项重点水利工程,结合农村水利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总批复资金14亿余元,撬动地方水利专项投入和民营资本投入约32亿元,完成单项工程27个,在建推进6个,总体投资额及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梯队。

该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迄今已实施15年,基本建成以白莲河水厂、散花滨江水厂、黄州自来水对接巴河镇的“两骨干一对接”为主体,12座白莲河水厂乡镇供水站为辅助,18座农村大中小型水厂及49处单村饮水工程为补充,县城区南北城水厂为应急备用的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贯穿城乡、脉络畅通的供水管网覆盖县城区和518个村,惠及城乡88.19万人。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9.2%,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水质合格率达80.21%,入户率达65%左右,并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十三五”期间,全县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力度,累计投入资金9252.1万元,全面实施片区整体巩固提升,解决山区村组季节性缺水问题。

一大批民生水利工程的相继实施,全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得到明显改善。浠水干流、巴水干流防洪标准提升到二十年一遇;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理格局基本形成。(通讯员 杨晓勇 冯伟)

市民之家服务市民

为了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浠水县于2017年开工建设浠水市民之家。浠水市民之家是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政府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投入近3亿元的浠水市民之家有102家行政事业单位入驻,突出城市客厅、办事大厅、展示大厅三大功能。图为浠水市民之家外景。(通讯员 徐水秋 摄)

推进健康浠水建设和医改工作

让群众有“医”靠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浠水县卫生健康事业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稳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重塑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有力有序推进健康浠水建设和医改工作,逐步破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全县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5079张,实有床位5476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3.98张,病床使用率为83.77%。全县294个家医团队1672多名专业医技人员,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87.95万份,建档率占辖区总人口99.09%。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59个,签约服务535453人。

近5年来,全县农民参合率由82.46%升至98.57%,人均筹资水平由个人120元升至25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9‰。持续开展文明卫生城、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全县安装户厕54607个,拆除旱厕483个,新建村级公厕569个,改建493个。农村户厕人工湿地示范点建设366户。开展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试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25%。

2019年,浠水县人民医院被国家卫健委评定为“达到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医院,浠水县中医院跻身全国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提升500强。

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药品集中采购,按国家新版规定685种基药目录,在县域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行了药品零差率。实行短缺药品信息收集和检测预警,加强药占比、耗占比、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的检查考评,近5年全县总药品费用下降32%,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门诊药品费用分别下降29.2%和21.4%,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分别下降18.3%和25.1%,有效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着力推进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2018年启动医联体建设。县人民医院已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挂牌成为协和医院技术协作医院,与中南医院建立紧密医联体及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县中医院与湖北省中医院医疗集团签订协议书,成为省中医院医联体中的一员,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2019年组建完成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设置总医院,带动4个县级医院、15个乡镇卫生院、410个村级卫生室,以“1+4+N”的模式建成以重点学科、特色专科为导向的分工协作机制,进一步提高该县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秩序。

巩固提升医疗质量。浠水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基层医疗机构功能任务、资源配置、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综合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完善医疗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县患者就医满意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高。

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围绕实现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的目标,每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免费体检,投入扶贫资金3500余万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惠及贫困人口13.6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加到30种,做到“应治尽治”。为贫困家庭就医开通绿色通道,2019年全县贫困人口住院44793人次,共计发生医疗费用23011.4万元,报销20788.2万元,报销比例为90.34%。

着力加强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该县将医院基础建设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先后启动并完成县人民医院新外科大楼、人民医院急诊楼、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县妇幼保健院母婴综合楼、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等重大项目,完成项目建设资金近3亿元。(通讯员 程晓林 邓小刚)

编审:黄习文 王应良

原标题:《关注!《黄冈日报》县市新闻版首发浠水观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