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金寨有“经”

瞭望智库
2021-01-21 11: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原创 库叔说 瞭望智库 收录于话题#大国城事38个

金寨,位于大别山深处,是安徽省面积最大的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0万金寨儿女为国捐躯,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被称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同时,金寨亦有超过40年的贫困史。金寨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重点库区于一体,早在1986年就被确定为全国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列入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当时贫困人口19.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3.3%,一直是全国、全省扶贫开发主战场。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走访村民,在村民陈泽申家中,专门召开了精准脱贫座谈会,他对乡亲们说,在地方工作时,他一直抓老区建设,同老区很有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2020年4月,金寨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高质量摘帽。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金寨以全省第一、全国第二的优异成绩刷新安徽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排名历史新高,摘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桂冠,也是同批次前20名中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两手抓、两促进,金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大别山革命老区特色、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合发展之路。

文 | 庞清辉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脱贫攻坚不只惠及贫困群众

“2016年总书记到我家来问我年收入的时候,我告诉他只有3000多元,如今,我养鸡养羊、种植中草药,加上在茶厂务工的收入、村里公益性岗位工资,一年下来,就有4万元收入。”陈泽申说。

陈泽申是梅山库区移民,他唯一的儿子意外受伤身亡,留下他和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因年纪大、孙子上学、缺技术缺劳力而致贫。他听了风水先生的话,调整了门向、修建了屏风,但仍然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陈泽申一度非常迷茫。

作为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典型高寒山区村,大湾村基本兼具了深度贫困地区的所有致贫因素,环境的恶劣、思想的保守、条件的落后,导致发展举步维艰,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过去,老百姓住在低矮潮湿的土瓦房里,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就连亲戚也不愿意来往走动。”

四年后,记者来到脱贫后的大湾村,满眼青山绿水环抱,白云山霭缭绕,幢幢小楼错落有致,美不胜收,游人络绎不绝。全村的交通路网布局合理,已实现了道路硬化全覆盖,通达水泥路超过22公里。全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生活用电实现户户通,4G信号全覆盖,并在安徽省内率先通5G,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陈泽申也比以前更忙了,他现在一人身兼多职,不仅是养山羊大户,也是带学徒的炒茶老师傅,还当起了村里的红色宣讲员。

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大湾村的巨变不仅是金寨精准脱贫的缩影,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生动实践。

“我们这些年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抓一个核心:‘两不愁三保障’。关注两个方面: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立足三个环节:人脱贫,这是核心;村出列,这是关键;县摘帽,这是难点。”六安市委副书记、金寨县委书记潘东旭告诉记者。

人脱贫的核心在于增加收入。群众的收入从哪里来?“我们狠抓两业,一抓产业,二抓就业。”潘东旭说。

以大湾村为例,记者了解到,在充分征集民意的基础上,大湾村明确了“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发展思路。大湾村茶厂,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带动400余户茶农增收。通过产业奖补激励群众发展茶叶种植和山羊、黑毛猪、黄牛养殖等特色养殖,户年均增收7000元。村域旅游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带动29户群众发展农家乐,户均年增收2万元。新建273.6kw光伏电站1座,108户贫困户入股光伏,户均年稳定收益3000元。乡村产业发展途径由窄变宽。

在梅山镇,记者同样看到,因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已经成为4A级旅游小镇的小南京村,产业发展可持续,既有农民入股分红,也有农民在景区直接就业。在几个乡镇采访中,记者听到很多耕地维护员、油茶管护员、村组公路养护员、农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创新开发的村级公益性劳务岗位。这些岗位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1.2万人就近居家就业,户年均增收6000元。

“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农民的人均收入从2014年7700元到了2019年的12351元,年均增长约10%,高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个点。”潘东旭说。

村出列,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金寨全县各村都建了光伏电站,保证每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能突破10万元。俗话说:“没有一把米,唤了小鸡都不来”,有了集体经济收入,就不需要再向群众收几元的卫生费、路灯费。“让每个村有一定的资金和能力,为群众做一点服务工作,如果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话,很多事情很难推动。”“现在全县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有20个。”

2014年以来,金寨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2.1%降至0.31%,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县摘帽,主要是指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金寨近年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非常快的轨道,2020年GDP预计首次突破200亿元,大约是2012年的2.5倍。财政收入增长更快,由2014年5.5亿元到2019年22.8亿元,年均增长32.9%。

县里有了财力,结合国家投入的扶贫资金等多方面资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金寨全县所有的村都新建了医疗室,都开通了公交车,农村集中供水率均达到90%以上。

“我们这里又偏又远,虽然路修好了,但是一直没有农班车跑。现在好了,出门走几步就是公交站台,2块钱就能坐到镇上,老人、孩子出行都特别方便。”斑竹园镇王氏祠村的村民王远炉告诉记者,他说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辈子没有走出大山的他也和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的日常生活。

“这是一个极大的民生,惠及所有的群众,不单是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享受到了红利,公共设施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国家这些年在住房、医疗、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不仅惠及了贫困群众,也惠及了经济条件好一点的群众,金寨农村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经接近县城的人均水平。”潘东旭说。

2020年4月,金寨高质量退出贫困县序列,第三方评估反馈漏评率、错退率均为零,群众认可度达99.96%。

2

脱贫攻坚也是改革创新的过程

采访中,记者发现金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特别重视改革创新。近几年金寨实施的有25项国家级、15项省级改革试点示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解决难题,形成了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全国各地来金寨学习考察络绎不绝。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然会遇到种种矛盾和问题,金寨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采访中,不少乡镇干部对金寨的改革如数家珍:村级金融服务实现全覆盖,金融机构齐全度居全省县级首位,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应贷尽贷;在全国率先组建“旅游综合行政执法局”,组建全省首个行政审批局;实现了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医共体”建设,实现县乡两级资源信息互通互享,“智医助理”试点项目,通过认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实现对两百多种常见病的辅助诊断,使山区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

说得最多的还有统筹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三项改革试点,全县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4.4万余户,腾退复垦宅基地4.85万亩,交易节约建设用地指标2万余亩90亿元;采用新征收办法征收土地86宗1.39万亩;101宗、32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相关做法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山区气温低,楼房里过冬暖和又敞亮。”燕子河镇大峡谷村脱贫户黄守义与记者忆苦思甜,他曾经住在土坯房里,每逢暴雨天气,村干部都得帮他家转移至公房避险。在大别山腹地,如何让每个贫困户住进安全住房,成了考验帮扶干部的“坎”。2016年,金寨县实施宅基地改革试点和易地扶贫搬迁后,黄守义算了一笔账:老宅基地腾退补助了近9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补助12万元,加上建房奖励补助和农房保险赔付等,新建的房子不仅没有出钱,反而有结余。

像黄守义这样不花一分钱即搬进新居、还小“赚”一笔的农户并不少。吴家店镇党委书记吕锐告诉记者,对于山区大多数村民来说,最困难的就是住房。“在国家大的政策窗口期不推动这项工作,以后可能很难搬出来了。”金寨把最难的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当头炮”,强力推进,落实搬迁安置点308个,宅改腾退3.3万户10万人,其中搬迁贫困人口7384户26102人,几乎占据整个安徽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三分之一。

“用改革来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激发活力,向改革要效益、要资金。”潘东旭说。而这几年乡镇干部纵然工作繁重,付出了很多辛劳,但是“破解难题,改革创新的思维让我们终身受益。”吕锐说。

3

精神文明也要跟得上

年终岁尾,异常寒冷。采访中,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里的超市门口,依然非常热闹,很多村民来用自己的积分兑换商品。

金寨有很多这样的“振风超市”,贫困群众可以通过发展产业、主动就业、讲道德守品行,助人为乐、参加义务劳动、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等方面获得相应积分,然后到“振风超市”换日常生活品。

除了“振风超市”,群众谈论最多的还有“红黑榜”,“红黑榜”定期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正、反两方面典型行为经群众代表评议后上榜公布,“红”榜聚集正能量,“黑”榜鞭挞反面典型,极大约束了群众不良行为。

梅山镇党委副书记戈英伍向记者介绍,金寨创新出台《弘扬时代新风推动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开展移风易俗、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开办正威“振风超市”、建立推广“红黑榜”管理制度等系列措施,教育引导了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解决了贫困户家庭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脱贫之星”“致富带头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脱贫致富典型,讲好身边人的故事,也激发了贫困群众及一般农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转变了贫困群众长期存在的“等靠要”思想。

如今,通过一系列创新之举,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认识正在悄然改变。

“总书记要求,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们这些年来始终坚持一手抓物质脱贫、一手抓精神脱贫。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了,思想也要跟得上。形成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必须通过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发展。”潘东旭说。

基础设施等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投入逐步提升,但良好的生活作风和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难。潘东旭认为,“物质基础为乡风文明转变奠定了基础,乡风文明的转变、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升又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方向,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如今的小南京村不仅被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畜禽兴旺,果蔬飘香,游人络绎不绝,2020年还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脱贫攻坚对贫困地区的改变从直观面貌上来看,是群众的物质条件的改善,盖了房,通了水、通了路、通了电,“但是对群众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群众内心发生了变化,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喜悦。”采访中,潘东旭告诉记者,他印象最深的是贫困地区群众的眼睛,过去的眼睛很茫然、很无助,“你走到他家里的时候,他很麻木地看着你,通过这几年脱贫攻坚,你再看群众的眼睛,有光芒,那种满足感写在眼睛上,这种改变可能是内心的改变。你去一个农户家,他可能跟你滔滔不绝讲他一年的收入、讲他一年的产业,讲党的政策好,讲他的生活改善。”

4

干群关系更密切

脱贫攻坚服务了老区、富裕了老区人民,另外一方面,也转变了作风、培养了干部、密切了干群关系。一批从城市来的年轻人,通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地了解了基层,了解了中国的农村。

余静是金寨县中医院派驻大湾村的扶贫工作队长,深入村组了解社情民意,按照“先看房、再看粮、三看有没有读书郎、四要看技能强不强、五看看有没有残疾重病卧在床”的“五看法”逐户走访。“她来的时候第二个宝宝只有几个月,一个城市白白净净的姑娘已经变得又黑又瘦。我记得我有一次陪我们分管扶贫的领导来,余静带着我们进了一个农户的家,农户说这(余静)是我丫头,群众已经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潘东旭说。

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成效提升的过程。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70%以上受到上级党组织表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成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和强大后盾。党群关系更加密切,从原来的“群众找干部”到现在的“干部找群众”,干群关系由“对立”变为“融洽”,改变了过去支部讲话无人听、党员干事无人跟的被动局面,紧跟干部去脱贫成为困难群众的自觉行动。人才队伍逐渐强大,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积极进入村两委班子,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机关选派优秀干部“抢当”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改变了人心,也能改变基层治理。“在基层治理上,随着这种改善,我们的干群关系也从来没有像脱贫攻坚这样如此之好,真的是鱼水关系又回来了。”吕锐说。

5

老区的明天无限美好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把最后一粒米当军粮、用最后一块布做军装、将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金寨全县共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最后幸存者仅一千余人。金寨当时人口不足23万,平均每5人中就有2人牺牲,牺牲的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金寨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3个当时最繁华的经济重镇和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10万群众离开故土、移居深山。

改革开放时期,金寨作为国家生态保护功能区,推掉众多项目,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坚持做到“刀斧不上山、青黄不下山”,为了3814平方公里的全域生态保护,很多群众“守着金山银山、过着贫困生活”。

为了革命牺牲了生命、为了建设奉献了家园、为了生态文明建设又一次奉献了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老区落后的局面既有内生动力不足的内部原因,也有生存环境和历史遗留的外部因素。

近几年,全国人大机关对口帮扶金寨实施“5+1”项目,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金寨促全省”的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寨视察,就传承红色基因、加快脱贫攻坚、加速老区振兴发展做出重要指示,金寨迈入最好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金寨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但采访中,我们也发现金寨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的格局仍没有根本改变,与全国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发展的不平衡性仍然突出。比如,基础设施水平仍然不高,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覆盖范围不足,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仍有较大差距,大别山片区36个县无一所三甲医院、无一所专科以上学校,因病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防范未病的机制还不够健全,距离“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医疗在基层”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特色产业发展不足,由于山区地形条件限制,金寨县缺少大规模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品种多、品质好,但规模小、产量低、品牌不突出、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全县没有一家国字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数农产品躺在山上、搁在田里,“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生态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大、来源不足,县级政府负担重。

享有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加快皖北发展、促进革命老区发展、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等系列政策支持,拥有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优质生态环境,“老区并非没有经济发展的潜在资源,过去觉得位置偏、高山多,一旦交通问题解决了,过去一些劣势可能转化成了优势。”“老区的绿水青山,一定会变成明天的金山银山”,潘东旭说,“我们这几年每年的游客人数上升超过25%,从2014年的两三百万人到2020年的1200万人,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脱贫攻坚是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我们又面临新的任务,就是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这也反映了中央的高瞻远瞩,两者一体化推进,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潘东旭认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乡村振兴又是未来脱贫攻坚的方向。“从短期来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不摘’的要求,有一个稳定的过渡期。从长远来看,围绕乡村振兴要做好一些有效、有序的衔接,有些政策需要优化、调整,该保留的保留,该调整的调整,该减少的减少,但是也有需要增加的。”

比如产业政策的衔接,产业是收入之本,没有产业就没有收入,过去更多的是关注“有和没有”的问题,未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则是向“好和规模”上发展。比如工作力量上的衔接,过去是扶贫工作队,未来需要乡村振兴工作队。“包括一些体制机制、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我们主要是按照中央乡村振兴20个字的要求来全力推进。”潘东旭说,老区的前天岁月峥嵘,老区的昨天负重前行,老区的今天脱贫奋进,老区的明天无限美好。

出品人:苏会志

制片人:庞清辉

导演:田文文

摄像:方宇佳 苏建锋

制作包装:刘玮

特约赞助:顺鑫鑫源

原标题:《金寨有“经”》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