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娄底推进涟源撤市设区

2021-01-21 1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强化组织领导,积极稳妥推进涟源市撤市设区,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配套政策,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实行“一改三不改” (一改:涉改市改为市辖区;三不改:撤市设区后管辖面积不减少、机构人员编制不变动、政策规定的既得利益不降低)。强化涟源市主体责任,合理引导预期。

——积极推进涟源市撤市设区

“积极稳妥推进涟源撤市设区”,这是娄底市委、市政府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科学谋划和统筹布局,其思维创新之处,可以形容为围棋博弈中的“打眼”。

涟源撤市设区的构想,引起了全市人民的关注,也是“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为此,娄底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撤市设区

有促于破解娄底中心城区发展“困局”

市政协委员、市财政局农业农村科科长阳伟书说,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市中心城区面积小、人口少,市级与城区两级政府重叠,发展空间极为有限,是全省直辖区最少的地级城市。2010年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推行后,财政经济一直处于规模小、增长慢,发展空间窄、保障水平低的“困局”。市委、市政府提出涟源“撤市设区”显示了非同寻常的谋划与创新能力,抓住了破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困局”的要害和关键。涟源市与娄底中心城区历来地缘人脉关系极深,产业结构近年呈现错位与共享发展格局,随着交通融城的加快推进,“撤市设区”已适逢其时,建议市委、市政府迅速启动相关程序,让这只“靴子”早日落地。

市人大代表、涟源市发改局局长袁梦华说,撤市设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区划调整往往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这是必然规律。我市发展到今天,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行政区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相适应。省政府刚出台的《关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明确提出推进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区。另一方面,涟源市撤市设区是加快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主动融入娄底中心城区,可以从更高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涟源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带来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管理水平的全面提标提质,带来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优质化,带来交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明显改善。

撤市设区

已成为涟源全市上下人心所向的大事

“涟源对娄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拥护、支持和赞成的。”

“涟源全市上下,思想高度统一,众志成城。”

“涟源撤市设区,老百姓呼声很高,大家看到了希望,对涟源撤市设区想法很强烈。”

……

在涟源市代表团,“撤市设区”这个话题更为火爆,代表们心潮起伏,激情澎湃,充满了期待。

市人大代表、涟源市市长刘杰说,2017年,水洞底镇整体划入娄星区以后,娄底市委、娄星区委全力推进水洞底镇的发展,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乡村环境发生了很大改观。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其他乡镇的群众羡慕不已。所以,在前不久召开的涟源市委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涟源市委把这一重大决策传达到基层后,得到了全市各级干部的拥护。

在撤市设区的问题上,涟源做到了一个声音、一个调子,自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娄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服从撤市设区的大局。

听了大家的发言,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说,涟源市大局观念强,全市上下思想统一,撤市设区已深入人心,令人欣慰。

统筹谋划

打造娄星涟源高质量融合发展核心区

撤市设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从娄底市级层面统筹谋划,高位推动。

市人大代表、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说得好,规划才是最大的效益!通过空间优化带动格局变化,全面推动涟源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交通格局、城市格局、治理格局实现历史性重塑,这是涟源市代表团代表们共同的心声。谢学龙说,一定要把涟源放在娄底“一核一廊”布局中去考虑、放在打造“双引擎”战略中去考虑,瞄准“打造娄星涟源高质量融合发展核心区”这一目标,从基础互联、功能互补、民生共享、生态共治等方面谋划布局一批重点项目。

市人大代表、湖南电将军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艳开说,涟源城区线形地形局限了经济发展,只有与娄底中心城区同频共振,主动融入“一核一廊”发展,打造娄星涟源高质量融合发展核心区体,按照积极建设商贸繁荣、产业兴盛、生活幸福的新城区目标迈进,娄底和涟源才能实现“城市突围”和“经济突围”。

原标题:《娄底推进涟源撤市设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