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磅!内乡今日“登上”了新华社

2021-01-21 17: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1月21日,新华社推出《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莫以百姓可欺》音视频,该视频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述悬挂在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外的楹联故事为主线,通过还原历史场景,讲述朴素深刻的为官之道,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要紧紧抓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树立群众观点,站稳人民立场,始终要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该部长达5分多钟的视频在今日新华社客户端上线后的1个小时内点击量就超百万。该视频一经上线,已在新华社客户端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首页置顶。还将在人民网、新华网等众多“国字号”重量级网站全网推送。

此视频的播出,开创了我县在新华社通过音视频形式重点推介内乡的先河,该视频全网全覆盖的推送,对提升内乡县衙博物馆、“天下第一团”内乡宛梆、中国书法之乡、宝天曼等旅游景区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该部视频的播出,使内乡县衙博物馆的镇馆名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再次名扬海内外。尤其是该名联又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菏泽的讲话再“衔接”、再“相逢”,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 | 莫以百姓可欺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讲述了这副对联的故事。

这副对联的作者是谁?他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我们又能从这副对联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为您娓娓道来。

内乡地处鄂、豫、陕三省交界。康熙初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叛乱。朝廷派兵平定之后,仍派重兵驻扎襄阳。然而,部分军士却经常来到内乡欺负百姓、骚扰民家。内乡知县高以永不畏军威,依律惩处欺负百姓的军士,内乡县得以太平。

当时内乡庄稼荒芜、经济萧条。面对如此不堪的县情,高以永深感责任重大,便写下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时刻提醒自己做个好官。

高以永开荒田,给百姓发种子,带领大家种植桑、麻、枣等经济作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高以永一生清苦过人。病逝后,人们发现他居然没有留下任何财产,连灵柩都需要靠亲友资助,才得以归葬。

广大党员干部应坚守廉洁自律的要求,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

统筹:幸培瑜、韩珅

编导:王志斌、彭卓、甄晓博、李俞辉

记者:王志斌、张彩霞、杨静

摄制:张健

包装:夏勇

海报:王鹤(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拍摄花絮:

三天两夜,一拨新华社记者盯上了内乡!

1月11日至13日,新华社《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栏目摄制组走进内乡,聚焦悬挂在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外楹联背后的故事。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时,讲述了这副对联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河南内乡县一座古县衙有这么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封建时代的官吏尚且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3天内,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王志斌、新华社河南分社音视频部主任张彩霞,记者杨静、张健等组成的摄制组,在市委宣传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县史志办、县文联、内乡县衙博物馆、县融媒体中心、内乡县宛梆剧团、图书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摄制组一行冒严寒加班加点、精心摄录。

拍摄中,内乡县宛梆剧团的演员不辞辛劳,场景再现当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惩治欺压百姓的士兵及他离任时百姓依依不舍送别的感人场景;内乡县史志办主任姚文书、内乡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新泽、内乡县宛梆剧团团长武新建、内乡县衙博物馆副馆长王燕争、陈晓曼等鼎力协助。

该视频的播出,不仅展示了内乡深厚的廉政文化,而且较好反映了内乡丰富的文旅资源,特别是我县在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历史文化生态名城的进程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樊翠华 庞磊)

相关链接:

光明日报:“莫以百姓可欺”的四重境界

据报道,11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菏泽考察时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习近平说,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无独有偶,1999年5月25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河南南阳火车站短暂停留,听取汇报时对这副对联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任总书记如此一致的高度赞扬,可见其文化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这副对联出自河南南阳内乡县衙三省堂,清康熙十九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高以永为官内乡时,百姓因躲避战乱而背井离乡、庄园荒芜、经济萧条。他自感责任重大,常常宵衣旰食,夜不能寐,一日总结自己的为官心得,写下了这副楹联。此联一反平仄常规,朴实通俗,却有丰厚的内涵和深刻的寓意,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责任与政绩的辩证关系。仔细研读这副对联,有助于我们体会学习到达为官的四重境界:

一是“平和淡泊”的荣辱之境。上联的第一句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告诫官员要正确对待当官,不能把官位看的太重,要具备能上能下、宠辱不惊的修养。更不能为了升官发财,而把时间和经历消耗在“跑官”“要官”上。

二是“造福一方”的责任之境。上联的第二句是“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此语话锋一转,着重强调官员的作用。地方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老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官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作为一方官员要强化为官之责,充分认识自身的重大责任,勤政爱民,造福一方。

三是“民为父母”的感恩之境。下联的第一句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官员日常办公的用度和养家糊口的俸禄,都源于百姓的税金供养,虽然百姓称官员为“父母官”,但官员应该明白,百姓才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要常常怀着感恩的心态为百姓办事。

四是“身正为民”的权力之境。对联的最后一句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官员和百姓只是一时的身份差异,官员来自百姓,终有一天也要回归百姓。所以在位期间必须以身作则,公平公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群众观念,把自己与群众融为一体。

概而论之,上联讨论了官位轻与重的辩证关系,这个位置于己为轻,于民为重;下联阐释了官与民的关系,民养官,官为民,视官民为一体才是真正和谐的官民关系。

习近平说,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其实对联所诠释的为官之道非常简单:身为官员不能把个人名利看得太重,又要明确自己的重大责任,时时刻刻以黎民苍生为念。怀着感恩心态为“衣食父母”办实事、办好事,自然会被百姓和历史铭记。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当下,深入研读这副对联,对改进工作作风、树立群众意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2月04日光明日报刊发)

来源:内乡宣传编辑室 新华社

《内乡宣传》微矩阵

内乡宣传 内乡发布

内乡宣传微博 内乡发布头条号

内乡亲民网 内乡亲民网头条号

内乡宣传新华号 内乡宣传人民号

原标题:《重磅!内乡今日“登上”了新华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