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污染防治攻坚 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

生态徐州
2021-01-21 1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原创 曹晓煜 生态徐州

欢迎关注生态徐州

今天出版的《中国环境报》,专门推出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攻坚战报,整版刊发了文章《以污染防治攻坚 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现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徐州是“百年煤城”,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曾经为全省贡献了80%以上的煤炭、60%以上的电力、40%以上的钢铁建材资源,也为此付出了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沉痛代价。

近年来,徐州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旋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转型升级,以背水一战的勇气捍卫蓝天白云,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加大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以绿色发展路径推动生态转型

曾几何时,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体系一度让徐州跌入历史的低谷。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团队对徐州市大气污染源进行解析,指出工业污染特别是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重点行业污染是主要因素。这座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被时代发展的车轮推向十字路口,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抉择。

为了给结构性污染实施“大手术”,徐州市委、市政府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对全市115家钢铁、焦化、水泥、热电重点企业开展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产业升级也快马加鞭。2020年6月30日,以钢铁产业闻名的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迎来历史性一刻——按照徐州市部署,以当天为最后期限,利国镇8家钢铁企业只保留1家。而这距离徐州市召开全市重点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动员大会,已过去两年。

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四大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迫切需要,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观念的转变,产业的调整,让徐州找到了腾飞的新起点,也夯实了绿色发展的基础。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市18家钢铁冶炼企业已关、停、拆除15家,全市11家焦化企业已关、停、拆除8家,全市62家水泥企业压减至15家,24家燃煤电厂压减至15家,全市13家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全市化工产业通过“关、停、并、转、调”,全部落实“两断三清”。

徐州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还绿于民。冬至时节,潘安湖烟波浩渺,广阔的湿地中蕴含着勃勃生机。不远处的解忧湖采煤塌陷区治理修复项目正加紧施工,建成后将与潘安湖湿地公园融为一体,成为生态修复治理“贾汪样板”的又一亮点工程。从昔日满目疮痍、稼穑不生的采煤塌陷区,到今朝湖阔景美的湿地景观区,贾汪潘安湖地区1160.87公顷的塌陷土地得到了系统修复,为徐州市及周边区域源源不断地提供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如今,潘安湖地区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了380万人次,生态产品价值充分显化。

尝到了“甜头”的贾汪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贾汪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以点带面深入推进矿地融合发展。贾汪区的探索实践是徐州市全面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缩影。除采煤塌陷地治理修复外,徐州市还积极推进废弃露采矿山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开展京杭运河清水廊道防护林建设、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梯田整治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地质环境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为保障和维护生态功能,徐州还充分利用卫星遥感遥测等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红线监督管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网络,形成“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28.26%,位居全省第一;林木覆盖率达到30.51%,位居全省第二。

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中央要求,是人民期盼。徐州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挥和督促落实一系列重大事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已成为徐州各级各部门的行动自觉。徐州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徐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明确了举报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将获得奖励,奖金数额从200元至40万元不等。

为了再现蓝天美,徐州市以“众志成城齐攻坚,不信蓝天唤不回”的勇气和决心打响蓝天保卫战,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出台《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突出抓好工业烟气、“散乱污”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非法采石“六大专项治理”,空气质量取得明显改善。2020年,PM2.5年均浓度改善幅度、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大气主要污染物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不断推进“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分类实施关闭取缔或停产整治措施,目前已完成全部整治任务。施工工地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全面推行“绿色施工”,实现工地喷淋、洒水抑尘设施“全覆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让徐州的百姓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同时省考核VOCs污染整治项目全部完成,全市重点工业行业VOCs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30%以上。

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编,进一步明确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启动门槛、解除条件,完善了应急减排项目清单,纳入管控企业和工地分别增加至3108家和999家,将管控措施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生产线,并向社会公开。

为了展现碧水美,徐州出台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打响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明确三年总投资75.94亿元,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与此同时,徐州市全面推进河湖综合治理,聚焦7大类68个工程项目,累计完成工程建设投资46亿元,超额完成省、市考核目标任务。

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提升市区河道景观4条、片区水系贯通工程3个,实施县城16条黑臭水体治理;制定考核奖补办法,对市区已整治的75条黑臭水体每月监测评价,并开启沿线30个泵站进行生态补水,徐州黑臭水体治理进度和成效在江苏省领先。

全面推进重点水体生态环境保护“清岸”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区域64条主次河流,开展沿线两岸1公里范围内“九查九治”。目前,徐州市累计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437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15个,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97.6%。对24个省考以上断面设立“断面长”,在全市实现河(湖)长制全覆盖。2020年,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77.8%,超过年度约束性目标考核要求,无劣Ⅴ类水断面。

为了呈现净土美,徐州市围绕“摸清底数,预防污染,严控风险,扩大修复”的总体思路,着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全面推进土壤污染治理。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完成了土壤环境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全市设置国控点位120个,省控监测点位10个。以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在全国地级市率先制定《工业固体废弃物管理条例》,固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在市区,1555个居民小区“撤桶建点”“三定一督”工作基本完成,公共场所、公共机构、公共区域分类投放设施配置到位,日处理能力396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200吨/天的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均已建成投运,徐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基本建成。在农村,徐州市在全面实现“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基础上,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

跑出“徐州加速度”

徐州市在完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规定动作时,始终围绕创新二字做文章,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下一步的深入做了意义深远的尝试。率先打造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真正发挥出综合监管、应急指挥、监督再监督的作用。2020年3月份,“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入选“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目前,污染防治“徐州样板”已在江苏省全面复制推广。

徐州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自2018年12月5日正式上线以来,平台各项功能运行平稳,市、县、镇三级使用良好。平台从“合力”二字入手进行破题,打通各环节信息不畅的壁垒,将生态环境执法及污染治理行为的全流程纳入线上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信息为主导、用体系来支撑的污染防治“智慧监管”新模式。将政府“12345”热线、环保“12369”热线、数字城管、生态环境部微信、生态环境部门移动执法系统以及部分重点企业、工地在线监测监控系统等端口,全部接入平台。除了在常规“硬件”上有突破,还在各级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中嵌入了“再监督”模块,从而能够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监督。

自“徐州市危险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建成以来,全市危废管理迈入智能化时代。“危险废物处置涉及的管理环节多,审批手续繁琐,给监管部门带来很大工作压力的同时,也给企业生产运营效率造成一定影响。”徐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直属一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与省危废动态管理系统平台对接共享,对危废“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为企业危废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便捷服务。

在持续提升污染物收集处置能力的同时,徐州市着力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完善市、县(市)、企业三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体系,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截至目前,徐州已完成8个省考断面自动站点建设,实现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区域全覆盖,建成化工园区大气和下游监控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网络,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全部实现联网,建成“天地车人”一体化机动车排放监控系统,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

以推进大数据、预警预报等新技术应用为引领,徐州统筹推进监测监控、环境安全和执法监管等能力建设,实现了污染防治及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系统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摘自1月21日《中国环境报》攻坚战报15版

主管: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徐州济宁两市签订《南四湖地区边界河湖管理保护沟通联系协议》向人民报告:我市生态环境保护交出『十三五』高分答卷 『十四五』不断夯实美丽徐州生态本底点赞!徐州市生态环境局被生态环境部点名表扬排查隐患“严当头” 辨识风险 “细为先”

我市12个乡镇(街道)15个 村(社区)被评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原标题:《以污染防治攻坚 加快推进美丽徐州建设》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