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文发布!关乎淮北未来!

2021-01-22 10: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共淮北市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021年1月6日中国共产党淮北市第八届委员会

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淮北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深入分析我市发展形势,就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新征程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和“一二三四五”总体发展思路,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高质量转型发展步伐坚实、成果丰硕。总体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市转型发展质量好、城乡面貌变化大、群众得到实惠多、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高的时期。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重大跨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四个百亿元台阶和千亿关口,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将突破1100亿元。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637元、15036元,比2010年翻一番。财政收入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文明创城梦、开通高铁梦、拥湖发展梦、淮水北调梦、煤化工振兴梦、群众安居梦、自办本科高校梦相继实现。城市转型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传统产业加快提档升级,“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拥有陶铝新材料、平山电厂135万千瓦机组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充分肯定陶铝新材料等“智”造成果,城市转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连续报道。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重大成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41项国家级、34项省级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财税金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建投市场化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重点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房企破产和解“淮北模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七步造林法”等多项改革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复制推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合作事项深度推进,淮北海关通关运行,淮北至宁波港海铁联运班列正式开通,外贸进出口总额翻番,跨过10亿美元大关。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全域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等新城新区建设日新月异,依山拥湖格局充分彰显,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长达一百公里的城市大外环,高速公路环城四方,高铁直达市中心,浍河航道通江达海,内通外联交通网络更加便捷。城市品位实现历史性重大提升,污染防治卓有成效,19.8万亩采煤沉陷区成功治理,20多万亩石质荒山染绿天际,南湖、绿金湖等滨湖公园串珠成链,相山、龙脊山等森林公园处处皆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运河文化、红色文化、好人文化等优秀文化广泛弘扬,中华环境优秀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国字号”荣誉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两连冠”。民生福祉实现历史性重大改善,精准脱贫攻坚战、棚改攻坚战、抗洪救灾保卫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民生战役众志成城、连战连捷,民生工程工作连续十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市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长达10—30年的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有效化解,国家总体安全观深入人心,“一组一会、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成效明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皖北地区最稳定的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的局面巩固深化。民主法治建设实现历史性重大进步,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主导作用有效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充分彰显,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法治淮北建设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先后开展“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和“讲重勇作促”“讲严立善新”“三个以案”系列警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持续叫响,省委巡视、省委专项巡视及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靶向精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一体推进,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从全国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将为我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全省看,我省具有左右逢源、双向多维的独特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将激发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综合效应,带动我市更高质量转型发展。从自身看,迎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机遇期,淮—宿—蚌、淮阜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工程加速推进,有效破解淮北长期以来交通瓶颈制约,加速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循环“大通道”;迎来区域发展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期,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中部崛起,深化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我省加快皖北振兴步伐,有利于我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对外开放层次;迎来转型崛起加速推进期,经过多年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营商环境的保障作用充分发挥,我市将进入平稳较快的发展阶段;迎来“两山”通道黄金转换期,通过一以贯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成功实现由“煤城”到“美城”的华丽转身,有利于我市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同时,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稳定不确定问题仍然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发展动能不够强劲,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仍需增强,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短板依然存在,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市上下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方位新机遇,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办好淮北的事,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3.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二〇二〇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同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创新能力进一步跃升,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淮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健康淮北,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宜居宜业宜游的公园城市基本建成;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部分改革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制高效运转,参与国内外经济合作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均衡协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与长三角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平安淮北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十四五”时期淮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4. “十四五”时期淮北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和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新的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为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5. “十四五”时期淮北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全过程和各领域,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发展转轨、城市转向、动力转换、共建共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贯通第一要务、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全省创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省区域重大战略,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转型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6. “十四五”时期淮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濉溪县力争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水平显著提升。高质量供给持续扩大,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消费市场充满活力,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进口和出口、投资和消费、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区域协调发展显著优化。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联通融合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区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城新区联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改革开放广度深度显著扩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部分改革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招商引资与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创新型文化强市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风貌更加彰显。

——民生福祉显著增进。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更加合理,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持续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不断完善,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社会治理取得显著进步。法治淮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服务型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平安淮北建设不断深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皖北最稳定城市、全省最稳定的城市之一”的局面持续巩固,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有力。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市战略,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全面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7. 组织实施科技项目攻关。落实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瞄准碳基、铝基、硅基、生物基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8. 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深入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化与中科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大院大所战略合作,全面提升陶铝新材料研究院、中科(淮北)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水平,加快推进陶铝新材料国家检验中心建设,积极争创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实现多渠道发现科技成果,多途径培育科技成果,多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建成投用科创中心,整合方正智谷、源创客、淮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现有平台资源,打造双创平台新高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资本要素对接创新成果转化全过程、企业生命全周期、产业形成全链条。

9.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扎实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攻坚行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重要发源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0.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落实“新阶段江淮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相城英才计划”,深化编制周转池等制度建设,建立吸引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优化整合人才计划,支持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淮创新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给予急需紧缺人才生活补贴、住房补助,推进人才公寓、青年公寓建设,提升人才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积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支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支持职教园区建设,打造皖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职业教育基地。全力推动淮北师范大学申报博士点工作,支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11.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四、坚定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构建具有淮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网络强市、数字淮北,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12.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编制工业强基发展目录、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目录、重点领域产业链升级施工图,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分行业做好供应链精细设计和精准施策。立足我市产业特色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打造新兴产业链,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打造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企业。实施产业升级“个十百千”工程,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十四五”末培育形成宁亿泰科技等纳税过亿元工业企业25家,建成碳鑫科技甲醇综合利用、英科医疗产业园(三期)等投资超十亿元制造业项目50个,催生口子酒业、华润金蟾等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制造业企业10家,基本形成碳基、铝基、硅基和生物基“四基”三千亿板块。支持淮北矿业、皖北煤电、淮海实业、中煤矿建等省属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建设高标准基础设施,提供高水平配套服务,全面提升5个省级开发区承载能力。

13.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四基一高一大”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进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确保航空航天型材和汽车轻量化生产线等项目投产达产。推进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延展焦炉气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煤焦油深加工三大产业链,构建无卤阻燃材料、电子信息和半导体芯片产业专用化学品、先进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及中间体四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子信息骨干企业,积极布局集成电路、虚拟现实技术、高速高频电路板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细分行业。推动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骨干企业扩能,推动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中药保健、生物医药等行业。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长三角煤矿智能化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大力支持濉溪县铝基新材料、氢能源,相山区电子信息,杜集区高端装备制造,烈山区电子元器件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无中生有”文章,加快发展一批具有牵动作用的新兴产业。

14.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产业数字转型、绿色制造、企业培育、技术改造、品质提升等重大工程,推动煤电、纺织、食品、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建设清洁高效煤电一体化坑口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提高煤炭集中高效发电比重。发展粮食、果蔬、肉制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等现代食品,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发展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建筑新材料等为主的新型建材产业,打造长三角重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15. 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赋能。牢牢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现代农业、先进制造、文化旅游、教育健康、交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支持工业、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创建智能双千兆宽带示范市,力争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能力进入全省前列。以“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为重点,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创建省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支持以煤化工基地“移动危险源智慧监管平台”为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工业APP”,全面推进“淮企上云”,力争到“十四五”末新增“登云”制造业企业300家以上,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认证企业50家以上。

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16. 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打通各类要素循环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促进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融入全国产业循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形成同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管理、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谋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打造对外发展新平台。大力实施外贸增长工程,加强对外贸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园,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17. 全面激活消费潜力。适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加大多元化、个性化、多层次供给,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夜间经济、体育经济、文娱经济、节日经济,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推动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健康发展,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线上消费、无接触交易服务,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支持和鼓励各类文化体育场馆、院校运动场地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提升消费质量,加快发展金融服务、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打造南翔云集、运河大观园、濉溪石板街等一批特色商业街区,积极争创国家级文化和旅游、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

18.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深化“四督四保”“三个走”“集中开工”等项目工作机制,推行“容缺受理+承诺”服务。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气路、电网建设,建成淮—宿—蚌、淮阜等城际铁路、徐—淮—阜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淮徐快速通道、淮北—徐州观音机场快速通道、淮永快速通道等交通项目建设。建成沿浍河快速通道,完善市内省级道路建设,实现镇域之间高等级公路快速通达,打造皖北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力推进重大科研设施、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应急保障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用足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19.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加快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建设,推动淮北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到长三角中心城市快捷通达。完善农村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支持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引进大型电商平台和骨干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水平,加快建设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健全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强化支付结算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物流产业价值链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手段先进、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构建现代物流运营体系,提升淮北物流竞争力和辐射力,加快建成皖北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和仓储中心、特色物流中心和公路枢纽型节点城市。

六、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一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涌流。

20.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支持国有企业以市场化经营推动改革创新,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专业化整合,推进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完善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持续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淮字号”一流企业。

21. 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落实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加快完善土地管理机制,落实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机制,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健全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全市人力资源服务大市场,创新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推进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拓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22.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充分运用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应收账款等方式融资,进一步畅通供应链、产业链、资金链。鼓励引导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促进产融有效对接、精准匹配。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政企沟通长效机制,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

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打造新时代幸福新乡村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23.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粮食生猪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深化与中农大、安农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组建淮北市农科院,提高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创建国家早熟机收玉米育种基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南粮、北菜、东部沿山特色水果、近郊休闲观光农业四大产业板块,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相山区凤凰山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深化百善镇、渠沟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支持榴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高岳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淮优”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实施粮食节约行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农村电商,推进濉溪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

24.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四好农村路”和“村组通”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实施数字乡村行动。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养老设施等资源向农村倾斜。深化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动”和“五清一改”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石榴小镇、芳香小镇、健康食品小镇等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打造美丽乡村淮北升级版。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加强镇村史志编修。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成长计划,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25. 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争创国家级、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鼓励市县设立乡村振兴投资基金。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成果,探索成立乡村振兴公司,深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消除“空壳村”“薄弱村”。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一抓双促”工程,深化“四提升行动”,巩固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成果。

26.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脱贫攻坚政策统筹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继续予以倾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跟踪管理和后续服务,强化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继续做好“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不断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帮扶机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

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全面贯彻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市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27. 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坚持规划引领,编制《淮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和功能布局,形成“一主一副、两轴一带”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优化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布局,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有机衔接,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监督实施,严格审批和监管,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28. 推动各区域板块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区集聚、辐射作用,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东部新城,支持濉溪县建设南部次中心,加快推进高铁新区、凤凰新区和双堆集中心镇新城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淮北西站新区,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要素吸纳能力。中心城区优化提升核心功能,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市域行政服务中心、商业金融贸易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东部新城着力打造科教一体化基地、高科技产业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区。南部次中心、双堆集中心镇新城着力打造市域南部人口和产业集聚区、对外交通枢纽。高铁新区着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现代商贸和高端康养产业集聚地、高颜值的城市北大门。凤凰新区、淮北西站新区着力打造城市西延发展新平台。

29. 加快推进全域新型城镇化。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树牢“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五宜城市建设理念,深化“四创一建”,加强城市建筑形态管理工作,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营运全过程各环节,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实施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工程和城市内涝治理整体工程,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宜居舒适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引导老城区人口有序向新区转移,提升城市品质,促进投资和消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九、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打造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立足比较优势,深化跨区域合作,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

30. 加快建设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全面落实国家、省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用足用好用地保障、人才培育引进、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等重大政策。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区、省际毗邻地区深层合作,主动融入徐州都市圈,探索创新濉溪(上海)、濉溪(南通)、相山(上海莘庄)、相山(浙江长兴)合作共建园区运行机制,支持市高新区、新型煤化工基地、三区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及合芜马等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要素投入共担和财税利益共享机制。重点围绕“四基一高一大”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形成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积极引入沪苏浙创新型领军企业和孵化机构,构建面向创新要素、创新主体、产业应用和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平台,打通创新链到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统筹示范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沪苏浙产业转移首选地。

31.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淮北与上海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优势,深化与上海的产业协作,积极推进与上海申能、上海电气、中国宝武等大企业合作,吸引更多上海企业来淮投资发展。依托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合作平台,积极与长三角区域城市增进互信、携手合作,加快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一体化进程。围绕“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寻求同沪苏浙关联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合作,形成与沪苏浙优势互补、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强与沪苏浙的交通规划对接,全面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气路、电路建设,加快重要节点枢纽工程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交通节点城市。引进长三角地区高端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沪苏浙高水平医院合作,开通淮北至上海等长三角城市旅游专列,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强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强化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合力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危废。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沪苏浙学习锻炼,学习先进经验,实现体制机制等高对接。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联盟发展,加强(徐州—淮北)段园产业园区合作,建立完善高层对接机制,深入推进产业、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资源互动合作。

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淮北文化软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32. 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用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放式党校、“e学习”远教联播平台等载体,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用好淮北党史资源,大力弘扬淮海战役“三全”精神和“小推车”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市历史档案馆和城市展示馆展示人文历史、展现发展成就、展望美好前景的重要窗口作用,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热情。深入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放大“美城大爱”品牌效应,持续建设“好人之城”。实施文明创建提升行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精细化、长效化。持续开展“江淮净网”专项行动,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3.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建立淮北文艺创作题材库,聚焦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点,推出一批“四个讴歌”重点作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着力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淮北品牌”。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优秀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消费季、市民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四级非遗名录保护机制,积极申报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建设体育强市,筹办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34.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加大工业遗址、矿区铁路轨道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以“全域旅游+”理念创新业态、丰富功能,建成一批融合“+生态、+康养、+文化、+体育、+乡村”等新业态精品项目。统筹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提升柳孜运河遗址、临涣古镇、四季榴园、南山景区、黄里景区等影响力,深入推进濉溪县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柳孜运河遗址区建设,加大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修复力度,抓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淮海经济区知名旅游目的地。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淮海战役支前纪念馆,改造提升淮海战役纪念馆和烈士陵园,完善丰富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内部陈列展示,打造长三角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支持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一、践行“两山”理念,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样板区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探索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新路径,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35.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巩固深化国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成果,开展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推进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绿色新产业新业态。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构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实施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建立控制碳排放总量制度,编制市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高低碳发展管理能力。

36.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抓好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强化“五控”措施,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个专项行动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网格化推进污染防控。聚焦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化“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强化河湖长制,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源头治理、上下协同。聚焦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修复,不断改善土壤质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完善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

37. 着力打造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相山、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进一步彰显山水相望、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城特色。全面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支持烈山区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推进烈山和卧牛山公园、花山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泉山等采石宕口覆绿工作,推动县乡公路和河流沿线绿化提升,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争创一批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村庄。扎实推进濉溪县、杜集区国家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加大凤栖湖、朔西湖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提升绿金湖、碳谷湖、乾隆湖、化家湖治理品质,打造“中心湖带”新风貌。支持杜集区创建河长制改革示范区。

38.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工程,推进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市高新区、濉溪经济开发区等循环经济园区示范建设,加快实施相山、杜集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争创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稳步推进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提高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加强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继续加大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推进力度,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十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改革开放新高地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39. 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抢抓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机遇,紧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溢出效应,瞄准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等重点企业,突出产业转型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招商引资考核体系,坚持全链条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和“基地+招商”,重点引进龙头企业、牵引项目、高新技术、战略资本,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

40. 积极对接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用足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红利,探索建设联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及省内其他城市、园区的合作,强化政策对接、产业对接、项目对接,进一步提高经济外向度。

41. 全面扩大开放合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支持优质企业“走出去”,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长三角、中原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领域合作,推动产业、企业、科技、人才、资本与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依托淮河流域水系和引江济淮工程,加快浍河、沱河、萧濉新河航道建设,积极发展临港经济。充分发挥青龙山铁路“无水港”作用,加强与宁波港等港口的合作对接,提升通江达海、联通世界水平。

十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打造民生福祉更加厚实的幸福城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高民生工程精准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力打造现代化幸福城市。

42.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新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努力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落实工资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资集体协商和企业薪酬调查制度,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慈善事业。

43.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开发见习岗位,统筹用好安徽公共招聘网、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平台,鼓励高校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持建设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培训基地,有效保障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稳定。积极推进就业帮扶,扎实开展“四进一促”稳就业专项活动,深化“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模式,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实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技能淮北行动计划,建设技工强市。

44.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统筹抓好各级各类教育,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提升公办园占比。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城镇学位供给,全面消除大班额。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建成淮北理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淮北港利实验学校和淮北市第一中学、淮北卫生学校等新校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集团化发展、一体化布局,发挥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

45.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序衔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健全职业年金运行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困境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设施,完善帮助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

46. 推进健康淮北建设。改革和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统筹推进传染病、重大疾病、职业病危害防治,推进医防协同创新。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重大疫情分级分层分流医疗救治体系,强化应急物资战略储备,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建成市人民医院和三区人民医院新院区,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实施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百千万”工程、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健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等制度。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47.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国家生育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巩固拓展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果,开展分层分类精准养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行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实施智慧养老建设示范工程,打造一批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48. 推进新时代淮北治理现代化。完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加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一组一会、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深化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政法领域智能化建设,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平台,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大防控”格局。

十四、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淮北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更好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民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形成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49.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落实市委“1+9+N”方案体系,分领域完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全方位防控各领域重大风险。健全完善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我市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网络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50. 确保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确保粮食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完善地方金融监管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确保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51.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持续开展“铸安”行动,深化煤矿和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生物安全保护,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攻坚行动,健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强化河流湖泊安全、城市防洪安全,开展堤防全面达标建设,提升城市防洪能力。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推进相山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区试点建设。

52.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活动,全面解决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推进“百姓说事点”试点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平安淮北”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强用好“雪亮工程”,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持续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平安建设实体化运作制度机制,加强平安淮北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守护平安”行动,坚决打击黄赌毒和各类刑事犯罪,推进新型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53. 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资源要素共享,强化政策制度协调保障,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推进市县(区)两级国防动员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武装部和民兵营(连)部建设,夯实基层武装基础。推进后备力量建设转型发展,加强现代人民防空建设,提升军地联合应急能力。强化全民国防教育,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深入推进“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十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全社会力量,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的强大合力。

54.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全面增强城市、农村、非公等领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考察政治“CT”制度,深入推进“三案”精准管理,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践行“三严三实”,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强政治监督,推动党内政治监督谈话规范化、常态化,强化对公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良好政治生态。

55. 集聚全市各界共同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实推进代表工作“2121”工程,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拓宽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渠道,健全代表议案建议交办、办理和督办机制,提高人大履职能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完善“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推动政协协商嵌入“一组一会”工作,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民营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健全民族宗教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创新新时代港澳台侨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

56. 推进依法治市。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编制《法治淮北建设规划(2020—2025年)》,深入推进法治淮北、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争创国家级、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运行和监督机制,促进司法公正,大力推进“八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建设。

57. 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制定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动态调整修订和监督考核机制,分解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党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实现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光明。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淮北更大贡献!

原标题:《全文发布!关乎淮北未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