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烽火弦歌·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⑦ | 硝烟求学八徙迁 战火育才六千里

云浮发布
2021-01-22 12: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最年久的职业学院。抗日战争时期,该校的前身广东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了躲避日寇的炮火继续办学,被迫进行了长达3000公里的护校苦旅,师生们心怀“工业救国”的志向,背负沉重设备,冒着炮火硝烟,不断迁移,就地招生办学,八年内转移了八个地方。学校最后于1945年1月到达第八个地方——云浮腰古,在腰古继续办学,直到1946年才从腰古撤回广州,成就一段传奇故事。

△1945年高机班毕业照

近日,记者走访云城区腰古镇水东村程氏大宗祠、水东村古建筑群、私塾等,找寻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留下的历史痕迹,感受古村落的岭南理学文化,一睹旧书院里面保存着当年私塾的情景,了解其鲜为人知的硝烟求学救国的红色革命旅途。

护校苦旅的八次徙迁

战火蔓延到学校,为保存有生力量,时任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校长黄巽决定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办学,开启筹备极其艰辛的护校苦旅。迁移路上,疟疾惨夺师生性命;学生断粮只喝开水,冬天只能河边洗澡;趁着夜晚突破日军防线,一路迁移;抗战胜利时,初期百名学生毕业时仅剩7人。

第一次迁移: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学校决定先行迁往顺德大良龙家祠上课。

第二次迁移:日寇节节逼近,顺德待了没多久,师生们只得把实训设备拆下分别打包、装箱,数量多达700多箱,随船送往中山。

第三次迁移:1940年,中山沦陷,当年4月,学校迁到澳门。

第四次迁移:1940年9月,学校迁往韶关乐昌黄村。

第五次迁移:1940年年底,学校决定到乐昌北乡上丛村办学。

第六次迁移:1943年7月,学校西迁连县。

第七次迁移:囿于战事,学校继续向广西贺州迁移;随后师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罗定,在临时联络点罗定学宫与先期到达的师生会合。

第八次迁移:1945年初,学校决定从罗定迁到云浮,学校最终决定在云浮腰古水东村继续办学。

水东理学在办学中传承

在腰古水东村,记者看见,村庄的古建筑走向顺应自然,布局上体现了古代的风水理念。“理学文章留万古 光风霁月显千秋”“春风道貌 理学家声”“文章华国 理学传家”……水东村支书程可告诉记者,水东村民世世代代牢记自己是程颢的子孙,十分注重传承先祖的理学思想,并用以教育后辈。其中在传承祖学的形式上,水东村有一大特色:年年张贴、内容却年年流传不变的宗祠对联,内容超脱出了世俗的训诫和期盼,彰显出理学质朴而广阔的境界。

据《云浮县志》记载:“春,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从高要县迁来本县腰古乡蓉华书院,第一、二届招收了不少本县籍学生,翌年4月迁走。同时,广东省立广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迁来腰古乡水东村,秋,继续招生,民国35年2月迁走。”经该校校友考证,云浮腰古水东村程氏大宗祠,是该校1945年迁移到此的校本部,教室、教务处、食堂及部分宿舍都设在此处。70多年后,曾在此读书的校长黄巽之子黄石,回到了程氏大宗祠。

书院建筑选址非常讲究,70多年前,这班热血青年选在水东村办学,应是十分看重水东村民传承先祖的理学思想的理念吧?

随后,记者来到一家称为“颐燕私塾”的旧书院,私塾里仍然保存着当年私塾的情景,还有先生教学生的雕塑,墙上有特色乡土教材《尺牍》的介绍,让人不禁细细品读。“村内文化氛围浓厚,光是私塾就有十多处。六七十年前,腰古要读书的小孩都是来水东村的私塾上课,不分男女。因此,我的姑婆这辈老人都是文化人,有的分布到广州、肇庆等地教书。”程可说,水东村的书斋,属于宗族内部办学,依靠族产支撑,往往设在宗祠,或于民宅中开设独门学堂,不招收外姓儿童,由各房太公或有识之士聘请教书先生,以定量的谷物作为酬劳。教书先生定居在书斋中,专门教族中子弟读书修身。村民受理学传统的熏陶,既重农业生产,又注重文化修养,“耕读合一”、尊师重教之风盛行。

△“颐燕私塾”还原先生教学情景

在古建筑群边上,记者发现,有一处用青砖围起的古井。程可说,村里的人大多姓程,程字就一个口,因此全村就打一口四方井。那就是说,全村人的饮用水就靠这口水井,这就意味着当年广东省立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师生也是饮用这口井的水。“这口井有10米深,500年历史,全村村民用水都得来这里取。当年广职师生从水东村南出口的纵向巷道走来此古井挑水喝。”

走过古老的巷道,感受当年师生的艰苦求学路,一晃将近百年。感叹今天的美好生活得来不易之余,也很感恩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成就我们的和谐繁荣。

工学教育在理学中崛起

漫步古村落中,“理学古村、云山水乡”的风貌让人流连忘返。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尽管如此,水东村还是依旧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浩然理学今仍新”在水东村程氏大宗祠内,门楣上的牌匾赫然入目。

据悉,在水东村族谱里,记载了许多村中有识之士开设学堂、教授族中弟子读书修身的事迹。在鼎盛时期,村中同时有近十所书斋学堂,分别是明道学堂、梯云学堂、寿庵学堂、颐燕书斋、六洋学堂、余庆学堂、柏庐书院、东北书房、西元书房等。走进这些古旧学堂,历史的时空仿佛传来琅琅读书声,程氏后人崇文重教之风蔚然再现。

鹏程万里、知行合一。在水东村,师生们迎来了抗战胜利的好消息。

据了解,抗战初期,入学100多人的高级机械班,到抗战胜利时,能坚持到毕业的只剩下7名学生,其余的不是在战火中丧生,就是病死、失踪或无法坚持学习选择退学。但师生们仍不忘初衷,坚持办学培养人才直至抗战胜利。

经顺德、中山、澳门、梅州、惠州、河源、韶关、清远、云浮、肇庆。师生们用了足足7年的时间,走完这段3000多公里的长路,完成了整个中专课程。

学子在硝烟中成栋梁

八年抗战,学校迁徙八次,行程六千余里,在战火与硝烟中办学,颠沛流离,可谓艰苦卓绝,即使到了绝境,学校仍然没有放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培养人才,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林润惠在《腰古寻踪》写道:苦难磨炼了人。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毕业生,有的立即投身于抗战,有的参加了游击队抗击日寇,有的参与了生产抗战物资的工作,有的参与了运送抗战物资的工作。更多的是日后成为新中国国家的栋梁,有的成为大国重器的设计、制造者,有的成为我国工业起步的先行者。

土木科学生马庭泮、李伯森,在其毕业时,东南沿海已被日寇全面封锁,国际通道要开辟滇缅公路和黔滇公路,两位校友立即投身参加建设,从练习生开始,逐渐成为工程师、工段长,一直没有离开这条公路,为这条公路鞠躬尽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土木科学生黄壁石、机械电机科学生钟宝焜、林树棠、黄元亮先后参加了抗日,从事机场的建设和维护,从印度空运物资来中国支援抗战任务及飞越“驼峰”飞行,为的就是把数万吨的货物运回中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曾铨柱校友——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1933年第一批入学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广州重型机器厂第一位总工程师。广州重型机器厂是华南最大的机械制造企业,曾承担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零件、军工装备制造等任务。

记者:崔玉蓉 黄洋 区伟东

原标题:《烽火弦歌·走进云浮华南研学基地⑦ | 硝烟求学八徙迁 战火育才六千里》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