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论高地】脱贫之后念好“三字经”

2021-01-22 17: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 | 李志玲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如何保证有一个好的“收官”,交一份精确扶贫的圆满答卷,这是每一个贫困地区的党委政府都在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结合各地提出的有关“收官战”采取的战略战术,笔者归纳成了四句话的“三字经”,希望能给鏖战在扶贫一线上的同志作一些参考。

  第一句话:扶上马,送一程

  “扶上马,送一程”常用来形容以老带新、帮助后进,用来说明脱贫收官战要做的事情,十分恰切。2020年举国消灭贫困,让所有贫困户都踏上小康路。要抓脱贫的持续性,即脱贫后的贫困户,能够持续保持脱贫的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总书记的讲话透出这一重意思:即使贫困农户全部“摘帽”,宣布了精准扶贫打胜了收官战的胜利,也还不能鸣金收兵。所有的扶贫人员、扶贫部门单位还应该发挥继续战斗的精神,帮助脱贫地区、脱贫农户巩固脱贫现状,确保脱贫户在全面小康的队伍里不再掉队。要让摘帽脱贫户始终不掉队,还必须根据全面小康的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广大脱贫家庭的收入水平在脱贫基础上逐年有所增长,而不是原地踏步。要把收官战的胜利当成乡村振兴的过渡期,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在过渡期内,“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保持扶贫政策措施的连续性,保持扶贫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总书记提出的“扶上马送一程”的要求,在海南变成了具体落实的举措:“三不减、三提高、三加强”。所谓“三不减”,即“背水一战的意识不减、脱贫攻坚的力量不减、扶贫的资金措施不减”,所谓“三提高”,即“提高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提高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提高群众综合满意度”;所谓“三加强”,即“加强产业扶贫、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一句话,习总书记讲到的“送一程”真正涵义,落实到实际,不应只是对脱贫户的照看、维护,而是进一步促富,促进脱贫户、脱贫乡村实现脱贫后的新崛起。

  

  2020年12月17日,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毛兴村的常年蔬菜基地,村民为苦瓜苗搭起爬藤网。日前,由政府投入1430万元资金建设的常年蔬菜基地在毛兴村落成。该基地原先是块香蕉地,如今改种苦瓜,将于2021年2月下旬采收,直销到广东,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果,增收奔小康。海南日报记者 图 / 李天平

  第二句话:回头看,不漏贫

  帮助贫困户脱贫,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有的贫困户或许今年脱贫了,明年则又可能掉回去。还有一些没有列入扶贫对象者,或许因为某种原因而又变成了贫困户。

  我们知道,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为了做到扶贫的精准性,各地都根据家庭收入比照本地生活水平来确定一个贫困线标准,并按其标准来最终确定扶贫对象。由于贫困线标准是硬尺度,致使一些家庭收入略高于扶贫标准的农户,处于欲富未富的边缘,这类人就没有纳入扶贫范围。而这些没有纳入扶贫范围的农户,或许在全员脱贫的基础上成了相对的贫困户,或许虽然某种特殊情况而导致家庭收入跌入贫困线下。

  此外,一些早先脱贫的贫困户因为诸种原因,或因病痛导致家庭劳动力减员、或因子女升学、或因对扶贫经济项目经营不善……而导致返贫。在收官战中回头看,就是把目光较多地放在这类农户身上。在扶贫收官战里的回头看,目光仍然需要精准,要按照脱贫的标准,检验每一个脱贫户的情况,不仅不能漏掉老贫困户,还不能漏掉一个新生的贫困户。只有通过“回头看”,才能精准地发现脱贫之后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农户和刚刚越过贫困线且随时有可能返贫的农户,以及在脱贫后又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收入减少或意外支出增多的农户,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这类农户稳定在“摘帽”的农户队伍里。

  海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2020年5月,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建档立卡重点人群返贫致贫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就是通过对全省未脱贫人口、已经纳入监测的脱贫户和边缘户,进行深入排查研判,逐级建立工作台账,加强动态管理。而海口出台的《海口市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实施办法(试行)》,就是采取“红绿灯”帮扶机制准确把握群众困难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有关脱贫户、边缘户等人员返贫或致贫。有了类似这样的预警机制,就能确保“回头看”,不会漏掉一个新旧贫困户,从而护送所有的摘帽脱贫户平安步入全面小康。

  第三句话:好机制,多“加油”

  中国在扶贫攻坚实践中,建立了一些良好的扶贫保障机制,如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公共福利机制……这些保障机制,在精准扶贫的实践起到了十分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谁的家庭出现重病者,来了医疗保险;谁家小孩考上大学需要大量费用,来了教育基金扶持;谁家遇到了自然灾害,更有来自各方的稳定的援助……

  这些扶贫保障机制,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有效地促进了贫困户的摘帽脱贫,更是有效地防范了返贫。在精准扶贫的收官战里,健全与完善这些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应该是扶贫收官战需要重点抓的一件事。只有健全与完善了防范返贫的长效机制,才能保证摘帽脱贫户在今后不管遇到了什么危难,都不会因此而致贫。但是,健全与完善这些良好机制,使之始终保持正常运转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各方面勤“加油”、多“加油”——逐年加大政府与社会投入,确保这些机制不因为资金的短缺而运转不灵。

  在这个方面,全国各地都有比较过硬的举措。例如,山西省在完善养老制度解难题时,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养老保险参照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每年缴纳保费设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5个档次,由个人(赡养人员、家庭)缴纳、政府补贴、集体补助和社会资助构成,政府入口补贴相应提高为基本养老保险的2倍。海南省颁布的《关于落实九条特殊措施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实施方案里,对农村贫困户外出务工,设置了交通补助、外出务工奖补、培训补助和创业典型奖励,而三亚市在落实省政府文件方面更是到位——为外出贫困劳动力颁发的务工补贴达到了人均每年4000元的高标准。此外,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领取的额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可以说,这些保障机制的进一步优化,基本上解决了农村人口因年老而返贫的大问题,让那些“摘帽”奔小康的农户再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谋发展。

  四句话:“发财树”,要广种

  在一些贫困地区,扶贫单位扶持贫困户栽种的经济林果树,被农民称之为“发财树”。其实,在扶贫开发中,所有的能够给贫困户持续带来良好经济效益的项目,都可称为“发财树”。在扶贫收官战里,几乎所有扶贫单位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广种“发财树”,为脱贫农户开发更多优质的增收项目,促进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应该说,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许多扶贫开发项目也都是经过精准论证而选择的,而且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且效益良好,属于精选的,且与本地条件相适宜的良品“发财树”。但是,并不等于这些“发财树”栽下后,就能一劳永逸,始终保持良好的“发财”势头。除了要对栽下去的“发财树”勤加呵护之外,还要栽种更多优质品种的“发财树”——在壮大扶贫产业的基础上,引导扶贫产业对接融入优势特色产业,开辟更多的脱贫致富门路。

  例如,海南为克服疫情影响,在2020年出台政策帮助带贫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野生动物养殖项目实行转产转型;例如,定向投放一批新业态就业岗位,开发一批公益服务岗位,确保每个有培训需求的贫困劳动力至少参加一次免费培训,并保证所有有务工意愿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还根据自贸区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海南一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的旅游、服务、餐饮等行业,大力培植电商、农家乐等等新的经济亮点。此外,通过线上开通“海南爱心扶贫网”、线下实施“春风大行动”消费扶贫集市的方式,通过扶贫单位聚集的农产品团购群,促进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保证脱贫产业的产品有畅通的销路。从而使“发财钱”长青不衰。一句话,广种“发财树”,不仅能保证脱贫收官战的胜利,还能让精准扶贫的成果孕育出更多的“发财树”来,助力脱贫农户在全面小康路上真正崛起。 (作者为海南省委党校副研究员)

  编辑/余弘阳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月中旬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