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威海干部作风大改进丨36户牡蛎养殖户抢着“搬新家”

2021-01-22 23: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1月上旬,威海市乳山市滨海新区老安置区的36户牡蛎养殖户签订了“搬迁”合同,要在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建的乳山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这让滨海新区工作人员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老林呐,搬得咋样了?要是缺啥就招呼我,可别耽误了进度。”1月20日,在乳山博萱玉食品有限公司的板房外,滨海新区工作人员孙吉威问道。“你放心,这几天就能收拾利索了。”公司负责人林夕广从窗口探出身子,痛快地回答。

  要搁两个月前,林夕广是有点不乐意的。“7年了,从老安置区建起来的时候就在这‘扎了根’,我不想搬。”这是孙吉威第一次和林夕广说起这事时,得到的答复。与此同时,一起的同事们也收到了另外35户养殖户的“反对票”。

  第一次走访调查反馈的结果远比想象中更棘手,大家碰了一鼻子灰回来后,顾不上沮丧,连忙开始商量对策:两手准备,软硬兼施,先紧着“软”的来,但也得提前和公安、环保、执法打声招呼,几家联动一起讲政策、做工作。

  “抛弃老安置区,搬进专业园区内,这是推进海岸带整治和牡蛎产业发展双赢的好事,咱把道理都说明白了,大家肯定会理解的。”孙吉威说。

  从去年12月初,连着1个月的时间,孙吉威带着同事们挨家挨户串门,做说客,还研究出了一套“游说技巧”:“不能‘单刀直入’,得先把场子热起来,再慢慢切入正题,问问他们到底有啥顾虑。”

  别说,这法子在林夕广身上还真好使。从最初提起这事没商量,到后来林夕广开始说出掏心窝子的话:自己的养殖区就在眼前,出海半个小时就能打一个来回,若是搬到10公里外的新园区,这来回得花上三四个小时。

  不怕问题解决不了,就怕不知道是啥问题,林夕广说出了心中的顾虑,这就是破题之道!第二天,孙吉威就带着林夕广去了趟园区,园区建设虽然还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但有几栋加工车间已经投入使用。林夕广进去看了看,车间不仅敞亮,地下各种用水管网也都配备好了。听说建成后,园区内的塔吊、拖车等还能实现资源共享,银行、物流、维修等配套资源也都会搬进来,实现牡蛎养殖、冲洗、加工、出售一体化运营。林夕广在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如此一来,能节省不少成本呢!

  回来后,林夕广不仅答应“举家搬迁”,还带头第一个签了合同。顺着这条路子,孙吉威和同事们又搜罗上来不少问题,逐一拿出解决方案:养殖区域离园区远,市、区两级联动,在和尚洞新建了个码头,作为临时作业区域;搬家人手、车辆不够,属地镇区主动帮着协调……

  短短1个周的时间里,没等孙吉威和同事们再多做啥工作,余下35户的合同陆续都签好了,甚至大部分人还把租金都交上了。

  眼下,正是牡蛎大面积收获的时节,为了不影响养殖户们正常加工生产,同时不耽误搬迁进度,孙吉威和同事们依然忙活在老安置区里,这家走走,那家看看,让大家有啥需求尽管提,有啥建议也都照单全收!大家拧成一股绳,奔着搬进新园区的目标铆足了劲加油。(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