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把爱带回家‖家风故事分享——2020全国“最美家庭”之翟炳汉家庭

2021-01-22 10: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个人的一生,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信仰,一个家庭的三代,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伟大。根植在信仰上的伟大,是最美的传承,根植在专注上的坚持,是最好的家风。

用一生默默奉献,为家人树立标杆

在翟炳汉的家庭里,“终身学习”、“勤俭德孝”和“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信条。

翟炳汉,今年88岁,是永济市卿头镇王村的一名老党员,也干了60多年党的义务宣传工作。从1951年到现在的69年中,他义务开办扫盲班、农民技校,帮助278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辅导326人学会了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自编自印了《农民识字课本》、《家庭农民报》等多种小报;坚持69年无偿为村里换写黑板报;年近九旬,还自愿担任了三个农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坚守初心、献身奉献、不图索取,把一生都奉献给党的宣传教育事业,1991年,原山西省委宣传部长张维庆给翟炳汉题词“献身宣传四十年、留得美名天下传”。

在翟炳汉的影响下,妻子杜改样当了23年的义务报刊发行员,在四个子女的教育中,她把“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深刻在了子女的心里,多年来,一家人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一直是村里人羡慕的和睦家庭。

三代人坚守传承,为后代弘扬家风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四个子女都树立了忠党爱国、甘于奉献的价值观。

大女儿翟春爱,是永济市人社局的退休干部,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是家里的“教导主任”,她把父亲“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时刻关注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二女儿翟爱菊,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生活老师”,她始终铭记母亲“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兄弟姐妹的家里,谁要是有点困难,她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任劳任怨,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大儿子翟有锋,担任卿头镇董村小学的校长,扎根农村教育30余,把“爱”字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初心,把家庭博爱德孝的家风贯穿到了农村教育的始终;小儿子翟有红,在自己企业中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员工孝道行,将家里的德孝家风传递到了每个员工的身上;孙子翟启翔大学毕业后,在翟炳汉的鼓励下,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土地上贡献力量。

在生活中,两个儿媳既是翟炳汉做义务宣传的得力助手,也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日常生活。2012年杜改样病重,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儿媳就承担了照顾婆婆的担子,婆婆去世后,两个儿媳对父亲翟炳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翟炳汉今年88岁,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两个儿媳妇照顾的好。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翟炳汉一家人每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会“上台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解决困难,相互分享喜悦。

最美的家庭,是和睦的,是团结的,是奋进的,是奉献社会的,是传承事业的,是默默无闻的,更是信念坚定的。翟炳汉带着自己的家庭,经营着党的事业,传承着优秀的家风。

END

一个人的一生,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信仰,一个家庭的三代,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伟大。根植在信仰上的伟大,是最美的传承,根植在专注上的坚持,是最好的家风。

用一生默默奉献,为家人树立标杆

在翟炳汉的家庭里,“终身学习”、“勤俭德孝”和“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信条。

翟炳汉,今年88岁,是永济市卿头镇王村的一名老党员,也干了60多年党的义务宣传工作。从1951年到现在的69年中,他义务开办扫盲班、农民技校,帮助278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辅导326人学会了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自编自印了《农民识字课本》、《家庭农民报》等多种小报;坚持69年无偿为村里换写黑板报;年近九旬,还自愿担任了三个农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坚守初心、献身奉献、不图索取,把一生都奉献给党的宣传教育事业,1991年,原山西省委宣传部长张维庆给翟炳汉题词“献身宣传四十年、留得美名天下传”。

在翟炳汉的影响下,妻子杜改样当了23年的义务报刊发行员,在四个子女的教育中,她把“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深刻在了子女的心里,多年来,一家人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一直是村里人羡慕的和睦家庭。

三代人坚守传承,为后代弘扬家风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四个子女都树立了忠党爱国、甘于奉献的价值观。

大女儿翟春爱,是永济市人社局的退休干部,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是家里的“教导主任”,她把父亲“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时刻关注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二女儿翟爱菊,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生活老师”,她始终铭记母亲“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兄弟姐妹的家里,谁要是有点困难,她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任劳任怨,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大儿子翟有锋,担任卿头镇董村小学的校长,扎根农村教育30余,把“爱”字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初心,把家庭博爱德孝的家风贯穿到了农村教育的始终;小儿子翟有红,在自己企业中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员工孝道行,将家里的德孝家风传递到了每个员工的身上;孙子翟启翔大学毕业后,在翟炳汉的鼓励下,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土地上贡献力量。

在生活中,两个儿媳既是翟炳汉做义务宣传的得力助手,也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日常生活。2012年杜改样病重,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儿媳就承担了照顾婆婆的担子,婆婆去世后,两个儿媳对父亲翟炳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翟炳汉今年88岁,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两个儿媳妇照顾的好。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翟炳汉一家人每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会“上台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解决困难,相互分享喜悦。

最美的家庭,是和睦的,是团结的,是奋进的,是奉献社会的,是传承事业的,是默默无闻的,更是信念坚定的。翟炳汉带着自己的家庭,经营着党的事业,传承着优秀的家风。

END

一个人的一生,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信仰,一个家庭的三代,专注于一件事情,是一种伟大。根植在信仰上的伟大,是最美的传承,根植在专注上的坚持,是最好的家风。

用一生默默奉献,为家人树立标杆

在翟炳汉的家庭里,“终身学习”、“勤俭德孝”和“为人民服务”是不变的信条。

翟炳汉,今年88岁,是永济市卿头镇王村的一名老党员,也干了60多年党的义务宣传工作。从1951年到现在的69年中,他义务开办扫盲班、农民技校,帮助278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辅导326人学会了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自编自印了《农民识字课本》、《家庭农民报》等多种小报;坚持69年无偿为村里换写黑板报;年近九旬,还自愿担任了三个农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他坚守初心、献身奉献、不图索取,把一生都奉献给党的宣传教育事业,1991年,原山西省委宣传部长张维庆给翟炳汉题词“献身宣传四十年、留得美名天下传”。

在翟炳汉的影响下,妻子杜改样当了23年的义务报刊发行员,在四个子女的教育中,她把“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深刻在了子女的心里,多年来,一家人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一直是村里人羡慕的和睦家庭。

三代人坚守传承,为后代弘扬家风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四个子女都树立了忠党爱国、甘于奉献的价值观。

大女儿翟春爱,是永济市人社局的退休干部,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是家里的“教导主任”,她把父亲“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时刻关注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和工作;二女儿翟爱菊,孩子们都亲切的称她为“生活老师”,她始终铭记母亲“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兄弟姐妹的家里,谁要是有点困难,她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任劳任怨,从来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大儿子翟有锋,担任卿头镇董村小学的校长,扎根农村教育30余,把“爱”字作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初心,把家庭博爱德孝的家风贯穿到了农村教育的始终;小儿子翟有红,在自己企业中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员工孝道行,将家里的德孝家风传递到了每个员工的身上;孙子翟启翔大学毕业后,在翟炳汉的鼓励下,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的土地上贡献力量。

在生活中,两个儿媳既是翟炳汉做义务宣传的得力助手,也精心的照顾着老人的日常生活。2012年杜改样病重,双腿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两个儿媳就承担了照顾婆婆的担子,婆婆去世后,两个儿媳对父亲翟炳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翟炳汉今年88岁,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邻居说他有福气,他说:都是两个儿媳妇照顾的好。

每年的大年三十,是翟炳汉一家人每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每个人都会“上台发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共同解决困难,相互分享喜悦。

最美的家庭,是和睦的,是团结的,是奋进的,是奉献社会的,是传承事业的,是默默无闻的,更是信念坚定的。翟炳汉带着自己的家庭,经营着党的事业,传承着优秀的家风。

END

欢迎关注

蒲坂半边天

原标题:《把爱带回家‖家风故事分享——2020全国“最美家庭”之翟炳汉家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