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访“瘘管”男孩:“孩子王”搬出穷窝窝,全家住进县城新家

2021-01-25 1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们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孩子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研究发现,相较于全国平均水平,儿童比其他人群更易于陷入贫困状态。贫困孩子的面孔总是最让人心疼,他们故事牵动无数人的心。

我们选择从历史到现在新闻报道中贫困孩子的面孔,回访他们从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到如今的生活和成长。从这些孩子的故事反映他所在家乡的变化,记录贫困村脱贫攻坚征程,展现发生在大山深处的巨变。

牛泥塘小学的孩子们

牛泥塘小学最近冒出了一个“孩子王”,当课间休息,全校孩子到操场上嬉闹时,这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总是要将飞盘捡起来交回他的手里。

在这所山区小学,这个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他已13岁了,比五年级的其他同学大了两三岁。他是班长,中餐时负责给全校同学打菜,并兼顾维持秩序的任务。班主任说,他成绩优异,但也有着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有的调皮。

他是“瘘管男孩”司顺阳。约五年前,因误食烧碱,他的食道被烧伤,导致吞咽功能长时间丧失,为续命,他不得不长时间从肚皮上的一根瘘管注射流食。他的坚强感动了无数人,在各地爱心力量的支援下,医生最终给他再造了一条食道。

牛泥塘小学的“孩子王”司顺阳

司顺阳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所居住的云南会泽县娜姑镇牛泥塘村是深度贫困村,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挂点扶贫。会泽县是全国最后摘帽的52个贫困县之一,“十三五”期间,当地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近十万山区人口由此入城。在这种背景下,司顺阳一家,也分配到了县城安置区的一套80平米的新房。

全校81个孩子,67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

“瘘管男孩”是学校里的孩子王

从会泽县城出发前往牛泥塘村,需翻越两座大山,穿过娜姑镇所在的狭长大坝。

牛泥塘小学是一所半山区完全小学,现有教师9名,一到五个年级的学生81名,其中67名孩子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司顺阳是五年级的班长,这个班有学生17名,其中11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

这个学期,这所学校从新合小学调过来一名新校长。他叫谭大明,是五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谭大明告诉红星新闻,此前司顺阳的病情牵动人心,他所在的学校及当地整个教育系统,都曾为这个孩子积极捐款。

2017年3月,红星新闻到当地采访时见到的司顺阳与父亲司兴昌

“当时有一份流传很广的捐款倡议书,老师少的捐一百,多的捐几百,学生则是自愿捐。”谭大明说,调到牛泥塘小学之后,他才知道这个当年被大家牵挂着的孩子,竟然就是自己的学生,“他除了比班上的其他孩子大两三岁,身体上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2016年2月21日,司顺阳一个远嫁到浙江的姑姑回老家探亲,顺手放了一瓶发菜用的烧碱在司顺阳家。司顺阳回家时口渴,以为这是矿泉水,不慎误食后,食道由此被灼伤。

烧碱是一种腐蚀性强碱。司顺阳受伤后,其食道的吞咽功能基本丧失。医生在他的肚皮处连接了一根瘘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只能通过一根瘘管,用注射器注射牛奶、米浆等流食续命。

司顺阳用注射器将流食通过瘘管注入

司顺阳受伤一事,最早由会泽县广播电视台、曲靖市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管理的新媒体“曲靖M”报道,此前,当地已经进行首轮捐资,会泽团县委、红十字会以及牛泥塘村民委员会钧进行过捐款。当地媒体人张朗坤称,司顺阳家生活拮据,其使用的注射器,卫生条件令人堪忧。

因认为当地的筹资尚不足以支付基本医疗费用,张朗坤等媒体人又积极向外界求援。2017年3月19日,红星新闻对司顺阳病情报道引发全国各地网友的关注,无数好心人的捐款纷至沓来。因捐款太多,且预计医疗费用已筹够,司顺阳的父亲司兴昌不得不通过红星新闻呼吁“请暂停捐款”。

建“新城”斩“穷根”

政策关照他家分到城里新房

司兴昌一家居住的老屋,是一栋建了20几年的褐色土房,该房位于村子的坡脚,室内杂乱阴暗,该房屋现在已经被拆除。

2020年4月,司兴昌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说政府给他在县城的安置区分配了一套新房子,“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个消息。十几天后,我就拿到了新房的钥匙。”

司兴昌家已被拆掉的老屋

会泽位于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是云南的第三大人口大县,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山区面积达95.7%,最高海拔4017.3米。在扶贫攻坚阶段,该县有建档立卡对象89752户342985人,贫困村355个。

会泽县官方告诉红星新闻,该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片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近40万人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冷凉地区、泥石流滑坡地带等资源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公共配套成本过大的“六类地区”,就地扶贫难见效、易返贫。

大山中的牛泥塘村(航拍)

“我们要彻底斩断‘穷根’,就要认真总结过去‘山顶搬山腰,村头搬村尾’的经验教训,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历史机遇。”当地官方称,“引导十万人进城”,就是当地实施的“难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脱贫攻坚战,具体措施为:在县城一次性规划建设一座10平方公里的新城。

通过“十三五”期间当地三万名干部的“会战”,会泽的这座“新城”目前已经建成。会泽县扶贫办介绍,新城有房屋267栋、建筑面积222万平方米,分两期搬迁安置81257人,其中建档立卡对象62768人。搬迁对象涉及24个乡镇(街道)、293个行政村,337个自然村整村搬迁。

会泽县在扶贫攻坚中规划建设的新城(航拍)

而在2020年11月13日,云南省政府发布通知,经过县级申请、州市审核、省级核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公示等程序,包括会泽县在内的9个县、市已达到标准,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贫困县。

牛泥塘村并不是整村搬迁对象,司兴昌家也并非计划中的搬迁安置户。牛泥塘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孟介绍,牛泥塘村有916户301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8户,有50户贫困户搬迁,其他贫困户的房屋得到修缮或重修,“司兴昌的名额是后来分到的,上级政府有特殊关照的意思。”

徐国孟说,牛泥塘村位于干热河谷地带,过去之所以贫穷,主要原因是“交通不畅”,只能靠天吃饭。2014年,当地引进外来品种与本地石榴杂交,培育出了一种新的软籽石榴,该品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项新产业,逐渐帮助当地脱贫,“一亩石榴地,一年的收入有上万元,一个贫困家庭,有两亩石榴地,日子就能好起来。”

那些来自远方的信

“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善良的人”

在徐国孟等基层干部看来,司兴昌不是那种等、靠、要的贫困户,他自力更生,思想靠前,尤其懂得感恩,且乐于助人,“就是这样的贫困户,值得帮,政府和各方力量也愿意帮。”

司兴昌承包种植的石榴地(航拍)

徐国孟告诉红星新闻,之前社会各界资助司顺阳小朋友的医疗费还有一些结余,据村委会了解,司兴昌还剩了20多万没花完,“但他不是坐吃山空,而是承包荒地种了十几亩的石榴,这样他的钱就成了一种投资,生活上没有了后顾之忧。”

司兴昌的石榴地一共有17亩,四年前开始种植,去年的收入为5千元。一般石榴树五年内能进入盛果期,到时,他的这些石榴树能为他带来20万元的年收入,“现在我发愁的是,如果我去了县城,我这些石榴树怎么办?”

司兴昌称,有一个外地的老板,提出以35万元的价格,一次性购买其石榴地30年的收益,“我算了算,我的人工成本,一年也就两万,这笔买卖我不可能答应。”司兴昌说,政策上,他现在已是一个“城里人”,但因为石榴地以及司顺阳上学的原因,他还暂时留在牛泥塘村,“政府把我的老房子拆了,但还留了一间小土房,我和儿子司顺阳吃住暂时都在父母家,之后我们会搬去新房”。

司顺阳在小土房前

这间小土房目前圈养着一大一小两头土黄牛,它们价值两万。白日里,司兴昌劳作之余,可以在土房内的隔间休憩。在这里,司兴昌还收藏了司顺阳治病阶段的一些收据、爱心汇款单及外界写给司顺阳的信:

落款是“永远给你加油的小辉哥哥”在信封上写道:“致我可爱的司顺阳弟弟:愿每颗受伤的心都温柔相待,愿每个折翼的梦想都能展翅翱翔。”

一些爱心叔叔和阿姨,在发自山东临沂的革命老区的一封信里说:“只要信念在,康复不是梦,长大了一定要做个好人……”

“我有一张不大不小的瓜子脸,一双清澈明亮的瞳孔,”当时在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民主小学读五年级的小朋友曲宸菲,在信中用稚嫩可爱的笔调介绍了自己,并称,“如果你收到这封信,请务必回信。”

有信心变成“城里人”

“十万人进城”的“后半篇”成新课题

司兴昌说,司顺阳生病时才读小学二年级,认不了多少字。现在他五年级了,能看懂这些信,可他毕竟还小,不一定理解这些信背后的情谊,“曲宸菲这个小朋友现在读初中了吧?我想请媒体转告她,我儿子一定会给她回信的。”

司顺阳收到的信

司顺阳的班主任谭大明说,小学生学写信是“三年级”的事,但云南山区的孩子,身上有一种内敛和羞涩,情感上不知如何表达。12月1日上午,谭大明教学生如何跟陌生人交流,课堂的排练气氛很活跃,“但你们看,他跟你们说话时,还是有些害羞。”

司兴昌说,儿子的命,是社会各界好心人一起“救回来的”,所以他不止一次告诉儿子,长大了一定要回报社会,“做个好人”。他说,四川华西医院只收取了基本的医疗费。在治疗期间,成都的那些好心市民前来探望他的儿子,都是不留姓名丢下钱就走。

在剩余的爱心款中,司兴昌拿出了三万元,资助了当地一个因车祸受伤的三个孩子,以及一个患了重病的孩子。2017年4月19日的一张收条记录了这一善举。牛泥塘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孟说,司兴昌本是受助对象,却能一次性拿出这笔钱来帮助他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说明他懂得感恩,故而其思想上,也是一个“脱贫了的人”。

司兴昌在新家里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的司兴昌,将是那种新式农民的代表。他会住在城里,却在老家的乡下有自己的产业。他的新家面积80平米,他将和父母孩子一家四口住到这里,而全部花费仅为8千元。

司兴昌说,他以前在城市里打工,这次他也有信心转变角色,适应城市生活,“我可能租个门面,做点小生意。”下学期,司顺阳将转到安置区的以礼小学就读,在这所小学,他走路回新家不到10分钟。

安置区分以礼、钟屏两个街道办管辖,为帮助安置户就业,当地政府的目前的思路,仍是鼓励大家“走出去”。实在走不出去的,当地在安置区建立了棒球缝制等扶贫工厂,可帮助这些安置户就近工作。

会泽县在安置区建立的扶贫工厂

以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柳廷朝告诉红星新闻,一些贫困人家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考验,“有些老人不会用电梯、马桶,我们都是一遍一遍地教。”

搬迁为民,服务为先,发展为要。柳廷朝说,现在,“十万人进城”的“前半篇”完成了,如何帮助司兴昌这样的贫困户搬迁户在城市里立足,是他们“后半篇”的重中之重,“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去做。”

红星新闻记者 刘木木 摄影记者 王红强

发自云南会泽 通讯员 郑燕

原标题:《还记得“瘘管男孩”吗?他成了成绩优异的“孩子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