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访谈丨用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平凉故事

2021-01-25 11: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用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平凉故事

马宇龙谈长篇小说创作:

要有让全国读者关注的定位目标

今年对作家马宇龙来说,是耕耘之年,亦是收获之年。他的长篇小说《楼外楼》在国家级期刊《当代》亮相之后,将于今年5月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首印一万册,并在兰州和西安举办新书发布会,他成为平凉第一个获得版税并走向全国市场的长篇小说作者,近日,他的最新长篇小说《嫁果记》也即将完稿。日前,就这两本小说的创作背景、过程、内容等情况,以及长篇小说的创作要点,马宇龙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当代》杂志是第二届国家期刊奖获奖刊物,是中国小说的前沿期刊,你的长篇小说《楼外楼》能在该刊占有一席之地,足可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分量。能否谈谈你创作这部小说的动因及创作过程?

马宇龙:抑郁是当代社会的流行病,说是生理和心理问题,其实是一种社会问题,职场抑郁症在我们周围并不鲜见,因此而自杀的也层出不穷,作为一个作家,应当去关注这一社会问题,探索一个抑郁症患者和一个因抑郁症而自杀者背后的故事,对于健康的和活着的人是一种警示。之所以选择从政的知识分子作为书写对象,尤其是建筑领域的知识分子,一是因为公务员压力 和心理健康亟待关注,职场自杀事件从未停止;二是我多年从事行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三是建筑行业牵扯社会面广阔,从农村到城市,从政府职员到工人,从知识分子到包工头,各个层面都有牵扯。要说动因,这些都算吧。

这部小说2007年动笔,写了八九万字后,感觉不是我想要的那样,于是全部废掉,予以删除,思考、沉淀准备了4年后,2011年11月重新动笔,以每周2万字的进度推进,直到构思、创作完成到听取各方意见修改完善面世耗时10年时间,经过反复打磨,十易其稿,字斟句酌,竭力使小说的艺术性更为纯熟,每一个节点都能归真小说的本来意义。

记者:反映反腐败内容的小说已有很多,但真正探究职场知识分子心理疾病、分析其自杀原因的小说并不多见。你将笔触深入这一领域,可见你作为一个作家的敏感与勇气,也彰显出一个作家的担当精神。我知道你近来还在继续写作,长篇小说《嫁果记》即将出炉,能向读者先透露一下内容吗?

马宇龙:这部新的长篇小说《嫁果记》预计20万字,即将完稿,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嫁果记》是一部生动展现中国人立志脱贫、奋斗圆梦、实现小康的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静宁县古城乡西湾村赵会勤、王根花一家发展苹果产业成为产业大户、带领村民走向小康的真实故事为创作背景,采取多线索并进的结构,时空交织,中外对比,把人类脱贫问题放在世界格局背景下去审视,描写主人公李宁生、郭思嫚三代人由战胜饥饿到致富发家、共同奔小康的梦想与现实以及历经七十年的乡村吃穿住行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历程变化。

苹果不仅是个产业符号,更是个文化符号。苹果产业的兴起发展既有土地革命和农业革命的阵痛,也伴随着一代农村青年的成长、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贫困地区老百姓思想理念的变化。通过小人物的理想与奋斗过程,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历史画卷。

记者:乡村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深深嵌入中国现代化的整体社会图景,如何理解和书写当下乡村的新变化,是每一个写作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特别期待这样一部大作的问世。

你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绩,无疑为我市作家竖立了一根标杆。根据你的创作经验和体会,你认为如何才能创作出好的长篇小说?平凉作家在今后的创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马宇龙:平凉作者近几年的文学创作势头很好,可以说渐入佳境,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要写好长篇小说,除了多读书、多创作外,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写别人没写过或很少触及的题材,你就能在题材上赢得先机;二是要讲好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故事的铺陈中要关照读者,多替读者着想;三是要选择符合小说格调和情调的结构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另外,平凉小说作者应当避免急功近利思想,考虑构思成熟再下笔,不要轻易写。要注重文学期刊的发表磨砺,广泛听取编辑读者意见,不要一写出来就想着自费赶紧印了,花一大笔钱抱回来一摞子书,不能上市,也进入不了国内、国际小说话语的中心,要确立让全国、让世界关注的定位目标。尤其是写长篇小说的作者,要学会多条腿走路,多写一些中短篇,积累丰富创作经验。同时,要多读别人作品,学会在对比中取长补短,不断成长成熟。

李满强谈诗歌创作:

寻找属于自己的题材

李满强是甘肃省的诗歌八骏之一,获奖无数,也收获读者无数。在他的眼里,真正动人的诗歌,不是用笔写就的,而一定是用生命和灵魂写就的。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诗歌创作的呢?介绍一下你的写作心路。

李满强:我从1992年高中时代开始诗歌写作,1998年参加工作之后,在全国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后来我发现,即使发表了许多东西,还是没有影响。我就思考,问题究竟出来哪?后来终于想清楚了,是题材过于宽泛和平淡,见什么写什么,没有一个重点。那么我该如何突破呢?在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从最熟悉的农村题材入手。

于是,我开始《村庄史》系列的写作,这个系列组诗先后在《人民文学》《诗刊》《飞天》等刊物相继发表,也因此入选了有诗坛黄埔军校之称的诗刊社24届青春诗会。因为我书写故乡的干旱的作品,2012年6月,新华社党委书记、中央委员李从军还专门在定西接见我,后来新华社刊发的长篇通讯《三西扶贫记》引用了我的部分诗句。

2013年初,我争取到了一个学习机会,参加了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19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在两个月的学习期间,我一边听讲座,一边进行了大量阅读,在学习和阅读中,我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在作品中如何体现当代性。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时代,各种新鲜事物风云激荡,我们的物质极大丰富了,但人的灵魂却似乎在漂流,很多人的内心陷入了茫然、困顿、纠结。我觉得作为一个写作者,有责任在加以甄别的基础上,记录下我们的所思所想。

2013年之后,我的写作逐渐由写村庄转向,创作了关心当下人内心和生活的系列,诸如《中年之境》《病房手记》《乙未帖》等作品,与国家一带一路相关的《西域谣》《新疆诗篇》《甘南诗篇》等作品,这些诗作陆续在《诗刊》《草堂》《芳草》《广州文艺》等刊物发表,也得到了读者的一定认可。这两年,我应邀创作了《三沙之书》《海南之书》《祖国的稻谷熟了——致敬最美奋斗者袁隆平》、关于扶贫题材的《春风曲》等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朗诵诗作品。这些作品都在央视和海南的一些大型晚会上刊播,也入选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朗诵诗选》等很多重要选本。

在坚持诗歌创作的同时,我坚持两条腿走路,重拾了丢弃已久的散文创作。2018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广西师大出版社约我写一本关于甘肃吃食的书稿。以前,觉得这种文字没啥意思,但时过境迁,可能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开始往回看,觉得食物之中蕴含了人情世故,而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我就买了许多关于这方面的书,做了大量的阅读准备,列了写作提纲,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写了10万字的《乡食杂记》。为了检验一下读者的接受程度,我边写边分批投给了一些刊物,陆续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港》《湖南文学》《广西文学》《朔方》《天津文学》等发表,这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目前,这本书已经与读者见面了。我举这个例子呢,其实是想说,真正能写出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是有市场前景的。

记者:在诗歌创作方面,你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能为我们平凉的诗人群体给一些好的建议吗?在扶持和引导方面,你认为还需要做些什么工作?

李满强:关于地方资源的挖掘写作,有句话说得很好: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换而言之,凡是地方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平凉历史悠久,风物丰富,像安口的瓷器、关山的草木、农耕文明的积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都是值得去深层次全方位开掘和书写的。综合自己20多年来写作的切身体会,我觉得,对任何门类的艺术家来说,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学素养、塑造自己的人文情怀、开阔自己的眼界,强化自己的思考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题材,挖深挖透,是创作高水准文艺作品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自己的一些观察和体会,提两个比较具体的建议。

1.建立艺术人才库和推介机制。对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艺术水平,正值创作旺盛期的青年文艺人才进行摸底,根据他们自身的创作情况,在选题上进行指导,在出书、展演、召开研讨推介方面进行一定的扶持,搭建他们走出去的平台。同时也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问题,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近年来,我市涌现了一批文学艺术人才,其他门类我不大熟,单就文学而言,像散文作家李新立、青年小说作家尚元、青年诗人苏卯卯、二月兰等人,都有比较厚重的创作实力和表现。对这些正处于上升期的作家,可以利用“改稿会”推荐到鲁院学习交流加以培养。对他们的一些作品,可以用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我相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假以时日,我们会有一支创作实力强劲的文学队伍在省内、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基层文艺工作者,个人认为,现在文艺人才断层现象特别突出,平凉坚持写作的人,大都是凭着个人爱好,有一部分60后、70后是中坚,80后就比较少,90后更少。真切希望市上能真正出台一些好措施、好政策,能设立文艺创作专项资金,鼓励、引导、支持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创作出更好的文艺精品。

2.建立重点文学题材申报资助机制。我知道咱们市上这两年也奖励了一部分文艺作品,但都是事后的奖励,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借鉴中国作协和其他一些省份的经验,比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包括今年的抗疫主题等等,采取先报选题,邀请专家评审,通过的选题,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督促作家进行创作,在创作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再给予一定出版资金扶持。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创作出符合当前形势,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这一点,我也是有切身体会的。2018年,我申请了中国作协的定点深入生活,选题报的是咱们华亭的窑头镇。按照项目要求,我先后数次深入到安口体验生活,后来写出了长诗《长调:去窑头镇》,去年《飞天》6期刊发,并在海南电视台和《诗刊》联合举办的“建国70周年征文”中获奖。我个人觉得,这样引导创作的方式很有必要,也有实际效果。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也可以借鉴宁夏模式,采取政府设立公共出版资金,每隔一两年以“文学平凉”丛书的形式,出版推介青年作家作品,坚持几年,就可以打造地方品牌,引领一部分爱好者加入到创作队伍中来。

赵琛谈影视创作:

打造平凉文化的专属名片

6集大型自然人文纪录片《西北望崆峒》在央视9套播出,三集纪录片《大云寺地宫密码》在央视9套“国宝档案”栏目播出,三集纪录片《古道崇信》在央视1套“中华民族”栏目播出,影像方志·静宁卷、庄浪卷、崇信卷先后在央视播出……从国家战略到个体命运,从历史记忆到时代风貌,从人性光芒到自然力量,从华夏文明到丝路足迹,近年来,我市影视作品特别是纪录片创作在以前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取得了较大进步,一部部纪录片用镜头雕刻下流动的时间,从不同侧面书写出时代的主旋律,创造性地弘扬了平凉地域文化。

赵琛,作为平凉影视创作方面的代表人物,对于平凉的影视创作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记者:你认为从影视传播角度看,我市在影视精品创作方面有多大的潜力和空间?

赵琛:我们知道,甘肃有敦煌莫高窟、黄河铁桥、牛肉面、读者杂志等五张名片,其中兰州占了三个。这些名片业已成为一座城市引以为豪的文化标志。我经常在想,平凉该打造什么样的标志性名片?我觉得光有一座崆峒山、一座王母宫、一座云崖寺还是不够的,姑且不说做足了没有,让人们记住了没有。我们应当继续努力挖掘和讲好平凉故事,比如针灸鼻祖皇甫谧,不仅为人类贡献了《针灸甲乙经》,而且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站在了那个时代高峰;唐代名将李元谅、宋代名将吴玠、吴璘、刘锜等民族英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还有感人至深的梯田精神、苹果故事,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都是我们打造平凉专属名片的富矿。

许多值得挖掘的故事,其中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素有“陇东药库”之称的关山,曾让民国元老于右任感慨不已,他早年途经华亭时,看到关山沟壑遍地大黄,就即兴赋诗:“路出华亭县,大黄叶如扇。日炙或雨淋,皆能覆君面。”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如果进行深入挖掘,就可以借助这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宣传关山大景区,宣传关山中药材。这些历史人物和故事,完全可以用影视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以便让我们的平凉故事走向全国。

在这里,还不得不提正在筹拍的新的大型纪录电影《平凉》,不管是用平凉独特的始祖文化或“佛”“道”文化为视角,还是以平凉本土历史人物为切入,我期待它能成为一道展现平凉地方艺术的高端大餐,成为影响广泛的地方文化标志。

记者:要拍出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你认为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赵琛:在上一届全市微影视评选中,全市共报送各类题材作品近140部,我作为评委,觉得眼前一亮的作品并不多,题材雷同、拍摄粗糙的作品占三分之二。而最后,真正走进国家级媒体、平台的也就电视宣传片《百万亩梯田百万亩绿》等一两部。要把这个工程做好,做出影响,我建议做到“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选题策划。不管是哪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都要在选题上紧盯精品,准确定位,尊重规律,做好谋划,突出“新、小、深”三个字,“新”就是题材一定要新,让人有想看的欲望;“小”就是切口要小,不能面面俱到;“深”就是有文化的深度,给人有回味的余地。只有做到“新、小、深”,才能事半功倍,做出精品。二是注重团队力量。就是要选好创作团队,特别是全市重大影视选题,一定要着眼于全国一流水准,用好创意、好脚本、好演员、好器材、好制作,确保在全省叫得响、全国有影响。三是注重资金使用。说实话,为了拍摄微影视作品,好多单位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那么,可不可以在选好题材的前提下,行业、部门把有限的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拍好一件作品,联合起来打造一件高质量、广传播、有效益的作品。四是注重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发挥好这个资源,也能办成大事情。最近,以静宁苹果产业为题材的30集电视连续剧《大农商》顺利杀青,正在剪辑之中,它的出资方就是静宁德美集团,我觉得不仅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也体现了一个地方的耕读文化。

多方位提高文艺作品流量。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既要重视当下,也要突出长线。一些文艺作品投放媒体后,流量数据是高是低,恐怕现在难以统计。因此,今后创作推出的文艺作品有必要重视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只有短期推介,没有高数据流量,基本上就意味着受众吸引力走低,作品知名度受限。我个人觉得,不管怎么样形式的文艺作品,除了投放国家、省市传统电视媒体、纸质媒体,还要投放新兴媒体、网络平台。我们都知道,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掌控着大众的阅读,腾讯、优酷、爱奇艺等霸占着大众的眼睛,所以,市级层面上是否考虑与这些媒体巨头签订长期合作关系,把我们优秀的文艺作品和地方优秀文化,扶上马、送一程,并且送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作品成为打造平凉专属名片的助力器。

交流学习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渠道之一,建议市上提供更多的高端学习平台,让我们在汲取养分的同时,有更多的对外合作机会。我们知道,甘肃有敦煌莫高窟、黄河铁桥、牛肉面、读者杂志等五张名片,其中兰州占了三个。这些名片业已成为一座城市引以为豪的文化标志。我经常在想,平凉该打造什么样的标志性名片?我觉得光有一座崆峒山、一座王母宫、一座云崖寺还是不够的,姑且不说做足了没有,让人们记住了没有。我们应当继续努力挖掘和讲好平凉故事,比如针灸鼻祖皇甫谧,不仅为人类贡献了《针灸甲乙经》,而且在文学、史学等方面都站在了那个时代高峰;唐代名将李元谅、宋代名将吴玠、吴璘、刘锜等民族英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还有感人至深的梯田精神、苹果故事,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都是我们打造平凉专属名片的富矿。

蒲虎勤谈戏曲创作:

要有为一个剧目脱几身皮的准备

作为自负盈亏的民营院团,从2016年正式成立,一路走来,平凉德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致力于校园戏曲培训,为地方戏曲培养人才,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该院团在保持整理挖掘优秀传统剧目创作及演出同时,不断与时俱进,在创作题材上响应时代热点,回应市场需求,花大力气打磨现代优质剧目,逐渐擦亮自己的“民”字招牌,院团打造的现代眉户剧《崆峒山下》登上中国一流艺术舞台。

作为院团灵魂人物,蒲虎勤向记者讲述这部品牌剧目的创作历程。

记者:讲讲你创作这部剧目的过程好吗?

蒲虎勤:戏曲创作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2016年,我打算创作一部能走出平凉的剧目,为此,我离岗创业,邀请了五个省级戏剧专家,共同创作了眉户剧《崆峒山下》。从剧本的采风到创作完成,用了近两年时间,在这期间,光剧本我们就反复写了三个,最后一个剧本经过三次省级研讨会,三十多次的修改。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阻力,真可谓是“费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但我们创作团队从来没有放弃过,作为戏曲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总会有结果和回报。在我们团队的努力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这部剧目搬上了舞台。该剧演出后,多次登上全国级展演平台,获得国家、省市区奖励二十多次,宣传报道100多次,点击量达400多万人(次),最让我激动和欣慰的是,我们的剧目在全国戏曲舞台上终于获得了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戏曲人最大的心愿。

记者: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成就品牌剧目?好的院团发展需要什么力量支撑?

蒲虎勤:戏曲发展需要戏曲人的一腔热血。戏曲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我觉得就是戏曲人要有情怀,上到戏曲院团的建设和发展,下到每个剧目的每次演出,取决于院团长和演员的艺术水准。从大了说院团长要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和计划,从小了说每位艺术创作者要有创作的欲望和热情,要把戏剧创作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养育。所以,要创作精品剧目,院团长首当其冲,要有为一个剧目脱几身皮的准备,更要围绕本单位的“角”来创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既节省开支,又能出人出戏。

剧团是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我于2020年11月担任市戏剧曲艺家协会主席,为了摸清家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和剧协主席团成员,抽空到基层了解情况。总体感觉,目前各县(区、市)的院团还面临很多困难,如演员收入低、人才青黄不接、硬件设施落后等,这不仅不利于传承和发展平凉戏曲艺术事业,而且制约和影响着全市戏曲艺术创作,更谈不上编创新的精品剧目了。所以,我希望相关部门能联合制定有关振兴平凉戏剧艺术和文艺院团扶持办法,从源头上解决各级院团的生存问题。

来源:平凉日报/柳娜

制作:中共平凉市委网信办

原标题:《访谈丨用优秀文艺作品讲好平凉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