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肥西“非遗”你知道多少呢?~~~

微美肥西
2021-01-25 1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在这片一千七百平方公里的热土之上

千百年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其中

“非遗”作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一颗璀璨的明珠

浓墨重彩地记录在肥西文化史册之上

目前,肥西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

市级非遗项目10个,县级非遗项目16个

代表传承人近五十名

涵盖了传统文学、传统戏剧、

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多个种类

均具有极强的本土地域特色

对于肥西的非遗历史,大家了解吗?

又有哪些代表性非遗项目?

近年来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果?

一起随微小西来看看吧~~~

刘铭传故事

目前,肥西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个

分别为刘铭传故事、紫蓬山庙会、

三河羽扇、庐州木雕(三河)

非遗传承人有4位

在这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刘铭传故事》

☟☟☟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号大潜山人,生于合肥西乡大潜山下四房郢(今肥西县铭传乡启明村)。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六,幼年生过天花,脸上留有稀疏麻点,乡人又称他“六麻子”。当时,正处内忧外患的晚清时代,农民起义撼动封建王朝,外国列强觊觎中国疆土,时局一派动荡。乱世中农民出身的刘铭传从贩私盐、啸聚山林,到办团练、跻身淮勇,一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勋高节钺登坛封疆,殊途人仕,官至直隶提督、台湾巡抚,留下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传说。

十多年前,肥西县相关部门在对非遗传承状况的普查中发现这一项目。随着时代变迁和岁月的推移,加之内容多为口传,具有随意性和不完整性,以及传承者文化层次的差异,这些民间传说开始出现误传、变形甚至消失的迹象。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非遗工作者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反复考证史料,发掘各类民间传说,搜集整理出数十篇相对符合史实的、有关刘铭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逐级向上报告。2009年,《刘铭传故事》被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9月,再次入选安徽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文学类)。

在这支难能可贵的文史抢救大军中,涌现了一批杰出代表和优秀作品。官亭镇退休老干部解光忠,曾著有《奇人刘铭传》,其中一章“海上大摆尿壶阵”入选了《民间古今传奇故事集》。县文化局退休干部佘林明,曾用了2年时间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刘铭传》,先在《肥西报》上连载部分内容,后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曾任县政协副主席的黄松泉,2008年退休后开始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刘老圩透视》,2016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县志办原主任马骐,三十多年来在全国各地考察了刘铭传与淮军遗迹,先在其主编的《肥西县志》、《肥西淮军人物》、《淮军故里史料集》、《紫蓬山风光与传说》、《国家清史文献》、《淮军乡土资料》等书中,以及海峡两岸的报刊,发表数百篇文章。在此基础上,又潜心撰写37万字的《刘铭传家族》,2015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年来,肥西县成立了以刘铭传传说和故事为主题的民间文学研究会,并在县非遗保护中心设立“肥西县民间文学资料文库”,对其内容用录音录像等多种手段,进行系统、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建立一套完整的资料档案。县政府重点支持出版一批书籍,诸如《肥西淮军人物》、《淮军乡土资料》、《淮军故里史料集》、《淮军故里圩堡群论文集》、《肥西淮军将领故事》、《刘铭传》、《刘铭传家族》、《刘老圩透视》等。2015年,出资协助大型电视专题片《刘铭传》的拍摄,通过央视四套向海内外广为传播。同年,县政府参与支持电影《圩堡枪声》,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礼影片,在国内放映,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刘铭传故居解说词融合,以及文艺展演、故事比赛、文学讲座、专题演讲等形式,宣传刘铭传爱国爱乡、改革创新精神,推动项目的全面传承。

作为中国淮军文化组成部分,刘铭传故事无疑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是一篇篇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更是一页页刻印着淮军文化发展脉络的历史典籍。“大海荡荡水所归,高贤愉愉民所怀”。民族英雄刘铭传是一块永垂不朽的丰碑。

十大舍不得

肥西县的市级非遗项目10个,分别为河蚌舞(三河)、庐州道情(丰乐)、三河米饺等美食系列(包心粑粑、桂花汤圆、老唐酱干、三河米饺、中和祥糕点)、小丰寺庙会(严店)、浮顶山宝筏寺庙会(山南)、小辞店(三河)、三河旱船(三河)、莲湘舞(柿树岗乡)、胡氏木雕(肥西经开区)、《三河十大舍不得》等。在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则是《十大舍不得》。

“一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三河古镇,坐落在巢湖之畔,地处合肥、六安二市的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得名。水乡古镇,自然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圩、古民房,古桥、古庙、古战场、古茶楼、古街巷。

1938年,抗日战争的硝烟席卷安徽,芜湖、合肥先后沦陷,那些商家纷纷“跑(鬼子)反”到三河暂时避难。一时间,三河镇人口急剧膨胀,达八万之多,日夜开市,十分繁华,人称“小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外地客商准备返回故里。临走之时,看看这也舍不得,望望那也舍不得,于是便产生了《十大舍不得》的旧时民谣:

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三舍不得中和祥焦切玉带(注:糕点),四舍不得凌宝泰雨前茶,水到茶开(注:谷雨前茶),五舍不得吴恒隆的虾米干子香飘门外,六舍不得石头大桥大鲫鱼摇尾鼓腮(注:鱼市),七舍不得小月埂上的拉拉拽拽,八舍不得吴宏兴大瓜子一磕两开,九舍不得天然楼油炸烧卖,十舍不得新华春的烧菜,一喊就来。

抗战时期,三河天然楼门前曾立有“十大舍不得”石碑。而到今天,口述文学“十大舍不得”又被改编成庐剧,呈现于各大舞台之上。同时,在《肥西非遗》一书中,三河古镇景区的宣传栏里,同样有它的身影。

灯塔舞狮

除了文学作品外,各类艺术作品同样丰富精彩。在肥西县的县级非遗项目中,民间音乐、庐剧、指书、剪纸、灯塔舞狮、柿树岗狮子舞、二龙盘珠、柿树岗门歌、柿树岗渔鼓等,这里介绍一下“灯塔舞狮”。

肥西县上派镇灯塔社区位于县城东南0.5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845户,3012人,派河大道、青龙大道以及王老堰湿地公园穿境而过。灯塔舞狮,便发源在这里。

舞狮非遗传承人张明好,一个朴实的农民,中等个头,一头长发,性格憨厚。“我今年56岁,自小便跟着爷爷、父亲、叔叔一起舞狮。灯张大庄舞狮已有三四百年历史,一代代传承下来。父亲去世后,我心想不能把舞狮丢弃了,于是便带着庄里的叔叔、大哥和我的儿子又组织起来玩舞狮。我们从父辈开始,到我这代经过不断学习开始尝试双狮、四人狮等多种表演形式。单狮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现如今,我的儿子张正巧也组织了一批年轻人一起学习舞狮表演,我天天晚上给予他们指导,有了传承人自己也比较放心。下一步,我还将准备广纳贤才,接受来自各方人士前来学习,将舞狮一代代传下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灯塔舞狮的来龙去脉,也表达了非遗传承人对舞狮的热爱和传承保护非遗项目的决心。

最先将灯塔传统舞狮搬上舞台,是撤区并乡前的九十年代中期,全县农村文艺调演,原北张乡文化站的几位同志,挖掘出灯塔传统舞狮,投资打造了四只威武雄壮的狮子,并编排了一整套动作,由八名女教师以民族舞蹈伴舞,节目被佘林明老师命名为《金狮庆丰》,荣获了全县一等奖。从此,灯塔舞狮一发不可收拾,数次代表县、镇参加省市文艺演出,受到各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灯塔舞狮共有四个狮子,引狮1人,乐队10人左右,表演由16—22人组成。故此每逄喜庆佳节,打锣打鼓,舞狮助庆。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样,作出顶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一个手持彩球,引逗狮子做抖动、瘙痒、跌扑、跳跃、彩球、过板、登高等动作,配以锣鼓声,动作合拍,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春节期间,舞狮队都要进行走村串户表演,俗称“狮子拜年”,受拜各户人家,要挂红灯笼挂红包,让舞者搭人梯拿红包,这是一场惊险的技功表演。难度最大的是在32张重叠的24卯大桌子上表演。

灯塔舞狮以北狮为主,道型醋似真狮,狮头较为筒单,全身金黄毛色。舞狮者(二人舞一头狮)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其中有绿结者为雌狮。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的威武不同。北狮舞动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狮子吐球、踩梅花桩、长凳、八仙桌上翻飞、跳桌等为主要形式。灯塔舞狮表演一是雄雌成对出现,有装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领,身穿灯笼裤衫,红条束腰,手拿绣球,在狮前引导,并先开拳踢打,蹦蹦跳跳,以诱狮子起舞,引得狮子张牙舞爪,忽而翘首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卧地匍匐,忽而摇头摆尾,其动作活泼逼真。有时,一对大北狮会配一对小北狮,小狮戏弄大狮,大狮弄儿为乐,尽显天伦之乐。灯塔舞狮配器方面以京钹、京锣、京鼓为主,笛子、锁呐为辅。

2017年,灯塔舞狮列入肥西县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灯塔舞狮队曾参加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专题栏目展演、省市民俗文化活动、县镇乡村巡演、施善义演等专题栏目展演活动。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以上只是几个非遗项目的展示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应该深藏于巷中,而需要展示出来

原标题:《肥西“非遗”你知道多少呢?~~~》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