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1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21-02-02 0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25日在临沂市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临沂市市长孟庆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人民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自觉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定位、三个转变、四个统筹”,聚力六稳、六保、三促,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扎实开展“打擂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了空前考验,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194项重点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一是疫情防控及时有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突出“四防三强三保”,认真落实应急性果断措施和常态化防控策略。实行全覆盖管控。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I级响应,建立“四大体系”,压实“五个责任”,分区分级、因时因地动态调整防控策略,构筑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环临防控圈”。自去年2月20日以来,我市无本地新增确诊病例。统筹全要素治疗。严格落实“四早”“四集中”要求,在全省率先对发热病人免费CT筛查,49例确诊患者、15例无症状感染者和2例境外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了确诊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推进全方位提升。开展健康临沂18个专项行动,实施市人民医院东医疗区改造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县级疾控中心和感染区建设等补短板项目19个。12个区县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投入使用,建成54处核酸检测实验室,日检测能力超过12万份。自觉服务全国抗疫大局。保障北京、武汉等地蔬菜、防护物资和血液供应,派出5批77名援鄂医疗队员,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完美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在荆楚大地上留下了深刻的“沂蒙印记”。

二是经济发展顶压前行。牢固树立“防疫+”思维,制定实施“六保三促”工作方案,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主要指标增幅好于预期、居全省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惠企纾困”促发展。用好问题解决、政策落实“两张清单”和“政企直通车”制度,为企业解决问题1085个、减税降费67.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8亿元,新增建设用地增长66%,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5.7%和18.4%,居全省第4位、第1位,促进了99.2%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达产,工业增加值增长7.8%。“内拓外引”扩投资。落实“四个一批”要求和“要素跟着好项目走”机制,创新实行项目全周期全链条服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临港精品钢基地一期640万吨产能落地,钢投不锈钢一期项目投产,千亿级精钢集群蓄势崛起。用好“招商地图”“读地云”,实行“云招商+见面谈”模式,“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新引建项目1130个,到位市外资金125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制定“才聚沂蒙”23条,搭建沂蒙创新研究院、博士创业园和人才金融“1+N”服务平台,引进高层次专家团队130个。“线上线下”拉消费。出台拉动消费18条、支持商城复市营业9条,开展全国家政服务“领跑者”城市试点,顺和直播电商科技产业园、临谷电商科技创新孵化园、云智谷供应链直播小镇形成规模,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14.6%。在全省率先启动线上文旅惠民消费季,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26亿元,沂水萤火虫·地下大峡谷获评国家5A级景区,沂南县入选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郯城县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我市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业态多元”稳外贸。用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3548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长84.4%,进出口总额增长39.9%。举办商博会、粮博会、体博会和首届进口展等展会149个,展出面积143.6万平方米。

三是动能转换初见成效。坚持“压转育”并举,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我市代表省迎接国家实地评估获好评。推进集群化发展。落实“十优”产业倍增和“名企培植”计划,推进特色产业小镇或园中园建设。兰山区获评中国木业生态科技城,临沂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临沂生物医药、经开区工程机械制造、沂水地质文化旅游、临沭新型肥料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沂蒙云谷智慧产业园、龙湖软件园、京东商仓物流园和临沂科技创业园被评为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罗欣药业、鑫海新型材料等4家企业获评省“十强”产业领军企业,龙立电子等15家企业获批省“瞪羚企业”,鲁南制药等4家企业成为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实施高端化改造。持续推进“四上四压”,累计清理“散乱污”企业285家,压减板材产能226万立方米。建立“小升规”企业和企业上市培育库,600家企业达到升规标准,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实施“千企千项”技改工程和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4.9%,“四新”经济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经开区获评全国数字化转型先进园区,临工获“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促进品牌化提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标准攻坚“四项工程”,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18项、行业标准276项。实施质量提升和高端品牌培育计划,天元等30家企业入选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平邑金银花优质产品基地被评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突出科技化引领。完善“1+N+2”创新体系,新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9家、院士工作站10家,新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工程实验室11家,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7家。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建成,钢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启动,临沂应用科学城获批省级创业创新示范综合体,新明辉供应链、临工智能科创中心等6个平台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平台,阳煤恒通等21家企业获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沂水“七彩云众创空间”、临沂商城“E盟创客众创空间”升格国家级。

四是乡村振兴全面起势。脱贫成果得到提升。突出抓好防返贫,持续开展问题整改、自查评估和项目规范,贫困群众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514元,稳定超过省定脱贫标准,在国家彩票扶贫项目绩效评价中获得全国第1名。农业投入增加。整合涉农资金76.7亿元投向乡村振兴,市财政投入增长10%。农民收入增长。新培育市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256家、家庭农场122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2022家、新型职业农民2.3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集体收入5万元以下行政村全部清零。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提升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5个,粮食、瓜菜、油料产量分别达到416万吨、860万吨和72万吨,国家粮油标准验证工作站、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实验站建成。严控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生猪存出栏量居全省第1位。特色产业活力彰显。实施“三步走”,成功举办“产自临沂”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暨上海推介活动,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基地100个。兰陵县被列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莒南大店镇、费县东蒙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平邑地方镇、沂水许家湖镇分别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朱家林田园综合体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人居环境改善。扎实开展“三清四整”擂台赛,新改建农村公路3304公里,完成1881个行政村通户道路硬化、149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饮水安全攻坚任务,“四好农村路”列为国家试点。新培育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平邑县成为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改革试验区,临沭县朱村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地方典型案例。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和专业化管理,“沂蒙兵支书”模式在全国推广。深化农村“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兰陵县被列入全国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我市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

五是商都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商城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一体布局“商、仓、流”,加快中国市场名城向“一带一路”东方商都迈进。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达到4403亿元和6847亿元。

综保区提质增效。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探索创立“直播电商+跨境电商”模式,获评中国跨境保税直播电商总部基地,一线进出口额增长45%。“商谷”片区进展顺利。罗滨逊智慧云仓、传化物流综合仓等高端仓储设施投入运营,东方商都创业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启动实施。“国际陆港”加快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场站建成,陆港一期工程启用,中通、圆通等物流企业入驻,快递业务量增长76.8%。济铁物流园入选省“十四五”重点枢纽项目,临沂至韩国首尔国际货运航线开通,我市成为“齐鲁号”欧亚班列三大集结中心之一。物流枢纽初具雏形。G2新型科技物流基地、网营物联智慧供应链运营中心、顺和智慧物流园推进顺利,山东高速鲁南物流园投入运营。山东省现代物流创新创业共同体、临沂商贸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吸纳“政产学研金服用”单位45家。我市成为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荣庆物流获国家智能化仓储物流示范基地、冷链物流百强企业第1名。

六是城市能级加快跃升。基础设施支撑力增强。完成城建重点项目投资195亿元、增长25%。岚罗、新台、京沪高速改扩建通车,高速公路实现“三纵三横、绕城闭环”。双岭高架与京沪高速“高接高”,沂河路西延打通,北京东路改造主线通车,陶然路改造提升、北京路沂河桥及两岸立交改造、武汉路祊河桥建设顺利,城市环线道路贯通。建成区供热主管网全覆盖,中心城区公共供水普及率75%,新扩建污水处理厂3座,铺设雨污水管网208公里,户均供电容量提升到2.79千伏安。新建基站5000个,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城市品位提升。高铁片区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核心区城市设计,落地一批总部型、功能型项目。城区24段黑臭水体全部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达到国家示范城市验收标准。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全国第四届建筑垃圾与城市发展大会在临沂举办,兰山区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沂水、蒙阴、莒南被列为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区域融合加快。牵头促成鲁南经济圈四市合作事项28类,与淮海经济区城市共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成功举办鲁南经济圈红色文旅大会、淮海经济区文旅联盟产业推介会,我市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由郯城县颁发。

七是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政务环境更加便捷高效。扎实开展“抓督查促落实”和“问题大排查、作风大整顿”行动,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结率100%,市政务服务热线群众诉求事项办结率保持在99%以上。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级行政审批服务局,开展“一业一证”“一链办理”等改革试点,办理时限、审批材料、办理环节、跑动次数分别压缩65%、48%、63%和74%。“爱山东”临沂分厅、“容沂办”服务事项突破1000个。法治环境更加公平公正。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免罚清单”,596家企业列入检查“白名单”,为3000余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菜单式”法治体检。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市管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启动,15个混改项目完成,22户省定国有“僵尸企业”分类退出,2.3万名国企退休人员完成社会化管理移交。坚持市内市外、内资外资、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健全重点行业民营企业“一对一”双向联系服务机制,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7.3%。社会环境更加诚实守信。推行差异化监管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投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体系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全覆盖。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政府机构失信问题整治,对377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八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20项重点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各级财政民生支出增长11.5%。就业创业有活力。试行企业求职需求、用工需求、培训需求、问题诉求和政策落实“五张清单”,开辟求职“线上通道”和返岗“快速通道”。城镇新增就业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4%。兜底保障有力度。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2元,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4%。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提标惠及23万人,救助困难残疾人22.3万人次,拨付慈善款物4亿多元,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做法在全国推广。基本公共服务有效率。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284所,化解城镇普通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6675个,普惠幼儿园覆盖率达87.7%。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成招生,临沂职业学院经开区校区一期项目启用。全国课改实验区红色教育现场会、萨马兰奇杯全国高中足球锦标赛在我市举办。新提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0处,县乡村三级公共体育设施达到4288处。县域医共体建设全覆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71%,圆满完成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社会治理有成效。“三联”合成化巡防经验在全省推广,可防性治安和刑事警情分别下降49.8%、44.4%。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兰陵首发”社会治理项目获评全国政法智慧治理优秀创新案例,罗庄区“文明实践+社会治理”路径在全国推广。莒南、临沭、费县入选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我市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市。生产安全连续25个月实现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为近18年来首次。文明程度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我市顺利通过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双拥模范城实现“五连冠”,临沭县连续60年无责任退兵。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人口普查、史志、档案、对台、气象、外事、侨务、红十字会、防震减灾和对口支援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胜利收官。回首过去的五年,宏观形势严峻复杂,问题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始终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保持政治定力、顶住下行压力、凝聚发展合力,在抢抓机遇中因势而谋,在爬坡过坎中蓄势而进,在攻坚转型中乘势而上,“大美新”临沂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五年来,综合实力跃上大台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2020年达到4805亿元,从全省第7位跃升到第5位,居鲁南经济圈首位,列中国城市GDP百强第4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8%,2020年完成349.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23.2%。人均GDP从2015年的3.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4.4万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6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分别高出翻番目标2178元和2396元。

——五年来,产业结构实现大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9.1:42.7:48.2调整到2020年9.2:36.5:5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6%,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R&D投入占比提高0.15个百分点,“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2.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0家,比2015年末增加2.7倍。

——五年来,城乡面貌呈现大变化。全市户籍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42.6%和53.7%。鲁南高铁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比2015年增加172.1公里,“三环十五射”路网日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活环境显著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1.1万公里,通户道路硬化3254个行政村,改造危房3.5万户、厕所100余万户,56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创建国家卫生县城8个、国家卫生乡镇26个,培育国家级特色小镇2个、省级特色小镇9个,争取美丽村居建设省级试点12个,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34个。全国“四好农村路”养护、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等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名片更加亮丽。

——五年来,改革开放有了大突破。改革方面,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网上办”、现场“一次办好”、重大事项“全程帮办代办”取得积极成效。完成市县乡三级机构改革,市级党政机构、事业单位分别精简36%和40%。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规模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农村供水新体制建立。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顺利推进,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实行“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封闭运行”开发新模式,重点片区建设提质增效。开放方面,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及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获批,商博会荣获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和改革开放40年品牌展会金奖。

——五年来,三大攻坚战取得大成效。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累计落实扶贫资金56.9亿元,1275个贫困村摘帽、减贫45.1万人。沂水县扶贫资产“四权分置”管理机制在全国推广。污染防治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减四增”三年行动圆满完成,万元GDP能耗比“十二五”末下降1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8位,PM2.5、PM10、SO2、NO2浓度分别下降31.9%、37%、62.5%和22.7%。河湖长制、林长制全面推行,沂河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最美家乡河”,沂蒙山获评世界地质公园,蒙阴县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5%。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取得预期性成果,重点企业金融风险“精准拆弹”,重要活动、关键节点的重大安保任务圆满完成,十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清零,刑事案件立案较2015年末下降47.3%。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铲除黑社会性质组织22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71个。成功应对“利奇马”台风和近60年来遇到的“8·14”最大强降雨,无一人因灾死亡或失踪。

——五年来,群众幸福感自豪感得到大增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16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实现“十连增”,沂水殡葬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全部清零,农村学校“全面改薄”,所有区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政府办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率先实现省级健康促进县全覆盖,费县医改经验在全国推广。沂蒙干部学院建成启用,歌剧《沂蒙山》、柳琴戏《沂蒙情》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遍地书香》入选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剧目。国际合作交流会、书圣文化节、沂河体育节、临沂国际马拉松、皮划艇世界冠军挑战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超冠赛等活动成功举办。临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沂蒙好形象、美誉度大幅提升。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五年的实践进一步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只有把党的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始终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只有心里始终装着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才能体悟初心、践行使命,在高质量发展中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必须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发展的规律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集中体现。只有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推动工作,才能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在复杂矛盾中实现利益协调,促进经济社会行稳致远。必须持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忠诚施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以改革发展的成果说话,凭干事创业的实绩交卷,才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发展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帮助的结果,是全市上下负重前行、接续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在抗击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中,以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企业家为代表的沂蒙儿女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彰显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展现出顶压奋进、逆风飞扬的激昂斗志!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临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中央、省属单位,向关心支持临沂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部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人才短缺,新经济增长点不多,新动能尚未成为主导。实体经济投资不活跃,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内需增长有所放缓,经济回升基础不牢固。二是风险隐患仍处于易发期。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松懈,部分领域金融风险防控化解难度加大。三是公共服务存有诸多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夏季强降雨、冬季风雪寒潮使我们更加清醒认识到,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突出,社会保障水平亟需提高。四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不会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根据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的部署,市政府本着“细化量化具体化”的原则,编制了《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现提请大会一并审议。这里,重点就六个问题作一说明。

1.关于“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锚定市委提出的“八个第一方阵”远景目标,聚焦“六强、六富、六精”主要目标,综合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妥善应对疫情,以及新旧动能转换胶着换挡等不确定性因素,安排了今后五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3%、5%和15%左右。

2.关于全面提升区域创新实力。落实市委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实施“六个一批”,即推进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领域、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完善一批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由助推到支撑再到引领的转变。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R&D投入占比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0个,新建新型研发机构10个以上,每年攻克重大技术难题100项以上,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3%,叫响“才聚沂蒙、智汇琅琊”品牌。

3.关于构建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市委“横向抓布局、纵向抓强链、外部抓赋能、内部抓内涵”的思路,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突出“数字化引领、智能化改造、链条化延伸、融合化发展”导向,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避免新兴产业重复建设,初步形成“东钢、西木、南智、北食、中新兴”的重点产业格局,构建创新引领、要素集约、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八大传统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培育千亿级支柱产业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

4.关于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基地,提出建立一个农产品数据库、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推行一组规范标准、健全一套产销体系的“四个一”路径。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推出“春季赏花踏青游、夏季暑期研学游、秋季采摘登高游、冬季温泉民俗游”精品线路。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大后方”,实行“线上洽谈+线下对接”的“双线”推进模式。力争到“十四五”末,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农副产品销售额、接待游客量年均分别增长12%和10%以上,把临沂培育成全国闻名的绿色食品产业基地、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

5.关于区域协同发展。在优化“一心引领、三极联动、两轴集聚、多点相拥”市域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精准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等区域战略,注重加强与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的协调合作,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6.关于全国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围绕发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主体功能,融入国家“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一体化推进“商、仓、流”,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商都。“商”方面,坚持“线下抓布局优化、线上抓业态创新”,推动内贸与外贸、商贸与制造、交易与展会融合发展。“仓”方面,坚持“以商定仓、仓配一体”,实行智慧仓储三年行动计划,在国际陆港打造现代化仓储集聚区。“流”方面,坚持“提档升级、降本增效”,加强“陆向通道疏通、空中航线畅通、港口业务拓展、等级枢纽合作”,提升现代物流“专业化、网络化、集约化、智慧化、国际化”水平。力争到“十四五”末,20个以上专业批发市场进入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全国10强,孵化培育垂直电商平台企业60家,建设以国际陆港为主要承载地的智慧化仓储设施500万平方米。临沂商城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分别突破7000亿元、1万亿元。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意义重大而深远。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人民至上,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八个第一方阵”和“六强、六富、六精”目标任务,突出抓好“十个更加注重”,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高于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今年的政府工作,突出抓好七个方面:

(一)着力打造鲁南经济圈乡村振兴先行区。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统筹、融合、有序推进“五个振兴”。突出“三步走”引领。筹划对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系列活动,联合制定优质农产品基地认定办法,新授牌沂蒙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100家,培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红色旅游,力争年内接待长三角地区游客480万人次。研究承接长三角地区农副食品加工业、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金融等产业转移项目目录,开展农文商旅常态洽谈活动,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4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新增高标准农田4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基本稳定。依托国家级中药材、省级小杂粮良种繁育等基地,支持经开区中化农业、平邑中农天泰等企业聚力新品种攻关。加快生猪产能恢复,生猪存出栏量分别达到365万头、480万头。稳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接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三清四整”提升行动,实施“四好公路”提档升级,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0个,培育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30个、示范村100个。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罗庄、兰陵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广莒南土地托管、村社共建、壮大集体经济的做法,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河东、沂水、费县省级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创国家级试验区。推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执行5年过渡期,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稳步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保障机制,强化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强化人才、产业等对接,促进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纵深发展。

(二)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更大进展。坚决落实“落后产能淘汰再加严、传统产业改造再加力、新兴产业培育再提速、产业生态优化再深入”的部署,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塑成优势。强化创新引领。优化创新平台,重点推进临沂应用科学城二期、天河超算淮海分中心、钢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木业产业技术研究院、鲁南医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临沂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新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达到35%。完善创新机制,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和“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布局一批“离岸创新中心”,汇聚国内外高端人才,承接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市级科技投入再增长30%,引进转化高端科技成果200项以上。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持续做好“压转育”工作,分行业制定和优化转型方案,严格执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办法,倒逼能耗产出效益低的企业整合“出清”。启动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开展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和“3+N”工业互联网体系培育行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全市八大传统产业产值突破4200亿元、增长8%以上。木业产业,重点培育以板材为基础材料的“整装”市场,加快形成“木业园区+木作整装材料基地+现代物流”新格局。机械产业,着力升级“基础材料、通用零部件、功能化总成、智能化整机”产业链条。食品产业,重点发展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罐头三个产业集聚区,食品添加剂及调味品、特殊膳食及保健食品两个生产基地,酒水饮品一个产业集聚带。冶金产业,重点打造临港高端不锈钢与先进特钢产业基地,力争山钢永锋一期、钢投优特钢等项目建成投产。化工产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农用化学品、现代煤化工、精细化工等。医药产业,突出“建基地、育龙头、强支撑、补缺项”,延伸做强中药产业,打造优势生物医药基地。建材产业,积极构建新建材、新建筑、新基建链式发展新格局。纺织产业,重点建设高档纺织品产业、服装加工产业集聚区和鞋帽加工产业基地。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制定骨干企业培植计划,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省级以上“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抓好高新区磁电产业国家创新型集群试点、经开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重点项目走向高端。围绕防灾减灾、公共卫生、军民融合、“两新一重”等领域,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力争过亿元新开工项目超过400个,竣工投产项目350个。

(三)着力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聚焦关键环节堵点痛点,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贯通产业链条。突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链,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用好网上洽谈、在线签约等方式,精准推进“双招双引”,加快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打造全球生产要素集聚平台,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推动奥德集团安哥拉工业园和澳大利亚油气田开采、鑫海科技镍矿开采加工等园区和能源类重点项目,争创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打通消费堵点。加快服务消费提质,全域推进“放心消费在临沂”创建,开展文旅商惠民消费和“一部手机游临沂”活动,争创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智慧教育云平台覆盖率超过90%。推动实物消费升级,开展“四机一脑”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家电消费更新。抓好消费业态创新,支持传统商业形态智慧化改造,推广“无接触”商业模式,开展社区O2O线上线下服务试点,加强与知名网售平台合作,打通线上消费供应链,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畅通流通渠道。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机遇,开展境内外“百展市场开拓”活动,推动外贸稳中提质。提升会展品牌,加快打造区域性会展中心。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复制推广保税展示展销、融资租赁等政策,完善“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模式,放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效应,培育外贸新业态。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抓手,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陆向通道全线物流效率,欧亚班列到发200列以上,开通临沂至日本、东南亚全货机航线。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试点,推动氢能源车辆参与同城配送,新能源城配车辆不少于1200辆。联通区域发展。探索淮河流域联防联控联治生态保护体系,加强政府部门跨区域联动,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卫生健康联盟,推动企业开办、民生保障等领域“跨区域通办”,增强淮海经济区、鲁南经济圈联动效应。

(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组团式布局、片区化开发、产城化融合”思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努力打造有活力、有魅力、有精度、有厚度、重统筹、重体验的城市。夯实支撑力。完成市县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建立“一张图”实施监督体系,推动“三区三线”落地应用。强化公用设施配套,改造提升30万吨水厂,加快城市应急水源项目建设,新增供热能力1100万平方米,建成500千伏“两纵两横”坚强智能电网网架。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县级以上城区、重点乡镇5G网络全覆盖。统筹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尽快补齐学前教育、社区医疗、商业网点、特色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等短板,新建一批“小、多、匀”绿地公园,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围绕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基本实现“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推进大数据创新应用,加速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建设一批典型应用场景。落实《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道路保洁精细化水平。增强集聚力。搞好高铁片区开发和三期谋划,推动组团开发、快速成势,增强北城魅力。深化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更新基础设施,完善商业、生活、休闲等功能,改造老旧小区100个、206万平方米,增添老城韵味。加快腾笼换鸟、提档升级,加速集聚新材料、新装备、新医养等业态,重塑“三生”空间,激发南城活力。聚焦商城和木业转型,持续抓好国际陆港、商谷、G2新型科技物流基地建设,快速推进酉金湖、青岛理工大学等片区,加快落地平台型、功能型、生态型项目,凝聚西城动能。提升沂东新城、科创城、空港商务区、凤凰岭片区开发品位,彰显东城特色。深入挖掘书法、兵学、孝悌等文化内涵,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设,推动王羲之故居片区改造,确保兵学文化公园开园。厚植滨水底色,实施城区水系连通工程,精心策划一批水上运动、休闲娱乐等项目,让沂河更动感更亲民。强化城市空间、天际线、色彩、建筑立面管控和引导,在沿街沿河等重要地段规划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网红打卡地,树立辨识度更高的城市形象。拓展辐射力。支持平邑、沂水、临港建设市域副中心,推进莒南“撤县设区”,布局市级重大平台和产业,打造城市发展新增长极。开展“对标赶超、争先进位、特色发展”行动,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推进精品特色小镇建设,加快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提升通达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深化轨道交通研究,畅通旅游大巴通道,加快智能停车场建设,探索违法交通行为“随手拍”,打造公交专用道“闭合圈”。打通市域和沿河快速通道,实施G518临沂至临港段、沂河路快速化改造,提升改造滨河大道、通达路祊河桥,实现北京路、武汉路跨河大桥及陶然路、大山路主线通车。增强铁路运载能力,开工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临沂段,抓好济莱临连高铁和通用航空、济铁物流园二期规划建设,确保临港疏港、兰陵金石等专用线建成启用。开工建设临淄至临沂、临沂至滕州高速,做好临沂至东海高速、董梁高速临沂段、蒙阴至邳州高速等前期工作,织密“五纵五横”高速路网。加快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加密航线网络,增开国际国内航线10条,基本实现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

(五)着力释放改革红利。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有效制度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抓好“一网通办”“一次办好”,面向企业、群众新推出“双50”“一链办理”服务项目。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实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搞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拿地即开工”实施范围,推进区域性评估评价。加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近办”“一站办”“帮代办”“自助办”能力。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亩产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项目集聚。加强市县一体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推广“不见面开标”方式,打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推开“标准地”出让模式,加大新型产业用地供给。推广“读地云”和土地二级市场交易平台,促进土地使用权规范交易。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继续减税降费,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改革和水资源税改革试点。抓好国家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区县全覆盖和应急转贷业务增量扩面。深化财政资金股权投资改革,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重点领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设立“企业家日”,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和政企协商制度,建立企业合法权益受损补偿救济机制,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提升法治建设水平。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和专家的作用,配合做好《临沂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临沂市法治乡村条例》等地方性立法。全方位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提高政府规范性文件质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不罚轻罚”清单,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创新“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推动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制定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化“法律六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法治意识。进一步健全信用体系。完善政府机构失信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行业信用评价,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分类管理有机结合,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推广应用公共信用信息“三清单”,提高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规范性、精准性。实施公共服务领域“信易+”工程,拓宽信用应用场景,用社会“诚信度”激活发展“加速度”。

(六)着力筑牢安全发展底板。坚持底线思维,抓好存量化解、增量防范,提高风险预见预判和应对处置能力。狠抓疫情防控。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落实“立足于有、关口前移、多重屏障”的纵深防御策略,做到人、物同查同检同防,确保不出现疫情规模性输入和反弹。严抓风险防范化解。用好“金安工程”和监测预警平台,“一企一策”稳妥化解重点企业风险,降低银行业信用风险,力争风险法人银行机构“清零”。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执行企业责任事故“四项制度”,建立季度执法评估和企业全要素量化评价“双评”机制,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安全生产第三轮巡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全程监管,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成果。开展“应急能力快速提升年”活动,建成智慧应急“一网四平台”,启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做好防汛抗旱、气象、地震、人防、消防等工作,努力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突水平。细抓生态环境改善。突出生态空间管控,落实“三线一单”,深化林长制改革,加强蒙山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国土绿化攻坚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突出生态环境治理,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和碳排放达峰行动,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实施“保护蓝天”行动,加强细颗粒物、臭氧和碳排放协同控制,狠抓挥发性有机物全过程综合整治,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和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实施“爱护碧水”行动,深化河湖长制,加强工业水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整治,确保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实施“守护净土”行动,加强土壤管控和修复,搞好“节水、减肥、控药”一体治理,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实抓社会治理创新。搞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强化基层“微治理”,提升“雪亮工程”实战应用水平。探索“枫桥经验”临沂新实践,深化领导干部“结案连心”活动,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完善“三联”合成化巡防机制,常态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厉打击涉赌涉爆、盗抢骗拐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防危害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深化“头雁引领”行动,抓好新一轮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七)着力提升社会共享水平。坚持把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当大事做、往实处做、尽全力做,确保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促进更加充分的就业。推广“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推进“创业沂蒙·乐业临沂”行动,加强退役军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打造全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综合示范区。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深化“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打造更为优质的教育。提升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家校政社共育一体化进程。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80所,确保中小学“大班额”动态清零。深化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多元发展。落实部省共建职业教育高地要求,加快临沂科技职业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支持临沂职业学院等院校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临沂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开展省“双高”创建,增强高等院校服务地方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调整享受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的待遇标准,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各类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550元提高到580元。搞好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优抚褒扬等服务保障,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保护,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完善帮扶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社会福利制度,叫响“沂蒙无孤”品牌。增加养老服务供给,街道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分别达到32处、125处。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更有温度的健康服务。叫响“健康临沂”品牌,打造“暖心”医疗服务工程,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加快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建设,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达标率稳定在98%和99%以上。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打造全省区域中医药医疗高地,建设沂蒙中医药专科集群。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婴幼儿健康,关心关注老年群体,提高慢性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水平。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发展更加惠民的文化体育等事业。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抓好精品创作、惠民演出和主题展览,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重点做好琅琊王墓保护利用,积极创建国家级沂蒙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提升“红色沂蒙”体育品牌,加快奥体中心建设,改造提升滨河健身长廊,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对外有序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办体育事业。办好第11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第10届中国沂河体育节等赛事,积极申办第26届省运动会。用好临沂体博会平台,争创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和示范项目。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双拥共建、道德模范评选、乡村移风易俗、优良家风传承等活动,倡树沂蒙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关于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开局“十四五”、筑梦新时代。全市各级政府和工作人员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七种能力”的要求,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加快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成绩。

要以“赤子之情”对党忠诚。牢牢把握政府机关的政治属性,找准坐标、选准方位、瞄准靶心,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使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扛牢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切实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铸入灵魂,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要以“敬畏之心”依法行政。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动民法典实施为抓手,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善于用法治思维办事、借法治理念处事、凭法治方式成事,做到“再忙不忘法、再急不违法、再亲不枉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推开行政复议提级管辖机制,完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确保政府决策更加科学精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阳光运行。

要以“奋进之志”担当实干。坚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不推卸责任。提高改革攻坚能力,从墨守成规中走出来,从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司空见惯中闯出来,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变革创新。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加强调查研究,深化“四进”攻坚行动,推动惠企利民政策直达企业和基层群众。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科学把握形势变化、精准识别现象本质、清醒明辨行为是非,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提高抓落实能力,贯彻《政府督查工作条例》,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要以“清廉之道”克己奉公。严格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建立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通车”机制,严查加重基层负担、搞“责任甩锅”等问题。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减一般性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确保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向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亮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引导各级政府人员修身律己、慎终如始,遵守换届纪律,“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节操,做一个一尘不染的人”,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永葆初心、牢记使命,扬帆起航再出发,砥砺奋进铸辉煌,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来源:临沂日报

原标题:《2021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