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成员】|最美儿女事迹展播
2021-02-01 1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儿女
最美儿女事迹展播
01
甘州区税务局西街税务分局 李舒
02
张掖工业园区中心学校 陈雪梅
03
甘州区西街街道西站社区 黄宏深
04
甘州区火车站街道康乐社区 贾桂萍

在纳税人眼中,她业务素质好,是值得大家信赖的税收专家;在同事眼中,她多才多艺,工作踏实,是税收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上级眼中,她是一位凡事只讲完成、不讲条件和借口的好中层。她就是甘州区税务局西街税务分局副分局长李舒,一名年轻的80后女干部,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对待同事温和谦逊,对待家人孝老爱亲,参加工作十二年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而今天,我们将带你了解工作以外她的故事......


父亲的离世,给了她家巨大的打击,弟弟还未成家,常年经营的生意,母亲一人也不能再继续,而作为女儿的她却主动担起了家庭的责任,由于父亲的突然离开,母亲过度思念,加之此时外婆的胆囊癌越发病重,让此刻本就心痛的母亲更加雪上加霜,忧郁成疾,她看着每日用泪洗面的母亲,又在远方工作的她心急如焚,急忙回老家把母亲接到身边日日照顾,陪着母亲散心,聊天,去户外感受自然风光,女儿的日夜陪伴终于换来了母亲的渐渐康复,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后来,弟弟要成家了,买房装修又成了家里的重要事情,母亲一人要怎样扛起这份重担呢,有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还是她,毅然决然的扛起了这份责任,看房、买房、筹集首付,帮兄弟办理贷款,每一项她都尽到了做女儿、做姐姐的心,房屋装修,母亲人生地不熟,资金也有限,只能自己找工人,买材料,还是她,肩负起了为弟弟打造温馨家庭的担子,当时,她正有孕在身,兄弟长期加班出差,只有她每日挺着8个月的大肚子,奔赴在建材市场、小区楼院,一会少个钉子一会少袋水泥,她都是趁着中午下班后的那点空闲时间,开车去买,买回来把东西卸了急忙吃几口饭,又赶去上班,建材市场的售货员都笑她:“这么大月份了你还跑,你也真够胆大”,她也笑笑说:“没办法,母亲一人,当姐姐的不给兄弟张罗好,心里不踏实。”每天下午下班她都会去兄弟的房子上看装修进度,施工质量,计划着什么地方需要节省,什么地方需要花钱,她都能张罗的井井有条,母亲常常夸赞女儿说她很能干,让我省心不少。

她在单位上不仅是一名好税干,家里是一名好女儿,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好姐姐,她在不同的生活角色中用她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勤劳质朴的家风以及同甘共苦的夫妻之道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曾任团支部书记的她还多次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及困难留守儿童,看见微信上生病家境困难的孩子也是积极捐款捐物,她说:“长怀感恩之心,生活也能温柔待你!”

陈雪梅是一位性格开朗大方,为人正直,对人热心、真诚、善良的教师,无论在社会、单位、还是在生活中她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约束自己,爱岗敬业、不计得失。凡是熟悉她的人无不说她是个好朋友、好同事,在学生眼里她是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在亲朋好友和街坊邻里眼里她还是有教养、孝顺的女儿。


2018年春不幸再次降临在她的头上。性格开朗要强的老母亲感觉身体不适,肠胃不舒服,吃不下饭并且突然暴瘦,她赶紧陪母亲去张掖市人民医院检查,却未查清病因,但母亲的状况每况愈下,吃什么吐什么,动辄高烧不退,时常晕厥,她又多次带母亲去外地各大医院看病,但始终未能查出病灶,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没有效果。身为独生女的她在不耽误教学工作的同时,和在张掖市公安局甘州区分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工作的丈夫王中林轮流在医院陪护母亲,同时还要照看家里行动不便的八旬老父亲。七八个月的时间母亲先后住了七、八次医院,最后一次在医院住了将近六十天。在母亲生活无法自理的情况下,她与丈夫没日没夜、寸步不离、衣不解带的守在病床前,喂水喂饭喂药、端屎擦尿按摩,为了能让长期卧床的母亲舒服,她每天晚上都会为母亲擦洗身子,洗热水脚,保持老人家血脉畅通、干净清爽,即使在母亲因脑脓肿昏迷的日子里也从未感染褥疮,连医生护士都为她竖起大拇指,赞赏她的孝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也是个尊老爱幼,有爱心孝心,懂孝顺得孩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她悉心照顾母亲住院期间,父亲又因为母亲的病着急第二次脑梗塞了,她和丈夫分头照料两位老人,丈夫是外地人,她又是独生女,他们的女儿又在外地上班,两口子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她从没有怨言,总是安慰鼓励母亲和病魔作斗争,母亲高烧不退,她就不停的用毛巾冷敷,寒冬腊月双手长期浸泡在凉水中导致突发关节炎,造成手指关节肿大变形,母亲拉着她的手心疼的落下了泪水,说拖累了她,她却强装笑颜宽慰母亲。
陈雪梅在学校担任中层,身兼办公室主任、党办主任、职称管理员、营养餐负责人和美术社团负责人,还担任数学、美术教学工作,之前做过四次手术的她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现在的她只有一个肾脏,还有心脏病、椎间盘突出和严重颈椎病,动辄浑身没劲,全身浮肿,但她从不在父母面前表现出痛苦,也不会因为私事而耽误孩子们一节课,不漏报一个报表、一个文件,繁杂的工作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安排的井井有条,业余时间还不忘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她在照顾父母的日子里,人瘦了十几斤,头发白了许多也掉的厉害,亲友们怕她太累心疼她,想要替换她,建议她找个护工照顾母亲,她总是笑着说母亲生我养我几十年,一把屎一把尿把我养大,回报父母、孝顺他们是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怎么能让别人替代。病房的病友们也都羡慕她母亲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会有这么好的女儿。尽管这样,她孝心仍未能留住母亲,2019年春天她的母亲在昏迷十天后带着不舍永远离开了她最疼爱的女儿和亲人。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又擦掉眼泪扛起了照顾经受丧妻之痛而卧床不起的八十多岁老父亲的重担。因为母亲的离去她暗下决心决不能再留下遗憾,她要把更多的爱给自己的父亲,尽全力让他的晚年感到幸福、安逸。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西站社区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他叫黄宏深,今年27岁,悉心照顾姥姥和妈妈十余载,无怨无悔。妈妈智力残疾无自理能力,姥姥听力残疾年老体弱,是他幼小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黄宏深却用行动改写了这句话。他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妈妈的状况,扶她起床、为她梳洗、照顾她吃饭,然后自己再去上学、上班,每天晚上还得起夜好几次,查看妈妈和姥姥是否睡得安慰,为她们盖被子,端屎端尿……数十年如一日,他从来没有抱怨、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在他的心里:妈妈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困苦,孝顺是他身为人子唯一能为妈妈做的事。他总是感恩于生命的回馈,觉得还有姥姥与妈妈的陪伴,觉得身上还有一份重担,要好好照顾她们,没有她们的养育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为了这份责任、这份坚守,在无数个寒冬的夜里,他衣着单薄地背着妈妈走在去医院的路上,为了能省下一元钱为母亲看病,上学的早上从来不吃早餐,穿的衣服都是亲戚、邻居的孩子穿旧的,却总是担心妈妈和姥姥会受到委屈和伤害……比起别人,他的童年是沉甸甸的,他用日复一日的悉心照顾践行了对家人的承诺,用不离不弃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行动为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做出了榜样。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双亲的病,他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黄宏深一想到她们是自己的亲人,她们与自己骨肉血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黄宏深说:“她们给予我生命,她们病了,带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远比她们受病痛折磨要好很多,照顾她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7岁的黄宏深决定结束学业,开始自己创业自谋出路。由于要照顾两位老人,他的求职之路比别人更加的艰辛,他在就业求职过程中屡次受挫,但他从不灰心,他说无论如何他都不能不管两位老人,工作肯定会找到的。饭店里的钟点工、快递员他都做过。后来,他觉得没有一技之长总是不行,于是就想去学学电脑修理。有一位电脑公司的老板感动于黄宏深的孝顺,所以给他开了绿灯,根据他的困难安排了上班时间,鼓励他让他好好学手艺。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在自己家开了个电脑维修窗口,为人修修电脑,做做电脑系统挣钱来维持家庭,姥姥妈妈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今年的黄宏深27岁了,却还是单身。之前谈过几个女朋友,但知道他家的情况后就再不联系了,他也有过苦闷,可更多的是无怨无悔,他说妈妈生下他不容易,他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报答母亲,不能因此而忘记为人子的责任,要尽自己所能让妈妈吃好、过的舒服一点。他相信,只要不放弃、笑对生活,必然会战胜苦难,赢得灿烂的明天。
现在,黄宏深孝老爱亲的事迹已经在社区内广为传颂,凡是认识黄宏深和听到他故事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灵的巨大震撼,大家在心疼这位青春年少的年轻人时,更多的敬佩于他对家人的这份深沉的爱和坚守。现在,时常会有社区居民主动到他家里,去关心他们的生活,社区工作人员也入户为她们送去温暖,邻居家谁家电脑有什么小毛病,他也总是免费为他们修理,他在社区树立了孝老爱亲、团结邻里的好榜样。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和出凝聚力,出亲和力,困苦时,家和出亲情;悲伤时,家和出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家是甜蜜,是温馨和浪漫,更是人生旅途的驿站。


原标题:《【最美家庭成员】|最美儿女事迹展播》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