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运江古镇有一个“铜盆角”之谜,你听过吗?

微观象州
2021-02-04 20: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运江古镇“面壁一江碧水,坐观五象印月”的地理环境

“运江两头滩,葫地得平安。”也许是大自然的恩赐,奔腾不息的柳江河到了象州县运江古镇,突然按下“慢放键”,在这里形成一个平静的天然港湾,使得昔日的桂中商埠重镇拥有“面壁一江碧水,坐观五象印月”(古时称“五马拦江”)的地理环境。

铜盆角

而过了运江大约1.5公里处又发生变化,河床窄而陡,水势急而深。更令人惊叹的是在危耸的石崖上鬼斧神工地镶嵌着一圆形石块,直径2尺多,形似古时的用具——铜盆。自古以来,当地俗称此河段一带为“铜盆角”。铜盆角山崖背面不远处便是铜盆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象州县城的城墙上曾写有一条红色标语:“踩断横桥(村名)、压倒寺村、打烂铜盆!”运江镇的铜盆村从此闻名。

去年八月,听说运江下游的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始蓄水,届时运江古镇河段的水位提高后将淹没“铜盆”。为留下这亘古遗宝的镜头,我们几名古镇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乡友曾两次拟组织“探险铜盆角,抢拍历史照”的活动,但均因洪水未能成行。当地渔民石友黄鸿福闻讯后,非常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洪水退了,他主动划艇前往铜盆角,抢拍了这一组难得的照片。

石崖上的“铜盆”

据介绍,铜盆角上的“铜盆”是亿万年前形成的一种石种——石胆石。由于岁月磨砺,洪水冲刷,“铜盆”的边缘逐年风化,几十年前原来直径三尺多的大“铜盆”,现在变成小“铜盆”了。

黄鸿福称,铜盆角的水很古怪,也很可怕,他开了十来年的船,从来不敢靠近铜盆角岸边。他说,我们“水上人家”的父辈们都没敢靠近铜盆角,“船老大”到此也要全神贯注,小心驾驶,或退避三舍,绕道而行。老渔翁看见这里大剑鱼翻水也只能是“望鱼兴叹”。“水中雄鹰”鸬鹚到附近也不敢乱喊乱动。这里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强大旋涡顺着山崖边急速旋转,上下翻滚,水色墨绿,令人望而生畏。我说,是的,小时候曾听说过有些父母教育调皮的小孩时,常以“把你丢进铜盆角去”来吓唬。

黄鸿福说:“那天我一人驾驶小艇,第一次想靠近铜盆角,还没停船,即被急流漩涡漩过边。我不甘心,在附近绕了一圈后,又作第二次尝试,这次我早作准备,小艇从上游下来经过铜盆角附近即连续快拍,终于拍下这几张照片。现在想起来都还有些后怕。”

黄鸿福还详细向我们述说了从父辈那里得到的关于铜盆角和铜盆角之水的传说。

说铜盆角之水,就要说到麻子滩,因为铜盆角是麻子滩的滩头。铜盆角下有一崖角形似张开血口的鲨鱼嘴,崖脚的水平面与江面水位相差一尺许,柳江水从此逐级落差,倾泻而下,形成了桂柳航线上闻名的麻子滩。该滩滩中有滩,滩长水浅,河道弯窄,水急浪高。从明代至解放初期,柳江流域的“水上人家”有个老规矩:所有途经铜盆角及麻子滩的大小船只,都要在麻子滩尾河边停靠小憩,上岸到麻子村边的一座水神庙祭拜水神,祈福平安顺利。

我跟黄鸿福聊起名人造访驻足留心的故事。也许久闻运江古埠早在西汉时期就有龙窑陶瓷作当红贡品的史实(大约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41年),崇祯十年农历六月(公元1637年),明代著名历史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从柳州下行至运江,在《粤西游记》当中他简要描述了运江古镇的繁盛和麻子滩:“五鼓抵宾江,市聚在东岸,其上室连颇盛,其下复有滩,下滩,舟稍泊,既曙乃行。”“其下复有滩”,意思是说麻子滩是滩中有滩。“下滩,舟稍泊”,即船只顺利下行至麻子滩后即停泊上岸祭拜水神。

铜盆角之水很怪诡,冬春两季,较为平静,夏秋时节,暗流涌动,漩涡翻滚。每当夜深人静,每间隔一段时间,铜盆角便发出阵阵滚雷似的轰鸣声。水流不会产生轰鸣声,那么,这是什么声音?

传说清道光(公元1821年-1850年)年间,运江古埠在港口水面举行端午节龙舟竞赛,时值汛期,河水湍急,有一龙舟不慎倾覆,顺水往下游漂流。龙舟队随即派员沿河找寻,不见龙舟踪影,实乃怪事。半月后,红水河畔来宾大湾(现兴宾区大湾镇)附近河湾上,漂着一把龙舟木桨,上刻“运江同福堂”,正好是倾覆的龙舟船桨。柳江从运江顺流而下约一百多里至石龙三江口与红水河相汇,从三江口沿红水河上溯至大湾村约百里,而且是逆水,而此桨为何漂流至此?

据运江古镇岩村(铜盆角往下游20里的一个村)一位潘姓老人介绍,传说古时在铜盆角翻了一条小船,船主派员几经沿河寻找,毫无踪迹。数天后,在马坪乡(现马坪镇)龙岩村旁的龙泉洞内流出一个船用戽斗,上写“运江某记”字号。龙岩村为内陆村屯,龙岩内有一股清泉流出,灌溉着龙岩附近千亩良田。但龙岩泉距运江的铜盆角六七十里之遥,陆上无水路相通,那么又是谁带来这古埠水上人家之物?于是,人们开始怀疑铜盆角一带有暗河溶洞。

相传民国初年,有一个运江人出于好奇,了解到铜盆角下游的麻子滩滩尾的几个山崖(当地俗称头崖、二崖、三崖、四崖,徐霞客称之为“象台”)都有岩洞和溶洞,铜盆村附近的大山村旁有一座山叫观音山,里面也有一个极其深长的溶洞,出于好奇,他煮了一鼎锅饭打成饭包随身备用,并携带照明等用具欣然前往探究,走入洞后,犹如进入一个“迷宫”,钟乳石洞四通八达,当从另一个洞口出来时,他走入溶洞已历时五天。出洞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洞口居然就在隔河对面的二崖之上。也就是说,仅一河之隔,他竟走了五天时间!无独有偶,大山村还有一人,他在打猎时,追赶一只黄猄跑进了二崖山洞。进洞后,他曾淌过地下河,更有甚者,他还清晰地听到附近村落农家的舂米之声,原以为很快可走出洞口,没想到过了五天,在近乎绝望之时,他才发现他已回到观音山洞口。事后,此人对观音山叩拜不已。老百姓对两座山隔河相通感到不可思议!在柳江河床之下,是否真的交叉横着一条地下河?那深长的溶洞又是何等模样呢?

铜盆角之所以如此神秘怪诡、恐怖凶险,并非讹传,这是由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我们分析推测,铜盆角的地形错综复杂,连绵不断的山脉至此突出,迫使上游来水到此受阻,不能顺畅直下,在此绕来转去,自然形成两个大漩涡。同时,铜盆角边沿的水底下,有通往地下河的溶洞口,不断地往下吞吸河水,也形成注漩涡。“铜盆角”是由有一定弧度且有规则的石崖呈半圆形状围合而成,幽谷空灵,天地感应,这便形成了天然巨型的“回音壁”,夏季汛期间断地发出轰鸣声,可能是溶洞口吞吸河水时与地下河顺畅通水后,发出的声音经“回音壁”的声波作用后产生了巨大轰鸣回响,并且传得很远。

广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中国乃至世界暗河溶洞最多、最广、最长、最美的地区。铜盆角一带石崖下极可能有较大的溶洞和较长的暗河,我们期待科考专业队伍的考察论证。

(文中“观音山探险”故事摘自黄文华撰写的《魂牵古镇情系运江》一文)

文:黄向军 陈庆珠 图:韦敏 黄鸿福

来源:来宾日报

(象州年货节正在扫码报名中...)

原标题:《运江古镇有一个“铜盆角”之谜,你听过吗?》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