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青藏高原上的“野马”——西藏野驴

2021-02-06 13: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马科、马属动物西藏野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体型矫健、性情倔强、聪明慷慨、耐力超强……如此别样的风采,充分体现在它们的日常生活中。

“高头骏驴”与“斑驳马”

“高头骏驴”是对西藏野驴的美誉。这主要源于其体型高大雄伟,在世界野生驴中,数它个头大,体长可超过2米,体重可达400千克,肩高达140厘米左右,与家养毛驴相比,西藏野驴肩高通常要高出10厘米左右,且体型较大,尤其是似骡的外形,较粗的四肢,较窄而高的蹄子,更是为西藏野驴增添了几分矫健,誉其“高头骏驴”真是恰如其分。除此之外,“野马”是西藏野驴的另一个威风称呼。其实,相对于与野马来讲,虽然它们在体型、奔跑速度上差别不大,但是西藏野驴的耐力却远远优于野马。

“斑驳马”是西藏野驴与家马杂交后生产出的后代,这源于它全身毛色红白相间而得。斑驳马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不仅体型更大,并且力量更强,性情更烈,也更有耐力,尤其是在托运货物或作为骑乘时优势凸显。

据记载,西藏野驴虽然性情顽固,但其优点更为突出,如耐力强、耐粗饲、行走稳健,以及善于迎接暴风和恶劣环境的挑战等,因此,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时,西藏野驴就被驯化,用来载物、载人、推磨及耕种等。细算起来,驯养与使用西藏野驴的历史比家马要长。

“驴径”与“驴井”

所谓“驴径”,是指西藏野驴在活动时排队踩出的约20厘米宽、纵横交错伸往各处的小道。能够形成“驴径”,是由它们的生活习性所决定。

首先,它们喜欢集群活动。一般是5至8头或20至30头组成为一群体。但由于地域的自然条件不同,也会影响到群体组成的大小不同。以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依夏克帕提湖边,西藏野驴群大约有100到200头,而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哈儿腾盆地一带,西藏野驴群一般则是3到5头。虽然群体中的个体数量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排队”出行。

其次,因季节短距离迁移习性。正常情况下,西藏野驴每天都要游荡几十千米,清晨到水源处喝水,白天在草场采食、休息,傍晚则返回山地深处过夜,每天都如此有规律。而在它们经常活动的地方,移动时喜欢排成一列纵队,一个紧跟一个地前行,尤其在草场、水源附近,西藏野驴往往沿着固定路线行走,天长日久,踩出的这一条小道,就称之为“驴径”。

所谓“驴井”,是西藏野驴用蹄子挖掘出的井。西藏野驴喜食茅草、苔草和蒿类,而且耐干旱,可以数日不饮水。但在天气持续干旱,高原上难以寻觅,甚至找不到饮用水时,西藏野驴却能凭着灵性找出适合挖掘地下水的地方,其大脑里好像装有勘探地下水的电子反应器,每次都准确无误。在确定水位后,它们就开始用蹄子刨掘土沙,随着蹄子的起落,土沙逐渐堆积,而蹄下却形成了半米深的大水坑,当地牧民称此为“驴井”。

如此“驴井”,虽是西藏野驴挖掘而成,但对于宝贵的井水,它们并不独自占有解渴。当那些生活在这里的藏羚、藏原羚、鹅喉羚等动物们前来饮水时,它们总是毫不吝啬地慷慨给予。

濒危与保护

历史上,西藏野驴在青藏高原上可称的上是个大家族,主要得益于它们生活的地方偏僻边远,人烟稀少,受到天然保护,因而其家族得以延续。但近几十年来,由于一些地区的过度放牧、人类淘金活动和违法偷猎现象等,破坏了生态环境,使西藏野驴陷入濒危境地,导致种群数量不断下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为了拯救这一物种,我国将西藏野驴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相关地区也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保护工作,并通过科学规划调整、宣传教育和依法严格整治与打击惩罚,使西藏野驴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让它们得以繁衍生息,种群数量逐年增长。

据调查显示,1989年时西藏野驴的数量约为5.6万头左右,经过十年的保护工作,到1998年已增至近8万头。可喜的是,几十年后,考察人员在阿里改则县察布乡北部和尼玛县西北部的局部地区发现有数量庞大的西藏野驴群在活动,有的群体数量超过500头。据报道,西藏野驴种群数量现已达10万头。西藏野驴的保护工作也被称为“动物保护的成功范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