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黑龙江克山县:就地过年 情暖心间 家乡味道看变迁

2021-02-07 12: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记者高伟 通讯员冯乐行)大清早,和平村李海霞家的篱笆院里就冒出了热腾腾的水汽,老两口蒸着一锅粘豆包打算寄给在外务工的孩子,“明琦这孩子从小就爱吃我包的粘豆包,这不赶上疫情,他跟我们两口子说,响应疫情防控号召就地过年,春节就不回来了,我合计着给他包点豆包,不能回家也能吃到家里的味道。”

  今年的1月份,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通知,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上边的政策也是为了咱老百姓负责任,今年我就在外边过年吧!”李海霞给儿子林明琦给老两口打电话。

  在克山县西河镇和平村,过了北方农历小年磨土豆和蒸豆包是村民们准备过年的习俗,寓意着财源滚滚、蒸蒸日上。

  近些年,这小小的粘豆包却给李海霞家带来了大变化,一直以来,村里的粘豆包仅仅是自家人食用的食品。随着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驻村工作队来到和平村,经过缜密的调研,推选李海霞作为“天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开始生产她拿手的粘豆包,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还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和平村生产的粘豆包有粘玉米、糯米和大黄米3个品种,采取传统的手工制法加工而成,其色泽黄亮,口感粘甜,带有淡淡的清香。以往在自家餐桌上的食品,不但在本省销售广泛,更是融入了外省人的年夜饭。

  在克山县曙光乡,全富村村民苏金凤也接到了女儿的拜年电话。“妈,我在这边挺好的,您过年也不用惦记,在这边同事们都没回家,我们合计着大家就聚在一起过年也热闹,单位给我们准备了不少年货,不过最想吃的还是咱家那蚯蚓鸡。”苏金凤的女儿白春月虽然选择了就地过年,但依然不忘家乡的美食。

  “现在这小鸡可成了紧俏东西喽,今年卖的连我跟你爸都没落着吃,明年你回来,想吃可得掏钱呢。”苏金凤打趣女儿。

  说起克山县曙光乡全富村的蚯蚓鸡,那来头可是不小。2016年全富村以肉牛养殖作为经济杠杆带领村民增收,为了防止粪便污染,决定利用牛粪养殖蚯蚓,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能通过销售蚯蚓为村民再填一份收入。循环经济模式初步形成后,2019年,全富村因势利导建立了一座以蚯蚓为主要食材的养鸡场,引导部分肉牛养殖农户转养肉鸡,于是集村屯环境美化和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品种“蚯蚓鸡”诞生了。

  苏金凤告诉记者养鸡场的鸡喂过蚯蚓后,蛋白质含量会提高,小鸡肉质口感也会更好,所以工作人员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蚯蚓鸡”。

  “蚯蚓鸡”循环经济链条启动后,仅用一年时间便消化了3000多吨牛粪,全村100多亩有机地块使用上了蚯蚓粪有机肥,蚯蚓养殖场生产的1万多斤蚯蚓又作为1100只蚯蚓鸡营养餐,单从蚯蚓鸡的年销售收入来看,就可以增收10万多元。

  走在克山的街头巷尾,记者看到错峰出行的居民依然欢声笑语,人们认真地筹备年货、挑选对联,克山人眼里闪烁的是对美好生活新期望。站在新的起点,克山人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各类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开创县域经济社会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新年伊始,李海霞开心的是儿子吃一口家乡味的满足,是越来越富裕的小日子。新年伊始,苏金凤开心的是村庄环境好了,村民钱包鼓了,大伙的精神气更足了。新年伊始,克山人开心的是健康有保障、经济有保障、物资有保障。这,就是他们的春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