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以公益之名守护美好家园 ——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格局的安庆实践

2021-02-09 10: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条流经小区的臭水沟,通过公益诉讼,得到治理;一个破坏公益林建设人工滑雪场的行为,通过公益诉讼,被及时制止并恢复原状;一个困扰当地群众10余年的垃圾污染问题,通过公益诉讼,得到解决……

以公益之名、为人民司法。近两年来,安庆探索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格局,创新体制机制,加大保障支持,走出一条有安庆特色的公益诉讼之路。

两年来,安庆每年保持500件案件总量,公益诉讼业务连续两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受国家林草局认可并向全国推介……公益诉讼正逐步成为百姓信赖的美好家园守护者。

公益诉讼亮剑

护安庆“一江一山一豚”

“水清了,也没有臭味了。”临近春节,看着小区里的小河由黑变清,迎江区某小区的居民们喜笑颜开。

此前,由于新河景观带一条支流流经小区,但是小区内雨污分流设施不达标,水体黑臭,居民苦不堪言,反映到检察机关。“接到反映后,我们就立即到现场查看,对水体进行检测,接着向迎江区相关部门发出限期整改的检察建议。”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公益诉讼部)主任邵伟介绍,迎江区相关部门立行立改,投入80多万元实施了小区雨污分流工程。

“需赔偿渔业资源损失42875元,或者放流相同人民币价值的鱼苗95万尾。”在看到生态环境损害专家评估意见书之前,杨某、吴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电捕鱼行为会给生态环境、给自己造成这样大的损失,悔恨不已。

“当我们把非法捕捞案件纳入公益诉讼后,大家知道了,非法捕捞后果很严重。”邵伟介绍。在长江十年禁捕令发出后,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非法捕捞案件60多件,挽回经济损失50多万。

环境污染,管!长江禁捕,管!江豚保护,管!垃圾违规堆放,管!破坏山林湿地,管……2019年3月,安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正式成立以来,以长江、大别山、江豚“一江一山一豚”保护为重点的生态环境领域,他们频频亮剑。

“检察建议很管用。”两年来,以公益之名守护百姓美好家园的公益诉讼,在一片又一片被修复的生态环境、一个又一个被解决的公益问题里,得到大家认可。

有时候一纸检察建议书,就能成为撬动巨石的杠杆。

比如,2019年,望江县人民检察院向望江县交通运输局发出检察建议。随之,一个500吨级、占用长江岸线95.3米的酸碱泊位被拆除,保护了长江安庆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安庆江豚市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该案入选皖江五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安徽)经济带典型案例。

比如,针对某公司擅自填占石安菜湖湖面21亩建设楼舍、围湖150亩建设鱼塘行为,宜秀区人民检察院向宜秀区农业农村局发出检察建议,现在171亩湿地已经全部恢复原貌。

比如,在检察机关推动下,潜山市槎水镇急事特办,整治垃圾堆放点,解决了困扰当地群众10余年的垃圾污染问题,还当地绿水青山之貌。

“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环境修复。”邵伟介绍,非法捕捞就要增殖放流,砍伐树木就要补植复绿。

据统计,两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共立案549件,占公益诉讼案件立案总量的54.9%,主要涉及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采矿、破坏耕地、违法堆放固体废物等损害公益情形,诉求均得到支持或已经实现。通过办理案件,挽回、植树复绿生态公益林239.8亩,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面积1692亩,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2254.1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13022吨,督促关停和整治违法养殖场25家。

两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未成年人保护、英雄烈士名誉权保护等六个重点领域,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等等外领域共立案1000件,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损害公益突出问题。

科技支撑+机制创新

打造公益诉讼“安庆样板”

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的张魏魏,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陆公益诉讼平台,搜集当天的举报线索,再按照属地原则,向各县(市)区检察院移交。

而在市检察院的另一栋楼里,公益诉讼智慧平台也在24小时运转,实时抓取互联网上的相关线索,再推送给前方办案人员。

在外面,检察机关还借助无人机等高科技设备,从森林湖泊到城市村庄,以“天眼”寻找线索。

“没有案源怎么办案,线索搜集是公益诉讼的关键一环。”邵伟介绍,为了拓宽线索渠道,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大数据和科技。

去年12月底,市检察院还建成了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实现对水体、噪声、气体和食品药品的快速检测。“菜篮子有没有违规的添加物,我们带着快速检测设备到农贸市场第一时间就能掌握线索。”邵伟介绍,快速检测为加速发现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市检察机关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能中共发现公益诉讼线索2396件,立案1000件,线索的数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两年来,技术支撑由无到有,制度创新也是层出不穷。

最典型的就是“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强化检察机关对林长履职、对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他涉林行政机关、对涉林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检察监督。目前,该项机制已经实现市县全覆盖。“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建立以来,立案57件,同比上升111%,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3件,同比上升258%,提起公益诉讼9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安庆市“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做法予以肯定,并向全国推介。

“林长+检察长”机制开路,检察机关又紧抓长江大保护司法责任落实,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新机制,为十年禁渔、江豚保护等积极贡献检察力量。

“我们还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了6个专项行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大伟介绍,专项行动由市检察院统筹,服务长江经济带、长江十年禁渔、大别山保护等,形成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警示社会面的效果。

还有,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食品药品安全10倍惩罚赔偿,在全省率先探索侵犯个人信息案件办理等,正在走一条有安庆特色的公益诉讼之路。

“制度创新的前提是理念引领。”李大伟介绍,公益诉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核心,只要事关公益都值得去探索。在他看来,公益诉讼正在推动检察机关从完成任务向更加注重解决问题转变,从案件办理向更加注重社会治理转变,从被动办案向更加注重积极履职转变。“公益诉讼已经成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推动难点、堵点问题解决上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李大伟说。

“一把手”+“大合唱”

连续两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公益诉讼在全国试点,安庆不在安徽省8个试点市之列。2017年,安庆检察机关开始触及公益诉讼业务;2019年3月,安庆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才正式成立。

起步晚,却跑得快!从办案效果来看,2019年当年,我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业务在全省业务考评中位列第一;2020年,我市公益诉讼受理案件数、向法院提起案件数均居全省第一。从办案规模来看,已经超出武汉、深圳、杭州、长春等副省级市。

究其原因,市检察院检察长顾玫帆说,这得益于安庆构建了一个市委领导、政府支持、人大政协全面推进、各行政执法机关全面配合、人民群众全面呼应、检察机关积极作为的具有安庆特色的公益诉讼工作新格局。“这种格局反映了‘为人民司法’的新境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安庆的生动实践。”顾玫帆说。

在安庆,公益诉讼是“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魏晓明从一开始就谋划、部署、推动,多次就公益诉讼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公益诉讼工作……

在安庆,公益诉讼也不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而是联动协作的“大合唱”。

我市成立了公益诉讼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每年设立100万公益诉讼基金,这在全省都是独此一家;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市政协连续两年将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作为监督工作重点。

“这种合唱,还体现在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良性互动上。”李大伟介绍,检察机关分别与相关部门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河(湖)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对信息共享、联合开展专项巡查行动等作出规定,形成公益诉讼保护合力,共同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比如,在“林长制+检察长”制度中,每周有2名检察官在林长办驻点办公,第一时间掌握案件线索。

在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不以完成办案任务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良好的协作机制,让通过诉前程序实现维护公益目的的司法状态得以实现。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就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人防易地建设、税收征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共安全等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666件,95%以上案件均在诉前程序予以解决。

这种“合唱”,还体现在社会力量的参与上。市检察院充分借助外脑,在与市人大、市政协、行政机关、高校等沟通联系后,成立安庆市公益诉讼执法监督专家组,聘请涵盖医药、食品、土壤污染、生态防治等专业领域的32位专家参与公益诉讼工作。

“成效非常明显。”邵伟介绍,现在凭借相关行政机关出具的行政意见和专家组的意见书,合力进行环境损害鉴定,实现了先鉴定后付费,破解了以前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生态环境修复问题的瓶颈。

“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也高了。”邵伟介绍,目前怀宁县、潜山市检察院已经在各个村设立了公益诉讼联络员,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老百姓积极举报。“下一步,我们将把这种制度在全市推广,把公益诉讼真正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邵伟说。

| 来源:全媒体记者 江月 通讯员 林美琳 詹青琳

| 平台运维:安庆市新闻传媒中心

原标题:《以公益之名守护美好家园 ——构建公益诉讼工作大格局的安庆实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