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已经出发十天了,东莞的这支援赤几医疗队还在回莞路上…

2021-02-14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朋友点击「莞香花开」可快速关注

还记得我们之前报道过

由东莞组建的中国第30批援赤几医疗队

要回国的消息吗?

(点击图片查看)

他们已经在路上10天了

快看看他们现在的最新情况!

目前,由东莞组建的中国第30批援赤几医疗队已经抵达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医疗队员们在阿曼的酒店内过完整个春节假期后,有望在当地时间2月19日凌晨开启最后一程的飞行,越过印度洋和珠峰,就是温暖的家了。

从2月5日离开赤几,医疗队员们已经奔波了10天,归国之路从未如此遥远。回想2月10日晚11时许,医疗队员们从土耳其飞抵阿曼,入境手续漫长之极,直至2月11日凌晨4时才到达酒店,很多人疲惫得眼睛都睁不开。

2月11日晚,除夕夜,医疗队员的新年愿望是吃一碗泡面、喝一瓶可乐。队长陈少基满足了队员们的心愿,他请工作人员帮忙买回几箱泡面、可乐、榨菜和辣椒酱,一一分发,这成为队员们最难忘的“新春大礼包”。

负责行程的旅行社老板一家对医疗队非常关心,特意为医疗队员们包了饺子。除夕之夜,能在异国他乡品尝到一份美味的饺子,令队员们都倍感激动。医疗队员谢晓将鱼、鸡肉、米饭、蛋糕和水果、水饺全都吃了个精光。

医疗队驻马拉博点的点长、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陈硕笑着说,“那一晚的年夜饭确实好吃!”吃着盒饭,和家人通过手机、电脑同步收看央视春晚,医疗队员们和亲人仿佛已经在一起。

马拉博点的医疗队队员共10人,包括8名医务人员,1名专职翻译,1名厨师:

◎陈 硕:市松山湖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莫海军:厚街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

◎黄转弟:市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陈金水:市中医院骨科主治中医师

◎朱 彦:市东南部中心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

◎卢兆辉:望牛墩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谢 晓:樟木头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何金泉:虎门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刘慧玲:翻译

◎李文斌:厨师

他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充满战斗力、充满友爱的团队。他们在归国途中写下援非的感悟,看到医疗队员为救治新生儿自掏腰包帮患者交住院费,在外被当地群众认出,称赞“中国医生,我的朋友”时,令人感动不已。

一起听听

八名医务人员的故事!

01

陈硕:

让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

回想当初,我怀着满腔热血远赴赤几,但到赤几发现当地医疗条件与国内存在巨大差异,面对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加上语言沟通上的障碍,真是觉得归期遥不可及。可没想到,一转眼援非工作就结束了。

还记得刚到赤几时,我常带在身边的是一本《汉西英眼科专业词典》,眼科有太多的专业词汇,只能靠翻查词典,花费的时间很长,有时候跟当地医生讨论病例,因为词穷,聊着查着话题就无疾而终了。因此,我总觉得一开始他们并不接纳我。

尽管如此,我并不气馁,说不出来,总不会做不出来或画不出来吧,所以,我默默地通过一个个病例,把显微检查、显微操作及显微手术技术呈现在他们面前,让他们了解显微技术重要性,了解中国医生的精湛技术。

我逐渐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也非常支持和配合我开展工作。在过往的19个月里,我们开展了两次复明义诊手术活动,共为3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效果显著,获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盼望有更多的赤几人民重获光明。

02

莫海军:

老铁,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

回顾非洲生活,心中五味杂陈。2019年7月,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赤几马拉博医院开展工作,熟悉当地疾病谱、了解科室医生专业技术水平、因材施教、义诊送药及下乡、医疗保健……

本以为时光就会在这样日复一日中度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肆虐全球,赤几也不可避免。我们迎难而上,积极参与防控,不停诊、不拒绝病人及手术,服务当地民众,与当地医务人员一道合力抗疫。

在疫情侵袭中,我们还为当地中资公司、华人华侨提供咨询、制定防控措施、诊疗,帮助他们安全渡过疫情关,获得同胞们的高度认可。危难时刻,中国始终同非洲站在一起,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

工作之余,每次看到大西洋波澜壮阔的海浪,远眺海岸线,心中总会泛起浓浓的思乡之情。临别时,非洲兄弟的那一句“老铁,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把我打动了,想想真是有些不舍得。

03

黄转弟:

孩子抢救成功就是最大的幸福

过去的近600天,我一直在马拉博医院新生儿科工作。我与当地医生一起查房诊治患儿,指导、参与危重新生儿抢救,还带领当地医生开展脐静脉置管和气管插管等相对高难度的医疗技术,开展呼吸气囊、输液泵等应用培训。

即便是休息日,只要接到值班医生求助,我都马上“有召就回”,我想这是对中国医生的信任和肯定。援非期间,我日常查房5327人次,参与抢救窒息患儿174人次;新生儿门诊接诊婴儿917人次。每当孩子抢救成功,我的内心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在新生儿科工作,每天都能近距离接触新生命,但在迎接新生的喜悦中总会混杂着对病情的担忧。刚参与工作的第一个月,我抢救了一个28+周、体重仅890克的早产儿。当小宝宝一天天好转时,妈妈却要求出院,因为她的家庭经济负担不起。

可此时的小宝宝仅仅跨过了鬼门关而已,还需要后续的治疗和护理。为了孩子宝贵的生命,我毫不犹豫地为孩子缴交住院费用,并给了妈妈很多鼓励的话语。小宝宝很争气,在医务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体重一点点地增长起来,最终顺利出院。

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开心自己能够一边治病救人,一边播撒爱心,温暖一个个稚嫩的生命。在工作中我也收到了家属的感谢信和点赞,有时只是几句简单的话,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那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04

陈金水:

多年后回想,我仍会觉得自豪

不知不觉就近600天了。从刚开始时的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悉,到后来沟通有所好转,也熟悉了医院环境,慢慢给一个又一个的病人提供些许帮助,给一个又一个贫困患者带去希望,时间过得太快了。

赤几人民性格豁达、乐观,很多人即使身患疾病,跟人交谈时仍然面带笑容。而且,治病过程中,不管出现什么后果,他们一般都不会埋怨医生,他们会认为:是上帝让我得这个病。因此,赤几的医生大多工作得很开心。

依然记得第一天正式上班,刚到医院马上就被拉去手术室,在器械短缺的情况下连做两台手术;记得凌晨5点被急促的拍门声吵醒,抢救血肉模糊刀砍伤口多达20多处的患者;更不能忘记,给赤几国立大学师生讲课后雷鸣般的掌声……

之前还盼望着早点回国,而现在真的回国了心中竟有些不舍,这将成为我人生中很重要也很特别的一段经历。很庆幸,能够代表国家参加援外工作,能为赤几人民带去一些帮助。很多年后再回想,我仍然会很自豪。

05

朱彦:

他们从来没说,他们都记在心里

在赤几最难忘的是最后一个工作日。那时,随着新一批队员的抵达,我们在马拉博医院的工作也接近尾声。最后一个工作日去办公室参加集体交班,院方郑重地给我们颁发了奖状,这是院方对我们工作的认可。

我交完班回到手术室,像往常一样跟科里的同事们打招呼,完成当日的工作后,将预先准备好的离别小礼物一一送出。准备离开时,我的赤几学生Almudena突然很神秘地把我拉到护士站,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险些让我落泪。

Almudena先代表她个人感谢我一年多来在专业方面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代表手术室的同事们为我这一年多来给予他们的关照和帮助表示感谢。然后,我就看到以手术室总务护士Esther为首的护士小姐姐们笑盈盈地走来。

我的赤几工作伙伴们居然悄悄给我准备了礼物。Almudena准备了一条充满当地特色的连衣裙;外科医生Berhano送来一瓶香槟;只拿着微薄薪水的同事们,自发凑份子买了三只可爱的黑木雕小象……他们从来没说,他们都记在心里。

06

卢兆辉:

拿什么留住你,我的援非记忆

回想当初,飞机降落到马拉博机场时,面对这座海岛的隐隐遥山,粼粼海水,阵阵热风,我如何也想象不到,会在这里留下这么多奔波的身影与难忘的记忆。

赤几医疗条件简陋,大部分病人付不起必要的检查费和药费,小病能拖则拖。我接诊的许多病人因轻微的擦伤撞伤没有及时处理,伤口感染最后蔓延形成大片脓肿,要整个肢体多处切开引流排脓,甚至还因此截肢,令人心痛不已。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来袭,赤几也无法幸免。但新冠疫情拉开了社交距离,却没有拉开人心的距离。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诸多回报:中资企业公司送来专门从国内订制的锦旗;华人病人术后恢复良好,专门送来感谢信;赤几老奶奶专门到门诊送来了自己种的蔬菜。

更让我感动的是,不止一次在医院以外的地方,被当地人认出喊住我的名字,正当我一脸疑惑时,他撩起自己的衣服,指着陈旧的手术疤痕说,“这个手术是你帮我做的,谢谢你!”然后,他自豪地向周边的人介绍,“这位是中国医生,我的朋友。”

我想,援非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人生挑战,更是一次“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际遇。启程回国时,回望这座海岛,我问自己:我拿什么留住你,我的援非记忆!

07

谢晓:

回望援非岁月,我没有一丝遗憾

在赤几工作及生活的日日夜夜,我和队友们一起挥洒汗水,共同奋斗,回望这段峥嵘岁月,我没有一丝遗憾。

还记得刚来非洲时,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赤几的妇女患不孕症及月经失调的较多,但赤几不像中国有全套的辅助检查来诊断疾病,仅有一个简单的超声检查,所以只能靠病史和妇科检查来诊断,靠的都是平时的临床经验。

我每天穿梭在产房与手术室之间,帮助当地医生处理着各种各样的难产及新生儿窒息问题,开展课题《赤道几内亚围产期母婴安全管理》,尽最大的努力把胎监及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留在赤几,希望造福广大非洲人民。

对我们最大的考验肯定是新冠肺炎。非洲疫情暴发时,我们缺少口罩及防护服,医院没有呼吸机,没有CT,没有负压病房,连核酸检查都要5到7天才能出结果,而且每日只做20个。我们就因地制宜,制定出了一套适合在非洲的防护方案,25名队员无一感染。

当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时,我的心情只能用归心似箭、迫不及待来形容,心里积聚的思念实在太多太多。离开家时女儿才10岁,如今已经是长得与我一般高的大姑娘了,妈妈的白发不知是否又多了。

08

何金泉:

身在国外才能体会祖国强大的重要

援非的这段日子,除了深深感受到当地医疗条件的落后,也真切地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生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们在赤几的每一天。

由于赤几当地医院的检验水平相当低,也没有质量控制的观念,我便依据我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结合这里的检验条件,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建议,尽量提高检验科的检验水平。科室同事有什么疑难问题,也都会找我帮忙解决。

援非期间,我也收获良多。当地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病例很多,大部分在国内已很少见到,如疟疾、丝虫等,通过跟当地检验医生的交流学习,丰富了我的检验专业技能。任期结束时,医院还颁发了杰出贡献奖给我,充分肯定了我在医院的工作。

只有在国外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体会到祖国强大的重要性。我们在非洲的一举一动都和祖国息息相关,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援非人员才能在非洲大地自信地践行“大爱无疆,救死扶伤”崇高理念!

素材来源:莞香花开综合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广州日报

原标题:《已经出发十天了,东莞的这支援赤几医疗队还在回莞路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