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5家文博单位联合主办,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齐聚,成都博物馆揭秘秦汉一线城市模样

2021-02-25 11: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家丽 雅昌艺术网 收录于话题#艺术231#展览94#国宝3#博物馆14

当秦汉的“一线城市”产生时,远在西方的波斯帝国早已灭亡,废墟上马其顿人塞琉古刚刚建立了希腊化国家塞琉古帝国。

这时,国内货币和语言统一,商业和手工业极其发达,东方的丝绸瓷器远销海外。

秦汉帝国如日中天。

2月9日起至5月19日,成都博物馆2021首个大型自主策划展览“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中国都市”在一层特展厅展出,为公众揭开秦汉时期中国一线城市的模样。

展览现场

这是一场阵容十分豪华的展览:四川省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15家文博单机联合主办;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齐聚,多地最新考古发现首秀,且多数为首次来蓉展出;300余件/套反映秦汉时期城市生产、生活的精品文物,其中珍贵文物152件,一级文物62件,另有32件最新的考古出土文物是首次公开展出,全方位展示秦汉大一统历史背景下,蓬勃繁荣而又迥异多姿的城市风貌。

展览现场

对于此次展览的策划初衷,展览策展人魏敏表示:“该展览的策划,是希望大家了解汉代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时期,因为汉文化时期形成了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节日源头,如猜灯谜、挂灯笼、放风筝等。我们希望观众在这里能看到秦汉时期人的生活面貌以及城市发展”。

驱车策驽马 游戏宛与洛:一线城市的发达水平

邯郸的铜器,临淄的铜镜,南阳的铁器,成都的蜀锦和漆器……一件件特色鲜明、造作精美的商品在交互与流通中,完成了不同地区文化的相互浸染与交流融汇,也为各城市的运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尽管这些城市在秦汉时期都极为发达,但各自却呈现出不同的城市特色和风貌。

天下之中——洛阳

洛阳,这个拥有4000年城市史,1500年都城史的城市,早在周朝就曾被都城。至汉时,亦有多年的都城史。

七盘女舞俑 洛阳博物馆藏

这样一个长时期处于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其大环境自然是歌舞升平的。因此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来自洛阳博物馆的一级文物“七盘女舞俑”。

七盘女舞俑在展览现场

这件文物表现的即是当时广为流行的“盘鼓舞”,透过它,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百戏盛行、宴乐不歇的社会风貌。

海内名都——临淄

在“海内名都”临淄,一件看似平平无奇的铜汲酒器却是暗藏乾坤,只需拇指按压、松开气孔即可轻松汲取酒水。这是世界目前已知最早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的实例,早于欧洲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近两千年。古人对科技的掌握和运用,远超我们的想象。

铜汲酒器淄博市博物馆

埒富王城——邯郸

西汉,邯郸城有“富冠海内,天下名都”之称,除国都长安之外,与洛阳、临淄、成都、宛(南阳)齐享五大都会盛名。西晋左思所作《魏都赋》,正是描写临漳邺城此时的繁华景象。

“五年奉主买邯郸”铜釜甑及局部 茂陵博物馆藏

邯郸的铁矿资源丰富,是手工业的重地。一组刻有“五年奉主买邯郸”以及“阳信家”铭文的铜器,表明这些铜器是汉武帝的姐姐、大将军卫青的妻子阳信公主(即平阳公主)的用具,能成为皇室特购商品,邯郸铜器的精美与品质可见一斑。

“阳信家”染器及局部 茂陵博物馆藏

展览还展出了“刘和”银缕玉衣。对此,策展人魏敏道:“中国葬玉的习俗非常悠久,玉衣是两汉皇帝、诸侯王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起源可追溯到西周时期。”魏敏站在“刘和”银缕玉衣前介绍说,该件玉衣长181厘米,宽48厘米,是目前出土的西汉时期唯一完整的银缕玉衣,由2116块大小不一,形状不用的和田青玉片以及1000多克银丝穿缀而成。

南都帝乡——宛

虽然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南阳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历史上,它曾经辉煌至极。

西汉时期,南阳就已成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陪都,是中国政治、军事、商业和文化的中心,所谓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就是对南阳繁华的真实写照。

东汉时,南阳城的面积比京都洛阳还要大,人口也比洛阳城的多,商业繁华程度也超过洛阳,皇亲国戚大多是南阳人。

红釉陶狗 南阳市博物馆藏

被称为“南都帝乡”的宛,在汉武帝时期已是汉、江、淮间的经济中心,后因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即位后多次“锦衣还乡”,更加促使了宛文化、商业和歌舞宴乐的发展。或许正因如此,南阳地区汉墓中出土了大量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文物,其中尤以陶狗为最,南阳陶狗与画像石、画像砖一起,被称为“南阳三宝”。

汉彩绘五层陶仓楼 焦作市博物馆藏

汉彩绘五层陶仓楼在展览现场

此外,在此次展览中,来自焦作博物馆的汉五层彩绘陶仓楼是其馆当之无愧的“明星藏品”之一。陶仓楼高近1.5米、共五层,精巧绝伦,生动有趣,连斜倚着门的农户和卧着的狗都惟妙惟肖。此件陶楼不仅直观形象地表现汉代建筑的形制和建造技巧,真实再现了汉代的建筑高峰与成就,也是汉代陶塑艺术的经典作品。

天府之国——成都

2010年,在天府广场东南侧的东御街出土了两通保存完好的汉代石碑。碑身上两千多横稳疏阔的汉隶文字,汉隶宽博大气,留存的两千余字记载了东汉两位蜀郡太守的政绩功德,透露出汉代成都的地方官制、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经济面貌和文学水平。其中,“巍巍大汉”“列备五都”的字样,成为《汉书·食货志》中关于“五都”记载的最新实证,更是有力凸显了汉代成都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

天府汉碑 成都博物馆藏

“五十湅”铭钢剑 徐州博物馆藏

无疑,汉代的成都是发达的。其发达仰仗的是其冶铸重镇和手工业中心的位置优势。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庇护下,程度沃野千里,手工业昌盛,蜀郡制造闻名全国。一把远销徐州的“五十湅”铭钢剑,佐证“百炼成钢”并非虚词,更证明当时成都的冶铸业,已处于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前沿。

驷驾铜车马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批从未面世的考古发现惊艳“首秀”。出土于四川省邛崃的驷驾铜车马,刚刚被文保老师修复完成即“赶来”上展。双轮轺车,四马系驾,是诸侯规格的座驾。马匹躯体强健、鬃毛整齐,栩栩如生。不仅反映出汉代高超的铸铜技术,更从侧面印证了其时成都地区的交通干道构筑优良,宽广的道路可容纳高车大马通行。

铜蒜头壶

铜钫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而广元大坪子墓地“新鲜出炉”的一批文物也是意义非凡。作为自古入蜀的要道,在广元发现的诸多具有明显秦文化特征的文物,为探索秦汉移民入川提供了重要材料,更是成都这座移民城市海纳百川的最好佐证。

列备五都:秦汉时期的那些“一线城市”

跟如今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混匀分布大江南北的格局不同,秦汉时期的一线城市还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

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汉承秦制,真正从思想、文化上建立起多元统一的“东方帝国”。

鸭形铜熏炉 南阳市博物馆藏

随着刘邦“天下县邑城”政令推行,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此次筑城地域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前所未有。城市由此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城市文化蓬勃发展。其中,洛阳、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五座城市,成为当时仅次于京城长安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号为“五都”。

可是,为什么这五个城市能跻身一线?

交通、手工业原料是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具体地说,如果这一地方交通便利,有较多的手工业原料储备、较高的手工业加工水平,便会拥有较为发达的商业水平。

陶立舞俑 成都博物馆藏

秦汉时期,洛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它位于中国地理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洛河,伊水交汇处的洛阳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北临邙山,黄河。西邻崤山,熊耳山,东邻嵩山,南邻外方山,山河众多一定程度起到保护洛阳的作用。

与外部沟通则可以利用河流以及山河之间的平原,经过崤山向西可以进入关中平原,向东可以联通开封,渡过黄河向北可以到达黄土高原,向东北则可以通往华北平原,向南可以到达南阳平原,江汉平原,洛阳的位置可以说四通八达。

错金银嵌绿松石铜镜 山东博物馆藏

而得益于北面邙山的阻隔,黄河水患很少殃及洛阳。基于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洛阳人口十分繁多,长久的发展使得其城市水平十分发达。秦汉时期,洛阳被誉为五都之首。

邯郸亦是如此。

漆鼎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秦汉时期,邯郸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邯郸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外(邯郸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东北大道上,向北可以到达燕国,向南可以到达郑国、卫国、魏国等地),邯郸正好处在沁河冲积扇的中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最重要的是,邯郸附近还拥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赵国迁都邯郸后,邯郸便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冶铁中心。丰富的手工业原料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使得邯郸得到了长久建设,终于位列五城之一。

“五年奉主买邯郸”铜盆、铜甑、铜釜 茂陵博物馆藏

临淄、宛(南阳)、成都发达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亦逃脱不了这些因素。在汉武帝时期已是汉、江、淮间的经济中心,后因光武帝刘秀起兵于此,即位后多次“锦衣还乡”,更加促使了宛文化、商业和歌舞宴乐的发展、冶铸重镇和手工业中心的“天府之国”成都等。

西汉提花织机模型(复制品) 成都博物馆藏

银豆 齐文化博物馆藏

城市的发展为国家兴盛奠定了扎实的根基,缔造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盛世。工艺精美的彩绘陶仓楼彰显着汉代高超的建筑技艺;构造繁复的彩绘百花灯寄托着汉代人祈求永恒幸福、羽化升仙美好愿景;庭院画像砖描摹出汉代庭院、宾主娱猎等生活场景……文物载史,勾勒出汉代城市发展,文化繁荣的缩影。

原标题:《展览 | 15家文博单位联合主办!多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齐聚!成都博物馆揭秘秦汉一线城市模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