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位牧民的牛年新规划

2021-02-17 10: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新春走基层】

一位牧民的牛年新规划

雄伟的祁连山犹如一副温暖的臂膀将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镇揽入胸怀,美丽的草原曾经是当地牧民群众发展养殖业最值得信赖的“天堂”。

春节来临,记者走进山里,却不见牛羊遍山坡的场景。

马场滩村牧民杨希林今年55岁,他很感谢眼前这座大山。2014年,依靠家里的600多只山羊及一部分树苗,他家收入突破20万元,告别贫困。

收入的增加并未让老杨开心起来。他说:“放羊、剪羊绒、买羊,一年下来苦得‘脱了一层皮’,老伴更是因此生病住院。”

然而,为了增加收入,大家不约而同扩大羊群数量,使得祁连山草场不堪重负。杨希林坦言,当时大家增收的途径只有两条,“要么破坏生态,要么去吃苦。”

第一次转变发生在2018年,为了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杨希林所在的山里不少地方开始禁牧。“听说圈养的话国家还有补贴,我一口气卖了所有山羊,购置300只绵羊进行圈养。”

2019年,依托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祁连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老杨动了心。依靠政府补贴3万元,他家的农家乐于2020年开业了。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一年时间,农家乐的营业收入超过30万元。

冬日里,祁连山深处的暖阳格外耀眼。坐在杨希林的农家乐中,他就像一位老朋友,将家里这些年的变化娓娓道来。“房子是自己家的、羊是自己家的、服务员还是自己家的,我们开办农家乐成本很低。现在,农家乐已经占据我家收入的‘半壁江山’。”

杨希林说,目前自家农家乐的短板是缺少住宿。好消息是祁连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争创绿色建筑推广示范县的要求,正在建设马场滩村横路组、祁连村下河组两个生态文明村。

祁连镇党委书记魏大林说,每套117平方米的房子建设费16.6万元,60平方米的12万元。和农户协商后,117平方米的房子农户自筹6.6万元,60平方米的自筹资金2万元,其他全部由政府补贴。可实现“一房两能”,旅游淡季自住自用,旅游旺季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增加收入。

杨希林不但自己申请一套,还打算租一套。“国家有‘十四五’规划,咱老百姓也有啊。”

根据杨希林的规划,不久建成的新房子将被用来解决游客住宿问题。“我还打算过完年买一辆面包车,从武威城区接送游客,他们的吃饭住宿、进入景点的门票和导游我一条龙服务,这样我家的产业链条能够更长更稳固。”

对此,魏大林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记者,自从转变产业结构后,经济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全镇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收入1000万元。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农牧民收入的‘主力军’。”(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新春走基层】

传统手工艺品走俏市场

春节,正是在成县沙坝镇沙坝村烧造土陶的好时候。和泥、拉坯、晾干、上釉、烧制……经过一道道工序,一件件精美的土陶工艺品呈现在眼前。

“节日期间,土陶工艺品的需求量增加了,我们需要烧制一批坯胎,保证春节期间不会断货。”陇南嘉瑞文创公司负责人李彬彬一边整理近期的订单,一边告诉记者。

成县沙坝镇土陶烧造已经有百年历史,是古朴的柴火窑烧技术。据说,在烧陶鼎盛时期,这个镇近一半村子均建有烧造作坊,村里人靠烧陶手艺谋生,世代相传。

然而,这项传统的土陶烧造技艺也曾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土陶烧造工序复杂,烧造要求较高,成品也卖不上价,好多村里人靠这个养活不了家,都选择外出打工了。”赵根有是沙坝土陶烧造传承人之一,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当时也不愿意继承手艺,执意去江苏打工。

再好的手艺没有人传承,眼看就要失传。2017年,凭着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研究,文创企业家李彬彬联系了赵根有,动员村里人继续坚持这门老手艺,让大家树立信心。

“文创产品就是‘文+创+产品’,其中‘文’应该放在突出位置。”李彬彬说,“成县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沙坝土陶烧造技艺又是陇南市市级非遗文化,我们有责任和担当让本土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

李彬彬非常爱护村里的老手艺人,为他们建立了传统柴火龙窑,让他们专心做陶艺,还邀请本土书画家参与产品创作,将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源源不断融入设计灵感中,一件件刻有《西狭颂》隶书铭文、青铜纹样、团花纹样的粗陶茶壶、茶碗从泥巴中“走”出来,销往山东、广东等地。

随着沙坝土陶烧造手工艺产业渐渐有了起色,嘉瑞文创公司在沙坝村小吊沟社设立了扶贫车间,带动村里14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没想到我们沙坝的土陶也能制作得这么精美,还销往大城市了。”沙坝村村民杨有红2017年开始在扶贫车间工作,年收入3万元左右。能靠着自己的手艺脱贫,这让他很满足。

从土陶罐到精美土陶工艺品,沙坝村的烧陶手艺人不仅转变了观念,也更有信心把烧陶技艺传承下去。

“去年底,儿子终于同意回来继承这门手艺。”赵根有高兴地说,儿子趁着在外打工的机会,专门去景德镇拜访了陶艺大师,等他回来后肯定会带来一些新创意。

“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两年我们借助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2020年,公司年生产粗陶产品50万件,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李彬彬说,下一步他们将申请沙坝粗陶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俗创意继续延续下去,并借助地域文化遗存,推动贫困山区全域旅游立体式发展,带动贫困乡村发展经济。(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陈多 通讯员肖红)

【新春走基层】

图片新闻

春节期间,兰州新区秦川镇段家川巧手大姐俞宗兰将做好的荷包、刺绣、布宫灯等挂满自家的小院。新甘肃·兰州新区报记者丁凯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原标题:《一位牧民的牛年新规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