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焦 |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治贫的“雷山战法”

2021-02-19 19: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贵州省雷山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92.3%,其中,苗族84.2%,水族4%,侗族2.5%,瑶族0.6%,其它民族1%。雷山,总体是以苗族为主的西部民族县。

雷山县茶产业

一、背景与概况:民族县域贫困的根源

雷山县因地处雷公山核心区而得名,属全国11个集中连片的“武陵山片区”。全县总面积1204.35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街道,154个行政村。2019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6.3万人。GDP40.37亿元,财政收入3.1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0元。

雷山是我国1986年首批确定的全国重点贫困县。2014年进入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新时代,确定省定极贫镇1个,贫困村9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92户48512人,贫困发生率28.2%。

一是“人”和“村”。近4.9万贫困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41%;37个深度贫困村,占全县贫困村41%。“两个41%”构成西部民族县新时代精准扶贫的任务量和艰巨度。

二是“房”和“路”。雷山县绝大多数贫困人口散居在大山区、深山区,“地无三尺平、房无三年稳”是许多极贫村寨的写照。全县除县城外,找不到200亩连片平地,山高路陡出行难、长年积累危房多,是民生设施最大的短板。

三是“田”和“土”。雷山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全县1/3面积在雷公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红线保护地占国土面积53.2%,是典型的大山区、生态功能区。

四是“产”和“业”。在雷公山不搞“大开发”、实施“大保护”背景下,产业发展被历届县委县政府称之为“第一难”。全县没有象样的大工业,2014年税收不足2亿元,财政收入没有突破3亿元。

二、做法与路径: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工程

(一)力推一个主导产业,民族文化旅游提档升级

1、全域布局,整体带动扶贫。高水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旅游扶贫规划》,打造“一核”(县城)、“五片”(西江、大塘、郎德望丰、雷公山、永乐达地)、“三带”(西江苗寨文化带、环雷公山生态带、苗疆走廊带)、“一走廊”(68个国家传统村落、180多个苗寨串点成线)。变一个景为一片景、一片景为一带景,片带建设与山、水、林、田、路、房、寨整治结合,让更多贫困村、贫困户在参与建设中受益,在资源变资产、民房变民宿、林地变股权中受益,在自主经营和服务中受益,整体覆盖带动近1万贫困户增收脱贫。2020年12月,雷山县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产业扶持,支持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产品。成立国有西江文旅公司,每年投入“全域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不少于3000万元。针对“快旅慢游”,扶持民族村寨围绕土、特、野、生态、有机,大力发展茶、菜、畜、禽、中药材、传统手工艺品等特色种养加项目,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组织形式,加粗拉长旅游扶贫产业链,为景区和游客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商品,2019年全县种植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10%。

3、主业主导,全力打造雷山旅游品牌。雷山县以西江苗寨为引领,民族文化旅游由过去藏在深山人未识,大步走向全国,享誉世界。该村1400多户、6000人,是典型偏远的贫困山寨。旅游扶贫后,苗族农户通过经营农家乐、家庭旅馆、旅游商品店,或直接出租房屋、参与旅游服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8年1800元增长到2019年22300元。西江苗寨被誉为“中国文化旅游的一面旗帜”,“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邀请西江旅游公司出席。12年来,“西江模式”在全县复制推广,实现从苗寨游、走向乡村游、实现全域游。2019年雷山县接待游客1312.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8.97亿元,分别是2014年的2.9倍和3.1倍,主导产业带动率达到96%,直接或间接带动近1万户3万多人稳定增收脱贫,约占脱贫人数的62%,成为带贫人数最多的产业。据2019年省级评估,近三年来,雷山县旅游业对全县GDP贡献率达41.5%,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二)擦亮雷山两张名片,产业革命蹄疾步稳

1、擦亮文化名片,将“软实力”打造成“硬产业”。雷山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苗疆圣地”、“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千户苗寨”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苗寨……为把这些散布乡村的“宝贝”打造成“文化需求”,雷山县先后争取到各级项目资金1.2亿元,在保护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推动文化产业扶贫,为全县GDP贡献了9.05%的增加值。

一是强化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雷山县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231项,其中国家级15项,被誉为中国“非遗”第一县;国家级传统村落68个,总量排名全国第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9个,苗寨180多个,人均居住密度全国最大。随着文化旅游的开发,当村民们发现自家的寨子成了游客眼中的“宝贝”时,顿觉古寨“文化”有价值。于是,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护寨”转化为新的村规民约。以西江苗寨为例,他们2011至2019年,从景区门票中提取18%资金,作为“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共1.74亿元,发放给保护达标的原居村民1430户54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95户1181人),户均2.16万元,充分激发了群众参与景区建设和自觉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夜游苗寨,望万家灯火,如星斗璀璨。这是由一家一户的灯光,点亮苗寨夜空星河;这是6000人的“文化”呵护,也是全民参与、家家“护寨”机制带来的“灯光效应”。

二是推进民族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包括以绣、织、染为主的服饰,以银和铜制作的银饰,以竹、木制作的乐器、雕塑、剪纸等。雷山已建成“苗族银饰刺绣”博物馆,成立县“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支持经营主体、景区、家庭等,打造了一大批村寨研究院、传习所、工作室和家庭博物馆,经营、传授、体验苗族传统技艺。2019年,全县有5家企业被认定挂牌“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传习所”,经营主体达到1197家,受益农户1.3万户。以银饰和刺绣为例,全县现有3千银匠、4万绣娘,是全国著名“刺绣之乡”。一般家庭,男的会银饰,女的会刺绣,做一套苗族姑娘出嫁的盛装,价值15万元左右,工时一年半左右,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年产值1.5亿元,带动1.3万人脱贫致富。

三是扩大民族文化展演与宣传。走进苗寨,游客们形容:苗族同胞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歌舞是苗族文化的特殊表达。为将“原生文化”转化为“旅游文化”,雷山县在持续挖掘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不断举办“苗年”、“世界苗族文化遗产交流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游、展演等活动。苗族同胞自发举办世界苗胞雷山行、全国苗歌芦笙舞乐大赛、“万名姑妈回娘家”、“千人唱一歌、一歌唱千年”等20多项庆典活动,汇聚20多个国家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19年推出大型实景演出《西江盛典》,让数以万计游客走进古老而神奇的苗寨,分享民族文化盛宴。全县先后命名表彰了137名民族歌师、技师、艺人、吊脚楼建筑师,他们带动乡村一大批苗族同胞增收。在西江景区,参加表演的均为当地居民,其中很多是老年人。他们身着盛装,吹着芦笙,唱着苗歌,跳着苗舞,每表演一次可获劳酬20元。该县上郎德村,成立文化旅游合作社,把全体村民参与表演的收入,按出演的工分比例,分配到各户,户均年收入8000余元。

2、擦亮生态名片,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雷山县发展扶贫产业,始终坚持“保护优先”,遵循“在保护中利用”的原则,严格实行“三个选择”:

一是产业选择,决不触碰生态底线。经过多年筛选、梳理,选择有利于绿色发展的茶叶、笋用竹、中药材、蔬菜、食用菌、生态畜禽、林下经济、绿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休闲农业等十大产业,形成乡镇有主导产业,村寨有特色产品。

二是模式选择,确保规范运行。实施“种养加服”项目,分别组建专班,由县领导领衔推进,统筹做好绿色产业规划,优化品种布局,抓好种、养、加等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生态”“有机”标准在执行中不走样。

三是利益联结选择,确权、量化分配。以“三变”改革为抓手,落实好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股权份额,村集体资源和财政投入的参股份额。探索以扶贫资金折股扶持贫困户,形成“企业带合作社、合作社带贫困户、贫困户带扶持股份”的产业扶贫格局。

四是保护与开发相得益彰。“三个选择”的实施,实现山上“增绿”和林下“增收”双赢。截至2019年,全县发展茶园16.24万亩、笋用竹2万亩、中药材7.98万亩、蔬菜10.53万亩、食用菌2123万棒(亩)、生态畜禽出栏54.6万头、林下经济3.2万亩。稳定实现农村常住人口人均1.5亩茶、半亩药、一亩菜(菌)、一头猪,逐步达到人均半亩林下经济。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08家,产值突破1亿元。由于种养加产品生态、有机,许多绿色产品销往国内外高端市场,雷山县也因此被评为“国家级有机产业认证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区,列为“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国家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也由最初每年3000万元增加到1.1亿元以上。在“保护性开发”的指引下,2019年,雷山县森林覆盖率由2014年68%提升至72.8%,当年全县参与绿色生态产业的各类企业、实体2040个,生态产业对GDP贡献率68.74%,6000余贫困户通过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脱贫。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中,来自生态种养业的收入超过70%。

(三)瞄准攻坚三大瓶颈,全力解决生存困境

1、易地扶贫搬迁。通过全面调查摸底,确定搬迁对象4534户18341人,全部搬迁到县城集中安置。为此,全县组织上千名干部,到户、到人、到户主打工的外地,与搬迁户谈心交心释疑解惑,有的干部在搬迁山寨一住就是一星期,做到不该搬的一户不纳,必须搬的一户不落。1.83万人搬出大山,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8%。雷山县被贵州省确定为18个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之一。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在黔东南州召开,与会代表到雷山示范点参观,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亲临羊排扶贫生态移民小镇视察。

为做好搬迁后续工作,雷山县设立“龙头街道办事处”,为镇级建制,统一管理三个集中安置小区。小区内,建了茶叶、旅游商品、苗族特色饮食三条街,14个“就业扶贫车间”,形成“楼上住新家、楼下进工场”,实现搬迁户1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安置小区建有苗族击鼓芦笙场、斗牛场、风雨长廊等设施,实现“搬人”也搬“文化”,搬出“大山”却不丢“乡愁”,收入也大幅提升。据统计,2019年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居地4854元上升到1362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314元。他们从深山老林一步跨县城,由绝对贫困“直过”达“小康”。同时,作为县城,常住人口增加3万余人(含少数商业购房),镇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全县城镇化也由2014年的35%提高到2019年的45.7%。

2、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打通致富路。雷山“十三五”实现县通高速,乡村通柏油路。接着,他们按照“不搬迁的要通路”,实施三年大决战,修通村寨步道、户道,实现“组组通”、“户户通”。2020年,县内公路总里程1510公里,同步完成安防工程500公里。在此基础上,雷山县建成“通村村”出行智能服务平台,覆盖全县所有村。“通村村”对接景点、电商、物流,可预定景区门票,从县城到各个景区只需15—50分钟(按近、远距离);进出村的包裹1—2天送达;大宗农副产品县内半日送达,县外24—48小时送达。截止2019年底,全县电商交易1.4亿元,其中农村增加3520万元,带动创业2万余人,脱贫4000余人。村民说,有了它,“山不再高,路不再远,行不再难”。雷山是中国西部山区第一个实施“智能出行”的贫困县,雷山经验在全省推广,被列为2019年交通运输部向全国农村推广的十件实事之一。

二是引来安全水。雷山县的村寨都在高高的山上,很多苗族同胞长期到一两公里外背水。脱贫攻坚中,县委县政府将“两水”工程(安全饮用水、灌溉用水)纳入“三保障+水”核心达标项目。六年“背水一战”,实现“两个突破”: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项目190个,解决了13.86万人安全饮水,建立了从“源头”(水源地)到“龙头”(自来水)的运管体系,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8%;投入9.4亿元,推进10大骨干水库水源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海拔1千多米的大山里,农民极其珍惜的“半分田”得到有效灌溉。如今的雷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田就有多高,水稻就有多高。村民们说,“鱼上高山”:实施“稻田养鱼”后,“高山稻花鱼”成了当地品牌,卖到40—50元/斤。依靠这“半分田”,农民稳稳地解决了“吃饭”问题,附带还有“鱼”的收入。

三是用上放心电。2014年以来,在解决照明用电后,深化解决了家庭“动力电”问题,农村用电可靠率达到99.8%。累计投入3800万元,实施电信、宽带进村入户工程,实现村户数码电视、自然寨4G网络、30户以上光纤宽带、县城和主要景区无线上网“四个全覆盖”。

3、攻克深度贫困。一是1个大塘极度贫困镇,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镇32个村,贫困户2498户9904人,贫困发生率41.25%,贫困人口占全县贫困总量1/5。二是37个深度贫困村,主要集中在大塘、永乐等重点乡镇,以及高山远山等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山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等公共服务严重滞后,是“两不愁三保障”最难攻克的堡垒。

雷山县派最能打的力量进驻最贫困的区域,瞄准“1+37”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三大决战点”,编制了“大塘攻坚”总体规划、7个专项规划,启动实施大塘“子基金项目”30个,累计投资6.2亿元;“非子基金项目”7个,投资9.2亿元,一批产业、基建、民生项目建成使用,“深度贫困村”住房、道路、饮水、电讯及公共服务短板得以有效解决。2019年,大塘镇和37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解决了全县60%的贫困问题,为“总攻决战”打通了关键性通道。

(四)紧盯民生四大保障,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1、教育。全面落实教育扶贫各项政策,形成“村办幼儿园,小学到乡镇,初中进县城”,实现零辍学。持续压减党政机关6%行政经费,兑现教育资助3.95亿元。新建了一批县、镇、村幼儿园和小学,联合开办百年职校。初中没有考上高中和高中没有考上大学的“两生”,免费上职校和参加职业院校培训。

2、医疗。立足乡村,重在村级。2019年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建成“五室一馆”和远程诊疗。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贫困家庭医生签约率100%。在村卫生室治病报销90%,村外公立医院报销70%以上。

3、住房。“决不把一栋危旧房带入2019”。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雷山县投入1.96亿元,经过艰苦细致工作,至2018年,共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762户、破旧房改造2121户、改厨改厕改圈3500户、因灾受损修复1875户,实现了对所有危旧房“双清零”。全县人畜混居和居家卫生治理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90%。如此大规模、短时间“三改行动”,在雷山县历史上是第一次。

4、社保。雷山县锁定特困人群,给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托养补助500元,每月发护理补贴80元,2019年纳入特困供养对象545人,发放供养金497万元。建成县儿童福利院、老年养护楼、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实现特困老人、孤儿集中供养全覆盖。完善“三留守”(留守儿童、老人、妇女)“两失老人”(失独、失能)关爱服务体系,对残疾儿童少年送特殊学校上学,不能到校的,按照“一生一案”,指定学校安排专人送教上门。

三、治理与成效:民族县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脱贫攻坚圆满收官。2019年3月,雷山县顺利通过第三方评估,4月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7月通过国家抽检,实现零漏评、零错退,群众认可度97.3%。2020年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普查。在全省综合考评中,雷山县连续多年处于“好”的等次,2019年取得全省第五、全州第一的好成绩。

(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0.98亿元,2019年40.37亿元,年均增长11.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由2014年24.6:24.4:51调整到2019年21.1:16.6:62.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76.9%。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19元,同比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10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国、全省、全州平均增速。2019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1304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收入高出2734元。

(三)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4年来,全县游客年均增长26.1%,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2.15%,每年直接和间接从事旅游业3万余人。2019年,雷山县“乡村旅游+扶贫”模式列入全球减贫最佳案例,“乡村旅游+”连续两年在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介绍经验。雷山县先后被列入“世界十大乡村旅游度假胜地”“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强”“全国首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西江模式”被列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雷山茶成为了党的十九大用茶、京西宾馆等重要会议宾馆用茶。

(四)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通过绿化美化、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打造了一大批绿色城镇、景点、村寨和通道,逐步实现森林进城、上路,绿色下乡、入村。县城空气优良天数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污水处理率89%,饮用水质达标100%,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富美雷山目标基本实现。

(五)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县级领导和部门驻村包扶、党员先锋队一线战斗、中央定点和东西扶贫协作、爱心企业倾力帮扶等,汇集了脱贫攻坚澎湃力量。很多党员干部在贫困村一驻就是三四年,有的“轻伤不下火线”,打着“点滴”在现场指挥;有的大雪封路,仍然冒着严寒和危险,一家一户嘘寒问暖;有的女同志挺着孕肚进村入户,有的年轻妈妈父母陪伴带着婴儿到村工作;6年来,倒在脱贫攻坚路上的党员干部32人。当地群众把他们当亲人,有的老人将“惠民一卡通”交给驻村干部说:交给你们我放心!在苗族群众家里,都自发地挂习近平总书记像,这是他们“感党恩、跟党走”发自内心的表达,干群关系、民族关系空前团结和谐。

四、雷山经验的启示

(一)攻坚脱贫坚持民族群众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雷山,作为一个民族小县、国家级贫困县,县域整体脱贫在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启示借鉴意义。全世界苗族同胞1200万人,有300万人在国外。每年苗年盛典都有大量世界苗胞回雷山庆祝,他们在农村苗寨拜亲会友中,亲身体验雷山苗胞的幸福生活,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初衷担当,看到了中国民族扶贫政策的巨大成功。雷山县委县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受到广大民族同胞高度认同和赞誉。雷山精准治贫及其“战法”,为国内国际提供了具有民族社会意义的脱贫样本。

(二)生态扶贫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雷山县“生态立县”方略,在十大绿色产业中得到充分彰显。这些产业,既为“生态”添了绿,又为“富民”增了收,走出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成功之路。这种“双赢”模式,将过去自然生态保护的“难点”变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把贫困山区产业扶贫的“短板”变成了带贫益贫的“潜力板”,把国家生态功能区的“限制”变成了绿色发展的“宝贝”。雷山县生态扶贫经验,对于地处生态功能区的民族贫困地区,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三)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推进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根本举措。雷山县围绕“文化兴县”战略,持续推进民族文化在农文旅、乡村旅游等领域深度融合,衍生了更多文化业态,培育了文化扶贫新模式。实践证明,“扶贫”有了“文化”支撑,使贫困群体在增收中,提高了文化服务的贡献率,进而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勤劳奋斗的思想,提高了脱贫成色和质量。雷山“战法”启示我们,树立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是民族地区走出贫困、接续乡村振兴的制胜法宝。同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洪绍华,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南方)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全国井冈山、兰考、石城、固原等县市脱贫攻坚经验总结、《中国农村扶贫志》资料撰写人。

内容来源:贵州脱贫攻坚

原标题:《聚焦 |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治贫的“雷山战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