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厉害了!忻州古城

2021-02-20 23: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忻州在线 ,作者张志远

忻州在线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社官方公众号!

近者悦 远者来

春节假期旅游忻州古城人气旺誉八方

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全省排名第一

2月18日,从省文旅厅传来好消息,据综合通信运营商和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专项调查数据测算,春节假期,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1907.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14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山西移动公司旅游大数据平台监测及数据反推全网,假日期间,全省重点监测的44个景区及周边游客数累计达90.45万人次,其中游客数居前五位的景区分别是忻州古城、太原市动物园、平遥古城、汾阳贾家庄、碛口古镇。人气旺,誉八方,忻州古城以其累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位居第一。

调查显示,春节假日全省出游人数逐日增多,正月初三、初四达到出游高峰,这一特征与2019年等年份的流量趋势相同。节日期间,忻州古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极大满足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旅游休闲需求。

逛古城 赏民俗

试问年味哪里浓,中国年·在忻州。正月初一,忻州古城内市民披红挂绿、敲锣打鼓,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忻州古城在春节期间举办一系列具有浓浓乡愁味的“文化盛宴”,营造浓郁的过年氛围,满足就地过年的人们线上线下“品年味解乡愁”需求,让就地过年一样精彩,一样热闹。

大年初一一大早,在忻州古城北城门楼广场,忻府区南关舞龙队率先登场,一声悠长高扬的唢呐声拉开新春活动的序幕。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声,只见两条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中国龙”在平地、高空腾移挪转,时而矫健飘逸、时而萌宠逗趣。紧接着,周围的人群如潮水般向“中国龙”拥来。好大的两条龙,龙头硕大而威严,龙须飘动,目光如炬,真有一种“神龙”的感觉。

“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都身强体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竿,兴高采烈地舞动着,看得我们眼花缭乱。”忻州市实验中学学生郭天宇高兴地说。

随着有节奏的鼓点,两条巨龙上下翻飞,瞬息万变,时而“蜻蜓点水”,时而“金龙盘玉柱”,时而“双龙祝福”。

现场市民和游客的欢呼声和呐喊声响彻北城门楼广场的上空。正当人们意犹未尽之时,逯家庄村的花伞队登场了。24名表演者手持花伞,踩着鼓乐节奏,翩翩起舞,引得人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留念。而由微影视协会带来的“大头娃娃”表演,以其夸张的动作、幽默的祝福,把现场氛围推向高潮,现场市民和游客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这样的民俗展演很好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市民康丽说道。

来自太原的游客王先生说:“像这样的活动,特别有年味儿,希望以后多多举办,让每一位来过忻州的游客都知道,忻州民俗活动是多姿多彩的。”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市春节期间在线上推出了“我们的节日——年画作品展”“喜迎新春剪纸作品展”“江山如画——忻州市山水画经典作品临摹微展”“文化乐万家云上过大年——忻州市文化馆‘迎新春’八音系列展播”等民俗活动,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尝美食 品年味

古城春节别样火,小城美食真叫多。

春节期间,忻州古城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到古城感受年味,品尝美食。荞面河捞、红面鱼鱼、莜面栲栳栳、吊煎锅、保德碗托、铜锅豆腐脑等地方特色美食,饱了大家的口福。

正月初三上午9点多,忻州古城里已经是人头攒动,摊主们忙着制作美食,市民们逛着吃着,十分热闹。

“我们是保德来的,这次主要带来了保德碗托、豆面凉粉,还有保德擀豆面和保德红枣。”来到保德碗托摊点前,摊主刘大姐一边热情地介绍,一边招呼大家品尝碗托。

碗托的原材料是荞面和白面,荞面加适量白面,用温水拌成絮状,再一点一点加水,并一个方向搅拌成糊状,继续搅拌成线状。盘里抹点油,把搅拌好的面放盘里,上火蒸15分钟。碗托冷却后,根据个人喜好再加点醋和辣椒,味道好极了。刘大姐说:“我们家做碗托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这碗托是我们保德人过年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很多人出来逛街时都要来上一碗。”

吃完碗托再往前走,只见一个忻州案子糕摊位前围满了市民。凑近一看,原来这里的案子糕别有味道,金黄色黄米面糕中间夹有一层火红的枣泥,着实好看。

“来来来,大家都可以尝。”摊主卢大叔拿起工具将一块案子糕切成小块,招呼大家品尝。刚蒸好的案子糕放入嘴里,糯而不黏,甜而不腻。

“会不会太甜啊?”一位大妈正犹豫着,卢大叔回答:“现在都提倡健康饮食,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没有任何添加剂。”听了老板的介绍,大妈拿起一块尝了一口说:“还真是,味道不错,给我来一块。”

品尝完案子糕,很快又被对面的吊煎锅给吸引了。摊主熟练地将面浆倒入抹油烧热的锅中,再撒上葱花,两分钟后出锅,把煎锅切好,一份柔软劲道、皮薄如纸的煎锅就做好了。润滑爽口的煎锅,让人忍不住竖大拇指。

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忻州最美。在北京工作的忻州籍男士王先生满面春风地说:“在忻州古城品美食不仅是舌尖上的满足,更多的是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是家乡的味道。美食的味道里,暗藏着忻州各地的风土人情。品尝一道道精美的特色小吃不仅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与当地文化的亲密接触。忻州古城的中国年,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位来自太原的小伙子感慨地说,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活动,年味很浓,仿佛让我回到小时候过年的时光里。

逛古城市集,赏一方文化;品味时光的味道,触摸历史的厚重。书院楼阁古色古香,2月15日(正月初四)上午,来自太原、晋中等地的车友驾驶30多辆房车来到忻州古城,参与了由山西省房车协会组织的2021牛年春节“房车出游新风尚忻州古城品年味”活动。车友们响应就地过年不离晋的倡议,相聚忻州古城,一起游古城、品年味、看红火、听老戏。

新忻州 新气象

文明旅游蔚然成风,省内外游客盛赞忻州。这个春节,游客在忻州游览,到处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传播文明旅游理念,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他们是最“给力”的人选。志愿者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了游客的行为及他们对忻州这座城市的印象。

2月15日,正月初四,记者跟随一队从太原来的游客进入忻州古城。“各位进来游览,就是贵宾,你们想,要是我们在这里扔垃圾多不符合身份啊,也会影响大家照相的美感吧。所以,请大家合作,不要随便乱扔垃圾,好不好?如果大家需要扔垃圾,那么请找景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给各位备好了垃圾袋。”工作人员手持喇叭,除了提醒各位游客佩戴好口罩,注意安全以外,还特别提醒大家,要保持景区环境卫生。

记者留意到,不仅工作人员随身携带备用垃圾袋,部分游客也自备了塑料袋装垃圾。神池游客胡先生告诉记者,每次游览景区,入口处就有志愿者告诉游人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不要乱扔垃圾。“我儿子带了很多零食,一路都会产生垃圾,所以提个塑料袋装垃圾,装满了再一起扔掉。”

随着忻州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行动的不断深入,忻州人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相互礼让、遵守秩序成为大家的共识。不少市民还积极倡导养成文明习惯,也带动了游客文明旅游。在忻州古城里,记者遇到了带孩子来玩的原平籍张女士,她正在指导3岁的女儿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文明旅游的习惯要从小培养,我们希望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做一个文明的忻州人。”

为搞好此次“中国年在忻州”活动,忻州市区两级有关部门一手抓服务,一手抓防疫,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现场管控及应急预案等项工作的基础上,先后在忻州古城北城门楼,忻州古城忻府院落内外,及周边的明月楼、南城门、东大街、土梢门、南瓮城、秀容书院等地段,举办了传统文艺节目表演。特色旅游展示,摄影作品展览、名优特产宣传、地方美食品尝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充满年味的活动,充分展示出1800年古城新的活化生机和时代风采。

来自省城的资深媒体人李兆民激动地说,“中国年在忻州”活动策划完美,真正是在逛古城中品到了忻州的文化,识到了忻州的发展,看到了忻州的变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参与感、平安感、快乐感、幸福感。从而也显示出忻州古城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

市资深文化旅游研究人士指出,忻州古城人气旺,游客排名全省第一的主要因素,一是离太原不远,只有几十公里,上午来,下午就能返回,所以太原游客非常多;二是停车不收费,不设时限,想停几小时就停几个小时;三是不收门票,出城进城随便玩,古城内还有特色演出,令人流连忘返;四是古城内特色小吃众多,物美价廉,服务态度好,不坑人宰人;五是特色古建筑,如北门城楼,几百年历史,古色古香,值得一看;六是古城内公厕布局合理,干净卫生,方便且有特色;七是城市道路四通八达,行程便捷且路况不错;八是忻州是全国文明城市,街道宽广,路面干净,秩序井然;九是忻州市民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对外来游客礼貌不欺生;十是逛完古城,还可同一旅程去顿村、奇村或北合索洗个温泉澡,其乐融融。(张志远)

图片来源:山西忻州古城官微

来源:忻州在线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阅读

品读忻州:怎一个“宜”字了得忻州古城:好一幅家山归梦图郭奔胜:再读忻州 年轮不朽 这里有戏参考消息特稿 | 千年古城忻州:世界目光中的发展热土读懂忻州:梦想正在起飞【文明城市巡礼】老城不老 新城创新特大喜讯!忻州市、静乐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第二届忻州城墙欢乐跑火热来袭 全民开跑点燃冬日激情扩散!忻州公交车最新路线表!张红丽原创音乐MV《你好忻州》唱出故乡亲情 唱响美丽忻州郑连生: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让文明成为忻州亮丽名

原标题:《厉害了!忻州古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