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孟晋:品读台前文化

2021-02-22 1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以下文章来源于濮阳说 ,作者孟晋

濮阳说

写有态度的文字,发有温情的文章

文化,是一个地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的孕育、传承、创新、发展的总和,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依托,是长期养成的人文共识,是由内而外的精神特质。位于豫鲁连接地带的河南台前县,历史悠久,文明发达。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台前先民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了智慧的画卷,形成了内涵丰厚的台前文化。

今天,当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望曾经的来路,会惊喜地发现,台前文化像一杯清茶,愈品愈觉芳香;像一本大书,愈读愈加丰富;像一壶老酒,愈喝愈觉醇厚;像一条长河,越发源远流长。台前文化,逐渐融入台前人的骨血,成为支撑台前发展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走进台前,走进台前文化,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也藉以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台前文化繁荣兴盛。

一只凤凰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凤凰盘旋于台前上空时,见这里地肥水美,人杰地灵,就在这里栖息下来。

凤凰是吉祥的鸟儿,它的到来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安康和幸福。后来,人们就称凤凰落下的地方为凤凰台。凤凰台前面有一个村庄,以其在凤凰台的位置而命名,称台前。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凰是台前先民的图腾,凤凰台是台前文化的本源,也是品读台前文化的原点。

台前的时空,可以用“建县不长历史长,境域不大流变大”来描述。台前县境在春秋时为良邑,战国为刚寿,秦属东郡,西汉置寿良县。东汉光武帝因避讳其叔父名“良”,改为寿张县。明洪武元年,黄河决口,毁寿张县城,县治北迁。洪武三年,寿张县入须城、阳谷二县。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寿张县。1964年4月,寿张县撤销,原寿张县金堤以南四个半区划归河南范县。1973年12月,析范县东部7个公社,建立范县台前工委和范县台前办事处。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台前县。县治设在凤凰台前,延续至今。

两条大堤

不熟悉台前的人第一次进台前,会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要走两次黄河大堤。其实,除了黄河大堤,另一条大堤名叫金堤。堤防和民埝文化,对台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金堤,取固若金汤之意。东汉明帝十三年,王景治理黄河,初建左堤和右堤,当时黄河道经内黄、清丰、南乐、大名一线。清朝时黄河南移,光绪元年,将右堤改为北金堤。台前境内的金堤,主要是北金堤,自濮阳县南关开始,经范县、台前县,一直延伸到山东阳谷。

旧志中,有秦始皇修金堤的记载。秦始皇为出巡时交通方便,公元前220年始筑驰道,西起咸阳,东穷燕齐,南极吴楚,路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株树,蜿蜒数千里,宏伟壮观。而在濮阳县、范县、台前县民间,也都有“秦始皇千里跑马修金堤”的传说。

台前境内的另一条堤坝,就是黄河大堤了。黄河大堤远在春秋中期就已经逐步形成,到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堤防已初具规模。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堤防逐渐完备。从明代隆庆到清代乾隆前期的200年间,是黄河大堤建设的一个高潮。新中国建国后60多年来,黄河大堤经过不断改造,加高加固,大大提高了黄河防洪的能力。

金堤和黄河大堤,穿台前而过,横亘全境,台前有多长,堤坝就有多长。它们如风景,点缀着古老的台前大地;他们如神龙,守护着这一方热土的平安。堤坝和民埝文化,体现了台前文化的地区特征,延续着台前先民与水患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流淌着一代又一代台前人改善生存环境的博大精深的智慧,对台前文化特别是河文化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三条河流

黄河、金堤河和京杭大运河三河交汇,曾是台前的一大风景。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出发,挟水裹沙,一路奔涌而来,在开封铜瓦厢拐了个弯,经新乡流入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境内,再流入山东,最终奔向大海。台前何其有幸,因为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穿境而过;台前又何其不幸,先民的家园曾无数次被这条大河冲毁。今天,黄河依然在台前日夜流淌,浸润着台前肥沃的原野。台前县部分村民,依然生活在黄河滩区。

金堤河是台前县的一条重要河流。金堤河并非古河道,它是由历史上黄河迁徙、决泛而形成的。据史料记载,北金堤以南原有河道,在多次黄河决泛中,有的被侵占,有的被淤塞,成为洼淀,一遇大水,由于北金堤的阻挡,水流沿北金堤向东北流,久而久之形成泛道。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挖广济梁,自张秋至北河口引水济会通河,成为金堤河的基础。1855年,黄河决口铜瓦厢,北徙现行河道,清廷30年未修黄河左堤,导致有汛必左溢,泛水沿北金堤东北流,从陶城铺入黄河,因水大流急,冲刷力强,遂成坡河道,沿河人民逐年取土修筑北金堤,加深了坡河子河槽,形成了金堤河前身。1938年,黄河决花园口夺淮入海后,金堤河成为排涝河道,黄河以北的坡水上自长垣、封邱、延津,逐渐向金堤河集中,形成黄河下游较大的一条支流,因平行北金堤下泄黄河故道,故称金堤河。金堤河穿台前而过,在台前东边汇入黄河,和黄河一起流向大海。

台前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也是其唯一流经今河南境的一段。京杭大运河台前段全长10多公里,南从山东省东平县十里铺村进入,向北进入山东阳谷县的张秋镇,流经夹河、吴坝等乡镇。台前大运河自元朝通航以来,历元明清三代,数百年间一直是漕运的干道。当时,这里舟楫往来,集市星布,商贩云集。苏州的丝绸、杭州的茶叶以及江南水乡的大米等,源源不断地从这里穿越黄河,送往京津地区。而京津的洋货、珠宝玉器以及后来的海盐等货物又从这里南下江浙。

台前大运河,在京杭大运河中有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作为最易出现险情的一段,台前大运河畅通,整个大运河就畅通;台前大运河受阻,整个大运河就受阻。台前大运河在漕运史上,尤其是运河漕运史上,常常成为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是大运河治理的重中之重。

今天,金堤河和黄河依然在台前流淌,但京杭大运河已不复存在了。时光荏苒,京杭大运河目前在台前只留下了几座石碑、一头镇河铁兽和无数的传说。

四个特点

台前文化有边、河、古、红四个特点。

长期边缘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台前所属的行政区域不断变化,但无论是归山东,还是归河南,位于豫鲁交界的台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地理位置长期处于边缘地区。归山东时,是山东的最西边;归河南时,是河南的最东边。它长期游离于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受中心城市辐射少,受中心城市影响也小。

独具特色的河文化。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合,山性使人离。”意思是说,有水的地方,人们一般都比较通达,开放包容;有山的地方,人就会显得相对封闭和独立。台前的地域文化,是典型的“河文化”。“河文化”的内涵,高度概括就是通达、融合,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性。通达、融合的“河文化”,影响在人的性格上,是大气;影响在对朋友的态度上,是尚友。大气,体现在行为上就是豪爽、直率、仗义;尚友,具体到待人接物上,就是爱交朋友,对朋友热情大方,愿意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古老悠久的上古文化。台前为黄河下游开发较早的地域,早在五六千年前,台前境内即有氏族部落居住。县境东部徐堌堆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骨锥、陶器等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东夷族人在这里定居,耕种稼穑,烧制陶器,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光耀千秋的红色文化。位于孙口的将军渡,是刘邓大军当年强渡黄河处。1947年6月30日夜,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十万大军,在司令员刘伯承与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于东阿至濮县横亘300华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挺进中原,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台前人民树碑于此。孙口将军渡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山东梁山县隔河相望,是沟通豫鲁两省的重要纽带。

五个内核

台前文化,具有忍、和、活、仁、义五个内核。

忍。忍文化发端于台前。孙口镇桥北张村今有百忍堂,纪念的是忍文化先祖张公艺。张公艺生于公元578年,卒于公元676年,历北齐、北周、隋、唐四代,寿99岁。《旧唐书》记载,寿张县(今台前县境)张家庄村张公艺,以 “忍孝”治家,九世同居,和睦相处。麟德二年十月,唐高宗偕同皇后武则天,带领文武百官离京去泰山封禅,返程经寿张县访贤,当时张公艺已88岁高龄。当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方法时,张公艺一口气写了一百个“忍”字,做《百忍歌》,并道出不忍的诸多弊端。

和。和是对忍的进一步延伸。和即为和气、和睦。台前人遇事,喜欢“说和说和”;台前人对朋友,开放友好,“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做人、处事、交往方面,台前人能屈能伸,现实不尽如人意时,他们用平和的心态、豁达的心胸铺平生活的坎坷,把人生提升到一种和谐、和悦的完美境界,让许多原本坎坷不平的心灵变得从容、淡定。

活。台前人待人处事,不死板,不封闭,不保守,而是很活泛,很有活力。台前人的活力、活泛,与偏远的地理位置、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曾为京杭大运河流经区域有关。尤其是京杭大运河航运期间,台前曾是商旅南来北往的重要驿站,当时这里商贾云集,见过世面的台前人,心胸像大河一样宽广,性格像川流不息的河水一样充满活力。

仁。儒家思想在台前影响深远。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已传入台前境内。周敬王七年,孔子自齐返鲁,因鲁大乱,避于邻境范地讲学,境内多受熏染。居民崇尚道德文明,学必师孔孟,行必遵仁义。仁,作为儒家重要伦理思想之一,在台前源远流长。台前人至今仍尚仁,有“拜仁兄弟”之俗。

义。义是台前文化的又一重要内核。宋末梁山起义,义军时常活动于台前境内的夹河南部一土丘上,土丘取藏龙卧虎之意,名曰虎丘坡。后来,有人在此开店,遂易名店子村。起义军攻打祝家庄,往返于玉皇岭歇兵,并将阵亡将士葬于此。梁山好汉仗义勇为、重友轻财、乐善好施的侠义之风,深深地传承给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此外,发生在这里的明末榆园军起义,清末红头巾起义,都是台前人“义”的表现,对台前文化的义气之风,影响深远。

六张名片

台前文化历史厚重,内涵丰富,品牌众多,亮点纷呈,可圈可点,可歌可颂。初步梳理,有属于上古文化的蚩尤冢,属于根亲文化的百忍堂,属于运河文化的台前大运河,属于黄河文化的徐有贞治河碑,属于民俗文化的药王庙,属于红色文化的将军渡,等等。

1.蚩尤冢在台前见证沧桑

台前地处中原,开发较早,三皇五帝时期,即为各部族争夺之地。其中,蚩尤与黄帝之战,尤为著名。位于台前境内的蚩尤冢,见证了台前的上古文化。

炎帝、黄帝、蚩尤部族曾在台前境内活动。蚩尤,传为东方九黎族首领(一说为黄帝时诸侯或大臣),活动在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地带。传说他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能呼风唤雨,威震天下,曾打败并逐走居于河南北部的炎帝部落。后与黄帝战于涿鹿之野,兵败,为黄帝所杀,身首异地埋葬,其首葬于阚乡(今属河南省台前县城关镇)。《皇览》载:蚩尤冢在阚乡城中,高七尺,民十月常祀之。《台前县志》载:台前县城关镇西南三里处有蚩尤冢。

蚩尤尸首为何葬台前境内?有分析认为,台前一带及其附近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5000年前,即有先民在土沃水肥的汶上、巨野、台前一带定居,创造着灿烂的文化,台前一带及周边地区成为炎黄时代各部族争夺之地并不奇怪。而据有关专家论证,汶上一带是炎黄文化发祥地之一,是蚩尤部落进入中原后的主要栖息地。汶上、台前、巨野势呈鼎足,汶上距巨野50公里,巨野距台前75公里,台前距汶上70公里,此三地无疑皆是蚩尤部族曾栖息活动之处。《太始记》云:“蚩尤氏乃据淮岱之地以挡轩辕东进之路。”蚩尤战败后退到栖息地汶上一带,占据泰山、兖州、东平、巨野、台前等地,抗拒黄帝进攻。曾与黄帝“战于黄河下游泗、济浊流充斥的平陆之野。”汶上、巨野、台前一带先为蚩尤活动之域,后为其辗转争战之地,尸骸分葬此三地不难理解。

2.百忍堂从台前走向世界

坐落于台前孙口镇桥北张村的百忍堂,是中国忍文化的发源地。

百忍堂堂主名叫张公艺。张公艺天生聪慧,青少年时就有贤名,年纪轻轻就被大家推为整个家族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张公艺充分施展其治家管理的才能,以忍孝为本,制定了许多家族戒律。他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任劳任怨,赢得了家族中所有人的拥护,很快成了这个家族的第九代掌门人。几十年间,这个家族发展到“九世同居,土地千顷,眷属九百口,住房四百区”的规模。

665年,唐高宗泰山封禅,得知张家事迹,惊奇异常,就专门访贤张公艺。张公艺这时已经88岁了,但仍体健神清,引着唐高宗察看了家族的景况,向皇帝报告了九世同居的历史由来。唐高宗问张公艺治家的诀窍所在。张公艺提笔展纸,一口气写下了一百个“忍”字,敬献高宗。高宗连连称善,神思触动,竟自流泣,感叹良久,当即下诏,免除张家的一切丁服税役,对张公艺赐以缣帛。如此,高宗还觉得不足以影响天下,回京后又封张公艺的一个儿子为“司仪大夫”,并亲书“百忍义门”,制成匾额派特使赐给张公艺家。

唐高宗的表彰,是张公艺家受到的规格最高、最为显赫的表彰,唐高宗题赐的“百忍义门”,也是百忍堂称号的由来,不过当时并没有建立百忍堂。张公艺活了99岁,他去世后8年的公元684年,唐中宗下令将他的画像配于学宫。747年,地方官府奉唐玄宗敕令建张公艺祠,由其六世孙张永岭管理。而后时断时续,到1633年明崇祯方敕建百忍堂,这一堂号才被固定流传下来。

一千多年来,忍文化从台前出发,辐射全世界,成为全球华人最为推崇的文化之一,百忍堂堂号,也遍布广东、福建、香港、台湾乃至东南亚等地区。

3.大运河曾经过境台前

台前,还是大运河曾经流过的地方。

中国大运河主要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台前大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中唯一流经今河南境的一段。

元朝将首都定在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因此由西安转向北京。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显然已不能满足当时通行的需要,如何更好、更方便、更广泛地发挥运河功能,成了朝廷的一件大事。郭守敬在全面考察了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河渠后,提出了将大运河舍弯曲直的设想,甩掉原运河从徐州向开封、洛阳、西安拐的大弯,让大运河自徐州往北经济宁至临清,再入永济渠、卫河、南运河。

根据工程安排,先是开凿了从济宁至东平县的济州河,济州河开通后,北运物资先由大清河至利津县行漕,出海后行海运。但由于海口处沙滩较多,七八年过后,漕运停摆。在此情况下,又决定开凿会通河。会通河自安山至临清,流经寿张城东门,戴家庙、十里堡(今属东平县),姜庄、田湾、沈堤、沙湾、夹河、八里庙、董庄(今台前境),穿张秋(今属阳谷县),越阿城、七级(今属阳谷县)、李海雾(今属聊城),过聊城、临清入御河(今卫河),至此,京杭大运河南北全线贯通。

台前,就这样与大运河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后的500多年,大运河在台前境内帆影点点,成为中华民族南北融合和贸易往来的一个重要节点。

4.徐有贞在沙湾治理黄河

在京杭大运河的治理历史上,有一个人的名字永载史册,他就是明朝人徐有贞。徐有贞治河碑和镇河铁兽,现存台前。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京杭大运河从一开始贯通,就面临着治理。明朝时,统治者同样非常重视运河漕运。明成祖上台不久,就考虑重修会通河,他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主其事,选30万丁夫大规模疏浚济宁至临清的河道。此外,自山东汶上县袁家口到今天台前的沙湾,又修了一道新河,新河在沙湾处与旧河连接,在此情况下,会通河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大运河的全线通航也得到了保障。

明景泰四年,五月,大雷雨,沙湾北岸再次决口。在此情况下,明景帝命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有贞,前往沙湾治河。

徐有贞考察了山东、河南一代的河道、地形、水势后,上《沙湾治河三策疏》,一置水门、一开支河、一浚运河。他称:这样“其内则由古大金堤可依以为固,其外有八百里梁山泊可恃以为泄”,就可以解除沙湾的河患。

整个工程用了500多天,于景泰六年七月竣工。徐有贞《治水功成题名记》载:此次治河“承命于景泰癸酉(四年,1453年)之冬,经始于甲戌(五年,1454年)之春,收功于乙亥(六年,1455年)之夏,而告成于其秋......昔也,沙湾如地之狱;今也,沙湾如天之堂。”

自徐有贞治河以后,黄河复归南疏,山东漕河又畅行了35年,没有大患。

5.孙思邈在清河医治苍生

台前县清水河镇,位于县城西南16公里,因地近清水河道而得名。该镇有一个药王庙,传说是一代“药王”孙思邈的行医处。药王庙至今香火不断,人们永远不忘孙思邈在清河医治苍生的恩德。

据传,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博经史百家,兼通佛典,隐居太白等山。隋文帝诏封他为国子博士,不受;唐太宗诏选京师,拒官;唐高宗诏封建议大夫,祠公主、故宅及骏马,都被孙思邈婉言谢绝。孙思邈喜欢云游四方,医治苍生。

当孙思邈来到清水河时,住在一间破庙内。他天天走村串巷,行医舍药,为人们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被人称为“神医药王”。他在周边地区行医过程中,遇有家庭困难的,分文不受。若问他籍贯,答曰“清水河”。清水河一带民众,为纪念孙思邈,于他曾经居住的破庙旧址处,建了一座药王庙。至明代,药王庙依然如故,有山门、大殿,殿内有孙思邈塑像。殿外,还树有碑一通,碑阳刻其简历,碑阴刻《千金要方》。1946年,药王庙被拆毁。本世纪初,有识之士共同捐资,于原址重建药王庙,建大殿三间,题刻“药王行宫”。此外,为纪念药王,农历每年二月初二,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当地都要举办庙会。

在清水河,提及孙思邈,人们都能讲述很多药王显灵的故事。据传说,无论是妇孺老幼,有了大病小灾,只要在庙里烧上一炉香,跪下一边磕头一边许愿,就能在香火上面讨下药来,有时是粉状,有时是细颗粒状,颜色也有深有浅,回到家让病人喝下,第二天病就会好。

6.大反攻序幕在孙口拉开

台前,还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地方,孙口渡被誉为将军渡,并建有渡河纪念碑。

1947年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指挥部队强渡黄河。当天晚上,孙口渡口的水手们组成突击队,驾驶12只小船将二纵先遣部队某部四连送到对岸,攻破敌人严密布防的地堡群,为大军南进打开了通路。船工们光着背,赤着脚,满身汗水,不停地往返摆渡。经过连续两天三夜的强渡,主力部队大部过河。在运送士兵的过程中,孙口水手最快者仅几分钟即可到达对岸,一夜摆渡最多者有几十趟。

7月4日晚,刘伯承、邓小平及野战军机关在孙口乘“爱国号”平头木船安全渡过黄河,两人下船后同时把手伸向水兵队长程文立、程广礼,异口同声地说:“你们辛苦了,是你们为人民立了大功!”7月17日,刘伯承、邓小平亲自签发了嘉奖各渡口船工令。后来刘伯承、陈毅在出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时发言说:“孙口、李桥等黄河渡口的指战员和水兵同志们为革命立下了战功,要告诉全国总工会为他们请功。”

刘邓大军从孙口强渡黄河后,继而发动鲁西南战役,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大反攻的序幕,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作者简介:孟晋,濮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来源:濮阳说

原标题:《孟晋:品读台前文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