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威海:这个春节,他们因坚守而更美

2021-02-22 21: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牛年春节,因“坚守”而动人。民警在大街小巷巡逻,护林员踏遍山野防火一线,环卫工人披星戴月清扫路面,劳动者加班加点追赶工作进度……坚守者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勇敢担当与无私付出,温暖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年。

  随时在岗维护公正年

  2月4日,经区公安分局法制大队民警李岩起了个大早,来到凤林街道龙凤社区,与工作人员一道进社区巡查,宣传禁放烟花爆竹政策。8时,他匆匆赶回分局,梳理2020年度的案宗,找出待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下来。

  李岩的办公桌上,除了一摞厚厚的案卷外,最醒目的是两摞法律法规书籍,摆在最上面的一本已破旧,显然被翻阅过不知多少次。李岩说,“我的职责就是确保案件办理规范,必须保证每一起案件都程序合法、量罚适当,以专业知识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犯”。

  李岩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喜悦心情,“真的很骄傲。”2016年,李岩来到法制大队。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审核分局受理的案件,并对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

  案件审核工作,面向的是经区发生的各种行政、刑事案件,这就要求法制大队民警时刻处于工作状态。“严格来说,我们没有下班时间,可以说一天24小时都是工作时间。只要有案件,我随时在岗。接到办案单位的电话,我必须第一时间进行审核。”李岩表示。

  审核案件、学习法律法规、执法巡查、为民警解疑答惑……李岩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他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容不得半点差错。来到法制大队的4年间,由于工作原因,李岩没能陪家人看过一场电影,春节期间在岗工作更是常事。

  今年春节,李岩依然坚守岗位。提起妻子和两岁的孩子,他笑着摸了摸头:“又不能陪他们了,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好在家人都很理解我,以后有机会再弥补吧!”

  有家人的支持,李岩对新一年的工作信心十足。今年,他要仔仔细细地把新出台的《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和《刑法修正案(十一)》等法律法规学上几遍,总结好已经完结案件的审核经验,让工作更得心应手,让人民群众更满意,也为提高经区公安分局的执法质量尽一份力。

  身穿“战斗服”保障祥和年

  2月7日5时50分,和往常一样,威海消防支队经区大队华夏路消防救援站实习学员巩宪哲迅速起床出操;7时30分,准时与队员交接班;8时,打扫营区卫生;8时30分,开始学习、锻炼……不是在出警现场,就是在训练场,这就是消防员的工作常态。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从踏上消防岗位那天起,每位消防员都明白身上肩负的职责。巩宪哲给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集体操练,抓紧时间给体能、技能“加码”,还向站里的指挥员、老队员学习队伍管理、出警实战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为的是以超强的体能、过硬的本领,救群众于危难。

  早在2015年,巩宪哲就以义务兵的身份从济南章丘来到威海服役,在这里工作生活了4年,直到考上军校。今年1月29日,他又以实习学员的身份回到威海。

  “这意味着我肩上担负着新的责任,实习结束顺利毕业后,我将成为一名正式的指挥员。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才能带领一支队伍保一方平安。”巩宪哲说。

  团圆,是最浓的“年味”。可对消防人来说,“在岗过年”一直是常态。每年除夕,消防救援站全员在岗,还要身着作战服随时准备出警。这天的晚饭一般提前到16时,为的就是做足出警准备,保证群众过个祥和的平安年。

  自从威海出台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后,消防队员们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群众对消防队员工作的肯定,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巩宪哲说:“这份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任何物质都代替不了的。”

  1997年出生的巩宪哲,是家里独子。说起不能回家陪父母过年,他的眼神既愧疚又坚定,“牺牲小家的团圆,是为了大家的团圆,毕竟我的职责就是守护群众的平安。”

  新的一年,巩宪哲默默给自己定下了新目标:好好实习,顺利毕业,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员,带着兄弟们平安出警,保护好辖区居民。他还希望新的一年,父母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24小时巡护守好平安年

  2月14日9时,皇冠街道森林管护中队大院里,短暂修整后,15名护林员发动摩托车出发了。春节期间,经区90名护林员、64个卡点值守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把路口、站山头、守林场,严防火源进山入林,织密森林防火“工作网”。

  9时5分,中队监控室里,通过监控探头,护林员发现有人上山,迅速通知在附近巡山的同事。

  “请您暂交火种,扫一下防火码,做好入山登记。”“您好,现在是森林防火期,请不要在林内吸烟,谨防发生森林火灾。”在石子沟水库,接到预警信息,巡山的护林员立即找到进山的市民,及时排查火情隐患。

  这只是皇冠街道森林管护中队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山林里巡护,各个卡点也有人看守,街道不间断督导,形成了一张密集的防火网。”皇冠街道森林管护中队小队长邵惟祥介绍,春节期间,经区成立区、镇街两级森林防火督导组,点面结合督促协助各镇(街)、村(社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护林员们每天的任务不仅要引导入山市民登记、全方位开展防火管控、多渠道宣传防火知识,还要关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咱们是森林管护中队,对这片林子,既要管也要护。”皇冠街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邹建华介绍,皇冠街道辖区内共有5900亩公益林、300余亩经济林。日常的巡护工作,采取徒步和乘车结合的方式,15名护林员人均巡护400多亩,每天至少要巡山8个来回。

  “从大年三十,队员们就开始24小时不间断巡山,几名队员甚至错过了和家人约好的拜年时间。”邵惟祥介绍,今年春节,很多队员都没回家,他也连续5年没回家过年了,可大家都无怨无悔。对于他们来说,把这片山林守好了,就是最大的平安,平安就是幸福年。

  走村入户送去温暖年

  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六,泊于镇白马西村贫困户徐春英家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年景象。牛年春节,镇清点组科员王宏旭在岗过年,为村民家里的事忙里忙外,俨然成了村民“自家的孩子”。

  去年11月到镇上报到,今年1月1日到白马西村包村,王宏旭说自己还是个“新兵蛋子”,但在白马西村村民看来,这个小伙“真不糙”。

  一个周五个工作日,有三天时间,王宏旭都在村里。白马西村村民王田山说,“见天往村里跑,我们有么事,他比我们还上心,这跟咱自家孩子有么区别?”

  眼看要过年了,担心村里贫困户的生活,王宏旭又到了他们家里,进了院子,撸起袖子就干了起来——晒被褥、擦玻璃、扫庭院、清垃圾……王宏旭说,“老人年纪大了,爬个凳子都费事,别说扶墙擦灰的事了,咱多干一点,他们就少受累一点。”

  王宏旭老家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随着年关临近,“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更深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愈发强烈。

  “来威海的时候和父母说好了,要回家过年,现在看来只能食言,父母也表示理解。”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王宏旭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也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倡导外地居民就地过年。“疫情之下,不能为了‘小家’不顾国家这个‘大家’。”王宏旭说,跨省回去可能给大家添乱,不如留下来,还能为疫情防控尽一点微薄之力。

  至于如何过节,王宏旭早有安排。“宣传防疫知识和就地过年的政策。大年三十那天,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和老党员们,看看他们还有啥困难。”王宏旭说,他和父母商量好了,等疫情过后,父母就来威海看他,“既不耽误工作,我们还能团圆,挺好的”。

  以店为家干出希望年

  “大年夜,我不孤单。老板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份丰盛的年夜饭,有鸡有肉有海鲜,10道菜凑成一桌好席面。”2月3日12时许,位于韩乐坊中街的一家火锅店内,店员窦红丽送完一桌客人,马上给餐桌椅喷洒酒精消毒,准备迎接下一桌客人。

  37岁的窦红丽家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来威海7年。去年就没能回家过年,算上今年春节,她离开家人已20个月了。

  “每天和爸妈打一个视频电话,他们劝我别担心家里,让我安心在威海过年。”节前,她买了一批海参、鲍鱼、螃蟹等威海特产,装了满满两箱子,寄给家乡的父母。窦红丽说,等年后再挑合适的时候回家看望父母。

  一个人在威海打拼,虽然很想家,可店里的同事待她像家人一样,窦红丽把店也当成了家。火锅店的老板宋国辉老家也是依兰县的,8年前,他在韩乐坊开了这家店,发展到如今,已有了18名员工,和窦红丽一样的外地员工有15人,异乡人相互扶持,处得和家人一样。

  “出门在外,特别在外地过年,哪有不想家的?”宋国辉说,为了让员工过个好年,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他给员工放了两天假,承诺带薪休假,按国家标准支付三倍工资。除了年节礼品,每人还分到一个拜年红包和一份年夜饭。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餐饮业受到不小冲击。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经济形势会越来越好,我非常看好2021年。”今年,宋国辉又投资60万元,打算在韩乐坊中街北面新开一家餐饮店,带着他的团队大干一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姜萍 通讯员 刘文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