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美育进中考”试点五年,成效几何?| 有数

2021-02-25 19: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本文为“湃客·有数”栏目独家作品,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20年10月14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全国已有9个省份试点美育进中考。实际上美育中考并非新鲜概念。自2016年起,湖南省率先在全省推行美育中考。2017年,云南、江苏紧随其后,将美术和音乐列入中考科目。

按《意见》要求,全国将于2022年全面推进美育中考。那么美育中考形式如何?家长和考生有何关切?美育师资和设备又如何配备?最早试点美育中考的省份或可给出一些参考。

我们整理了湖南、云南、江苏各级教育部门的美育中考方案,并对《意见》出台后相关微博评论、教师招聘、教学奖项等多方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五年来,成果与问题共存,美育之路依然漫漫。

1.   谁的考场?为谁焦虑?——二线城市家长最关注美育进中考

10月14晚,来自教育部的新闻将“美育进中考”送上了热搜。从《意见》来看,“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美育进中考的基本方针。

“美育进中考”的热搜成了家长倾诉焦虑的“树洞”。在10月14日到10月28日期间,“美育进中考”词条下互动量最高的10条微博的一级和二级评论显示,虽然关注点各有不同,但提及“孩子”的评论数量仍然最多。这表明,美育进中考引发了大量家长的关注,“负担”“压力”“金钱”“公平”是他们最为关切的话题。在央视新闻于10月24日发布的一条有关“教育部回应网传2022年艺术进中考”的微博下,一条内容为“培训班会越来越多,收费会越来越贵!孩子越来越累,大人会越来越忙!普通家庭生活压力会越来越大!”的评论以1363赞居于首位。

政策的未知性是引发焦虑的一大原因。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不同地区的1506名学生家长的一项调查显示,对美育中考政策最为关注的家长集中在二线城市,关注政策的家长群体中,超过半数都是小学生家长。虽然上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学习绘画7年,辽宁的家长陈艳依然感到焦虑:“非常认可加强孩子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但如果以应试为指挥棒,究竟要怎么考、怎么学?”

但并非所有家长都对美育中考感到焦虑,来自一些美育进中考试点省份的家长则淡定了许多。政策发布后,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高三班主任刘荣并未收到来自家长的任何抱怨:“现在城里的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教育这一块都比较重视,另外也重视孩子们的全方面发展。”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也回应了额外报班的焦虑:“艺术课不需要再增加课时,就是要保质保量完成9% - 11%的课时数,就足以让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审美和人文素养。”

2.  美育都在考什么?——过程性评价和客观题是重点

目前,美育中考的评价机制在试点省份存在着较大差异,各省教育厅都给予下属市教育局制定评价体系的自主权。就分值而言,艺术分一般在中考中占到10-30分,大致相当于体育中考分值的1/3。等级制和计分制是目前美育中考最主要的两种评价机制。除去湖南邵阳、株洲,以及江苏扬州,其余试点都采取了计分制。一般而言,仅有不合格(D等)会影响孩子就读四星级高中的机会,且大部分省市会给予不合格考生补考的机会。

而家长更为关心的是分数的组成。在大部分试点,美育中考的最终成绩都涵盖了俗称为“日常表现分”的过程评价和安排在初三的终结性考试。但在艺术特长加分上,不同的试点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江苏基本实现了艺术特长加分的全覆盖,而湖南和云南则并未采取这一加分形式。

许多家长的焦虑恰好来源于艺术特长加分。不过就目前的艺术加分形式来看,大部分江苏城市所采取的是依照参赛级别和获奖等级的加分制,且加分不得超过10分。只是在家长眼中,1分的差距就足以让人揪心。

《意见》指出,推进评价改革是美育进中考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举措之一,需“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对于目前美育中考的开展形式,万丽君解释道:“学校教什么,我们就考什么。考试的内容是课程内容,不会给学生增加太多负担。”下面这张音乐试卷,看看你能答多少题?

美育中考试卷样例 王桦供图

但目前的美育中考形式依然引起了教师的不满。网上公开发布的美育中考试卷显示,大部分地区都采取了选择、填空、判断、简答等客观题,艺术实操并未纳入评价体系。一众音乐美术老师对这样的题型感到烦恼——学生能力无法被评判,而教师的专业技能也无处施展。湖南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音乐教师王桦和其他老师常常开玩笑:“我们其实只要花半天时间把每个班的班主任教会,考试分数肯定比我们进课堂要更高。”

3.   人才能否配备齐全?——“教师不该有‘十八般武艺’”

“改善场地器材建设配备”是美育进中考的重要举措。湖南湘西苗族自治州吉卫镇民族中学美术教室麻国志记得,2016年实施美育进中考后,学校拥有了独立的绘画教室。

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初中音美器材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不断上升,截至2019年,达标率已超过95%。但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小学艺术教育资源配备逐渐齐全,小学音美器配备达标学校比例依然低于初中。部分小学依然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主课教师被迫代课,练就“十八般武艺”。

“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又是美育进中考的另一目标。早在美育进中考政策实施初期,作为试点的江苏、湖南和云南已相继出台按计划招聘美育教师的文件,三个省份的美术、音乐教师招聘比例在2017年后都有显著提升。

为解决农村艺术教师不足的问题,各试点自2017年起提高了特岗(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招聘岗位中艺术教师的比例。同时,美育体育浸润计划的开展有效匹配高校艺术人才和农村中小学,人才资源配备工作的确得到了改善。在衡阳,原来已改行任教其它学科的艺术专业教师因教育局要求归位,并艺术教师的招聘计划逐年增加。2015年,全市新进艺术教师150人,补充艺术教研人员6人。

但在艺术类教师招聘比例上升的背后,是音美教师面对负责科目骤然加入中考行列的无所适从。2015年以来,王桦带了三届中考生。虽然音乐进中考后,初三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课时得到了保证,但一旦节假日和月考“撞上了”原本的课时,学生们往往面临一个月只上一两节课就进考场的情况。王桦尽力做好了万全之策,“每周出理论考点复习题和资料,让学生保持做题的‘手感’”,但“拼尽全力也提不高学生的平均分。”

湖南某中学九年级晚自习美术音乐辅导表 王桦供图

音乐和美术在衡阳计分的这三年,王桦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甚至累到出现了斑秃,“头发一块一块地脱”。

4.   主课还是副课?——美育地位还需上升

提高艺术课程的地位是多数省市设立试点的目的。早在2012年,美育中考在湖南益阳短暂推行。2015年,出于改善农村艺术教育资源配备的目的,湖南省衡阳市便吃下了美育中考这只“螃蟹”,率先成为全省推行前的试点城市。衡阳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周法清认为,“从实践效果来看,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存在很多困难。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顶层设计乏力,没有有效的艺术教育考核和测评机制,从而导致艺术教育在文化课程教育的挤压下,日趋边缘化。”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需要“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并“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定的教育教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奖项,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并列,自2014年起每4年评审一次。可以看出,在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课题中,美育相关课题所占比例不足5%,且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两类高位奖项的比例极低。2018年的评审结果与2014年相比,美育课题获奖比例略有提高。《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艺术类课程占九年总课时的比例是9%-11%,但美育类课题获奖比例依然远低于艺术课时比例。

5.   美育还是增负?——“一切还是为了孩子。”

“时代愈来愈便捷,我们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但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一现象让体育与健康学院专家团队开始反思目前的考试制度,“现有的考试导向是与我国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体系偏离的,对‘智’的过分强调让大众天然不重视美育。”江苏省淮安市体卫艺处处长安慧娟也表示,“艺术素养不能以简单的笔试进行考核,我们希望更多的专家来研究,怎样来优化考试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

目前,学科整合成为西方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而国内一些教育学者也将目光放置在了这块“他山之玉”上。以瑞典为例,高中课程的设置打破了文理的界限,而以项目(program)为单位,设立多个研究方向供学生选择。“将文理科目根据‘德智体美劳’的培养目标整合成五个板块,中考就考这五门,孩子的压力自然减少。”专家们解释,“这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减少课业压力的根本出路。”

但专家们也强调,美育本身并不会增加教育不公平:“现阶段的不公平代表我们还没找到最佳的制度,但提高美育的地位会是大势所趋。”张淳希望,未来的美育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学习,家庭、学校、社会要合力打造美育教育完整生态。”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陈艳为化名)

——————

本文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数据新闻与可视化》硕士课程学生作品

作者:周鑫雨 王诺 王咏荷 高思逸 王子安

指导老师:徐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