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绘就科技扶贫大格局

2021-02-25 0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柞水木耳火了。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柞水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点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

“总书记的点赞,肯定了包括木耳在内的科技扶贫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实实在在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振奋地说。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科技部定点扶贫县柞水县的真实写照。小木耳在科技的加持下,逐渐变成了大产业。味鲜、个大、肉厚……李玉团队选育的黑木耳、玉木耳在柞水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

科技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扶贫行动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16年确定的十大扶贫行动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党组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扶贫方略,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创新部际协调、东西部科技扶贫协作、“四级联动”三项机制,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扶贫大格局。我国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全国科技系统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项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

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主阵地

李玉,是我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长春和柞水远隔2102公里,李玉团队的木耳为何能在柞水喜获丰收?

这背后有一个科技扶贫的动人故事。2017年,由科技部牵线,李玉团队奔赴柞水县开启科技扶贫行动。

“科技扶贫能够在柞水县等地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主阵地。”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柞水,科技部累计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项目28个,投入7050万元,引进各类科技人才380余名,组织培训扶贫干部、贫困群众3000多人次。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等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76万项,引领了扶贫产业快速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等重点专项投入6600余万元,推动秦巴山片区等贫困地区水产养殖、木耳及珍稀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黄连新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重庆市石柱县黄连产业综合产值达3.6亿元,种植户户均收入4.6万元。

新疆洛浦县整合6000多万元扶贫资金,建成和田地区最大的良种鸽繁育基地,吸纳193名贫困群众就业,带动79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

全国科技系统累计推广应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粉垄耕作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5万余项,为贫困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科技特派员成为脱贫攻坚生力军

2015年,60岁的科技特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他长期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驻村扶贫,是第一个把院士工作站建在最基层村民小组的科技特派员。

他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被当地群众称为“农民院士”。

目前,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已在澜沧贫困山区推广上万亩,冬季马铃薯已在云南全省推广500多万亩。

“科技扶贫,让我们把‘冬闲田’变成了‘效益田’,在澜沧拓展出了一个冬季马铃薯产业。”朱有勇说。

朱有勇像(视频截图)。

2019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年来,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选派的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基本实现了对全国近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

他们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先后涌现出了李玉、赵亚夫、姚建民、吕秀兰、朱有勇等先进典型。

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又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才专项计划,向中西部省份1118个“三区”县选派了12万余名科技人才,重点面向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科技示范户等培养了2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为贫困地区打造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工作队。

打造创新驱动精准脱贫的示范田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井冈山脱贫攻坚工作指出,“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

如何实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

科技部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把定点扶贫县打造为创新驱动精准脱贫示范田,选送了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挂职干部和科技人才,实施了一批接地气效果好的科技项目,建立了一批示范优带动强的创新创业载体,做响了一批有特色可持续的扶贫产业。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科技部在5个定点扶贫县累计投入资金和引进帮扶资金11亿余元。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科技助力经济2020”专项等项目250余项,累计投入资金2.19亿元,引进帮扶资金约8.45亿元,选育近200个新品种,开发产业关键技术100多项,有力提升了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在5个定点扶贫县,科技部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众创空间、协同创新分中心、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园、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30多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扶贫主导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2018年,科技部先后向定点扶贫县井冈山选派了30届科技扶贫团65名扶贫干部,集中扶持了35个重点贫困村,累计支持各类项目338个,投入项目资金3.45亿元。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在国家贫困县中率先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初的21.5%下降到2019年的0.055%,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600元增长到10205元。

科技部5个定点扶贫县全部提前摘帽,其中井冈山市在全国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把习近平总书记“井冈山要在脱贫攻坚中作示范、带好头”的殷切嘱托变成了美好现实。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

……

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科技扶贫贵在精准、重在产业、根在创新、要在合唱、恒在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科技将播撒更多的种子,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科技日报评论员

经过8年持续奋斗,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泱泱大国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踏泥泞,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脱贫攻坚重大成果,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世界减贫进程作出的重大贡献。

柞水木耳、凉山花椒,直播带货、院士下乡……脱贫攻坚战打得风生水起,得益于全党全社会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形成的强大合力。精准,是这场硬仗成败的关键;科技扶贫,是提高精准脱贫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摸着石头过河、完成历史性跨越的过程中,我们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递交了一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发展产业,要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科学调研,选准产业。“农民院士”朱有勇就找到了云南澜沧县主导产业生产方式落后、土地冬闲时间长、林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用技术精准供给发展了生态茶、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和林下三七等,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使冬闲田变成了致富田。产业发展,要以科技为支撑,让贫困群众投身产业链,既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又提升扶贫脱贫效能。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小木耳大产业”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产业兴旺离不开技术和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近30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生动实践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了农民运用适用技术脱贫增收的能力。实践证明,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方式……无一不以创新为底色。

今天,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前路漫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乡村建设被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我们更要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勾画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中国画卷。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绘就科技扶贫大格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