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乌兰察布明长城摄影展

活力内蒙古
2021-02-25 11: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长城作为世界十大文化遗产之一,辽阔雄浑、气势磅礴、绵延万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乌兰察布市境内长城资源丰富,明长城400多公里现存较为完整的墙体和遗迹蜿蜒起伏,似一条巨龙飞腾在崇山峻岭之间,配以内堡外墩,烽堠相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壮观。厚重的历史积淀、特殊的地域文化、宏大的建筑规模,让长城成为乌兰察布市大地上的历史丰碑。

乌兰察布地区修筑的明代长城有两道,一道是大边,另一道是二边或小边。大边,分布于兴和县、丰镇市、凉城县境内,这道长城修筑最早,明初被称为大边、极边,全长230多公里。明朝大同镇所辖明代长城二边,分布于大边之南,大部分地段成为今天的蒙、晋省区分界线。此外,丰镇市、凉城县境内各有一段二边的支线,与明长城大边沿线的烽火台相望。

第一篇兴和县

兴和县明长城大边墙体东端起自兴和县店子镇南口村西北 1.8 千米大边与二边相交处,相交处修建有一座敌台。墙体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至兴和县五台山向西北急折,抵头道边村又折向西南,经店子镇牧厂沟村、双墩梁村、山岔沟村,沿葛胡窑村南,过苏木山折向西北,经三道边村,直奔平顶山而上,到达丰镇市浑源窑乡东南猫头山顶。

兴和县还分布有一条连接明长城大边与二边的支线。该段长城起自兴和县店子镇不列窑村南 3.7千米二边墙体之上,向北延伸,翻越韭菜疙瘩山,交会于明长城大边头道边村长城敌台。此处遗迹较为明显,远望呈一条大土圪楞。靠近古城村的新平堡一段较为完整,残高处最高 3 米,宽 10 米左右。兴和县境内的明长城大边总长 50645 米。

兴和明长城资源分布图

· 韩家营长城

开车行驶在 G7 高速公路韩家营至呼和浩特段国家高速公路,会清晰地看到兴和县店子镇韩家营段长城,沿蒙晋边界行走在犹如一条腾飞巨龙的长城脚下,感受着长城的气势磅礴,领略历史过往,内心不免震撼激动。

· 韩家营长城敌台

这座敌台位于兴和县韩家营附近,属于明代早期修筑的大型墩台,附近耕地较多,墩台与村庄、耕地相交错,不同历史时空下的产物,在烟雾间若隐若现。

· 古城村长城

古城长城位于兴和县古城村附近,部分地段在平地延伸,敌台、马面相间分布在墙体之上,墙体呈“之”字形依地势排列。高大的夯土墩台和可见清晰夯层的宽厚墙体,显示着这处军事防御工事的宏伟与壮丽。

· 古城村长城

· 古城村长城夕照

· 四道沟长城

这段长城墙体起自兴和县店子镇南口村西北 1.8 千米,止于店子镇四道沟村西南 3.05 千米,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这是明长城大边在乌兰察布市境内的第一段墙体,下接头道边村长城1段,长1162米。这幅照片所展示的是四道沟长城上的一座墩台,掩映在村落房屋的背后。

· 南口长城

南口长城,明长城大边从兴和县店子镇南口村进入乌兰察布地区,兴和县境内总长度为 50645 米,敌台 24 座,烽火台 12 座。南口长城在群山之间蜿蜒,其上的敌台斑斑点点,与远山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文化景观画面。

南口长城

第二篇丰镇市

在丰镇市,明长城遗址有三道。第一道长城位于市北 40 公里,明洪武十九年(1376 年)修筑,总长 70352.5 米,这段长城沿山岭,逾险峰,跨深涧,较其他长城更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明代大同镇的北界。第二道长城位于市境南端,筑于明嘉靖年间,万历、隆庆年间重修,是现在阳高县、左云县和大同市与丰镇市的分界线,也是山西省与内蒙古的南界。第三道长城修筑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年),东西对接于第二道长城之上,形如偃月。其中隆盛庄敌台、兰家沟明大边石刻题记在长城上不多见。

丰镇市明长城资源分布图

· 葛胡窑长城

这道墙体位于店子镇葛胡窑村西南,墙体为夯土建筑,属于大边长城。这段墙体较为高大,墙体两侧都是农田,当地百姓祖祖辈辈在此耕种务农,与长城相伴终生。

· 守口堡长城

守口堡长城为夯土建筑,气势雄伟、连绵不断,一直伸向远方。此段长城与内蒙古丰镇市浑源窑乡石堤沟村为邻。

· 守口堡长城——春暖花开时

· 守口堡长城——晚秋叶黄时

·守口堡长城

· 镇宏堡长城

明代长城有许多地段都保存较好,与丰镇市口子村相邻的山西省阳高县长城乡镇宏堡长城就是其中典型的一段,明代为防御蒙古诸部的侵扰,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在明朝不称“长城”,而称“边墙”)。境内古长城全部沿山坡或平地修筑,黄土夯筑的墩台密集,绵延不断,甚为壮观。

· 三墩长城

三墩长城位于大同市新荣区,与丰镇市官屯堡乡的王家营村为邻。这里的空气清新,自然风光较好,与正全力打造旅游景点的镇边堡距离较近,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可以借此获得更好的保护与发展。站在 15 米高的古烽火台上远眺,右侧是内蒙古地界,春末,竞相开放的油菜花与延绵的长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农民在烽燧和长城墙体下劳作。盛夏,长城、古堡成为海内外游人的消暑旅游目的地。秋天,烽燧掩映在金色的庄稼地里。冬天,白雪皑皑,一片银装。

· 三墩长城烽火台群

· 三墩长城 阳春三月备耕忙

· 镇川口长城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与丰镇市官屯乡十五坡为邻。这一带长城称为二边,修建于成化三年(1467 年),修建者为总兵王玺。这一地区为内蒙古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长城始终连绵不断地蜿蜒在高山、大川、平原、沟壑之间。

· 镇川口长城

· 镇川口长城

· 西寺长城

这段长城墙体从王家营进入丰镇与大同地带交界,与丰镇市官屯堡乡十五坡为邻,墙体直奔北部方山。上山的路正在拓宽,风光秀丽,沿西寺村方向一路前行,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壮观的长城映入眼帘,四周群山耸立,山青水秀。方山永固陵(北魏冯太后陵)与长城相伴,墓道贯通了方山永固陵和西寺长城,半山腰处矗立着慧泉禅寺。

· 西寺长城

· 拒门口大边长城

拒门口大边长城与内蒙古丰镇市巨宝庄镇七墩沟长城属于一道长城,距离拒门堡较近。长城墙体完好,夯土建筑的烽火台棱角清晰,呈长方形,高大雄伟,如此保存完好的墩台在长城上不多见。沿丰镇市南行,过七墩沟村的山间崎岖路,就能看到这段长城,墙体为人工基础,黄土建筑,远眺隐约可见丰镇电厂。

· 拒门口大边长城

· 隆盛庄烽火台

隆盛庄烽火台,也称猫儿庄墩,位于隆盛庄镇东南一里,明王士琦《三云筹俎考·大同总镇图》标有此墩。这座墩台的规模很大,内有窑洞,可宿兵丁。沿大边迤西八里是长城大墩,迤南二十里是宁远墩。《明英宗实录》记载:“大同各边报境外达贼千余骑近边牧放。宣府又报达贼五百骑犯猫儿庄墩,坏边墙入屯海子,章下兵部请行各镇守等官计议备御方略。”文中的“达贼”指蒙古骑兵,此事发生在明天顺年间,“屯海子”应指今隆盛庄南安家卜海子。

· 隆盛庄长城

隆盛庄长城属于第一道长城,距离丰镇市北 40 公里以外,明洪武十九年(1376 年)修筑。隆盛庄长城所在的这道长城墙体,东起河北省,经兴和县至市境浑源窑乡朱宏山,西至市境九龙湾乡西边墙村入凉城县,再经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达黄河与明长城相接,在丰镇市境内约长 65 公里。这段长城沿山岭,逾险峰,跨深涧,较其它明长城更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是明代大同府的北界,丰镇人俗称“三道边”。

· 双台大边墙体

· 双台大边长城

2007 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调查乌兰察布——呼和浩特段明长城大边时发现一处石刻,位于丰镇市隆盛庄镇兰家沟村东北处的西北坡,通过对石刻题记内容历史背景的考察得知,刻于明洪武二十九年 (1396 年 ),主要记述了兴筑石刻附近长城的时间、修筑者、所修长城的起止位置及长度等,为研究这段明长城的修筑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的文字资料。明代洪武年间北边防御体系的建立与这段长城关系密切,长城与沿边卫所共同构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永乐时期,明朝调整了北边防御战略,北边防线南撤,这段长城的作用逐渐减弱。

西寺长城

第三篇凉城县

凉城县境内的明长城大边总长 80572 米,除属于明长城主干部分的“外边”外,在北面还有道“次边”,也称“二道边”,长约 80 公里,东起凉城县十三号村,向西经天成乡沿岱海西南六苏木境内抵和林格尔县境,距“外边”的杀虎口仅有几里之隔,“次边”城墙多为土筑,设有众多烽火台,也称墩台,是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的,均为上小下大的正方体,侧面呈梯形。

凉城县明长城资源分布图

· 穆家坪大边长城

这段长城与凉城县天成乡冀家圐圙属于一道长城。凉城县境内明长城除属于明长城主干部分的“外边”外,还在北面有一道“次边”,也称“二道边”,当地群众多叫“边墙”,长约 80 公里。东起凉城县天成乡十三号村,向西经天城沿岱海西南抵和林格尔县境,距“外边”的杀虎口仅有几里之隔。据当地老人讲,冀家曾是走西口移民最初的姓氏人家。圐圙,夯土库伦,为屯兵要塞之场所。

· 十三边大边长城

凉城县修筑的明代长城有两道,一道是大边,另一道是二边或小边。凉城县境内的明代长城大边,自丰镇市西边墙村进入凉城县天城乡,这道长城修筑得最早,明初被称为大边、极边,全长 81 公里。明朝大同镇所辖明代长城二边,分布于大边之南,大部分地段成为今天的蒙、晋省区分界线。此外,凉城县境内有一段二边的支线,与明长城大边沿线的烽火台相望。县境内的明代长城,或土筑,或石垒,或砖砌,逶迤于山西省左云县与凉城县交界处。这段长城与凉城县天成乡口子村属于一道长城。口子村长城位于曹碾满族乡,在左云县月华池对面。

· 十三边大边长城·月华池

月华池以长城为北墙,另筑东、南、西三面围墙,围成一座周长约 260 米的城堡,约同北京小团城大小相当。聚合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北墙上有高出墙体两丈的烽火台,腹内有洞梯 81 级。月华池南墙下只有一个独门,拱券上方,有一块嵌入城墙的石匾,上刻斗大三字“月华池”,字体苍劲有力,现石匾已剥落丢失。月华池造型像一张“弓”,东、南、西三面是一道弧形城墙,像弓背;正北的墙则是笔直的,却像这张弓的“弦”。月华池为左云县威鲁口的关城,是走西口的重要孔道之一。

· 月华池鸟瞰图

· 砖楼沟大边长城

所谓明朝北边的长城防御体系“九边”,就是把长城沿线分作九个区段,每个区段相应地设置了一个重镇,对长城分别进行管理,合起来就是“九镇”。在凉城县境内的一段长城属大同镇所管辖的外长城 ( 因与大同南部的一条长城相对而言 ),也称“外边”,东起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后营村,向西沿马头山势逶迤起伏,最后抵右玉县杀虎口,沿线分别与山西省左云县、右玉县交界,全长 75 公里。长城之用料,多为就地取材,70% 以上系夯土墙。远远望去,这段长城似蛟龙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雄姿神韵分外引人入胜。在内蒙古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大泉村,村名“大泉”原为“大圈”,为圈地之意。

· 八台长城

凉城县曹碾满族乡八台子村是建在长城边上的小村庄,在这里长城、教堂、村庄形成了完美的一道奇特的文化景观。八台子村坐落在空旷的山坡上,远远看去,可以看到那座只剩下半截尖顶的教堂,孤零零伫立着。紧挨着它身后的是一条时断时续、细若游丝般的长城直通山顶。代表着东、西两个世界的两座伟大的建筑物,何以能在一个地方近距离地并立?

·镇宁空心箭楼

在凉城县北水泉乡马市楼村残存城楼一座,由石条奠基,青砖砌顶,石灰灌浆,内设梯形通道,直达顶部,四周设置瞭望、射击孔若干个,门口沙石质雕花图形里镶嵌“镇宁”二字。楼北筑有夯土库伦一座,呈正方形,占地 625平方米,亦筑有高大的砖石夯门,位临浑河边的高山顶上,为屯兵要塞之场所。是居庸关以西保存比较完整且雄险壮观的一段长城和城楼。历史上的边塞在和平时期,便在这里建立马市,边关内外,互通贸易,因而又称“马市楼”。镇宁楼是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砌墙的空心敌楼。楼南有门,门额上嵌有石匾,匾外四周有砖雕图案。券拱门石框上原雕有花饰,今已残断仅存局部。镇宁楼分上、下两层,下层由南门进,有梯道可通上层;上层东西各四箭窗,北有三箭窗,南有一小门居两箭窗中。楼为回廊结构,顶大部分已坍,顶上原有铺房为仿木结构,已毁。

· 冯家沟长城

· 冯家沟长城

· 冯家沟长城、敌台及、烽火台

敌台的构筑材料主要是就地取材的黄土、灰土、褐土、沙土以及砖石等,构筑方式有土夯筑、土堆筑、土石混筑及毛石干垒等几种类型。就内蒙古明长城而言,地域不同,构筑敌台的材料和方式也不尽相同。“次边”城墙多为土筑,设有众多的烽火台,也叫墩台、烟墩,诸如三座坟烽火台、娘娘坟烽火台,宛若星斗,交相呼应,它们是用来传递军事情报的。

· 芦草沟长城

这段长城起自凉城县曹碾满族乡芦草沟村西南,止于该乡的十七沟村南。长城墙体呈东南—西北走向。上接冯家沟长城,下接二三墩长城,长 2638 米。墙体黄土夯筑,敌台保存较好,以逶迤大山之中的雄浑壮美而令人神往。

· 二三墩长城

这段长城是曹碾满族乡十七沟村南的一段墙体,上接芦草沟长城,下接七墩窑长城,长 2576 米。部分地段可见墙体外侧有包石,石块规整,附于土墙外侧,墙体总体看起来残破不堪,城墙两侧有稀疏的植被,墙体掩映在植被树木之中。

·张王沟长城

凉城县境的明长城是中原人民通往蒙古高原的天然要塞。长城内外留下了众多战火烽烟的历史见证。张王沟长城所在的地势稍稍平缓,恰恰在这种平缓地带,长城作为一处靓丽的文化景观更显得苍凉、古朴。

· 八台沟长城

· 杀虎口 2 烽火台

位于凉城县六苏木镇十二沟村东北 1.4 千米,建在长城墙体之北的一处平台上,由三段墙体构成,轮廓呈“II”形,向西凸出。西墙与长城墙体平行,南临八台沟 2 号敌台,长 35 米,距长城墙体 8 米。南、北墙垂直伸向长城墙体,明显窄于西墙,基本消失,未见与长城墙体相接。

· 十二沟长城及挡马墙

十二沟长城起自六苏木镇八台村南,止于该镇十二沟村西。明朝的“挡马墙”既是防御工事又是安全建筑,既可防御敌方骑兵,又可防止自己的马匹跌下悬崖。

· 明大边东沟敌台 1

内蒙古自治区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多建在山顶或沟谷两侧视野开阔的地方,在长城墙体南北两侧均有分布,本书区域内以位于长城墙体以南者居多。根据烽火台的平面形制,可分为平面呈矩形和圆形两种。平面呈矩形的烽火台原始外观呈覆斗状,是内蒙古自治区明长城沿线烽火台的主要形制。平面呈圆形的烽火台原始外观呈圆柱或圆台状,只在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明长城边沿线有发现,而且集中分布在长城墙体以南的今山西省偏关县境内,由于坍塌破坏,多数烽火台的外观发生了变化。

· 明大边东沟敌台 2

· 明大边东沟敌台

· 双台子长城东头号烽火台

· 双台子长城敌台

按内部结构划分,敌台可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类。内蒙古明长城上的敌台以实心为主,空心敌台集中分布在乌兰察布市、 呼和浩特市明长城二边沿线,另在乌兰察布市明长城大边有两座空心敌台,即丰镇市隆盛庄敌台和凉城县东沟敌台。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明长城二边的空心敌台内部形制基本相同,由底部入口 ( 入口通常位于南壁,个别位于东壁或西壁)进入内部,自下而上通至敌台顶部。

· 牛心窑长城烽火台

· 双台子明大边

·后草沟长城与后草沟 1、2 号烽火台

这段长城和烽燧位于双古城村附近,保存完好。到了明代,随着对长城防御工程的高度重视和火器的大量应用,烽火台的建筑和制式也有改进,明朝曾规定:“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墙与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很多烽火台改由砖石包砌,个别地段更显坚固,台距也缩短,有的墩旁开井,墩四周有围墙。鸟瞰长城全景,挡马墙、绊马沟清晰可见。

· 蓝旗窑 1、2 号烽火台

烽火台之间距离一般约为十里,通常选择易于相互瞭望的高岗、丘阜之上建立。明代也有相距 5 里左右的烽燧,但这里的烽火台相距只有300 多米,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烽火台一般独立构筑,也有三、五个成犄角配置为烽燧群的,烽火台的形状因时因地而不同,大体为方、圆两种。

·双古城烽火台

关于烽火台的结构和应用情况,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遗址中出土的汉简有说明:“高四丈 二 尺, 广 丈 六 尺, 积 六 百 七 十 二 尺, 率 人二百三十七”“广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汉简中还表明当时守烽燧的人数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长一人。戍卒平日必须有一人专事守望,有一人做饭,其余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点烽火时用的柴草)等工作。位于双古城村的烽火台形制高大,建筑独特,保存较好。

八台长城

来源: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

原标题:《乌兰察布明长城摄影展》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