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线上非遗年∣赏美食·寻味北辰

2021-02-26 15: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寻味北辰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也是最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之一。为展现北辰特色文化魅力、讲好非遗故事,借福牛送春之际,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出“线上非遗年”系列线上展览,精选与年俗相关的非遗作品,借助互联网平台,在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春节,以非遗之美把千万热爱非遗艺术和传统文化的人联结在一起,将北辰非遗的温暖传递到全国各地,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

中华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最平凡的油盐酱醋茶背后是代代相继的复杂工艺,留下来的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文化与美的传承。北方的饺子、南方的汤圆,云南的火腿、北京的烤鸭……不管是不是年节,中国人的吃食总是丰富而精彩。天津城因漕运而兴起,位于北运河畔的北辰区更是自古有“皇家粮仓”的美誉。在运河的滋养下,北辰形成了多元而独特的饮食文化。本期线上非遗展览,我们为您带来四种非遗美食,与您一同品味舌尖上的北辰滋味。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

闫记酱制品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光绪23年(公元1885年),自回民闫富生创立起历经五代传承至今。五代传承人一直视质量为生命,讲求清洁干净,质纯品正。1985年,在祖先创建酱制品100年之际,第三代传人闫景海在天穆村食品街又重新开设了“闫记酱货店”,主要特色食品有:酱牛肉、牛肚、牛蹄筋、板筋、牛舌、牛眼等。每次蒸煮,都严格按照标准精选壮牛新鲜腱子,用老汤和一定比例的葱、姜、蒜、花椒等佐料,中草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急火煮,慢火炖。出锅后,腱子肉色泽棕黄透亮,入嘴香醇,老少皆宜。除了来自本市的食客,还吸引了北京、黑龙江、河北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更有不少东南亚穆斯林慕名前来品尝和购买。

闫记酱货

穆氏盛斋元酱制品制作技艺

盛斋元是穆氏家族5辈人沿袭着祖辈传承下来的一整套清真美食的制作技艺,至今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已有120余年历史。字号取为“盛斋元”。寓意着回族的饮食文化蒸蒸日上,繁荣昌盛。后代子孙继承祖辈遗留下来的清真酱制品制作技艺,各有各的独到之处,各有各的新招法,制成清真典雅、纯正香浓的美味佳肴,在百姓们的餐桌上大放异彩。

郑氏传统发酵面食制作技艺

郑氏传统发酵面食制作技艺始于光绪年间,至第三代传承人郑金槐于1937年因躲避战乱来到天津,开设“郑家馒头铺”。第四代传承人郑志强,将该技艺发扬光大,于1994年成立食品加工厂,逐步为市内六区知名饭店及各大超市供应面食,至今传承五代。

每逢佳节,郑氏家族用传统发酵面食技艺制作的枣塔、刺猬、寿桃、佛手、鲤鱼等面点,寓意吉祥如意,连年有余。

伍瑞粽子制作技艺

伍瑞粽子制作技艺传承已有120余年,在继承粽子传统的基础上,很好地将这一传统食品与“燕赵之风”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风味。在原料种类上,伍瑞粽子博采中国各地粽子文化之长,基础材料选用东北圆粒江米、沧州无核金丝小枣、新疆自然风干红枣、葡萄干、江浙箬竹、珍珠红小豆,广西白砂糖,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特点,煮出来的粽子晶玲剔透、粘有弹性。粽子外观造型规范,四角端正,两端大小均匀,呈独特的“斧头状”,口感香、甜、粘、糯、滑,真正做到了“南北结合,自成一派”,已成为京津冀一代小有名气的小吃食品,有些顾客慕名而来,甚至将这一美食带出国门。

来源:北辰文旅

原标题:《线上非遗年∣赏美食·寻味北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