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申城记忆:提篮桥——远东第一大监狱

2021-03-01 08: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黄臻睿 上海城建档案

下海庙旁提篮桥

设施规模冠远东

阅尽忠奸几多事

更新在即盼新生

近日有媒体报道,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提篮桥监狱即将搬迁。未来这里或将变身文化创意街区,同时具有监狱主题博物馆、创意设计、商办、社区图书馆等丰富业态。此消息一出,即引发网友热议,一处监狱,为何会如此受到关注,它有着怎样的往事呢?

提篮桥监狱位于虹口区长阳路147号,正式名称曾包括“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德路西牢”、“司法行政部上海监狱”等,但因为地处提篮桥,所以上海人遂俗称其为“提篮桥监狱”,甚至一说“提篮桥”三字,似乎就专指监狱。

上海开埠辟租界后,人口迅速增长,各捕房的监舍逐渐人满为患。1895年11月公共租界工部局警务总监向董事会提出建造新监狱的方案。后经董事会批准,于 1899年先后买下靠近下海庙一带的一大片土地和汇山路(今霍山路)的 22 亩土地。最后决定在华德路(今长阳路)北侧建造一座新监狱。经过招标设计,签定合同,施工建设,于1903年5月18日交付启用,取名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德路监狱,即市民称谓的“提篮桥外国牢监”。

初建时华德路监狱仅两幢南北向的4层监楼,编为AB监、CD监,每层60间,计480间监室,及医院、厨房、办公楼等建筑物,占地约10亩左右。1904年以后陆续建成3层的E监和工场间、洗衣房等。1917年监狱向北扩建,新建两幢东西向的5层监楼,分别编为FG监和HI监,共有920间监室。1925年建成5层监楼J监,计110间监室。至此,整个监狱共有近1550间。

初建时的华德路监狱

从1927年起监狱逐步向东扩展,把爱尔考克路(今安国路)昆明路至华德路一段马路圈入监狱内。当年建起5层的工场间,在1930年至1933年间先后建成LM监、NO监、PQ监、RS监和T监,均为5层楼。同时还建造了 8 层的监狱医院、4层的监狱新办公楼,并将初建时的AB、CD、E监和J监等建筑物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RD监、AB监和“西人监区”(又称“外人监”,包括男犯监和女犯监各一幢,分别为十字形6层楼和一字形4层楼)。

华德路监狱连同监狱管理人员住宅楼共占地 60.4亩,建筑面积6.52万多平方米,共有牢房4000余间,每间面积多数为3.3至3.6平方米。监室结构为“三墙一栅”,即三面系钢骨水泥墙,一面为铁栅。其中西人监还有140余间专押外国籍犯的单人监室,每间面积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好,室内配有固定的单人床、小桌、凳子和抽水马桶。狱内建有防暴牢房(橡皮监)和绞刑房等特种设施。此外,监狱还附设童犯感化院。

监室

1933 年,开辟了华德路147号的监狱新大门,大门门框上用水泥塑字“SHANGHAI MUNICIPAL GAOL”(上海工部局监狱)。华德路监狱建有5米多高的围墙,围墙四周还建有若干个岗楼,外来人员或车辆要先后经过四道大门才能进入狱区。监狱每道大门的门楼上还建有一座机枪楼,堪称壁垒森严,加上监狱规模宏大,胜过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遂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

监楼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次年1月,原任工部局警务处助理处长的营井喜三郎率领一批日籍警官从英人手里接收“西牢”,将监狱改名为“上海共同租界工部局华德路刑务所”。1943年8月,日军以“亲善”为名,把管辖权移交给汪伪上海特别市政府,后者随即将之改名为上海监狱,隶属汪伪行政院司法行政部。当时,华德路更名为长阳路,监狱的门牌也随之更改为长阳路147号,并沿用至今。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党上海高等法院接收了上海监狱,沿袭原名,仍隶属于司法行政部管辖。

1947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上的监狱平面图

许多仁人志士曾被囚禁于提篮桥监狱,如邹容、陈赓、张爱萍、任弼时、曹荻秋等。解放前夕,王孝和烈士就义于狱中刑场。除此之外,抗战胜利后,陈壁君、周作人等汉奸以及部分日本战犯也都曾关押于此。

在公共租界当局管理下,监狱中的中国囚犯每天只给吃两餐,每餐主食是掺砂子的黄糙米6两(16两制),副食是咸菜、萝卜干、烂菜皮,难得吃一次臭咸鱼、下脚肉。囚禁期间禁止使用私人被服,到了冬天,饥寒交迫,难以忍受。监狱还制订了严厉的“监规”,动辄就被上脚镣手铐,有关黑牢、笞刑、吃“冷水饭”等名目繁多的体罚和肉刑。

日本统治时期,囚粮大米被日军挪作军用,搭吃杂粮,囚犯普遍处于饥饿之中,生活比以前更惨。据1943年8月的统计,在监狱关押的4561名囚犯中,患有各种疾病1068名,当月死亡43名。此外,日军出于侵略战争的需要,把囚犯拉去修筑军事设施,为防止囚犯逃跑,日军除在工地筑围墙,装电网,使用警犬及武装警戒外,还剃掉囚犯眉毛,用铁链每两人套在一起,强迫劳动,有不少人被折磨致死。

监狱附属医院大楼

租界时期,上海监狱内任职的华人职员、看守,也备受种族歧视。监狱中的正副狱务监督、监狱官等高级官员,均由西人担任,华人只能担任一般职员或看守。同样担任看守长,欧美籍每月300至450元,印度籍为150元,而华人仅92元。不仅如此,欧美、印度籍官员都免费供给住房、水电、家具,高级官员还雇给仆人。现今长阳路147号甲1至4号4幢3层公房,当年就是英籍狱务监督和首席监狱官的住宅,每人一幢。今霍山路上小洋房以及后来建成的监狱职员公寓,部分就是携家眷的外籍人员的住房。

监狱职员公寓

上海解放第二天,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法院接收处监狱接收组一行8人进驻长阳路147号,在中共上海监狱地下党支部配合下,顺利接管提篮桥监狱。以接收专员毛荣光为首的“军管会驻监狱办事处”人员,改造旧监狱,建设新狱政。9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上海市人民法院监狱”。9月21日正式挂牌。著名书法家、曾任冯玉祥将军金石教师、八路军团长的武仲奇成为解放后该监狱首任典狱长。1951年5月,监狱划归公安建制,改名为“上海市监狱”,刘大庸为监狱典狱长。

时光如烟

建筑百年

【申城记忆】 往期回顾

老上海的游泳池与海滨浴场

文章选自《上海城建档案》。

版权归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所有。

原标题:《申城记忆:提篮桥——远东第一大监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