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黑龙江海伦市宁文达:初心不改为人民 使命担当促脱贫

2021-02-28 22: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刘田果 记者高伟)“2018年5月,我来到爱荣村任第一书记,开启了我的扶贫之路。当我接到这个任务时,更多的是兴奋、是新奇、是向往,一种担当时代使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海伦市爱荣村驻村第一书记宁文达初到村里对家人说的一句话。

  驻村工作是枯燥的,因为你可能每一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甚至前几天的工作;驻村工作是困难的,因为无论做什么你都要取得老百姓的理解和认可,这也让初来乍到的宁文达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宁文达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和使命。回顾三年来的扶贫路,宁文达主要做到了“三达”。

  一是“达情”

  最开始,村民对宁文达这个“第一书记”并不认同,感情疏离、将信将疑。为此,宁文达一改之前的书生意气,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农户,与村民唠家常、问冷暖。东家的长西家的短,吕家的地张家的田,他逐渐都做到了心中有数。

  两年前,贫困户丁国良家住的是一面青房,因连日大雨,房屋有倒塌危险。老人有安土重迁思想就是不肯搬走。了解情况后,宁文达主动请缨,多次入户向老人,讲政策、讲道理,并帮忙协调安置住处。经过一通软磨硬泡,老人看到了他的诚意,心也软了,终于同意搬走。在宁文达的协调下,当年老人当年就住上了新盖的房子。老人见人就说: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

  让宁文达记忆犹新的是2020年7月份,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丁文波从大连到我村探亲,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为保证村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宁文达主动冲向疫情防控一线,三名驻村工作队员随即转变为疫情防控员,在为村民发放口罩等防控物资,帮助贫困户领取慢病药品的同时还利用贫困户微信群等媒介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心理疏导。竭尽全力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驻村干部。”工作队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赞许。

  “三年来的驻村工作,我与贫困群众共同经历的很多故事,我都历历在目,也正是这‘共同的经历’拉近了我与乡亲们之间的距离。如今在爱荣村,‘有困难,就找第一书记’几乎成了村民的口头禅。”说道这,宁文达显得有些自豪。

  二是“达观”

  针对部分贫困群众思想滞后的问题,宁文达通过劝导等方式,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并为他们谋划增收路径,让他们体会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的乐趣。

  贫困户刘作文因为长期饮酒,消磨了意志,日子过得特别拮据。按乡亲们的话说就是“啥活也不干,一天三顿饭喝四顿酒!”

  宁文达到这里工作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来到刘作文家中劝导。因为酗酒年头较多,宁文达的劝导最初并未起到效果,但他并没有放弃,不厌其烦地上门,教他戒酒的办法,讲解戒酒的好处。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及时帮助刘作文改掉恶习,就算再怎么帮助老刘也无法实现脱贫,而且酗酒还对身体有害。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作为在宁文达的帮助下,他的思想慢慢的有了变化,成功把酒戒掉了,虽然最初老刘也很不习惯,身体甚至出现了不适,但他依旧坚持了下来,现在的他,不仅参与了各项扶贫产业,还担任了村里的保洁员,每年都能增收2千多元。

  “以前别说干活了,就是一天能少喝点就我都烧高香了,以前每天都得喝一斤多久,有时还不够,一天天啥也指不上。”回忆起以前的生活,吴淑芬有些激动。

  “最开始不适应,恶心、没劲,像得病了似的。现在好了,身体也好了、精神头也足了,老伴和孩子也放心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了,得好好过日子。”刘作文显得有些不不好意思。

  三是“达产”

  结合村情实际,宁文达多次入户与贫困户对接,因人制宜因户施策,帮助贫困户参与小菜园等7项特色扶贫产业,年户均可增收3千元以上。

  面对疫情对的影响,宁文达积极联系销售渠道,全力帮助贫困户销售小菜园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万余元。

  贫困户李春林说:“自家产的农副产品,自己吃也吃不了,受疫情影响也买不出去,我们都很着急,因为时间长了就坏掉了,没想到足不出户还能把产品销售出去挣钱,真是暖心。”

  通过宁文达的不懈努力,像李春林这样的贫困户,都参与到扶贫产业中来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群众的收入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

  “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满含热泪,是因为我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回顾三年来的九百多个日日夜夜,或许,面对年幼的孩子,我没有尽到父亲之责,面对勤俭持家的妻子,我没有尽到丈夫之责,但面对爱荣村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我问心无傀、我无怨无悔。”虽然有些自责,但宁文达的话语间充满坚定。

  虽然爱荣村全村99户贫困户,现已全部脱贫,但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宁文达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努力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